⑴ 工笔绘画注重的是什么
细致写实。工笔,是指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的方法。工笔可以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指的是完全用蘸了墨汁的毛笔用线条描绘出来的对象,工笔白描不需要涂颜料。
工笔重彩,指的是画工工整,线条细密的中国画,工笔重彩是需要图颜料的。
白描本来是用来打草稿的,在宋代的时候,它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画种,当时的画家李公麟是代表人物,他的画表现力很强,画作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
古代的画作中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颜料,从此可以看出在我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是很重要的。
工笔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古人作画大多是工笔画,它不要求体现细节,只要求形似,不过它也要求要写实,工笔画一般都比较工整,在唐代王维创造了水墨画法,画画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的画作题材大多是人物、山水、花鸟等,所以从唐代往后,画法也有了工笔与写意之分。
工笔画的历史比较悠久,因此它有自己一套非常严谨的画法体系,工笔画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这几种:
线条是工笔画的骨干,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在工笔画中,要求线条要细腻、工整,因此对毛笔的要求也比较高。
工笔重彩一般以固有色为主,这种画的色彩明艳,有统一色调,符合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⑵ 现代工笔画有哪些风格
中国工笔画是相对于写意画来说的,《中国美术大辞典》言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密体的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工笔画,举凡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均可包含在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工笔画有了极大的复兴,新观念、新材料开始不断涌现,这也使工笔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绘画形式的改变使得颜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伴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大批的西画颜料开始被当代工笔画家所采用。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颜料也被开发出来。在颜料日趋丰富的时候对颜料与工笔画的关系进行仔细的梳理,能够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工笔画的绘画语言,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传统工笔画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的发扬工笔画的传统,并使之与时俱进。
⑶ 工笔”是哪种绘画形式的技法
“工笔”属于中国画技法类别的其中一种,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写实性工笔画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画的种类
中国画按内容形式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与工笔画相比较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用中锋侧锋逆锋来表达。
⑷ 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是怎么体现的
现代工笔画的写实感主要注重透视感和真实的人体比例,和对骨骼肌肉结构的强调,光影效果其次。
⑸ 学习工笔画从何入手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
10、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
(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 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
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⑹ 怎么画好工笔画画工笔画要注意什么呢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⑺ 如何学习工笔画
工笔画学习
这里全面地介绍了工笔画的特点和技法,使想学习工笔画的朋友对此有了基本的知识。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2)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
5、工笔画怎样用笔?
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要有节奏。勾画短线时执笔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总之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6、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重彩有勾填法、勾染法两种。勾染法以植物色渲染打底色然后套染石色。勾填法要留出墨线填上石色
7、什么是工笔淡彩画?
重彩画指粉质不透明颜料的画法,淡彩指透明颜料和墨色为主的画法。淡彩强调淡雅、单纯、朴素、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8、什么是没骨工笔画?
工笔画以线为骨干,所以一般工笔画都是先勾墨线然后染色。之所以称为“没骨”就是不勾墨线,直接用颜色或墨渲染。有时画面仍然有“线”的感觉,这种“线”是渲染出来的效果或是“空”出来的效果,不是勾出来的。
9、工笔画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分染(渲染)——手拿两支笔,一支蘸颜色,一支蘸清水,用颜色笔上色之后,再用清水笔晕开,不露笔痕。一般分明暗染结构时用。
罩染——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用笔要轻,颜色要淡,透露出分染过的底色。
烘染——以颜色或墨从物象周围烘托,使其更为鲜明突出。
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使其色彩更为厚重,造成丰富的层次感。
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
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
10、在工笔画中用熟宣纸和用熟绢有什么区别?
熟绢最大的特点是比熟宣纸滋润、细腻。有些很淡很细腻的笔痕也会在绢上保留下来。所以用绢作画要非常小心仔细,颜色不能一次上得太重,以防不均匀。如需要上大面积纯净的底色时,颜色中要多调水,渲染时不能露笔痕,不要出水渍,如果染不均匀很难再用其他颜色或墨覆盖住。熟宣纸不像绢那么敏感,出现笔痕或水迹等不均匀的地方,有时可用重色或墨盖掉。所以纸不如绢细腻。但纸比绢造价低,用起来也泼辣一些。绢比纸要结实,可以反复上色渲染,还可以清洗。纸比较脆弱,经不起繁多的渲染和清洗。
11、在画工笔画的过程中什么是“漏矾”?
由于熟纸或熟绢是用胶矾水多次刷制而成,所以在绘画过程中随着多次的渲染或是用水过多,胶矾会走失而造成漏矾。漏矾之后会渗水,颜色上不均匀,一块深一块浅影响画面效果。古人所讲“三矾九染”是很有道理的,要学会自己配制胶矾水,每上几遍颜色就上一遍胶矾水,既可以固定颜色,又可以防止漏矾。
12、怎样配制胶矾水?
画工笔画是离不开胶矾水的,它的配制方法简便,关键在于胶、矾以及水的比例要适当。可以用黄明胶,也可以用食用胶,都是小颗粒状的,呈淡黄色(胶和白矾化工商店一般都有出售)。胶矾水的配制方法为:两份胶、一份矾,分别用开水泡开,倒在一起加上适当的清水。注意白矾研成细末才好溶化,泡胶用开水,不能用水煮,因为超过100度胶的粘着力会减弱。一般来说,画一张四尺三开大的熟宣纸画,用小手指头顶大的两份胶、一份矾加半杯清水就可以。具体的经验作者要在实践中多次体验才能获得。
13、怎样使用胶矾水?
(1)用来制作熟宣纸或熟绢。
把生纸或生绢平放在画毡上,用板刷蘸已配制好的胶矾水均匀地刷到纸上或绢上。刷时一笔排一笔,不留空隙,以防止漏矾。最好横竖各刷一遍,刷好晾干即成。
(2)用来补救作画过程中的漏矾现象。
在作画过程中,有时因渲染的次数太多,或因熟纸熟绢制作不良而产生“漏矾”现象,补救方法如下:用软毛笔蘸胶矾水刷在漏矾部位,要注意刷均匀,可以反复刷几遍,干后就不会渗水了。如果胶矾水刷不均匀再上颜色也会不均匀,影响画面效果。
(3)用来固定颜色。
在使用矿物颜料或其他颜料时,如果上色的遍数太多,一般都要跟上一遍胶矾水可以起到固定颜色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漏矾。
(4)制造特殊效果。
用生宣、皮纸、麻纸类材料作画时,如需要画面局部不渗水的效果,可以在局部点染或洒上胶矾水。例如画雪景中的雪点
14、为什么工笔画要把纸或绢裱在画板上画?
不论是熟纸或是熟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湿涨、干缩。每当纸上有水时纸会涨大,干了以后恢复原样。生宣纸或生绢不存在这个问题,水在生纸上很快就会渗化,涨、缩不明显,所以画写意画不需要把纸裱起来。熟纸熟绢上过胶矾水,水在纸面上不渗化,当画面上某个部分开始渲染有水时,有水的地方纸面变松高低不平,染的地方越多,纸面就会越不平整,染上去的颜色会随着纸面凸凹出现水渍,颜色是上不匀净的。所以在作画以前,先把纸喷湿,让纸或绢涨开,然后趁湿把纸的四边涂上胶水或浆糊裱在画板上。待干后纸完全平整,干湿都不会变形了,作起画来才方便。
15、画工笔画怎样过稿、怎样裱纸?
因为熟纸或熟绢不易改动,所以画工笔画一般先在图画纸上画好素描稿,然后拷贝到熟宣纸或绢上画正稿。步骤是:
(1)选好纸或绢,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两个公分,准备以后裱纸时涂胶水或浆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纸或绢的下面,用HB的铅笔轻轻地把稿子描下来,轮廓要描清楚,笔痕不要太重,以免将来勾墨线时压不住拷贝留下的铅笔线。
(3)找一张普通白纸裁得同素描稿一样大,用来做衬纸。因熟纸或绢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状,下面衬白纸,作画时容易看清画面效果。把衬纸打湿让其完全涨开再用浆糊或胶水贴在画板上。
(4)待衬纸干后,把拷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喷嘴或喷壶把纸喷湿,等纸完全涨开趁湿把画纸四周反面涂上一至两公分的胶水或浆糊粘牢,干后就可以作画了。
16、画工笔画在裱纸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把纸裱好?
裱纸对于画工笔画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不注意会造成漏矾,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稿用纸一定要比素描稿四边大出一至两公分,用来涂胶水或浆糊,要不然画面会变小。
(2)画板平放在桌面上,往纸或绢上喷水要适量,太多的水会冲掉画纸表面的胶矾水,还会把纸涨裂。喷水太少,纸或绢不能完全涨开,在作画时,纸面还会不平整。所用的喷壶或喷嘴喷出的水最好是雾状,这样比较均匀。水在纸面最好是薄薄喷一层,让水渗到纸里去以后,再用胶水或浆糊粘到画板上。
(3)画纸上有水时,不要用手摸,更不要用布擦或用吸水纸吸,这样会造成漏矾。
17、工笔画画坏了怎么办?
工笔画画坏了、弄脏了有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是彻底清洗法,就是把画坏了的部分全部清洗掉。另一种是保留清洗法,清洗一部分,保留一部分。
(1)彻底清洗法
①把大蒜捣成泥,取出适量放在需要清洗的部位,用毛笔蘸着反复磨擦,直到擦掉为止。然后用毛笔蘸清水把蒜汁洗净,用吸水纸把水吸干,干后重新上过胶矾水可继续作画。
②把一些香烟的烟灰(优质的香烟灰呈白色),放入小瓷盘,调少量清水,用毛笔蘸着在需要清洗的部位反复擦,直到擦掉为止。用清水洗去痕迹,用吸水纸吸于水分,干后上过胶矾水继续作画。
(2)保留清洗法画面上某些地方画脏了、画腻了或是画得效果不理想要改动,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还有的画家把这种方法作为处理画面虚实的方法之一。因为洗过的效果有时很好看,既透明又朦陇,这种感觉是画不出来的。方法是:用毛笔或油画笔蘸清水或肥皂等洗涤剂反复清洗,可洗去表层颜色或墨,透出底色部分,可以上过胶矾继续作画,也可以保留这种效果
以上诸种清洗方法,一般在绢上使用比较合适,如在纸上使用时就要十分小心,因为熟宣纸用水湿过以后非常脆弱,容易弄破。
18、怎样制作仿古纸和仿古绢?
(1)可以用国画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较大的容器中调和,用排笔或板刷蘸取上层色水(把下层颗粒粗的颜料滤掉)在纸或绢上刷匀,一遍不成可刷两次,即可染成仿古画颜色。
(2)以红茶适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红褐色时,根据色调的需要调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3)过锰酸钾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呈小颗粒状,加水溶解后是紫色,涂在纸上呈褐色。应注意这种溶液不宜太浓,太浓会使纸的质地变脆。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绘画的技法,而初学者要真正地学好还需要千锤百炼,向自然学习,向高手学习,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才能有所成就。
⑻ 如何画工笔画
白纸上勾绘底图;
用黑色水笔勾画清晰;
附上宣纸用毛笔白描(要注意笔法);
层层设色,由浅入深,采用分染、罩染等技法(注意先墨稿再施色)。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开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在唐代已经盛行起来。绘画技法日臻成熟,绘画的材料也有很大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清 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 马振 ,近时画家之着名也,善工笔。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 马振 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 明 画之工笔者,必称 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 齐白石 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⑼ 写实中国画的技法
写实画技法:
写实画的绘画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水墨素描阶段;
第二阶段:淡彩底色阶段;
第三阶段:重彩深入阶段。
写实画需要用普通国画颜料实现覆盖色效果,所以在正式绘制之前,要先将宣纸绷平于画框,以利于颜色覆盖及精准刻画。
写实画在一开始要求就比较高,要画出精准而细腻的水墨素描稿。
写实画在绘制过程中,无论是在水墨素描阶段,还是在淡彩底色阶段 、重彩深入阶段,都大量的使用了以复合笔法为主体的新水墨技法,从而能精准控制笔墨浓淡及色调。
拿水墨素描来说,所谓水墨素描,效果类似于西画的素描,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材料不同。水墨素描采用宣纸及水墨为材料。第二,要合理留白。水墨素描不能面面俱到,要合理留白以留待后续添色刻画。
水墨素描不同于水墨速写,(如徐悲鸿、蒋兆和,黄胄等都善于用水墨速写作为国画作品的水墨骨架,如此快捷而生动,但精准度、细腻度不足)水墨速写杂乱的辅助线会污乱画面,后期修正的难度很大,而主体的水墨色阶不足。
水墨素描与工笔画的水墨稿也不同。工笔画的水墨稿是先勾线,再一层层渲染的。水墨稿过于谨慎和理想化,反而失去了形象和生动。
水墨素描以复合笔法来刻画,可以表现的更为细腻、精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