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析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1、矛盾分析法:对构成政治事件或现象的对立双方(或多方)立场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出它们的矛盾所在、及其立场之间的差异,即可得出各方的利益取向和所持底线,从而为继续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前瞻性的评估与预测,对事件的发展走向进行合理的预测,为事件的处理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
2、阶级分析法:对构成政治事件或现象的对立双方(或多方)的阶级成份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导致阶级矛盾的原因,并对矛盾原因的属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确定矛盾的性质属于原发性的还是衍生性的。对于原发性(主要矛盾)矛盾一般最好是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解决,而衍生性(次要矛盾)矛盾只要原发性矛盾解决了衍生性矛盾也就不存在了;
3、逻辑分析法:对构成政治事件或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到基本矛盾以及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然后按照逻辑顺序将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循序解决,即可将政治事件或现象的对立双方(或多方)从政治矛盾中解脱出来;
B. 政治理解类答题技巧
题型一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一个原则、两个关注、三个审查、五个排除”。
1、“一个原则”。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它是解答选择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两个关注”。一是要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如:“中心”“基础”“核心”“关键”“前提”“根本”等,要依据关键词进行准确选择。二是要关注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题肢,入“任何”“一切”“所有”“唯一”等。一般情况下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题肢往往因观点过于绝对或片面而应被排除。
3、“三个审查”。一是审题干,即要弄清题意,明确题干要求“选什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二是审题肢,根据“以干求肢”的原则,对所有备选题肢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三是审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①分析题肢与题干材料是否存在必然联系;②分析题肢与题干是否存在直接联系;③分析题肢与题干要求是否相符。
4、“五个排除”。①排谬法:排除错误选项或题肢;②排异法: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或题肢;③排重法:排除与题干意思重复的说法;④排倒法: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可以确定备选题肢中的正确选项。
选择题解答常用技巧:
1、 筛选法:通过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的选项或题肢为止。
2、 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题肢)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选项(题肢),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3、 重点突破法:通过审题确定关键词句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定义非常了解,那么可以不用逐一考虑各个选项或题肢,而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或题肢。
题型三价值判断
要解答好价值判断题,可采取一下三个步骤:
(1) 审题意,辩题旨,判断正误。作出正确判断是说理的前提和基础,判断一旦失误就会“全盘皆输”,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所给出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作出准确判断。由于受考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所限,试题中给出“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较为明确,只需作出正确、错误或者片面的判断即可。
(2) 明理由,找根据,回归教材。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运用教材知识说明材料所给出“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正确、错误或者片面的理由,是解答价值判断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抓住关键,突出中心,找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重点是“是什么”“为什么”。其次是回归教材,找准所给“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即理论依据。
(3) 摆观点,查缺漏,完善答案。答案要详略得当、言简意赅、要点明确、条理清晰,注意运用学科术语作答,切忌自编自造、长篇大论。
(一) 完全正确型
解题方法:这类试题所给出“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完全正确。考生要用相关知识来论证其正确性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或者分析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完全错误型
解题方法:这类试题所给出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标准”完全错误。考生要用相关的知识来论述其错误,并指出其在实践中的危害或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或者先表明正确的观点,然后通过论证正确的观点来驳斥错误的观点。
题型四 不同设问类型非选择题
(一) 是什么、哪些、列举类
方法指导
此类型题的设问考查一般比较简单,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设问类型一般为“…是什么””…有哪些”,这类题目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可分为三种,侧重点略有不同:
(1) 根据时政热点和教材观点回答:应具体、有效、符合实际;切忌空洞、泛泛而谈。
(2) 针对材料回答具体举措:侧重国家、政府、社会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措施做法。
(3)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出材料所体现的教材中的重要观点。
(二) 说明、表明、反映、体现类
解题思路: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答案一般为书上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无法明显看出观点,可综合课本观点作答或从材料中找答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一定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应,二者相符即为答案的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相结合。
(三)原因类
解题思路: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影响、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的展开说明。
(三) 意义、作用类
解题思路:
(1) 多个角度思考。要从道德、法律、国情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或自身、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多角度思考其意义、作用和重要性。首先要明确有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2) 可以套用“有利于…”“提高了…”“增强了…”“促进了…”“推动…”“保护…”“体现了…”“是…的需要”等模式回答。
(四) 理解、看法、认识、启示、感悟类
此类题可按照“示—理—启”的思路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说明原因)—怎么办(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
“示”即展示(是什么)——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即材料所反映的内容),通过理解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根据设问明确要求回答的问题。
“理”即道理(为什么)——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1) 依据:质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理论依据。(包括路线、方针、政策、国策、战略、原则、原理、法律法规等)
(2) 重要性: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作用、意义、目的等。
(3) 必要性: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4) 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导致的消极后果。
“启”即启发(怎么办)——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学校、企业、公民、消费者、青少年等怎么做或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问题。主要通过“提”完成。“提”就是根据所找出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做。这是解好试题的落脚点。解答时,应注意运用“应”“要”“坚持”“必须”等词语,以体现答题的针对性。
(五) 评析、辨析类
(1)找准主体——找出材料中人物主体的行为,紧扣其言行。
(2)性质判断——判断人物行为的性质、正误、合法还是违法。(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理论依据——寻找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如:从公民与法、国情、道德、法律、责任、成才规律、人才标准、公民与集体等角度进行分析,角度不能重复,不能生搬硬套。(不正确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的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影响——辨析材料中的言行有什么危害,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者有什么意义。
(5)表明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该进一步…”“我们应该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该是…”,是违法的还应指出合法的做法。
(七)做法类
(1)成才报国方面
此类问题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作答,注意答案要全面。
(2)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
此类试题一般从公民的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敢于斗争等方面作答。
(3)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
此类试题有两类不同的设问,若概括提问青少年应怎么做,可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情国策进行回答;若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体,回答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4) 守法护法方面
解答法律试题,应包括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几个方面。
(5) 维权方面
维权类试题一般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必要的情况下不再起诉。
(八)建议类
1、确定主体。设问有时指出主体是谁,如党、国家、政府、企业、公民、消费者、经营者、父母、老师、个人等,并且指定要回答某一方面的内容;有时没有确定主体,需要自己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
2、注意选好角度,多角度、多方位。(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党、政府、企业、消费者、个人等角度)
(1)面对国家宏伟目标,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的角度或某一方面的具体措施入手,或从战略、国策、制度等宏观的角度作答。
(2)面对社会具体问题,可从国家、政府、社会、个人的角度或道德、法律的角度入手。
(3)面对未成年人的问题,可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司法、个人的角度入手;面对个人的问题,可从心理、法律、社会责任感、理想的角度或道德、法律方面的行为或能力、意识(如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的角度入手。
(4)面对生活中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可找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等角度入手。
3、建议要合理、贴近现实、具有可行性。
C. 高三政治大题如何去分析
1、锁定考点(分析材料,明确观点)
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2、原理阐述(阐述概念)
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3、展开分析(论述意义,说明对策)
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字迹工整。
4、简短结论
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没有提过辨析题,其实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但题目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产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分。
D. 初中政治题目类型和对应的解题技巧
初中政治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简介:初中政治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E. 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怎么写
第一步 先写考试前的态度 就是说对这次考试你认真背书没,认真准备了没
第二步 写错题分析,就是说你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是怎样错的,这道题该不该错,如果不应该错就要写对自己的惩罚
第三步 今后打算 就是说你今后打算考多少分【写不写都成,看你们老师要求了吗】 然后再写对自己的惩罚,如果做不到怎么办
你看行不,我打了好半天的字!
这就是我们政治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是刚考完试,老师也要求写了,而且老师还夸我写得好唉
F. 考研政治分析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第一,首先要审题,要把给你的材料先看一下,看有几个问,因为有的问题很明显,有的很不明显,要审题,材料看过了,关键是要集中在问题上。第二步是分解回答问题,分解就是分开,如果有三问,你就分三个问题回答。然后就是套路,比较复杂一些。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演绎法,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的结论来,比如先说哲学原理。有一个考题,问你某个理论是怎么来的。我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标准,有了认识也要用实践来检验。这就叫演绎分析法,也就是先说一般原理,然后由一般原理推到个别问题。比如同学们初中学数学的几何题,要先知道条件,然后推导出结论。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往往是给你几个材料,叫你比较第一个材料和第二个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得出结论。第三种是说理分析,它问你什么你答什么。比如我问你,科学发展观是怎么产生的,内涵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我就分析这三个问题,按你的要求回答。这就叫说理分析,实际上相当于简答题。最后一步是引申发挥,因为它往往问“你认为怎么怎么样,有什么启示。”你就根据这个要求去发挥。
希望可以帮到,分析题主要是看你的心是否够细,答题是否够全面,祝你成功吧
资料来源:好学教育
G. 初三政治试卷分析怎么写啊
首先仔细认真阅读题中所给材料,明晰问题;
其次,阅读材料过程中,分析提炼观点。政治是有观点的,很大程度上这也是采分点!所以平时要勤记政治教材中的重要观点。教材的编写很有逻辑性,一般开门见山就会出现重要的观点。其次为分析,最后为小结。
把材料所体现的观点逐一列出,分析观点可以引用题目中材料的部分原文,最好自己可以归纳总结,简明扼要的说出分析依据,最后结合材料和题目要求进行小结。
分析,具体来说,有一部分是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所提炼出的观点,多为议论、说明性的语体。
考试时间有限,根据题目的分数来确定答题的几个要点,也就是采分点,举例简单说明:4‘题一般2~4个观点,每个观点后的分析字数酌情列写,4’的题大体总字数100~200字左右就符合要求了。
政治题基础很重要,前面的题基本分数和为及格分数,后面的大题,要有明细正确的观点再加简要的分析基本70~80(百分制)的分数,字迹一定要清楚干净,卷面整洁很重要!写字速度也应提升。
最后祝您中考顺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