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是什么
口诀:十几乘以十几是头乘头、尾相加、尾相乘。
比如12×13=156。而到了二十几乘以二十n几,则任意两位数乘以任意两位数,其方法是头乘头、尾乘尾、头乘以后面的尾,尾乘以后面的头,两个得数相加再补加个0。
比如:24×25,它用2×2=4,4×5=20,2×4=8,2×5=10,10+8=18,然后补0也就是180(实际是24×25=420+180=600)。
相关算法:
1、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结果相加。
2、十位数上下相乘,得数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个位数与十位数交叉相乘再把积相加。
3、个位数进行相乘,得数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有进位,就往前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得出积。
⑵ 口算速算的方法
1.速算之凑整先算。
【点拨】: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中,基本思路是“凑整”,根据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其中若有能够凑整的,可以变更算式,使能凑整的数结成一对好朋友,进行凑整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例:298+304+196+502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原式=(298+502)+(304+196)=800+500=1300
2.速算之带符号搬家。
【点拨】:在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同级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的需要以及题目的特点,交换数字的位置,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特别提醒的是:交换数字的位置,要注意运算符号也随之换位置。
例:464-545+836-455
【分析】:观察例题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惯例应该从左往右计算,464减545根本就不够减,在小学阶段,学生没办法做,所以要想做这道题,学生必须先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思考:4.75÷0.25-4.75能带符号搬家吗?什么情况下才能带符号搬家?带符号搬家需要注意什么?
3.速算之拆数凑整。
【点拨】: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例:998+1413+9989
【分析】:给998添上2能凑成1000,给9989添上11凑成10000,所以就把1413分成1400、2与11三个数的和。
【解答】:
原式=(998+2)+1400+(11+9989)=1000+1400+10000=12400
例:73.15×9.9
【分析】:把9.9看作10减0.1的差,然后用乘法分配率可简化运算。
【解答】:
原式=73.15×(10-0.1)=73.15×10-73.15×0.1=731.5-7.315=724.185
4.速算之等值变化。
【点拨】:等值变化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做加法时候,常常利用这样的恒等变形: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和才不变。而减法中,是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才不变。
例:1234-798
【分析】:把798看作800,减去800后,再在所得差里加上多减去的2.
【解答】:原式==1234-800+2=436。
5.速算之去括号法。
【点拨】: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加号或乘号”,则去括号时,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则去括号时,括号里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
例题:(4.8×7.5×8.1)÷(2.4×2.5×2.7)
【分析】:首先根据“去括号原则”把括号去掉,然后根据“在同级运算中每个数可带着它前边的符号‘搬家’”进行简算。
【解答】:原式=4.8×7.5×8.1÷2.4÷2.5÷2.7
=(4.8÷2.4)×(7.5÷2.5)×(8.1÷2.7)
=2×3×3
=18
6.速算之同尾先减。
【点拨】: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分析】:算式中第二个减数256与被减数2356的尾数相同,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让2356先减256
7.速算之提取公因数
【点拨】:乘法分配率的反应用,出错率比较高,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⑶ 怎样做口算快
题一:怎样提高孩子的口算速度。
第一个方法:每天做最少30道口算题,绝不能中断。我给孩子买得口算题卡,一页30道,每天一页,开始速度很慢,千万别着急,但再慢我也给他记时,今天比昨天快1秒对孩子也是进步。一个半月后达到每天60道,两个月后每天90道,两个半月后120道,三个月后每天150道到180道。
第二个方法:每天念两遍加法或减法表,是很枯燥的事,我家孩子有时偷懒少念一遍我也当没看到,但很有效,使孩子计算成为一种直觉,当有这种直觉时,速度会突飞猛进的。
第三个方法:当学开进退位(20以内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口算应该达到1分钟50道题,因为进退位是孩子的一个瓶颈,这时孩子做题又会很慢,而且会失去信心,要鼓励他,而且要帮他总结一些方法,比如:和9相加的数进位减1快速得出答案8+9=(8-1=7)所以17,和8相加的数进位减2等。退位减法是比较难的,我的经验是让孩子形成直觉,而且是一个数重复练习,如妈妈对宝宝提问15-8=?,15-7=?再重复,大概30次以上(两三天时间,一天连续15次)孩子就会记得非常牢固,当然这对妈妈来说很枯燥的。但一段时间后成绩非常明显。
问题二:如何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速度 浅谈提高口算能力的几点体会本学期初,接到教研室通知,一年级小朋友20以内加减法口算,要求达到每分钟12—15道,过关率为90%。而教科书上要求: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题,期末时,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10题。当时我就犯傻了,这怎么可能达到呢?但是经过努力,事实证明是可能的。3月底,学校摸底时,我班平均水平已达到每分钟16道;5月底,区教研室钱老师亲自到我校,对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进行口算测试,结果过关率超过90%,且有好多小朋友每分钟超过了20道。那么我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谈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肤浅体会: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认识10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堂上多让学生数一数小棒,数一数图片,数一数手指,帮助学生强化数感。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6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6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5、14……结果是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7=16,所以16-7=9”;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注重算法多样化,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有些学生喜欢用“破十减”、有些喜欢用“做减想加”。这时,在体会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现学生对算法的“自主优化”,教师切不可“一刀切”,不然会适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减法时,总喜欢扳手指,我想改掉他这个“毛病”,于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个别对他进行“破十减”指导,结果越发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错误率更高,还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发展。
四、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口算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脱离算法达到脱口而出的境地,但这个目的不是一下子能达到的,是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
问题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口算速度 。
一、 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要提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学“9+5”的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各种思考过程,同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二、 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映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决,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 持之以恒地训练。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懈地、有计划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节课开始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并结合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口算题目,这样即能训练学生本节课的各种能力,又可以训练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总之,在教学时,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相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长期坚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习惯。
四、 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 口算能力表现在正确、迅速上,正确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灵活。口算训练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确的前提下,训练学生口算的速度,两者要统一,事实上,一个算得快的学生,正确率一般也比较高,反之亦然,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组织口算竞赛,瞬时提高等方式。
五、 适当介绍一些口算方法。 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口算能力,除了教材中已讲过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习口算的积极性。如,各种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一些简单数的记忆等等。
问题四:怎么提高口算速度,有快捷方法吗 如何提高你的学习成绩
学习要有合理的规律。课堂上做的笔记你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认识。如果你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你定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你的记忆也会保持更久。定期复习能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试成绩。
⑷ 口算速算技巧是什么
1、加大减差法: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减大加差法: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3、互补两个数的差:两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乘以2;三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乘以2;四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0乘以2,以此类推。
4、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4)口算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口算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口算熟练后有助于笔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有助于提高孩子思维和行为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灵敏性,锻炼孩子眼、手、脑的同步快速反应,计算方法和中小学数学具有一致性,所以很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
⑸ 怎样练习口算
1、口算练习要经常练口算练习一要天天练、课课练。
可以在每堂课开头先安排2~3分钟,口算20~30道题,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学生的口算能力。二要视算、听算结合练。视算有一定的直观性,听算在脑中反映题目与计算过程,两者结合,手、脑、口、眼并用,提高口算能力。三要形式多样变化练。要针对儿童特点,形式要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
2、加强算理教学。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小学生数学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要掌握口算方法,关键是理解算理。以新授9+3=?为例。学生通过操作小棒得出计算过程,并要求学生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加1得10,把小数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这是具体题目9+3的计算。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练习后,师生共同找出规律,让学生形成一种简缩思维:9加1得10,把小数3分出1剩2得12,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9+3=12,又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保证初级口算正确,通过以后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3、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合理性。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能正确地以表象为中介抽象地口算,能按照口算方法一步步清晰地思考。第二阶段是降低表象的清晰度,提高口算的速度。第三阶段是无意识口算,使口算自动化。 在第一阶段,我们要注意控制练习量,放慢口算速度,确保口算准确以及口算思考过程的清晰度。主要采用口算口答形式,注意多让学生讲讲口算的思考过程,使每个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算什么,怎样算以及为什么这样算,为进一步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基础。 在第二阶段,我们适当增加口算练习量,逐步提出限时口算的要求,并针对错误率高的算式进行重点练习,主要采用口算笔答形式。 在第三阶段,坚持每天2~3分钟口算基本训练,并根据遗忘规律,新旧知识结合练,巩固已形成的口算能力。
4、口算训练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并注重算法指导。
在口算训练中,应精先习题,有的放矢,边计算边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出结果的?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从口算题中你学会了什么?这样,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中差生,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如:一年级学生对15-4=11与14-5=9两种类型的题目容易混淆,放在一起对比练,并要求学生比较两道题的不同;口算中经常出错的题如6+3,7+2,4+3,8-2,9-7等反复练;9+4+1=?告诉学生先算9+1得10,再算10加4得14比较简便;9乘几的积就等于几十减几等等。
5、重视练习效果的反馈。
为了及时掌握口算情况和效果,我们应按照教学要求,拟定口算能力量化标准,利用这个量化标准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如明确告诉学生每次口算练习所要达到的标准,并及时鼓励,及时纠错,及时督促,不断激发学生练习口算的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是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也可以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个位数加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再把所得的数相加。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
口算:一边心算一边口说地运算。口算就是用脑计算,用口头叙述来记忆当时的结果。这种方法用于速算,常练有助于智力的提高。也成为如今的主流的计算方法。也叫“心算”。数学教学方法之一。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口算熟练后有助于笔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⑺ 数学口算简单的方法
一
用“凑十法”口算
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数“凑整”。
如14+5+6=?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
2、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3.连乘中因数“凑整”。
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40。
二
运用“分解法”口算
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变成25×4×8=10×8=80。
三
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1.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
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
2.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3.采用“基准数”速算。
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4.掌握一些运算规律。
例如,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都为1的分数相减,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把分母的差作分子;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相同,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相减的差再乘以分子作分子,等等。
⑻ 加减快速口算方法
第一讲 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 计算时先将8凑成10 8加2等于10 7减2等于5 10+5=15
如17+9=26 计算程序是17+3=20 9-3=6 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 100 1000 等等。8+2=10 78+22=100 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 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 先6+10=16 后16-3=13
如27+8=35 27+10=37 37-2=35
如25+85=110 25+100=125 125-15=110
如867+898=1765 867+1000=1867 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 再如83+38=121 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 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二、多位数补数减法
补数减法就是减1加补,三位减两位的方法:百位减1,十位加补,如268-89=179,计算程序是268减100等于168,168加89的补数11就等于179。
三、调换位置的减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十位数减个位数,然后乘以9,就是差数。如86-68=18,计算程序是8-6=2,2乘以9等于18。
四、多位数连减法
多位数连减,采用补数加减数的方法达到速算。先找到被减数的补数,然后将所有的减数当成加数连加,再看和的补数是多少,和的补数就是所求之差数。举例说明:653-35-67-43-168=340,先找被减数653的补数,653的补数是347,然后连加减数347+35+67+43+168=660,660的补数为340,差数就得340。
⑼ 口算怎么算
看来你从来没有锻炼过口算能力,主要是小学基础没打好,口算的关键是锻炼自己对数字的记忆能力。
随便举个例子吧:
口算:34+58
口算方法一:
先用30+50=80 (脑子记住)
再用4+8=12 (脑子记住)
最后80+12=92
口算方法二:
先用
34+50=84 (脑子记住)
再用84+8=92
口算能力强的人并不是计算能力有多强,而是对数字的记忆能力很强,脑子里记几个数不忘而且不混淆。
再给你举个例子:
82-37
口算方法一:
把82先看成87(欠了5),87-37=50 (50欠了5个)
用50-5=45
口算方法二:
先算82-30=52(脑子记住)
52-7=45
选一种以上你喜欢的方法好好锻炼,随时随地自己给自己出两个数相加减,锻炼一个月,我想你就会了。
有些卖菜的老太太几乎没上过学,照样算的很快,就是熟能生巧而已,这比x,y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