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整理论文资料
项目分类法,即按照一定的属性,把收集的资料分项归类。下面介绍一种项目分类:
--------------------------------------------------------------------------------
1.经典作家、名人言论
2.概念理论类项目
3.科学的定义、定理、公式、法规
4.一般公理、常识、成语、谚语、密句、名言
5.资料作者本人的观点
--------------------------------------------------------------------------------
1.个别事例,包括资料作者所引用的古今中外的事实、人物活动、言论、诗词等事实类项目
2.各种统计数字、图表
3.资料作者的片断论述
--------------------------------------------------------------------------------
1.本人随时记下的感想
2.观察所得随想类项目
3.调查所得
4.零星的文字记录
② 整理资料的方法
你问的问题涉及到搜集、整理资料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按照资料获取方式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包括图表),譬如: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还包括自己在亲自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间接资料也叫他人的研究成果。这是指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撰写论文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按照资料的呈现方式分为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等。
收集资料的原则
搜集资料工作一般要遵循“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第一、客观性原则。这是搜集科研资料的首要原则。第二、真实性原则。第三、全面性原则。研究者必须搜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一般步骤
面对当前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资料的收集者该这样才能快速的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呢?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查找和收集资料。问题的解决应该分成6方面进行。1、界定问题 2、拟定问题 3、取得资料 4、利用资源 5、整合资源 6、评价成果。
收集资料的方法
包括做卡片、 做笔记、 剪贴报刊。现在还包括应用网络进行浏览文献,图书管藏 、问卷调查,交谈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资料的整理
一般可分为三步:
(一) 根据信息资料的性质、 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
(二)进行资料汇编。
(三)进行资料分析 。
③ 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
一、课题资料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等。 1. 计划性资料。计划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申请评审书等。这类资料关涉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十分重视。 2.基础性资料。基础性资料是课题研究前期以及课题研究中所作的调查、测量、检索、研讨等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这些资料无论是对课题的最终选定,还是理论假说的形成,课题的开题论证,或是课题的研究运作,都具有基础作用。 3.过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这些资料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4.专题性资料。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的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是专题性资料。专题性资料对课题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5.效果性资料。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6.总结性资料。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都育来自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二、课题研究资料 按课题研究档案的管理进行积累。根据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分为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 1.准备阶段: 课题前期档案主要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论证报告、研究方案(包括修改后的方案)、各种审批手续、立项批准书、责任书、开题报告等。 2.实施研究阶段 : 课题中期档案是课题档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课题实施过程的原始材料: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计划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典型案例,调查测试、过程评价的各类数据和材料,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组织培训记录、召开会议记录、课题研究课实录等;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电教软件和研究小结、阶段总结、经验文章、研究论文、着作、获奖证书等、阶段检查记录等;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关研究内容的论文、简讯(包括他人对本课题的有关评价) 和研究过程中获奖的证书、作品等。 3.结题验收阶段:课题后期档案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总结、申请验收报告、最终科研成果、课题验收鉴定书、成果推广应用材料等。 三、资料的整理(一)整理资料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就是根据事实进行核查,排除其中的虚假成份; 2.准确性原则。资料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相互矛盾; 3.完整性原则。资料不能残缺不全,以偏概全; 4.标准型原则。不能搜集无关无用的资料,使资料与统计对象的性质和标准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 5.条理性原则。整理出来的资料应当是分类分组,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等; 6.简明性原则。应当综合运用文字、表格、图形等各种表达手段,使资料不仅在内容上条理化,而且在表现上也简明化。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 1.设计整理的方案。在整理资料时,应制定出一个资料整理的纲要,其内容为:⑴选择分类标准和分类标志;⑵确定如何分组;⑶确定描述总体及各分组特征的指标,并决定汇总方法,然后以此提出工作的要点;⑷确定需要编制和绘制的图标;⑸规定所要求的精确程度以及计量单位;⑹考虑其他应注意的事项和问题。 2.审核资料。就是检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好不好红血丝瘦脸霜好好用瘦身霜推荐品牌什么牌子的去皱眼霜好3.进行分类分组。按照整理方案中设计的分类标准和分组标志,进行分类和分组。若是文字资料则进行分类,若是数字资料则进行分组。 4.实施统计汇总。就是计算各类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计算各组指标和综合指标。 5.编制统计图表。就是根据分类和汇总的结果,编写统计资料,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四、资料的审核 意思是指在着手整理资料之前,对需要整理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和核实的工作过程。它的任务在于考察所搜集的资料是否真实、是否准确、是否完整和是否标准。验证资料的合格性,也就是信度和效度。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整理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打下基础。 资料审核的方法 资料审核的具体内容和方面不同,所审核资料的来源和类型不同,审核资料的方法就可能不一样。常用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法。就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情况来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逻辑判断法。根据资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计算判断法。就是通过对各种数学的运算来判断各项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适合于对数学资料的审核。如各组数据之和是否等于总数、各部分的百分比相加是否等于1、各种平均数指标指数的计算是否正确等等,都可通过数字运算检验。 4.对比批判法。通过对同一来源用不同的方法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来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对同一研究对象可分别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历史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又可分为访问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历史文献资料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比较,可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筛选判断法。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来源进行考察,以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6.提纲判断法。是指用搜集资料的调查提纲,来衡量所搜集来的资料,以判断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格性。 五、资料的分组、统计 在教育科研中,一般把对文字资料的划分和归纳叫做资料的分类;把对数字的划分和归纳叫做资料的分组。分类主要是根据事物性质上的差异;分组是根据事物数量上的不同。 (一)资料分组的步骤 1.选择分组的标志,包括选择标志的原则、种类; 2.确定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线、组中值及它们的确定和计算等内容; 3.编制变量数列,也就是根据各种分组 标志、所得的分组结果,编制各种变量数列表。(二)资料的统计(汇总) 资料的汇总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对分组后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和汇总,使之汇集到一定表格之中。资料汇总有手工汇总和电脑汇总两种方法。下面我们主要说一下手工汇总。 1.手工汇总的方法 当原始资料项目较少,资料比较简单时,一般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⑴画记法,也称为点线法。就是在汇总表的相应组内,利用划点或者划线为记号的汇总方法。汇总时按某一数据属于哪一组就在那一组的栏内点一个点或者划一条线。最后,计算各组点或线的数目,得出各组的次数,根据这些就可以做出统计表。 ⑵过录法。是根据统计汇总表中分组的要求,将原始资料登录到预先设计好的登录表上,然后再过录到正式的统计汇总表上。它的优点是,对汇总的内容便于校对、检查;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⑶折叠法。是指所有调查表中需要汇总的同一行或纵行预先折好,按顺序一张一张地叠在一起,进行总计算,然后将汇总结果填入正式统计汇总表中。 ⑷卡片法。就是利用特制的摘录卡片,进行分组汇总。在调查单位多、分组多的情况下,卡片法是手工会总的较好方法。 2.手工汇总的具体步骤 ⑴编号; ⑵摘录。是把每一个调查对象的资料摘录于卡片上; ⑶计数。根据卡片资料可按组别将调查单位归组,各组的卡片数就是各组单位数。顶一下
④ 小学语文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把上课的笔记先整理一遍,并分成“课文笔记”和“技巧笔记”。
再把一些错题整理出来,一道一道地过关。
有试卷的话把试卷装订在一起,有时间做一下。
等等
⑤ 在收集和整理和运用资料方面有什么好方法或好建议
正 课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已经直接影响学习本身,学生信息来源不再以相对固定的课本与教师为主,而开始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直接寻找、检索并收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深入社会生活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的目标,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郭建宾老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一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⑥ 本资料整理的过程;本资料整理属于什么类型各种资料整理的方法有何不同
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资料整理是资料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资料整理的原则是真实性、合格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
整理分类:
社会研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前者是通过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及访问表格得来的,它涉及大量调查对象,对此可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后者多为无结构的观察、访谈材料和文献资料,一般是少数典型或个案的材料。这两类资料的整理过程大致相同,但整理方法不同。
1、文字资料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由于文字资料在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略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以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对于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对于文字资料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对于通过观察、访问和文献搜集得来的文字材料的整理,步骤如下:
①对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检查、核对,如观察记录是否带有个人偏见、被访者是否如实反映情况、文献来源是否可靠等等。
②从原始材料中摘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主要内容,对资料进行简化。这两步也称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③按主题、人物或时间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资料档案。其作用一是便于查找,二是便于作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如类型比较分析或时间序列分析。还可以将文字材料的内容转换为数据形式,进行定量化的内容分析。
资料整理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步骤,直接关系到资料分析和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与准确性。因此,科学地、合理地整理资料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数据资料
数据资料是调查研究中心定量分析的依据,因此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在资料的整理阶段,为了便于得出正确的调查结论,需要对数据资料作进一步的处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
分组就是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数据的汇总可分为手工汇总和机械汇总。经过了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6)整理资料与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整理原因:
一般来说,现在的资料不便传播的原因有这样几个:资料的语言不是能够容易理解的中文;资料仅仅是扫描仪得到的图片资料,并不是更易传播的文字格式;由于年代久远,书的排版方式不适合现在的阅读习惯,或者文字是繁体字;或者书籍本身既没有图片资料,更不要说录入完成的文字资料。
整理方法:
所以,资料整理大致有这样几方面的工作:将有价值的外文资料翻译为中文;将图片的书籍资料转化为文字格式,为了减少工作量,可以将较为清晰的图片版书籍首先用识别软件转化为文字,再根据原有图片资料校对文字;
如果字体为繁体字,书的图片资料不清晰,排版方式较老,那么就需要直接根据图片资料录入文字;将现在互联网上没有的书籍资料扫描并录入形成可供传播的电子版资料;对录入完成或者校对好的文字进行进一步的校对;将录入并校对好的文字整理成为完善的chm或其他格式的电子书。
⑦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复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完成一次活动需要搜集的资料种类繁多,搜集与整理资料为下阶段活动成果的评价与回报做铺垫。搜集与整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训练与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
一、归纳整理资料方法
归纳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将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化、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归纳相似之处。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交流阶段,学生经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了许多资料、实物、图片,它们之间都具有相似之处,将其进行归纳,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二)归纳不同之处。
对易混淆的资料进行对比,归纳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可以防止知识间的混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归纳特殊之处。
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的很多资料除了具有一般的性质外,还有自己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归纳,对于把握活动的本质、升华活动的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四)归纳失误之处。
把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失误归纳出来,并加以分析,可以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如把易填错的表格、混淆的概念、整理不规范、理解不到位之处等归纳在一起,并进行正误对比,可有效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五)归纳知识要点。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实验,若用简明扼要的字、词、数字或韵语加以概括,可以减轻同学们的记忆负担,增加学习的乐趣。
(六)归纳活动方法。
平时学习中,同学们可将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提炼出来,加以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可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七)归纳相关知识。
将相关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可以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主题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可用框图或网络图构建本活动主题下的知识体系,以便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一目了然。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或一项基本技能,其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也就相应掌握了。
二、掌握归纳步骤
学生最初获取的事实材料肯定是泛泛的,也可能与主题无关,对此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做到去除与己无用的内容,取其精华。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活动不断深入,最终形成有意义的成果。一般学生的资料整理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统计筛选。
学生可以先用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将本组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
[微型案例1]
活动中,本组共收集到图片多少份?文字多少份?照片多少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资料?能被本组利用上的有多少份?给其他小组多少份?暂时用不上的有多少份?然后再按照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筛选。在筛选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本组要研究的是什么?哪些资料能够说明要研究的问题?
[微型案例2]
“秋天的保健”这组,收集到了许多的文本资料,但是他们最终研究的目的就是:由于气候的变化,秋天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达到保健的目的,与此无关的内容就可以先保存起来,以后再用。
第二步:资料分类。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照研究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二是按照资料表现的形式分类。
[微型案例]
我在指导“秋天的动物”组时,首先学生根据本组收集到的资料,将动物按照水中的、空中的、陆地上的进行归类,然后再按照资料不同的表现形式(图片、文字、照片、声像等)进行再一次的分类。当然,学生也可以先按资料的表现形式来分,然后再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步:资料汇编。
这一步骤要求各组将已分类的资料,按照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汇编,以便于更好的查阅、研究。授课时,教师先出示几种资料设计的范本,一种是文字的设计,写上标题和主要内容;一种是图文结合,同样的图片放在一起,旁边注以文字说明;再有就是图片的组合,每张图片下面有简短说明;还可以以主题形式进行设计,
[微型案例]
“秋天的农作物”这小组,将资料按照“秋天的田野”、“丰收后的喜悦”,“我知道的农作物”三个不同主题内容进行了设计,使人一目了然,同时也能非常清晰的明白他们组的研究方向。
三、注意归纳事项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归纳与一般学科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一)必须独立完成。
归纳总结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首先要熟悉全部信息的内容,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层次,进而找出全部信息的结构。最初开始学习归纳总结时,可以模仿和参考别人的归纳总结,但决不能照抄,而要通过自己对全部信息内容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
(二)从简单的开始,逐步提高水平。
简明扼要,把若干部分中的主要信息内容提纲挚领地提取出来,使十几页或几十页的信息内容浓缩在一两页纸上,条目清楚,一目了然。
(三)抓准知识间的联系。
作归纳总结,要抓住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但又不要变成一大堆基本概念、现象的罗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这些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资料或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必须要具备自主获取信息、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
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还要指导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调查、考察、文献检索、测量、实验等不同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收集和处理信息。
(六)教师指导还必须适度、具体、灵活、民主、深入。
适度是指既给了学生引导但点到为此,又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进步;具体是指既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又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灵活是指既指导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敏锐地发现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又根据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问题情境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民主是指既创造民主的、宽松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又让学生有安全感,让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创新;深入是指既防止学生在活动中浅尝辄止,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深度体验。
⑧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基本步骤及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分析的工具怎么写
首先,我要说明这里的指导并非 常规意义的指导,我这里说的指导是到底应该如何写论文(应该还是很抽象,不过看完就知道了)。
迄今为止,我大约也帮忙做了能有上千份的学生论文数据分析部分,包括一部分的整篇论文写作。因为我是做市场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擅长的主要工具是spss,不敢说百分百精通spss,但是应付个八九十应该是足够了,很自然的平时就利用下班和业余时间帮学生做一些论文数据分析以及论文写作指导。
很多论文的核心部分都包括数据分析,而统计学也应该是所有学科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学科只是把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作为一项选修甚至不重要的课程对待,这样导致学生在最后做论文时完全不懂。
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对数据分析的一窍不通,导致论文从开始的设计到后续的数据收集、整理等都会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分析出问题。
因此,在对数据分析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从头构建论文及写作呢?很多论文虽然数据分析部分是核心,但是不管哪种论文的写作,都脱离不了论文的框架。因此,具体的过程应该如下:
首先是选题,当然很多时候是导师直接给选题,这个没有太多讨论。
其次是选题确定后,马上要做的不是想我应该怎么去写作,或者在哪抱怨“哎~~郁闷,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嘛”。而是先通过文献查找,看前人在这个选题方面已经做了哪些研究,都是如何做的。通过查找文献找到跟选题有关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整理不需要计较参考文献的结论和数据细节等,而是要把每篇文献的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采用的分析方法整理出来。当然参考文献中的分析方法你可能还完全不懂,但是没关系,你先把这些参考文献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全部罗列出来,如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均值t检验、logistic回归等,把这些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罗列出来,你需要弄清楚对应关系,即每种分析方法是用来支持和实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以及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认真阅读文献就能实现这一步。
第三.通过上一步,你应该朦胧的知道你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名称,以及这些统计方法能够帮助实现哪些目的,或者得出什么结论,同时也不会对自己的选题那么恐惧和迷茫了,因为可能你的选题已经有前人做过了,你的论文只是“复制”一遍而已了,我说的复制是重复一遍前人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思下自己的选题,这一步属于纯理论层面的,你需要将自己的思路具体化,比如要实现什么目的,很自然的需要什么数据分析方法也就能确定了。当然很多论文会预先设计一系列待验证的假设,也是在这一步完成,因为你找到的文献中可能会存在矛盾的结论,可能会存在一些你认为的研究缺陷(文献看多了,自然自己就会有想法出来了),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假设,能够很清楚的指导后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四.选题、假设还有研究方法这些经过前面几步都能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具体研究和收集数据的环节了。这个环节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弄清楚你的数据应该是什么类型的,通过哪种方法来获取。其实也容易了,因为前面你已经确定了统计分析方法,而每种方法有它特定的数据类型要求,比如是分类数据(如性别、民族、年级等)、比如连续性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温度、长度、距离等)。分类数据简单通俗点的理解就是这些数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人为赋予它一定的含义,这些数据之间不存在连续性,且加减乘除没有意义,而连续性数据是数据本身有意义,且能够进行一些加减乘除运算。确定了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就大致能够知道在数据收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一份问卷调查,其中应该如何设计问题也就大致清楚了,通常问卷设计时就要考虑两种数据类型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项设计会导致不同的数据类型。如你设计一个问题的答案选项是“有/没有”、“是/否”这种是属于分类数据,如果你的答案选项是李克特量表式“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这种,在处理时可以按照分类数据,只能统计出一些百分比,也可能将其按照连续数据如12345打分形式,这样可以求均值,可以做很多其他多元统计分析。因此这一步确定数据类型很关键,如果数据类型弄错的话,则收集的数据完全无用。
第五.具体收集数据过程,不细说了,收集回来之后 就是数据的录入。记住一定要录入原始的数据,而不是经过加减整理汇总后的数据。数据录入格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大致同样的情况下,都是一行代表一个个案或者一份问卷的数据,而一列对应表示的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即变量。因此数据录入完成后,应该是有多少样本数据,就有多少行,数据中包含多少个指标,那就有多少列。
第六.这一步才是你应该开始头疼的数据分析不会了怎么办。因为到这里才开始是数据的具体分析过程了。不会怎么办,前面已经知道了分析方法,这种情况,只有找本教材,然后找对应的方法介绍学习即可,或者实在不行找人指导,找人帮忙等等。
最后。分析完成后,开始整篇论文的写作。
PS:还要强调一点,现在的高校导师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接触了那么多学生,他们的认为观点就是“我的统计检验结果不显着怎么办,那不就是说我的研究没有意义么?我的假设都是错的?”“我的结论跟前人的结果不一致啊,看来我的又错了”,这两种观点明显是错的:
一、数据的来源对象发生了变化,谁规定的结论必须跟前人一致;
二、请问爱迪生发明灯泡的前999次失败是没有意义么?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证伪的过程,一次次证伪来接近真相。
三、如果你的假设一定是正确的,那不需要数据验证,你可以去帮助警察破案了,因为你认为你的假设一定是对的,那破案多简单的,假设一下就好了。但是很显然,很多导师并没有把这些正确的观点传达给学生。
⑨ 确定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确定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