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9 09:45:57

⑴ 请问病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什么

尸体剖检,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

⑵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其主要研究方法有那些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
统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所包含的内容是关于各种疾病的普遍规律性问题,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时稳态(homeostasis)调节的紊乱及其规律,疾病的转归等。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各系统的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呼吸衰竭,肝胆系统的肝性脑病和黄疸,泌尿系统的肾功能衰竭等。人体系统很多,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关节系统等等,病理生理学将不能一一叙述。至于每一种疾病的特殊变化和特殊规律,虽然也属于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范围,但病种过多,学时有限,故许多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问题,将分别在有关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教材中论及,

⑶ 试述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尸体解剖,免疫组织判断,活体组织检查,动物实验,临床诊断,细胞和组织的培养,治疗预防细胞学检查

⑷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一)尸体剖检(二)活体组织检查(三)动物实验(四)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五)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等等

⑸ 病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是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autopsy)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5)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病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明显地在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上。临床医学除运用各种临床诊察、检验、治疗等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外,往往还必须借助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活体组织检查、尸体剖检以及动物实验等来对疾病进行观察研究,提高临床工作的水平。

病理学则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病理学)外,也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直接从患病机体去研究疾病,否则也不利于病理学本身的发展。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理由主要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⑹ 学习病理学的主要方法是

一. 空白到入门
第一步:病理技术、组织学、病理解剖学

方法:先实践后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反复循环。
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反复循环。

一般而言,前者的效果好于后者。就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学习多数其它的知识都是运用先理论,后实践方法。唯有病理我发现先理论后实践效果的不好。

进入病理科后,一般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习病理技术。这三个月对你非常重要。你会遇到你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仪器、名词、规范、试剂、工作流程等,当然还有各色各样的病理人。这时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溶入病理科,病理科开展的项目、工作流程、科内的人员,各种仪器的名称及用途,显微镜的使用(学会用双目显微镜阅片可能需要半天时间甚至更长)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一周时间内了解。通过用心观察、向不同的人请教、看病理技术人员的操作,最好是在医、技师指导下亲自地去动手操作,这一周一般不难渡过。
三个月中余下的时间就要付出一点努力了,你要学会组织处理原理、病理常规切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病理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病理科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复习组织学、病理学教科书、掌握电脑的使用(包括电脑打字)等。
请有经验的老师订一个计划会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病理科主任都能给一个病理新兵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没关系,以下是我们科里毕业生新入病理科前二个月的学习计划(附后),大家可以拿回去参考,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修改。不同的医院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计划,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计划,有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允许进行微调。

按计划实施的方法:
五多:多看,这里的看不是(watch而是observation),前者是不动脑子的随便看看,在看过以后不会有多少收获。而后者是用心地去观察;多动脑(如何?为什么?这样是不是行?)这些“?”要始终伴随着你,试着自己去消灭这些“?”,消灭一个问号就进了一步,你应该感到高兴;多提问,在病理科,对不懂或不明白的事要多问有经验的技师或医师,不提问有些问题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或者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明白;多动手,亲自去设置一下脱水机的程序,再把它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亲自去切片、做冰冻、更换染色液、配制苏木素、在指导下做一次免疫组化、对着书配制特殊染色染液,并做出几种常用的特殊染色片等等。只有亲手操作过才会有深刻的体验。病理技术靠读书或者是看别人操作是学不会的。在学病理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养成按规范操作的好习惯。你所在的病理科的操作可能并不规范(据我的了解,目前至少有一半的病理科的组织处理方法是不规范的,如省略组织水洗、用硬脂酸石蜡透明、用酸性福尔马林固定等),当然你学到的操作也是不规范的。你是新兵,你不知道也不可能去要求你们的主任改变目前的操作方法。但你应知道什么样的操作是规范的。如果真是这样,你也不用着急地“一步到位”,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你会逐步了解什么是正确规范的操作;多读书,这期间所需读的书为病理技术书、《组织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技术书不需要通读,应结合科室内开展的项目有目的地查阅,每当你学习了某种操作后,可以查阅书上的相关章节,以印证你所做的操作是否规范。组织学同样不需要通读,而应对照教学切片,识别和消化切片中各种器官组织的形态。病理解剖学是病理医生的必读书,要求通读。这本书主要利用业余时间来读,读这本书同样有技巧,有些年轻人可以把这本书背熟,但会背书的人不一定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背的理论。这本书的重点是绪论和总论,绪论部分介绍的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的内容和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历史等。总论部分介绍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免疫病理、遗传性疾病等,这一部分介绍了各种疾病(肿瘤)的普遍规律。各论部分讲述的是各系统器官的特殊规律,这些特殊规律也同样遵循普遍规律。学习时先掌握普遍的规律,再了解各系统的特殊规律,并从中强化总论的普遍规律。例如从总论中学到炎症主要有变质、渗出和增生三种变化,在各论中你可能会学到肺结核,那么回忆一下,结核是否也具备上述三种变化。在以后病理学的学习中如果能从普遍(一般)――特殊这样的方式来思考,你将会事半功倍。学习《病理解剖学》,每一种疾病或肿瘤,其形态特点当然重要,但在读这本书时应尽量谈化形态改变而应理解各种病变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发生发展规律、预后及转归等。

第二步:巨检、取材
三个月结束了,终于接触到了病理诊断。第一关就是活检标本的固定、巨检和取材。固定、巨检描述和取材和同样需要规范。
固定液一般采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与标本体积之比1:5-10,固定时间16-24小时。胃肠等空腔脏器剪开后钉在木板上,较大的实质性肿瘤和脏器沿最大面剖开,每隔1CM作多个平等切面,脾、肾等实质性脏器从皮质向脏器门部剖开,然后浸入固定液,肺用灌注法或真空抽气法固定。
巨检描述要求正确、全面、客观、测量正确、必要时对肿瘤称重(如内分泌肿瘤)、禁用诊断性语言,最好摄影留档,一千字的描述不如一张照片(广告语)。
巨检描述方法与技巧:
1、 描述内容和技巧:①标本名称。②形态、大小(重量)、数量、手感。③表面情况(颜色、包膜、是否光整等)。④切面情况(形态、颜色、境界、质地,空腔脏器和囊性肿块描写内表面情况)。⑤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⑥病变的解剖定位。⑦对病变部位及取材部位应画图并标记。
2、 描述的顺序:①先表面后切面,先浆膜后粘膜。②有几个脏器时应先描写一个脏器,再描写另一个脏器。③有几块组织或肿块时分别描述。
取材:不同脏器、不同标本和不同的病变组织有不同的取材规范。取材宁多勿少,必要时作补充取材。不同标本的取材规范见《阿克曼外科病量学》书后的附件。

第三步:常见病的病理诊断:
这个过程相对简单,主要以大量阅片来主,配上一本简单的外科病理学参考书查阅相关内容,不需要去“啃”大部头书。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本院以前发过报告的档案片和申请单调出来阅片。一台显微镜、一抽屉的档案片、一叠申请单、一本书、一本笔记本,有这几样东西就够了。白天要干活,可能没有时间,那就晚上把。一例一例地看过去,先看片,再猜是什么病,再看申请单底稿上的诊断,对了,PASS;如果不对,自问一下为什么?再去查书,查书后懂了,又可以PASS;不懂,记下来,明天请教你的上级医师。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对形态的感知能力,在查书过程中也主要着重于大体和镜下形态的改变。同时,在读申请单底稿时你也同时强化和掌握了巨检描述、镜下形态描述和病理报告的格式和规范。更多的理论知识可以放到下一步去学习,如果你刻苦一点,也就需要2-3个月的时间,80%以上的常见病的形态特点和报告格式你就可以掌握了,如阑尾炎、胆囊炎、胃癌、乳腺癌等等都是最常见的疾病和肿瘤。

这一阶段过后,你的日常工作就会轻松一点,因为你已经掌握了80%以上的常见病,上级知师复阅你的诊断也很轻松,每天遇到的不会诊断的病只是少数,这少数中一部分还可能是灰色病变(灰色病变的诊断下面会专门讲),那么,实际上你每天要学习的以前未见过的病例可能只有几例,你可以利用上班的时间争取当天解决问题。

三个月的技术组,三个月的常见病学习结束了。如此,半年过去了,病理入门了吗?没有,还需努力。常见病,典型的病容易掌握,因为太多见了,几乎天天见到,不会忘记。但相对少见的疾病和肿瘤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有一例,即使这次理解了,几个月以后又遇到同样的疾病或肿瘤时,你又忘记了。另外,你会诊断发报告,并不能说明你已掌握了病理,因为病理的任务不仅仅是诊断,你还需要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发生发展的规律、预后、疾病的转归、免疫组化的表达情况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病理医生,是一个医生,而不是只会从形态到诊断的看片匠。实际上,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临床医生或病人来问类似病因、预后、治疗……等上述提及的问题。你不知道,你如何面对临床医生和病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掌握常见病形态改变的基础上,着重点应放在常见病的理论学习上。病理形态的改变只是一个表象,为什么这种病会有这样的形态改变?疾病发生发展不同时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态改变?一般而言,都有其病因学、病理生理等的基础和机理,了解了这些机理,就能更快地理解和记忆形态的改变。在此期间还应不断地积累少见病的知识。一年以后,如果你努力,你就可以入门了。

二. 入门到深入
第一步:掌握少见病例,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
因为少,平时工作中不容易见到,要掌握少见疑难病例的诊断相对困难,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技巧。
1. 遇到一例,吃透一例,记录一例,绝不放过(因为那是金子啊)。就此还不够,还应掌握相关疾病和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最好在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个案报导。这时候,你遇到的少见病或疑难病并非是真真意义上的少见或疑难病,写个案报导不一定能发表,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写”的过程,你能完全地掌握该病例的临床病理知识。这就是“写”的目的。
2. 阅读科内教学切片。如果科内有教学切片,先读完并掌握教学切片的病例。
3. 大量阅读读片会的切片。由浅入深地阅读档案读片会切片。有一点历史的医院都积累有大量的各级病理读片会切片材料,一般都有最终的诊断结果。这些档案对新兵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一开始可以读市级或地区级的读片会切片,这些切片难度较小,以后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省级的读片会切片。经过大量读片会切片的训练,知识面将大大扩展。业务能力也可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了读片会切片中已阅读过的病例,而又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诊断,你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如果真有过这种“成就感”的经历。恭喜你,你已经对病理产生了兴趣,这是你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4. 不要放过每天的每一张切片。如果你在大一点的医院工作,恭喜你! 大医院往往会有多名医生,你不可能每天都当班,但无论你是否当班,都应把当天的切片全部“扫”一遍,已掌握的快速PASS,未见过的弄个水落石出。
5. 上网。不多说了,上中国病理学网就不错。不用怕,有什么问题就提,有什么病例就贴。这里的老师都是好人。

如此,又是一年过去了,或许需要二年或更多的时间,你已是一个理论诊断均不错的病理医生了。

第二步:进修
又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进修一般都会选择省级的大医院,那里不但有很多的病例,也有理论水平很好的老师。一般而言,教学片是很多的,会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分系统病理讲座,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电镜等先进的病理技术都会用于病理诊断,制片操作和报告都比较规范,还有成人尸检。那就好好学吧!进修的一年,对多数病理医生来说,一生也只有一次进修的机会,好好把握吧。
进修的技巧:
1、“搞定老师”。这是进修效果好坏的关键。不但要“搞定老师”,还要与病理科的其它人员(包括技师和其它进修人员)搞好关系。如何“搞定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这是一个公共关系学的课题。以下是几条原则①不要只干病理,更要干卫生,干杂活。②老师交办的事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③取材要规范和到位,尽可能地减少补充取材;描述、报告要规范,减少老师修改的工作量。④工作要注重效率和速度。⑤在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⑥在上级医师复片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补充病史,开出免疫组化单等。⑦注意个人仪表。⑧其它(因人而异)。
2、 每天的切片过目一遍。不管是否是你班上的切片,也不管是常规切片,还是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片,阳性的细胞学片等,如果有时间,会诊片也不要放过。这些都建议在当天消化吸收,不能理解的病例记录下来找机会请教老师。这里的老师往往理论水平比较高,他们讲一个病可能只有几分钟,但效果很好,容易记忆。
3、 讲课时做好笔记。主要记录了各种疾病(肿瘤)的要点,还有老师本人的经验,有时复习笔记比查书更有效。
4、 对教学切片“大扫除”。最初进修的1-2个月,对进修医院的教学切片通读一遍,方法同前。
5、 学习正确的技术操作和诊断规范。把上级医院良好的操作和诊断规范记录下来,带回到你的医院。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6、 拾遗补缺,档案大搜索。在进修后期,你的水平将会有明显提高,书本上的大部分肿瘤(或疾病)可能你都遇到过了,但总还有一部分你没见过的肿瘤(或疾病)。拿一本《外科病理学》,从第一页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把没见过的肿瘤(或疾病)都记录下来,然后到电脑上去搜这些病例,搜到后调出切片慢慢消化。
7、 学习处理灰色病变和可能引发纠纷病例的技巧。注意二个方面,一为冰冻切片诊断中度的掌握,掌握什么时候应该延迟诊断;二为灰色病变的处理。

第三步:从大病理到专科病理
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也就是5年多的时间吧。当你已基本掌握了大病理以后,可以进入专科病理的深入学习。选择一个你们医院的临床强项专科,深入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总结。专科病理的深入是没有止境的,需要掌握的内容至少有,该系统肿瘤的各种分类,各种特殊类型、亚型的临床病理理论(很多的内容),历史上对它们的认识过程,当前国内国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你个人对于专科病理范围内的独到的见解等。学好专科病理三要点: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病例,其次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第三要做大量的研究。

三. 从深入到专家
因为我不是专家,无法谈这方面的体会。很想成为专家,但也许终我一生也成不了专家。这个问题最好请JI来作一次专题讲座。如果可能,我想以下几条将有助于你成为专家:
1、 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疑难罕见病例
2、 利用一切手段搜索深入的理论
3、 利用一切病理技术进行研究
4、 其它……

临床病理学习工作中的几点技巧:
1、 记忆临床病理要点: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系列的临床病理改变,其中有些是非特异性的,而有些是特有的。那么记住后者吧。例如,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梭形细胞是非特异性的形态,而波浪状纤细的梭形细胞是神经来源肿瘤特点,而栅栏状排列和有完整包膜又是神经鞘瘤的特点。梭形细胞加大量的胶原化浸润性生长和发生于腹壁这是韧带样瘤的特点。在诊断是否是淋巴瘤时,是否有淋巴结结构的破坏是特点,而淋巴细胞是否有异型往往会让人误入歧途。在区别是T细胞淋巴瘤还是B细胞淋巴瘤时,是否有血管(上皮样小静脉)的增生往往比区分细胞形态更容易。在诊断高分化软骨肉瘤时临床的发生部位和肿瘤大小比单纯从细胞异型性上判断更为准确。
2、 纵横交错,织成知识网络:知识形成了网络就不容易遗忘,所谓的举一反三就是织网的方法。如甲状腺癌的诊断不能以肿瘤细胞异型性的大小来判断,而应找到包膜、血管的浸润或远处转移为依据。在肾上腺等其它内分泌肿瘤,这个原则同样适用。唾液腺的腺样囊性癌有特殊的形态特点,在肺内、乳腺内、胆囊内也可以发生腺样囊性癌。
3、 通过胚胎发生学帮助记忆:大部分肿瘤都有一定的好发部位,而要记住这些好发部位很困难,如果能够理解其胚胎发生,机械机忆就变成了理解记忆。如脊索瘤好发于斜坡(40%)和骶骨(45%),其它都沿着脊椎生长……。如果你了解了胚胎的脊索结构位于中线。再也不用死记以上的一套发生部位了。又如脂肪肉瘤的形态多变,有很多亚型,还有各种脂形态的脂母细胞……记忆这些形态改变也很费劲。如果了解成熟的脂肪组织是从原始的间叶组织发生的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记忆这些形态改变就很容易了。
4、 灰色病变的学习和处理:灰色病变很多,灰色病变不仅是指界于良恶性之间的那一类病变,还有很多良性的灰色病变。如形态不典型的结核,结核的误诊将导致不必要的抗结核治疗。同样,是否是子宫内膜增生也是灰色病变,因为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内分泌治疗,甚至子宫切除。还有,是否是HPV感染的诊断可能给病人带上性病的“帽子”。学习灰色病变没有什么巧门,也没有什么理论(如果真有理论也就是书上写的那一通形态描述)。掌握灰色病变只有多看多练,培养一种对灰色病变形态的感知力。当你还是一个新手,又不得不面对灰色病变时,处理这类病变的技巧就变得很重要,一是建议临床再次取材活检,二是拿出去会诊,三是用疑为…、见少量异型细胞…、不除外… 、考虑为…可能性大这样的描述性述语。有一位资深的病理医生曾说过“宁可让临床医生说我们笨,也不要往前冲。”
5、 “地雷”的排除:病理工作中有一些公认的“雷区”,事实上很多病理医生都有过“触雷”的经历。找到“雷区”是排除“地雷”的前提,只要能识别出“地雷”,排除就不是难题。常见的“地雷”有:骨肉瘤与骨痂;结节性筯膜炎与肉瘤;高分化软骨肉瘤与软骨瘤;乳腺小管癌与乳腺腺病;脂肪瘤与脂肪瘤样脂肪肉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淋巴瘤等
6、 减少冰冻风险的技巧:补充病史、多部位取材、做快速石蜡切片、了解作出诊断后临床是否会扩大切除范围、与临床医生一起面对面地与家属沟通谈话、最终延迟诊断。以上都是减少病理医生风险的常用手段。延迟诊断过多往往会引起临床医生的不满,对于冰冻延迟诊断的病例,我们往往常规也“延迟”(与临床医生说要做免疫组化,或者建议上级医院会诊),这样可证明这确实是个疑难病例,因为常规也不能明确诊断,冰冻当然要延迟诊断了。
7、 整理好思路:遇到疑难病例,诊断的思路很重要,思路正确往往导致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思路又往往不是第一感,怎么办?那就用缓兵之计吧。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下级医师拿过来一张切片,在镜下一看,唔!好像不太好吗?没好的思路,又不好意思当着下级医师的面查书(丢不起那个脸啊:))。让他们先去:再取几块看看、或者去问一下有…病史、要不然考虑…建议做免疫组化…先这样把报告发了…。回到家里,再慢慢思考,翻翻书或查查文献。有了思路,有了诊断,第二天就可以对他们1234一大套理论。
8、 病理与概率:好发年龄、好发部位、发病率等这些都是概率。常见病、好发部位、好发年龄总是多数,你不可能总是有“好运气”,概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当你诊断一个不常见的病或者一个不是好发部位或好发年龄的病时,请一定小心了。只有确定排除了那些常见的疾病或肿瘤以后而又有明确的诊断依据时才以作出罕见病的诊断。还是那句话“你不可能总有好运气”。掌握概率,可以减少大部分的误诊。病理中“一元论”,和“二元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总是用一元论来解释病变,而“二元论”的病例往往是很少的。
9、 免疫组化的合理应用:免疫组化不是万能的,没有免疫组化是万万不能的。一位着名的病理学家曾说过以下几句话:
没有任何生物标志物对所有肿瘤和细胞都完全适用。
没有任何因定液对所有抗体都适合。
切片内所有组织都阳性实际无阳性。
免疫组化不能比使用者对它的认识更高明。

选择合适的抗体、严格规范的操作、对免疫组化结果的正确理解和解释、同类抗体的联合应用是免疫组化技术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
10、 补充取材,连续切片,补充病史:充分利用这些简单的手段吧,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的会诊。
11、 会诊尺度的把握:会诊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可过多,动不动发“建议上级医院会诊”这样的报告,会让临床和院长看低了你。但也不要逞强,毕竟安全第一,这个度只有自己掌握了。
12、 细胞学的学习,找干细胞老师吧
13、 上网吧,中国病理学网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14、 积极参加读片会,并积极参与讨论。

附:我科病理医生技术组培训计划(二月)
1. 组织学,常规切片:三周。要求用兔子制作一套组织学教学片,包括2-3种特殊当染色。制作显微摄影。
2. 记录、登记、病理档案,一周:掌握大体记录,病例登记,病理各种档案的归档。
3. 冰冻切片、大体摄影一周:掌握冰冻制片及大体摄影技术。
4. 细胞学:一周。掌握各种细胞学制片及染色方法。
5. 免疫组化:一周。了解免疫组化原理、在临床病理学上的应用,了解免疫组化的操作技巧,制作一次免疫组化片。
6. 特殊染色:一周。了解特殊染色的原理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掌握2-3种特殊染色方法。要求自已配制特殊染色液,自己制片。
7. 学习《病理解剖学》及《组织学》本科教材。镜下能识别各脏器正常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
8. 熟练掌握电脑打字技巧。
9. 了解病理科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⑺ 临床最广泛应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活检
理由: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这是被广泛采用的检查诊断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组织新鲜,能基本保持病变的真像,有利于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等研究。对临床工作而言,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和进行疗效判断。特别是对于诸如性质不明的肿瘤等疾患,进行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⑻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病理学最传统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
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⑼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材料主要来自患病人体(人体病理材料)和实验动物以及其他实验材料如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实验病理材料)。
(一)尸体剖检
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体剖检(autopsy)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改变,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恰当,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大量尸检积累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为研究这些疾病的病理和防治措施,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人体病理材料则是研究疾病的最为宝贵的材料。
一个国家尸检率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其文明进步的程度,世界上不少文明先进国家的尸检率达到90%以上,有的国家在法律中对尸检作了明文规定。中国的尸检率还很低,十分不利于中国病理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亟待提高。
(二)活体组织检查
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这是被广泛采用的检查诊断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组织新鲜,能基本保持病变的真像,有利于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等研究。对临床工作而言,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和进行疗效判断。特别是对于诸如性质不明的肿瘤等疾患,准确而及时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动物实验
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以便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对之进行任何方式的观察研究,例如可以分阶段地进行连续取材检查,以了解该疾病或某一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经过等。此外,还可利用动物实验研究某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或其他因素对疾病的疗效和影响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弥补人体观察之受限和不足,但动物与人体之间毕竟存在种种差异,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套用于人体,这是必须注意的。
(四)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加以培养,以观察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如肿瘤的生长、细胞的癌变、病毒的复制、染色体的变异等等。此外,也可以对其施加诸如射线、药物等外来因子,以观察其对细胞、组织的影响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方便地在体外观察研究各种疾病或病变过程,研究加以影响的方法,而且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节省研究时间,是很好的研究方法之一。但缺点是孤立的体外环境毕竟与各部分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体内的整体环境不同,故不能将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五)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随着学科的发展,病理学的研究手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经典的形态观察,而采用了许多新方法、新技术,从而使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但形态学方法(包括改进了的形态学方法)仍不失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兹将常用的方法简述如下:
大体观察主要运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量尺、各种衡器等辅助工具,对检材及其病变性状(大小、形态、色泽、重量、表面及切面状态、病灶特征及坚度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大体观察而确定或大致确定诊断或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
组织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厚约数微米的切片,经不同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细微病变,从而千百倍地提高了肉眼观察的分辨能力,加深了对疾病和病变的认识,是最常用的观察、研究疾病的手段之一。同时,由于各种疾病和病变往往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形态特征,故常可借助组织学观察来诊断疾病,如上述的活检。
细胞学观察运用采集器采集病变部位脱落的细胞,或用空针穿刺吸取病变部位的组织、细胞,或由体腔积液中分离所含病变细胞,制成细胞学涂片,作显微镜检查,了解其病变特征。此法常用于某些肿瘤(如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等)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但限于取材的局限性和准确性,有时使诊断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既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超微结构观察运用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细胞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内部和表面超微结构进行更细微的观察(电子显微镜较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高千倍以上),即从亚细胞(细胞器)或大分子水平上认识和了解细胞的病变。这是迄今最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方法。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还常能将形态结构的改变与机能代谢的变化联系起来,大大有利于加深对疾病和病变的认识。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运用具有某种特异性的、能反映组织和细胞成分化学特性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可以了解组织、细胞内各种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等等化学成分的状况,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揭示普通形态学方法所不能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而且往往在尚未出现形态结构改变之前,就能查出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此外,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进步,还可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学性状,对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都有很大帮助。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近数十年来陆续建立的还有放射自显影技术、显微分光技术、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电镜技术、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而使常规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发展到将形态结构改变与组织、细胞的的化学变化结合志来进行研究,而且将历来的定性的研究发展到对病理改变进行形态的和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更多更新的新信息,大大加深了疾病研究的深度。这是以往的研究所难以实现的。

⑽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什么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10)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病理学技术考试注意事项:

病理学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由人事局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局吊销其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医|学教育网整理,由人事局收回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参加病理学主管技师资格考试:

1、伪造学历或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证明。

2、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3、国务院卫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阅读全文

与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具书的常用编排方法 浏览:347
闭塞脉管炎治疗方法 浏览:578
樟油的提取有哪些方法 浏览:499
卡纸立体女孩娃娃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666
vivo手机浏览器视频缓存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93
练字均衡的最佳方法 浏览:899
干无花果的鉴别方法 浏览:916
电脑管家测网速的方法 浏览:169
篮球教练提升教学方法 浏览:50
写作文如何开头八种方法 浏览:876
该如何把握角度或采取什么方法 浏览:296
双电瓶隔离器的连接方法 浏览:571
excelsumif函数使用方法 浏览:124
大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浏览:248
拉萨那曲虫草真假如何鉴别方法 浏览:240
初一数学分析方法 浏览:27
复发性丹毒的治疗方法 浏览:676
用什么方法清理血栓 浏览:295
如何用化学的方法鉴别乙醇和钢铁 浏览:1000
软玉溪鉴别最快的方法 浏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