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9 01:20:51

㈠ 地理课堂教学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故答案为:(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㈡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属于边缘学科的地理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地理学科作为“+3”中的一门,地理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高考改革;有效教学;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属于边缘学科的地理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地理学科作为“+3”中的一门,地理学习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但与此同时,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尤其是“六多三少”问题特别突出——课程多、教材多、教辅资料多、考试多、作业多、补课多,活动少、娱乐少、睡眠少,一直摧残着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提升教学有效性便显得更为迫切和具有实际意义,笔者就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我国以往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将书本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并通过大量训练培养出一个个“做题机器”。但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一段时间内却会感到很难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面对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感到在校期间不但学业负担重,而且是一个“无用的学习”过程,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初衷。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觉得不如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加减法”,减少课堂中死板的教学环节,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但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中受益。

1.减少理论灌输,增加技能培养

虽然地理属于文科,但如果教师直接把书上的概念、规律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当,最终只会让学生对课堂越来越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笔者认为应减少对书本上一些知识内容的死板教授,而增加以提升学生地理技能为目的的趣味式教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地理素养,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例如,较大的地震灾害近几年来在我国频繁发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灾害的发生,震醒许多人,整个社会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教育是多么重要,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非常欠缺。笔者作为地理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仅仅只关注了课本上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将它们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但日后如果学生真遇到地震,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毫无帮助。虽说身处上海的我们很少经历地震,但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布影响范围十分广阔,而我国又地处这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另外学生们去国内外旅游留学甚至生活的话,仍有可能遇到地震灾害,他们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后的求生技能。于是经过充分备课后上《板块运动》这个专题,当介绍到地震时,笔者会花上近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前的先兆,知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式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策略,以及在地震发生后还要学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受困者。每次上完这样一堂课,学生们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及脸上认真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知识,而且相比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也更需要这样的地理技能。

㈢ 在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重点的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

㈣ 打造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上好每一学年的第一节课是良好开端。
上好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告诉学生学习这个科目的重要性,让学生感觉到这个知识对自己有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克服困难,为我们进行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创造良好开端。我是这样上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首先问学生想去旅游吗?大家都说想。然后我讲了我假期去北海涠洲岛旅游看到的美丽风景,在大海游泳,美丽的山、宽阔的海等,学生都很感兴趣。我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学好地理,我们虽然没有去旅游,但一样了解很多风景名胜。我接着说,学好地理还可以使我们与人交朋友时避免伤害别人,例如,回族同学不吃猪肉,我们就不要当着他们的面前吃猪肉,要不然我们会失去这个朋友。我还告诉学生,地理课教给我们天气,气候,降水等知识,我们学了以后,可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二、注重多种新课导入方法是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种新课导入方法交叉使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师更好的进行有效地理课堂教学。例如:
1、用音乐导入。在讲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滚滚长江”时,就播放《长江之歌》,讲“亚洲”时,播放《亚洲雄风》;教学《中国的民族》时,师生共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歌声中既能领悟到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合作,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
2、用视频导入新课。用直观形象的视频,图表展示导入新课,展示直观教具,再现已逝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培养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内容时,我用多媒体播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来进行导入新课,学生非常感兴趣,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
3、巧用古诗词、歌谣、谚语进行教学。古诗词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比如讲湘教版八年级“气候多样复杂”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导入;如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区域差异”时,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是有效方法。
地理课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空间跨度大,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够经常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能紧紧的把学生吸引住,从而更好进行有效地理课堂教学。这些方法很多:
1、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异域风情的浪漫情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视频播放一些天体运行的画面等等,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的视频内容,从而打造有效地理课堂教学。
2、多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上讲台发言,广泛联系社会实际,多动手、多动脑,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多媒体文稿演示、辩论以及小论文等形式来交流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3、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举行地理知识讲座,组织课外地理实验、举办地理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野外观察、地理气象观察小组,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很多知识。
四、利用好乡土教材、学以致用、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必要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教给学生能指导他们生产、生活的知识,把知识用到生活实践,让他们感到知识对自己有用,这样,学生学习才更有兴趣,学习才更不怕困难,才想学、爱学地理知识,从而我们更能进行有效地理课堂教学。
我在讲授湘教版八年级的“季风知识”时,讲到天气吹偏北风时,特别告诉同学们天气转冷,要加一件衣服;讲吹偏南风时,是天气要变暖,要减一件衣服。这节课上课效果很好,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在教学湘教版七年级“天气和气候”让学生看天气符号,锻炼了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多讲多参与,让学生来播报《天气预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㈤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

一、精彩导入,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案例1】:八年级地理下册2.10《祖国宝岛—“台湾省” 》
同一课题,三节平行课,三位来自不同中学的教师,三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导入:
笔者作为其中的第一位上场的开课教师,在讲授“祖国宝岛—台湾省”时,采用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欣赏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鼓浪屿之波》,展示鼓浪屿日光岩图片。)
教师讲授:每当这悠扬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这是一首很多厦门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叫《鼓浪屿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这首歌的歌词朴素而真挚,像老水手对亲人讲故事一般,深情地把鼓浪屿与美丽的基隆港联系在一起。那作者朝思暮想的基隆港究竟位于哪里呢?
学生回答:台湾省
教师讲授:对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的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师2:以视频《七子之歌——台湾》导入,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师3:以《反分裂国家法》引入,接着播放视频、图片等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无论是歌曲欣赏、视频资料,还是其它方式的导入,三位老师对该课的导入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往往需要一个恰当的课堂导入。它或者给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或者巧妙地切入主题,能为教学设计的层层深入做好流畅的衔接,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紧紧吸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当然,课堂导入的用时要恰当,一般是3~5分钟,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二、优化教师课堂提问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排提问环节的课堂教学,无论教学设计如何完整出彩,教师的“独角戏”如何惟妙惟肖,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各抒己见的舞台,它终究是不成功的。课堂提问涉及问题的设计和问题抛出后的“后续处理”。
(一)问题设计清晰明了,目的明确。
【案例2】:七年级地理下册2.2《南亚》之“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在讲授《南亚》一节中的“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时,其中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先请同学用红笔画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蓝笔描出印度半岛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当学生将这些重要线条勾勒完后,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南亚位于哪些地理事物之间?大部分学生感觉一头雾水,举手回答者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个问题问得太模糊了。哪些地理事物?它可以是山脉、河流,又或是宽广的海洋?选择的余地太多,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误导。倘若把这问题改成:“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那么学生选择回答的内容就非常明确,也才有利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和方向。由此可见,课堂上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精心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陈述尽量具体化,突出启发性,切忌含含糊糊、不得要领。
(二)问题提出后,要学会等待、善于倾听
【案例3】:《祖国宝岛—“台湾省” 》之景观图片欣赏
有一位教师在用课件展示完“阿里山、玉山、日月潭”等景观图片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台湾风景如何?学生回答:太美了,可惜没有去过。接着该教师进一步设问:我知道班上有位同学来自台湾,请举手一下。这时底下的那位台湾籍学生非常兴奋地举了手,并已做出要站上来发言的准备。可惜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他发言的机会,用了一句“哇,你这些地方都去过了,太让人羡慕了!”敷衍了事。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有一名台湾籍学生,为何不给他机会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本来可以塑造的课堂教学亮点就这样无端地错过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发问或回答,切忌漠视与干涉;另外,问题提出后,不能一问完就马上叫人回答,要给学生留有充足且有一定深度的思考空间。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还应作中肯评价。
三、不可或缺的教学承转
(一)由已学知识承转到新知识:
【案例4】:《南亚》之“南亚的地形”
教师讲授:在讲南亚地形特点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那么,南亚的地形特点又如何呢?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概括总结: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三大地形区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这样的教学承转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已学知识,还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由相互关联的两个知识点之间自然承转
【案例5】:《南亚》之“南亚的河流”
教师讲授:一般来讲,大江大河往往是地形地势的塑造者。一条大河经过的地方会冲积形成平原,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的。那么,南亚中部的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的呢?
学生回答:印度河和恒河。
教师讲授:那这两条河流有没有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南亚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了广阔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
一个个发现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成为新教学内容的起点。同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每个承转引出的探究活动步步深入,让学生自主感悟到了“地形与河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地理课追求精细化教学,正是这些“功不可没”的教学承转保证了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但值得一提的是:各教学环节之间那些不可或缺的承转,终究不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所在,过渡时应该简化处理。
四、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也是课堂教学落实基本知识点、强化重难点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活动”模块里的题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课堂练习,是对教材内容的及时补充,教师分发布置的课堂练习材料应该是在“活动”模块里的题目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喧宾夺主。
(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从标题到内容,都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新颖有趣、富于变化而又难度适中。
1、在标题用词方面,将传统的“填空题”改为 “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单选题” 改为“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连线题”改为“找搭档”,“读图题”改为“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仅仅几个字的变化有时能于无形中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并通过练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2、在内容选择方面,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除了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外,还可布置一些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发挥空间的题目。
(三)先小结后练习: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育成长期,接受知识容量较为有限,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更别说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因此,课堂练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学生独立做练习前,教师对作业做适当的解释并先复习几个和课堂练习里相关的例子;学生开始做练习后,教师应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及时给那些解题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必要的讲解。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在专业实践历练中不断加以锻造;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究舞台,用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切实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㈥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教

一、情感培育法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
而忽视了情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
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喜欢“地理课”呢?怎样才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至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
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
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精湛的语
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
“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情景引入法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是“讲”法,即“同学们,
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
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
书画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填“图”来替代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
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
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主席
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
事说明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互动教学法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
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
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
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景,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
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
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
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
稚,而出乎课任老师的意料。但老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
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四、内容图解法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图解法就是将
没有地图或有地图需要转换的内容,通过描绘略图或变图进行知识信息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实际
上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
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讲解地球运动、地图知识、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等内容是,运用图解法可以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内容进行迁移突破,
就可以形象直观、化难为易,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前地理教学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正视现实,顺应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地理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
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让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服务。

㈦ 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设计意图,小结与作业

㈧ 如何加强地理课堂教学

一、创设融洽师生关系是构建有效地理课堂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宽松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以前不良习惯的纠正。当然,这也需要学校、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共同配合,共同管理。那么怎样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古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教师应该理解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信任、亲情与爱护,这样才能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从而把学习氛围营造起来,”
二、课前准备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精通本学科,精心备课。教材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熟练掌握,而且要对教材的图表、案例等进行提炼,并梳理知识间的条理关系,使知识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据课程标准,做到总体把握教材,注意学生知识学习的阶段性,总体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知道所讲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会贯通,既将现学知识原有的知识相联系,也能够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专研教材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教师就要用心研究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另外每位教师还应备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高效的课堂设计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关键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地理有效课堂的最重要途径。下面我就从上课的几个主要环节来说一说我的做法。
1、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更是这样,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那么首先要让学生对你的课堂充满兴趣,所以说,上课前的情景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有效地理课堂的情景设计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
教师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既要抱着务实的态度,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地理韵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地理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情境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创设悬念情境,其能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所学内容反思,促进独立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引用2003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的案例来导入。,讲新加坡时,可以设问:赤道附近的典型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答: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全年高温多雨)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其气候特点呢?学生答:(全年高温多雨)那么新加坡的水资源会紧缺吗?学生往往回答是“充足的”,答案刚好相反,在学生的一片“嘘……”声中,教师引出新加坡的“地狭人稠”。
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地理的心脏”。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学习,就必须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想象,要有挑战性。只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原有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即过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够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维。
再有,教师可用优美的语言来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教材中的不少章节,或描述了美妙的景色,或叙述了古老的景观。教师可以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为学生营造一个或优美或动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手段以其新颖的设计,赏心悦目的动画,奇妙的影响效果,能够制造一种与文章情境相应的氛围,先声夺人地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2、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课堂的精髓所在,一节好课,应该有好的学习过程。如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对话互动,气氛活跃。
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得有好的课堂提问。而好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学生的思考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所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思考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提问可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一个主导作用,但不是一言堂。这样老师必得先明白这节课“该讲什么、怎样讲”。“该讲什么”就是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问题必讲;“怎样讲”学生能讲的学生讲,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做的学生做。也就是说就是讲的时间不能过长,内容不能过多,节奏不能过快,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课堂上“讲”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确、精炼和精彩。再次,课堂上的“讨论”。地理有效课堂是建立在课堂上的有效讨论学习基础上的,老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广度,给学生足够的谈论时间,而不是急于走形式,简单化、随意化。
3、查补缺漏提高能力的练习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地理教学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要精选练习的内容。精选的原则是:①从学生实际程度出发,面向多数兼顾两头;②以复习进度为依据,以认识规律为准绳,由浅入深,从易到难;③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反复练,不选偏题怪题,否则要使学生迷失方向,丧失信心;④紧密结合教材。其次多练 "多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而且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再次,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最后要设置可拓展迁移性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要“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
4、课堂小结
凡是都要善始善终,地理课堂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课堂总结。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强化,而且也能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收集资料解决疑难问题。
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媒体资源,是建构有效地理课堂的手段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的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让学生通过调动多方面的感官,科学形象生动的掌握好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进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变得更“活”。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尽量把最多最好最生动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节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 地理教学地图、板画是一种图解式板书,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多媒体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美的板书、板图和板画,但是,边讲边画的效果却无法替代。如如:在讲洋流的时候,可以让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各大洲的轮廓,然后让学生填写各个洋流;在讲锋面与天气的时候,可在黑板上绘制冷锋、暖锋的示意图等。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更有利于学生识图、读图和画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将随之攻破。
总之,我们要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使之与教材完美的结合,这样我们才能建构更有效的地理课堂。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建构有效的地理课堂的途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他某个知识点更重要,因为他学会了方法,就能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有用的知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渗透学法或为学生作出学习方法的示范;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学法讲授和学法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对图表的判读,提高对信息的提取、分析与运用能力及将地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中注意地理语言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醒学生易写错的字词,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平时上课做练习或讲试卷的时候加强解题方法的点拨和解题技巧的总结,并做成专题,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解题思路,让学生看到类似题目就会想起答题思路和套路。
六、注重教学评价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桥梁
教学评价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评价,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不断提高,我们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我们也能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是教学评价追求的基本目的。这样,我们的地理课堂才能更有效。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教育整体,还包括一些外部环境的研究等等,但只要我们在广泛地吸取传统的地理教育营养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勇于探索,我们的地理教学效率就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的。

㈨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同时提出重点的个问题让同学们看书后解决。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仍很普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仍很突出。如:课堂教学中缺少恰当的师生对话、师生互动和师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围

㈩ 浅谈怎样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地理教育质量,必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即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二、教学氛围愉悦化
地理学科属于小学科,学校及学生往往重视不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愉快、喜悦、合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是成功实施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基础。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第一,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因而,一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违法的。
第二,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第四,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从世界观的形成、知识增长、能力培养、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等方面以身作则全面指导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学起点问题化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问题”来源是多方面的。常用的办法有(1)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何: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2)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瘾怎样形成的”中的原理,引出“地球上风的偏向”,然后再对照“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绘制大气环流图,某结果肯定大相径庭。(3)知因求果与知果索因。例如:若地轴倾角为80度,地球的热带、温带与寒带的分布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内容图像化
读图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起构成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基于此,历届高考地理命题均高度重视地理图像的考查,大量使用图像业已成为地理高考试题的显着特色。然而,考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往往又是最差的,关键在于考生没有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的特征及相应的判读方法,不会按试题要求从图表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们认为:
第一,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的综合利用问题。要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在深人研究教材文字系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洁化。具体作法有:①让图“开口说话”,应特别注意教材的重要图像的分析。如“气候类型分布图”、“洋流分布图”、“板块分布图”等。②化繁图为简图。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③变文字为图像。例如,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展示。还创设寓意图。利用“苦难的母亲”、“小鱼的哀求”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观念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科学化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般地,地理新授课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以激发、强化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第二阶段,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在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后,利用最后约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遗忘程度。
地理复习课成败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地理规律、原理知识的整理、归纳是否到位。例如,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可从气压类型、锋面位置、气流方向、气流性质、锋面类型、天气状况等方面进行概括。二是能力训练是否落到了实处,包括审题能力、思维能力、读图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不管是平时训练,或者是月考试题,教师均应围绕上述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科学选题和命题。’试卷讲评课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增强针对性,同时应注意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迁移,通过一道题会做一类题,这是避免“题海战术”的重要环节。
当我们认真去准备一节课时,我们发现它是精彩的,这样的课堂也一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要使每一节课都优秀,那就离不开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

教学形式虽然可以多种多样,但课堂教学仍然是现阶段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在地理课教学中,怎样怎样才能打破各种局限,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增强呢?新教材、新课程,给了教师与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呢?我进行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备课要认真充分。认真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备课不仅要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更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新教材的知识结构看似不如老教材那么完整、严密,但却更灵活、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备课、教材重组、对知识有所迁移,切忌一个教案一年又一年地“复制”,一个班又一个班“放映”。例如在“黄河”一课的备课中,我没有按照教材的步骤,而是将教学内容有浅入深地分成了四大板块:一、黄河知识知多少;二、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三、黄河灾难几多许;四、走进黄河、关注黄河。并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黄河古诗文背诵、眼明手快查地图、假如我是县长等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上好每一节课是确保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既包括老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两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只有学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进行接受、加工、理解、吸收,从而实现认知意义的建构。例如,七年级下册“中东”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提前两周请学生收集有关中东的石油、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古巴比伦的衰败等一系列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中东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资源、居民与宗教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通过讨论,学生们对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匮乏的水资源以及民族宗教冲突自然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方法上则应采用启发、发现、探究、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例如,在对七年级下册有关印度的工业分布的教学时,笔者就采用了比较法、探究法,让学生运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分析有关信息,主动探究,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见解并加以验证,主动完成意义建构。上课时,我首先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让学生对这些图进行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们分小组展开讨论:印度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有哪些?印度的工业布局与日本有什么差异?为什么?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让他们在图中标出工业中心、工业部门,然后互相质疑,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完成正确答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协商、讨论、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被整个班级学生共享,从而使构建意义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在教学过程,要使课堂成为“群言堂”,只有在师生的交流中,才能发现学生思维的误区。

阅读全文

与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卡连柯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浏览:469
食堂蒸饭车的使用方法 浏览:700
帝王雷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732
如何和男孩子沟通的方法 浏览:752
哪里可以学提高记忆的方法 浏览:712
如何判断服盆的方法 浏览:314
如何快速发面和面方法 浏览:62
蓝光治疗方法 浏览:570
木耳油菜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02
初中英语讲授常用方法 浏览:159
刷卡门禁锁安装的方法 浏览:85
疼风治疗方法 浏览:145
一帆风顺花籽种植方法 浏览:329
论文直接投资战略用哪些方法 浏览:744
挑柴犬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06
抖音有什么方法去水印 浏览:911
万维莎种植方法 浏览:756
新手怎么快速学习踢足球方法 浏览:932
餐饮淡季如何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浏览:178
猛禽脱困的解决方法 浏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