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法有哪些
那样看是欣赏活动还是唱歌课了。
②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几种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这意味着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要
③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的音乐教育
有效性的开展,在个体音乐活动中的外部显示特征是指本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而教学目标的重点又是否正确科学,有没有体现对孩子的乐趣培养。
所谓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幼儿从中可以发展情感和美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参与表演和动手实践体验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既然音乐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教师组织的每个音乐活动就要打动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累孩子的音乐技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有利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提出音乐活动要有效的开展,让幼儿乐于学习,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
④ 幼儿园音乐教法有哪些
由故事引导出歌曲游戏、音乐欣赏、乐器演奏、旋律、识谱、儿谣、节奏等,让孩子们听、说、唱、跳、奏、演等音乐教法
⑤ 如何做好幼儿音乐教育
一、改变音乐教学中陈旧的观念。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呈现小学化现象, 重技能训练, 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 幼儿整日围着教师转, 对教师的话唯听是从, 机械地记诵不感兴趣的东西, 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教师也好象是知识的传声筒,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上课是基本活动,“教师讲, 幼儿听”、“教师做, 幼儿看”、“教师指示, 幼儿做”, 总是很认真的教唱儿歌,让幼儿记住歌词、旋律、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较重视唱歌的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幼儿自主学习的培养;因此,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 严重束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造思维, 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
二、音乐教学选材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认知,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学习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呢?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除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也适合幼儿歌唱。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那些歌曲一出现,如《老鼠爱大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他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或一些旋律进行适当的改编,将音乐与美术整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境,提高审美情趣。幼儿在学的过程就会学得更加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三、音乐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一次音乐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还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在音乐教学中不是对幼儿死板的填鸭,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他们营造积极、自主学习的氛围。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小红帽》、《小狗抬轿》这些歌曲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角色,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融入角色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2.音画转换法。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幼儿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鼠画猫》中,我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画的“怪猫”,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怪猫”的外型并欣赏歌曲。结合挂图幼儿很快就理解、熟悉歌曲内容。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如《摇篮曲》、《小河之歌》、《夏天的雷雨》等歌曲。
经过我们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大胆创新,使幼儿在有效的激励和唤醒中,去感受、欣赏、表达,使幼儿学会了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其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音乐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尽量减少对幼儿统一的约束和要求,应发散幼儿的思维,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教师在上音乐活动课的时候,首先要有丰富的感情,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应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个幼儿,在师生互动中幼儿愉快轻松,主动积极,形成一个良好、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达到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热爱。教师只有改变观念,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倾听幼儿的愿望,其次在可行情况下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发现、创造给予鼓励,让每位幼儿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允许幼儿提出意见, 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呵护幼儿的好奇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真正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成长。
因此,我们不仅要把音乐教学当作一项任务来认真完成,同时也要把它当作一件乐事来细细品味、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也只有真情的付出,才可能得到真情的回报。
⑥ 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3)能够用声音、节奏、动作、乐器等手段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一定的表现力。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和韵律活动四个方面。具体而言,音乐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理解音乐,包括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思想、情感。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学习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曲调,学唱歌曲。 (4)学习仿编歌曲。 (5)学习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6)学习使用乐器表现音乐。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灵活而丰富多样,其中情境创设、示范模仿、讲解、多感官与(语言、动作等),都是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 (1)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思想情感而采用的创设相关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体等手段。比如在“小树叶”的歌唱活动中,利用美工创设秋天树叶飘落的情境。 (2)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方法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歌唱、韵律多种或乐器知识和演奏,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 (3)节奏朗诵法。 节奏朗诵法是在学习曲调之前用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方法。 (4)直观提示法。 使用图片、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5)联想仿创法。 联想仿创法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歌曲、情境,通过联想、想象,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想象故事、听音乐编动作、听音乐画图画、跟随音乐演奏乐器、创编新动作、新歌词,等等。
⑦ 如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属于启蒙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当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选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音乐教学,使幼儿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小班的孩子刚接触音乐,对音乐是什么尚无概念,喜欢简单明快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学习儿歌《走路》时,歌词的内容为:“小白兔走路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教师可以让幼儿边唱边模仿这几种动物走路的方式,之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并模仿出来。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发言和表演,在学会了儿歌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生活常识。再如,教学中班儿歌《尾巴歌》时,歌词为: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的形状,使他们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了解这首儿歌的结构,记忆音乐的旋律,并为接下来的儿歌创编活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