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浅谈教学方法

浅谈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8 22:12:02

‘壹’ 浅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教师在课堂上巧设疑难、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后,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展开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表达、师生和生生多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在发现和探究中完成学习的过程。课堂讨论就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可以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全体性和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术气氛。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教师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时,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

‘贰’ 浅谈小学英语几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愉快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进入语境,创造情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兴趣活动。如:唱歌、游戏、饶口令等。运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功与快乐总是相伴而行的。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就应该运用好表现——成功——快乐三步曲方法,尤其对后进生,要多给予肯定评价。 总的来说,愉快教学法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通过视、听、说、唱、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二、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特别是教学一些字母、单词时,采用实物或是图片、卡片来教学,能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事物表象。例如:在学习音标、字母时要充分利用卡片;学习单词“strawberry”“watermelon”时则采用实物教学比较好。这样不仅让学生看到,而且让学生听到、嗅到、摸到,就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演示效果,在演示过程中,要与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通过教师语言的启发,使学生不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上,而尽可能快的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理性阶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三、模仿练习法 学习英语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模仿练习,因为英语的语音、语调及书写与汉语截然不同,如果小学生学习英语口形不对,发不准声,这样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当他们一旦养成习惯,再要纠正就困难了。小学生要说得准确,首先必须看得准,听得准。因此,教师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要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说错了及时纠正,并注意将正确的音与错误的音进行比较,反复训练,以免在语音上给学生留下后患。另外,应鼓励学生课下尽量用所学过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相互对话。因为我们不是单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而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四、讲授法 对于学习英语来说 ,讲授法也占着主导地位。因为英语并不像我们的母语——汉语那样从小就开始学说、理解和运用。而英语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难学。所以,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讲述和讲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讲授法并不是照本宣科,单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而是讲授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与之结合起来。

‘叁’ 浅谈常用几种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和功能

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实施教学内容,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它有四个要素:①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确定教学目的;②选定教学方法(单一的、多样化的或以一种方法为主);③规定教学程序。即确定教学过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教学步骤;④确定教与学,师生双方的课堂活动量和活动方式。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每一种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根据师生双方之间活动的多少,可以划分以下六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特点1.指向

‘肆’ 浅谈几种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

(一)讲授式 1.讲授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演示、范读为主。 2.讲授式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听众;教学程序大体是宣布本课教学目的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四个阶段。 3.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控制整个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发挥正面教育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纳大量的听众。其缺点是:学生活动少;易受教师教学经验与教材难易及趣味性的影响。讲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4.讲授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教材的统一;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二)启发式 1.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体规律,以谈话、问答、揭示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之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2.启发式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谈话为主,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讲清教材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弄懂教材,在关键之处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领悟;其程序是:比较多样、复杂,视教材的难度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的变化,一般可按“自学—发疑—提问—释疑”或“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步骤进行。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的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缺点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师在运用时常常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中。(三)讨论式 1.讨论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2.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退居辅助地位,采用分组或全班讨论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程序上,基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二步,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辩论、总结,求得真正的答案。3.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第二种是就某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第三种是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缺点在于难以组织、发动学生,而学生一旦被发动起来又不易控制课堂秩序,而且讨论问题一般费时较多。4.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岐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功能(一)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是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二)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

‘伍’ 浅谈如何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才能不被淘汰。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让学生爱语文,是我们教语文必须要做到的。 1、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你应有的人格魅力和你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这是让学生热爱语文的最起码的。在众多的学生中,喜欢语文课的人寥寥无几,对数理化的热爱却是拥挤不堪。这可能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自古社会上就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些家长也觉得,语文没什么好学的,中国人谁不会说中国话,谁不会写中国字,学不学一个样。因此,造成了孩子从小时候就不爱学语文。即便是有些家长在孩子小时侯让孩子背许多的古诗,但有时也有炫耀自己孩子聪明的成分在里面,出发点也并不是培养孩子对语文的热爱。从小学开始,家长都在为孩子想方设法补数理化和英语,从来没有补语文课的。这足以说明语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悲,因此要想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爱语文。这个重担就落在语文教师身上。语文老师应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让学生爱语文的目的。 2、做学生的朋友。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亲近语文,首先语文老师要亲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以感情打动学生,从而对你所教之课产生兴趣,变得喜欢语文课。我是一个比较严肃的教师,为了弥补我自身的不足,我会适时和学生开一个善意的微笑,来拉近学生和我的距离。因此,上课的气气氛有张有弛。相对来说,学生对我的课就会多一分喜欢,学生的成绩也就会有提高。 二、保持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关系,也是教学成功的条件。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为每位学生保驾护航。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你身边的每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哪怕他是一个残疾人,霍金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相信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只有相信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四、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维护个性的发展。 语文本身就是社会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大语文观。在阅读教学中,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五、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有层次发展,学会体现自己,展示自我。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陆’ 浅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1、旧知复习要做到“精练”和“实用”
2、新知的引入要体现“自发”和“自然”
3、问题的解决要体现“探究”和“原创”
4、新知的巩固要注重“及时”和“高效”

‘柒’ 浅谈研读教学的几种方法

设计一不如设计二。设计一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设计二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发扬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且可以更好的结合生活实际,能够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而不是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捌’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范文)
1. 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激烈,对幼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发展不相适应,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分科教学,集体授课的比例很大。课堂一直被教师控制,幼儿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方法死板,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只有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将分科教学改为整合课程,可多学科综合,即:多个学科,共用主题,顺序展开,学科教学,结合为本。跨学科综合,即:围绕主题,学科共通点,解决问题,较具整合性,过程为本。将集体教学改为个别,小组和集体相结合的灵活方法,充分体现师幼互动的价值,预成课程和生成课程相结合,及时解决幼儿提出的新问题,注重对幼儿多能力的培养。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的想法去解决问题。要克服死啃书本、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教条主义的倾向,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构建对幼儿发展具有价值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模式,选择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可让幼儿操作、探索的活动形式,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生动的活动内容,采取灵活的、幼儿喜闻乐见的方法去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设计以幼儿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活动方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力争培育出有创新意识新个性的幼儿。

2.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和教师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活动的过程。外部的压力过多,束缚过多,幼儿很少独立自主,心理自由,这样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有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象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善于发现、精心培养。当幼儿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时,教师切不可以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者盲目否定。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得到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机会,使幼儿消除胆怯和依赖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地探索、积极地思考,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以一种创新的精神来看问题、思考问题。

3. 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角色观和职业观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不再限于文化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管理者,而且还应该是表演者,激励者、服务者、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交往者,更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创新者,研究者、学习者、决策者,协调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等。教师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成为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为幼儿创新教育提供可能。教师的职业不再是仅有文化或者胜任就可以,教师必须是榜样、是楷模,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车尔尼雪夫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造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外,还要忠于职守,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幼教事业。应该具体表现为对待幼儿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尊重幼儿,注重师幼互动的价值,善于用各种适应的方法去接触和引导幼儿,实行双向交流的沟通,使幼儿对教师亲近、信服,这样才容易接受教育。敢流露自己的感情、自尊、自信、活跃,敢于思考、敢说、敢问,使幼儿有一定的创造性。反之,教师的方法简单、主观、粗暴、甚至苛刻,只有命令,不讲道理,重视权威,不许违抗,缺乏爱心、耐心,这样会因为幼儿害怕老师而服从,往往对老师回避。干事缩手缩脚,有的甚至对老师产生厌恶和憎恨,时间长了幼儿的独特意识随之消失。

4. 树立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的幼教观
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引起教师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在诸多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自身的观念在实施幼儿创新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传统教育所欠缺的,传统教育认为,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少说少动,驯服驯从,按老师的规定去行事就是好孩子。而一些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捣乱”而加以限制训斥,不顾幼儿的需求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幼儿整天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培养模式既机械又单一。在本园一次音乐节奏观摩课上,当教师出示五线谱音符问幼儿这像什么时,幼儿积极性很高,纷纷回答说:像“气球”、像“勺子”、像“小蝌蚪”,正在大家为幼儿丰富的想象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教师却反问了一句,这像“蝌蚪”吗?结果再没有幼儿敢回答,活跃的思维一下被扼杀,原因只有一个:教师想要幼儿说出像豆芽。因此,在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方法釆用灌、统、管。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树立与现代教育观念一致的幼教观非常重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教师要对幼儿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鼓励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小发现.小创造的火花,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萌芽。

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幼儿园课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经过评价再到实践的动态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评价起着检测、判断、矫正、反馈的中介作用。目前的评价方式,已经在观念和评价标准上有所改进和创新,但与创新教育所要求的评价体系相比,还相差很远,这是许多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时缩手缩脚的主要原因。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怕幼儿乱说、乱动,教学结果差,教师来回反复地说教,幼儿处在被动地位。因此,管理者、教育评价者一方面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一方面又以狭隘的教学结果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和手段。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创新教育流于形式,并直接影响了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实施。目前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好更快地推进创新教育的开展。

‘玖’ 浅议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摘要:有效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能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及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教学策略有很多,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策略”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或斗争方式,指一种计策谋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应用于教育。一般讲,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等。在此意义上将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定义为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1。它是教师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与教师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有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综合素质、态度、人格和智慧的组合,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模仿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教学策略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及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而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策略 发现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着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包含了“发现法”的成分,20世纪初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可以说是“发现法”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美国着名认知学派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J.S)则使“发现教学”形成理论并有了新的发展。 “发现教学”所强调的是“不把现成的理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即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其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 接受教学策略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课堂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有人称之为传统教学。 奥苏泊尔(DavidP.Ausubel)提倡接受式教学策略,强调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主张的“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精心设计,并提出了两条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逐渐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指教师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组织,安排教材和教学,先呈现该学科最抽象、概括、包摄程度较高的观念,然后逐渐分化,呈现其细节和特例,环环相扣;综合贯通(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指当学生所学知识越来越多,认知结构不断分化时,当分化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产生重叠和冲突,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的要素进行梳理、重组,从而使知识记录最简约、紧凑。但要设计这两条原则的一个主要的又艰难的任务是:要对该学科的概念进行鉴别,将这些概念排列成一个有层次或有关联的系统。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知识的有效影响, 他还提出了“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的教学策略。 暗示教学策略 “暗示教学策略”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医学博士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它是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认为,参与学习过程的不仅有大脑,还有身体;不仅有左半球,还有大脑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不仅有理智活动,还有情感活动。那末,暗示教学法就是把这几部分有机的整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功能。而整体功能大于部分的组合。它调动学生的直觉、情感、无意识、非理性,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激发学生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他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减轻疲劳程度,提高学习效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可以巧妙地表达出“弦外之音”,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可以产生放松效果,是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教学策略,被人誉为“超级教学法”。 非指导性教学策略 罗杰斯(C.R.Rogers)将他的“非指导性”治疗移植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非指导性教学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咨询在教学中的应用。罗杰斯反对程序化、制度化的东西,认为那样会压制学生的自由,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让学生自己处理学习和生活;认为教学没有固定的程序、模式和结构,学生自己发现,确定目标和方向,学生享有很大的自由,但责任也很大。 非指导性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无为而治,事实上是“蓄意而为”,非指导性不等于取消指导,并不是“无指导”,不是放任自流,只是反对传统的强调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知识灌输、不尊重学生;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指导性教学。他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要求教师真实、接纳、移情性理解学生。 认知加工理论策略 美国当代着名认知加工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Gagne)从学习结果分类和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教学设计理论。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他根据学习者内部的学习活动、过程、阶段来设计外部的教授活动、过程、阶段。加涅根据教学过程提出:吸引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学生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为学生编码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行为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九个教学事件。 与布鲁纳的教师少指导,学生自己发现不同,加涅注重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的影响,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人们由此把加涅的模式称为指导教学模式。他不大关注教材内容的编排,而更关心教学方法。他提出了“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和“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定者。 思维教学策略 斯滕伯格的思维模式理论认为,思维分为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模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以讲授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didactic strategy approach),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fact-based questioning approach)和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thinking-based questioning approach),或者说对话策略(dialogical approach)。 斯腾伯格的三种思维教学策略 名称特征最适合例子 照本宣科策略(以讲课为基础)教师以讲课的形式呈现教材最适合于呈现新信息、传达新信息教师:“今天我给大家讲发现学习。” 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教师提问主要是为了引出事实。教师的反馈是“对”或“错”,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繁但很短,通常不会对个别问题追根究底最适合于考察学生知识。教师:“发现学习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发起人是谁?” 对话策略(以思维为基础)教师提问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思维与讨论;师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互动;对话是这种策略的特征最适合思维教学,发展高级思维技能。教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什么异同?” 斯滕伯格认为,各种教学策略各有利弊,他不赞成在教学中运用一种教学策略,认为在教学时应多种策略交替使用。 情境教学策略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情境教学策略。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教学就是指使学校的教学活动方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它以生活展现情境,以问题创设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表演体验情境。情境教学以情境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维为核心,以想象为手段。从而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更具意义,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几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时间倡导者特点 发现教学策略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 (美)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 接受教学策略20世纪60年代奥苏泊尔 (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暗示教学策略20世纪60年代中期洛扎诺夫(保加利亚)调动学生的直觉、情感、无意识、非理性,通过各种手段整合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使之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非指导性教学策略20世纪60年代末罗杰斯(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地位是“促进者”,要求教师真实、接纳、移情性理解学生。 认知加工理论策略20世纪70年代加涅(美)“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和“为学而教” 思维教学策略20世纪70年代斯滕伯格(美)促进思维发展 情境教学策略20世纪70年代李吉林 (中国江苏)以情境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维为核心,以想象为手段。 从表格不难看出:这些教学策略,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动学习,如发现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策略;但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接受教学策略,发现教学策略,思维教学策略和认知—加工教学策略,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慧;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策略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策略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这些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或这或那的不足。 发现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发挥潜力;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发现法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是一条不经济的学习道路;它不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而且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科或所有学生,较适合于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思维水平的学生,最适用于数理学科,对文史学科和基础较差,思维迟钝的学生,就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发现法以学生主动探索活动为主,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尽量发展学生认识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思考方法,能不断提高学生智慧,挖掘其潜力。 接受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是一种在有限时间内快速传授知识的最佳途径;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抑制了人的能力的发展。若能与发现教学等其他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结合,其价值将更高。 暗示教学法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运用启发、联想的力量,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人知道暗示过程,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来提高学习效率。暗示法的教学原则是:(1)学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2)用情感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3)设置情境,采用交际性练习,短期内学习大量材料;(4)师生互相信任和尊重。实施方法可概括为两种:一是心理学的方法,教材、设备、教学组织都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作相应的改变;二是教育学的方法,要在尊重学科本身特点的前提下,重新组织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性、逻辑性和情感的效果。 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在我国还难以大面积推广、实行,但是它的一些基本原理是完全可以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的,可以相信,暗示教学法对促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构建了一种建设性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心理气氛,形成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让学生享有很大的自由。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忽视了必要的指导和理性的作用,若使用不当,难免会产生学生在课堂上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教师被动和尴尬的情况,使教学显出现拖拉、混杂的现象,故被人称为反理性主义的教育。故在运用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时,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表现,不时加以引导,不要让它流于形式。 认知加工教学策略,加涅为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构架,而不是具体实施的步骤。教学设计论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首先,九大教学事件过于机械、呆板,缺乏灵性和活力。其次,其理论有“重记忆,轻思维”之嫌。再次,加涅轻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最后,加涅的理论并无太多新意,只是从理论上证实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作了科学的注释。 斯滕伯格的思维教学策略强调三种策略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首先得确定问题是什么,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思维教学中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可将发现教学策略等相结合,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弥补其不足。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策略注重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挑战性,缩小了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表达、整合、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增进学习效果。但是,在学校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受条件限制。 总而言之,一种教学策略并不能适用于一切教学内容,一个教师不可能仅用一种教学策略来施教,它必须与其它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策略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文史课上,我们主要采用接受法,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但仅凭教师的教授,未免过于单调、乏味。记得我曾经听过一堂讲授“挫折”的政治公开课上,老师首先就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顺心的事?能不能列举一些?”然后学生踊跃发言,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下定义,再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了挫折的概念。这就运用了发现教学法,学生也更容易记住挫折的定义。然后又提问学生在面临挫折时会怎样?怎样对待挫折?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还提到自己遇到挫折时,是怎么克服的,暗示学生怎么面对挫折。在课程快结束时,教师一首《水手》将课堂推进了高潮。教师寓乐于教,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一堂课不仅用了接受教学策略、发现教学策略,还用了暗示教学策略和情境教学策略,将所学和现实生活中相联系。新课程改革后课本更注重学生自觉思考,强调主动学习。如在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最后一般都会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题目。教师在教完后可以以此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思考。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发学生思考,这样,一节看似灌输知识的地理课就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就要以最少的时间学会最多的知识,教师的教学策略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哪种教学策略是完美无缺的,没有哪种教学策略在各种教学中都是最佳的,它们只是更适用于某一方面的教学。正如俄国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原则”。对于不同的科目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且每一科目的教学都可以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多种教学策略按一定的成分和结构有机组合,取长补短。

‘拾’ 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一、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关注全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并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也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既要看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如何,又要看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是否得到了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科兴趣,是否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

第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预期结果。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进行学习活动的战略前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性和学习效率的关键。学习目标是否确立,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兴趣浓,注意力集中,听课率高。

第二,学习过程。可以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自学性、积极性、协作性、创新性、自制性和纪律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标准为: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体意识强,能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答问面广,发言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质疑面广,发问率高;学生对于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能够主动加以制止和控制;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遵守纪律,课堂教学严肃、生动、活泼。

第三,学习方法。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掌握和具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好的学习方法包括: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巩固练习;学会科学运筹时间;学会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资料;学会有效地利用学习工具等。

第四、学习效果。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技能发展水平、智力能力发展水平、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三个层面。从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基本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辨别能力、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归纳能力)、思想认识、特长发展等五个方面加以评价。学生能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特长素质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发展,是学习效果好的评价标准。

二、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评价原则有方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和教育性等原则。具体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有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学科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标准应该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述。

第二、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工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适合内容的性质与需要,评价学生内容的多样化,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注重多样化,如行为观察、情境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

第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的资料,这是评价的关键,评价学生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观察与评价、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有关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标准化考试,学生工作范例,对学生观察、访谈等。

第四、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这是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所在。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根据信息收集后的分析报告,根据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明确学生发展的改革要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术语表达出来,制定改进计划。在改进计划中要注意将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向其发展优势领域迁移,促进其潜能发展。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东方风来满眼春”,春天是令人生出无限遐想的季节,让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从搞好课程评价入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张开热情的双臂,去拥抱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素质教育的春天。

阅读全文

与浅谈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传统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浏览:370
打娃娃什么方法好 浏览:320
简单木头秋千制作方法 浏览:860
研究方法计算实验方法 浏览:670
修复肌肤的方法图片 浏览:332
口腔异味重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93
挽回女朋友的步骤和方法 浏览:517
oppo下载路径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62
画竹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金苹果的食用方法 浏览:915
韩国娃娃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964
新蒙迪欧灯光使用方法 浏览:201
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 浏览:731
igbt模块万用表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963
矛盾分析方法有哪几个 浏览:229
沙糖桔多效唑使用方法 浏览:258
抓女方出轨有哪些技术方法 浏览:322
葛氏捏筋拍打方法视频 浏览:809
人工挤羊奶的正确方法 浏览:928
数据清洗有哪些常用方法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