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包鱼灯笼制作方法
如何用低于五元的材料成本制作灯笼?
今年的元宵灯笼真是让人大饱眼福,细心的我发现了许多别出心裁的灯笼,不禁被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所折服!
红包灯笼
需要的材料:13个旧红包袋、订书机、剪刀
第一步:拿一个旧红包袋,四个角如图折好。
第二步:其他11个红包袋用同样的方法折好。
第三步:把两个红包袋的两个角对齐,用订书机订好固定。
第四步:重复上面的步骤,四个一组订好。
第五步:把3组订好的红包袋摆出灯笼的样子,并订上固定。
第六步:把最后一个红包用剪刀剪出粗细相同的条作为流苏,注意一端不要剪断,卷起来固定。
第七步:用红绳包住,穿过灯笼,这样就做好啦。
2. 瓦楞纸灯笼
这款五彩小灯笼超级简单,看图片就一目了然!
用圆规画圆,一共做16个不同颜色的圆片,然后对折。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宽度多于圆片直径,把圆片挨个粘上,再把长方形纸卷起来,两端粘上。剪一些黄色的纸条作为底部的流苏,再剪一共纸条作为灯笼的提手,超级简单有木有!
3. 筷子灯笼
需要的材料:一次性筷子30根,电子蜡烛、彩纸、双面胶、红绳、中国结
第一步:用一次性筷子拼成正方形,连接处用胶水固定。再取4根筷子竖着用胶水粘在正方形的内角位置,把上下两层连接起来。最后用两根筷子十字交叉用胶水固定在正方形内部,这样灯笼的骨架部分就完成了。
第二步:用一张长的彩纸把骨架侧面包裹起来,用胶水固定,作为灯笼罩。
第三步:将红绳绑住上端中间,在底部挂上中国结,内部挂上电子蜡烛,这样一个完整的筷子灯笼就完成了。
4. 易拉罐灯笼
节日里小酌一杯,喝完的易拉罐顺手做成灯笼,简单又方便。
取一个易拉罐,用刻刀切掉顶部,把瓶身用刻刀划出近乎相等的条,掰开。用胶水沿着刚才切下来的易拉罐顶内部涂上一圈,细条逐根弯曲,粘到涂好胶水的地方。在木棒上缠上细绳固定,把细绳穿过易拉罐,内部还可以放一个小彩灯。是不是很简单呢?
5. 柚子皮灯笼
柚与“佑”同音,柚子与“游子”谐音,圆圆的柚子自然有着祈求团圆、天佑平安的好寓意。柚子皮做灯笼,应景好看又环保。
第一步:把柚子皮分成三部分(如图),挖出柚子肉,第一部分不需要,第二三部分保留。
第二步:把第二部分的上端切出恐龙齿,用筷子在表面扎6个孔,孔尽量分布均匀。
第三步:在第三部分的柚子皮四周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上端也扎6个孔,位置跟第二部分对应。
第四步:用麻绳穿过刚刚打孔的地方,一上一下,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柚子皮串在一起,连接好后,顶部麻绳打结,穿过一根木棍。
第五步:最后在柚子内部点上一根蜡烛就大功告成啦~
收藏一下,以后灯笼不必买了,就照上面做
② 制作彩灯的简单方法
制作彩灯的简单方法如下:
1 将一个白色塑料瓶外部清理干净,并撕掉其外部的标签,备用。
2 用风油精去掉胶印。
3 沿划线处把瓶子割开即可。
彩灯,又名花灯,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
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
这里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场市”、“灯竿节”;到二十世纪初,又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
据史籍记载,唐宋时自贡地区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节彩的习俗。唐宋时期的自贡地区,新年和元宵放灯、燃灯之时,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现其间,深得观灯民众的喜爱。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着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写下的《沁园春》一词中写到:“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可见当时自贡地区新春张灯、放灯已为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当然,这与生来形成的灯会尚有差异。
所以,唐宋时期应为自贡灯会的萌芽时期或初始阶段。
③ 幼儿手工有哪些
《儿童手工系列教程》学习资料网络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JBO2BdQePQ5iWhr69tfmDw
《儿童手工系列教程》总共6集,详细的讲解了儿童手工制作技巧,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