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数量关系解题秒杀技巧
数量关系的秒杀技巧:
第一个秒杀技巧——和值法。如果题目中出现,“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
第二个秒杀技巧——整除法。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还有一种情况题目中出现数据:倍数、分数悉绝、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第三个秒升历杀技巧睁笑姿——比例倍数特性。当题目中出现“百分数”、“分数”,或是题目中信息给了某两个量的比例倍数关系时,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比例倍数特性这个技巧来解答。
‘贰’ 【行测拔高篇】资料分析8——速算之“百化分”
在【行测拔高篇】的资料分析中,秦姐公考研习所介绍了提高资料分析效率的核心速算技巧——“百化分”。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将百分比转化为分数,例如10%相当于1/10,25%就是1/4,这样可以将增长量公式A/(1+N)的计算变得更直观和简单。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百化分”数据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例如,记住1/2等于50%,1/3约为33.3%,1/5约为20%,依此类推。在实际应用中,如2018年国考第127题,89591元可以估算为9万,14%约等于1/7,简化后大约为63万,这样的估算技巧能在短时间内得出近似答案。然而,“百化分”并不是追求精确计算,而是在精确计算和估算之间找到平衡。以2009年秋季联考为例,通过“百化分”快速估算后,误差控制在3‰以内,令人满意。在2012年北京第132题中,14.3%约等于1/7,1764.8亿立方米的增长量可以估算为1765除以8,约为221亿立方米,这种估算策略在实际考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使是具体数值未给出的情况,如2010年某省广告收入增长25.88%,通过“百化分”技巧,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出增长的金额。在例题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0%,增加额通过精确计算与估算结合得出,约为2080元,确保了答案的准确性。西部地区投资的案例同样展示了“百化分”的威力,16.0%的增长率转化为分数后,约增长了2643亿元,修正后的答案选择C,体现出技巧在复杂问题中的实用性。考场上的高效,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和对技巧的熟练运用。总的来说,秦姐公考研习所的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包括“百化分”在内的基础法、误差估算法和截位直除法,是提升考试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对于那些寻求更高挑战的考生,秦姐还将分享份数法和分配法,这些方法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将助你在挑战中更上一层楼。
‘叁’ 行测中资料分析这个式子的快速计算方法
教你个方法,求A/(1+B%)=C。估算个C值,如你的提问,C值可估值1200,那么A值就是1200(1+18%)=1200+1200*0.18=1200+216=1416,那么一定C值一定比1200小,再估算C值1100,A值就是1100(1+18%)=1100+1100*0.18=1100+198=1298.于是粗略估计C值是1100~1200之间。还比如就用分数法,18%约等于1/6 ,于是1372/(1+18%)=1372/(1+1/6)=1372/7*6=1176,。以上两种方法是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