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静滴胰岛素根据体重算出来的公式
在计算每日胰岛素用量时,一种方法是依据空腹血糖水平。公式为: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简化版公式为: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0.1)×2~3×体重Kg数。例如,若空腹血糖为300mg/dl(0.3克),体重为50公斤,每日用量应在20至30单位之间。为了预防低血糖,实际用量通常为推荐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一。
另一种估算方式是基于24小时尿糖水平。若病情较轻且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每2克尿糖对应1μ胰岛素。体重计算法则更为灵活,血糖高、病情重时,每公斤体重需0.5至0.8μ;病情较轻时,每公斤体重需0.4至0.5μ;病情重且处于应激状态时,用量不应超过1.0μ/kg。
关于胰岛素的类型,第一代为动物胰岛素,1921年由弗雷德里克·班丁与约翰·麦克劳德合作首次提取。不同物种的胰岛素分子略有差异,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最为接近。这类胰岛素易引发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还可能造成胰岛素过敏反应。由于免疫原性高,容易引发高血糖和低血糖,且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
第二代胰岛素为人胰岛素,通过基因工程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出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其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致。人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发生率较低,皮下脂肪萎缩现象也随之减少;由于抗体较少,注射量比动物胰岛素平均减少约30%;人胰岛素的稳定性优于动物胰岛素,常温下可保存约4周。尽管如此,它在起效时间、峰值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上无法完全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因此需要在餐前30分钟注射,并可能有较高的夜间低血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