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组织行为学课上的遭遇,让我不得不感慨,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如今管理学的各种课程上讨论的种种管理艺术,或者说得再露骨一些——驭人之术,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典籍中,或是理论,或是案例,都早有过详尽的论述。
我还是先说事情的经过吧。一次课上,我们分组作案例。既然分组,肯定就要选择一位组长——群龙不可无首嘛。在这个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如果你希望当组长,在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在你刚当上组长之后,同样是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你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且使工作顺利开展呢?
在这个时候,有人就站出来了。从他的表现之中,我基本可以认定他是相当任组长的。首先,他要求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并安排人作记录。当然,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在大家都不熟的情况下,他的话并没有使大家“感冒”,并且由于课堂上当时环境比较乱,他所提议的活动很快中断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又颁布了第二道“命令”:这样效率太低,下课之后我们要留下把这项工作完成。此话一出,立即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当然,我也当即表示了反对。介绍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下面又涉及到确定组长。这位朋友又说话了:要各位有意愿当选组长的人演讲,再让大家进行选举。由于这只是一次课堂上的临时组建,并且时间比较紧,他的提议立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并立刻引来了各种做法的讨论。最终确定的办法显然不是他所提出的这一种。之后的活动,当然是这位朋友一直在“说话”。当然也引起了成员之间的一些不快。好在,最终结果还是说得过去
在此我没有指责这位朋友的意思。但是从始至终,他的行为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当然,如题所述,我当时好像是钻到了“故纸堆”里,所想到的,大多是前人论述。
一是所谓的领导术,成功地领导,都只是将它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往往认为领导们都比较有“城府”,所谓城府,也就是善于“藏”。据说是汉代张良等人着的《阴符经》里曾有“性有巧拙,可以伏藏”的话,我理解就是,不管你多聪明,多善于领导(当然,一般来说大家还是比较善于“藏拙”的,但是“藏巧”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些都是你作为实现你的目的的一些手段,不要时时表现这些,不能让你的手段成为你的目的。尤其是在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彼此的条件下,这种表露往往对个人不是很有利。
二是领导的目的,在于协调指挥大家做事(这个在管理学中已有明确的定义)。领导的最高境界,我觉得就是老子说得“无为而治”。鞠躬尽瘁如诸葛亮者,我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领导。那么在这里就有一个矛盾——你自己不做,如何让大家去做,并且做得开心?激励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激励呢?我们知道马斯洛有个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不同等级。我是认为层级越高,激励的作用越明显——因为这个时候个体的自我实现欲望就越强。那么这个时候,让属下觉得“他发挥的作用很重要,离开他或许整个组织就要出问题,他对领导本人或是整个组织都很重要”,或许是对他最好的激励。即如《资治通鉴》上记载的,汉高祖刘邦在谈到他为什么能夺取天下的时候,一连谈到三个“吾不如”,设想一下张良、韩信、萧何三人听到这些,自然心里会对刘邦充满了感恩。但是做到这一点,又是需要何等的胸怀。所以有人说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此言应当不虚。若果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至少要明白,如果一个领导在处处表现出他比他的下属“业务”好,那么这一定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正如《素书》所论:“以明示下者暗”。
说到这里,我想给开篇提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做组长,主动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一是多征求大家的意见,多赞赏大家的可取之处,而不要自己急于发表意见;二是自己要谦虚,要多说说自己不如别人之处,或者是专业上,或者是知识上,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帮助、配合着完成这次工作,从而调动大家一起参与。我想这样,至少这位朋友不会招来那些反对的意见。
当然,我上面说了这么多,未必就是正确的。管理学上的很多东西,都是有争议的。而且,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时机,需要处理的手段也是不一样的。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些感想,希望看到本文的朋友们能够多多和我交换看法与意见,我也非常愿意多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子有一段话,或许能够概括我的整个思路,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黄花赋》解读——枭雄们的驭人之术http://book.sina.com.cn/2006-09-07/1736204513.shtml
❷ 帝王家、权谋者的驭人手段
1、描绘愿景
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的后代,宣称要恢复汉室,拯救天下。起初,人们都觉得这个编织草鞋的人只是在吹牛,但后来,他不断重复这个愿景,有人开始相信了,关羽、张飞甚至与他结为兄弟。记住!有能力的人总是跟随有梦想的人,把愿景说给越多的人听,就会有越多的人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普通人每天都在推销产品,而高手却每天在推销梦想。比如:乔布斯用“一起改变世界”的梦想,说服了百事可乐的总裁;马云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梦想,说服了蔡崇信。
2、分享收益
吹牛是有保质期的,你需要通过分享收益来证明你吹的牛。在分享收益时必须大方,否则,你再吹牛就没人会相信了。很多老板就是在这方面失败的。当然,分享收益不意味着要分你口袋里的钱,而是要分市场上赚来的钱。如果分享收益的方式不对,反而会养出白眼狼。记住,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份就等于每个人都没有!要根据成果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所以,要让强者吃肉,让弱者连汤都没得喝。只有拉大收入的差距,人们才会有动力。
3、制衡之术
当肉吃多了,就会有人变得自大,这时候就需要用手段来进行打压和制衡。做老板要有善良的心,但不能缺少手段。创业初期的老臣可能会成为你后期发展的障碍。因为老臣资格老,收入高,跟你熟,了解你的过去,可能会越来越放肆。想要老臣持续有动力,就拿刺头开刀,杀一儆百。要成就大事,必须打破人情关,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皇帝杀老臣,不是皇帝绝情,而是皇帝要对苍生负责。被小情小爱困住的男人,都会成为历史中的失败者。你要讲大情,舍小情,任何时候,都要跟你底下的人讲明白,我不是一个讲感情的人,我们之间只是价值关系。谁不成长,谁就是背叛,谁不贡献价值,我就对谁绝情。并不是只有大的企业才讲制度,而是只有讲制度的企业才能做得越大。有这股狠劲,你的事业自然能干大。搞定人的核心是搞定刺头。任何一个团队里,那些很听话的人往往没什么能耐,能耐很大的人,个个都是刺头兵。
4、恩威并施
做老板最忌讳的是一上台就施恩。没有威过的恩正芹,会让别人以为你在讨好他。正确的做法是:拿最大的刺头开刀立威,对普通大众施恩收心。孙子兵法里说:“杀一人可震万军,杀之;奖一人可悦万军,奖之。”就是这个意思,把最难管的刺头制服了,下面的人自然会服服帖帖。当每个人都怕你时,你再施恩,就能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反之,前面太好了,后面坏一点点,他们都会在心里骂你;前面坏一点,后面好一点点,他们会立刻感动得稀里哗啦。人性就是这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