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计算某地太阳照射的角度
首先你要知道太阳和春分点的角距。太阳约365天回到春分点,每天大约在恒星背景上移动1度,所以你先要知道当天跟上次春分相差多少天,得出太阳跟春分点之间的角距(黄经),取值范围是0-360度。
角距知道之后,就代公式:sin太阳赤纬 = sin角距 * sin黄赤交角 ,角距和黄赤交角已知,算出的“太阳赤纬”就是太阳在天球上的赤纬坐标,也即太阳直射地球的纬度。出现负数表示直射南半球。
知道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就用90-(当地纬度-太阳赤纬),就得出正午太阳高度。
② 可见光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楼上两段回答或长篇大论,或言简意赅,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离题万里,呵呵。
上面的图片就是太阳光强度的分布图,即便肉眼也能大致估计,可见光区所占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0%左右。今日科学的突飞猛进,科学家当然不再会采取牛顿那样简陋的仪器来进行相关的实验。然而简单的科学规律却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推广,并且在造福于公众日常的生活,这也是自然科学的魅力所在。
这里想简单的提醒两点,其一是分光的仪器,三棱镜固然有相应的功能,但是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因此一般来说采用分辨率更好的光栅代替。其二是测量的地点,大气层对于可见光之外的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倘若在大气层内测定此图,紫外区和中远红外区的强度会大大衰减,从而导致数据的失真,这也是okimi999网友长篇大论的原因所在。
③ 太阳高度是如何分布的,有什么变化规律
一、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季节变化
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3、春秋分日:赤道达最大值,南、北极点达最小值。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的纬度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
(3)太阳光幅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因为地球的公转致使一年内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3°,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现象(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南北情况与夏至时相反。其余时间是这两个状态的过渡。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