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纬度和经度是怎样规定的
1、经度,地理学名词,一般指球面坐标系的横坐标,具体来说就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
按国际规定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然后向左右延伸。而各地的时区也由此划分,每15个经度便相差一个小时。经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基础,是认识地球转动和区域地理划分的基础理论,需认真并精确掌握。
2、纬度可分为天文纬度,大地纬度,地心纬度。地心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大地纬度是指某地地面法线对赤道面的夹角,天文纬度指该地铅垂线方向对赤道面的夹角。
我们通常说的纬度指的是大地纬度。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1)界位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一、主要特征
凡经线上的任何一点至赤道间的弧距称为纬度。系地理坐标之一,在地理坐标中起着纵坐标的作用,可用以确定和描述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或位置。纬度有如下几种:地理纬度、天文纬度和地心纬度,这几种纬度间的差数不大。
在大部分情况下,纬度指的是地理纬度(即绘制地图时用的纬度)。地理纬度是地球球心角所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地理纬度把地球看成椭球,即椭球面的法线(同铅垂线略有不同)同赤道平面的夹角。通常用度、分、秒表示。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量,各为0°-90°。每一纬度之间的宽度基本相等,为110公里(靠近两极处稍长些)。在赤道以北的叫 “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的叫“南纬”,用“S”作代号。
习惯上称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北京的纬度是北纬39° 57′。
二、计算方法
1、先算两分日
比如在中国某地,杆影最短时是中午13点20分,且杆长与影长之比为1,则可知该地是北纬45°(tgα=1),东经100°(从120°里1小时减15°,4分钟减1°)杆长与影长之比需查表求α,这里用了特殊角。
2、再算两至日经度的算法不变 纬度在北半球冬至α+23.5°,夏至α-23.5°在任意一天加减修正值即可。
3、修正值算法:就是距两分或两至日的天数差乘以94/365. 比如2013年2月17日,2013年3月22日春分差33天,即太阳直射点在南纬
33×94/365=8.5°
所以今天正午时得到的纬度是(arctgα+8.5)°
㈡ 界址位置怎么判断地籍管理
一、界址点测定概述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
1、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即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
2、勘丈法测定界址点: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应不同的地籍测量作业方式:所有界址点都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时,叫解析法地籍测量;部分界址点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叫部分解析法地籍测量;当所有界址点都采用勘丈法测定时,叫做图解勘丈法地籍测量.
二、解析法测定界址点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按使用的数学公式,可分为极坐标法、截距法(或插点法)、距离交会法(即测边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几种方法.
1.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
已知点A上安置在经纬仪等仪器,后视另一已知点B定向,然后观测至各界址点的方向,从而可算得各方向与后视方向的夹角?,用测距仪测量测站点至各界址点的距离D.
图2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
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时,界址点坐标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Xi 、Yi——待测界址点坐标
XA、YA——测站点已知坐标
D——测站点至待测界址点距离
α0——已知方位角
βi——观测角
2、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
1.测角
精度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半个测回施测,一次照准,两次读数.J6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150m时,宜用一测回.在观测过程中,当界址点多于3个时,应经常检查起始方向判断仪器是否移动.
2.测距
(1)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两次读数,两次读数较差不超过2cm.观测时,应注意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
(2)钢尺量距时,一次读数.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2cm.
3.检核勘丈
为防止观测粗差,必须有足够的多余观测值,供检核使用.
(1) 用极坐标法测量细部点坐标时,搬到邻站以后,宜重复测量1-2个前测站测过的点,两次测量同一点坐标之差,应满足下列条件:
≤14cm(或21cm,街坊内部的点)
其中:X 、Y——首次观测的界址点坐标
X,、Y,——再次观测的界址点坐标
(2)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ΔD应满足下列条件:
ΔD≤10cm(或15cm,街坊内部的点)
4、解析界址点成果
解析界址点成果通常情况下由解析界址点坐标及解析界址点点号两部分组成.
表1 界址点成果表
街道
街坊 界址点号 X(m) Y(m)
三、勘丈法确定界址点的位置
1、施测原理:以按宗地草图的记录,从邻近的有关地物点出发,用关系距离交会出界址点位.
2、特点:利用勘丈值在实地能高精度地恢复界址点的位置,且原理简单、实用,但不适用于界址点较多时的情况.
四、界址点测量精度
1、精度衡量的意义:
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准确地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
2、精度要求:
表2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
类别 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 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 适用范围
中误差 允许误差
一 ±5 ±10 ±10 ±10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
二 ±7.5 ±15 ±15 ±15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