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2、Sn=na(n+1)/2n为奇数
sn=n/2(An/2+An/2+1)n为偶数
3、等差数列如果有奇数项,那么和就等于中间一项乘以项数,如果有偶数项,和就等于中间两项和乘以项数的一半,这就是中项求和。
4、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当n为奇数是时,等差中项为一项,即等差中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二分之一,也等于总和Sn除以项数n。将求和公式代入即可。当n为偶数时,等差中项为中间两项,这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和,也等于二倍的总和除以项数n。
(1)一组等差函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
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
通项公式推导:a2-a1=d;a3-a2=d;a4-a3=d……an-a(n-1)=d,将上述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出an-a1=(n-1)*d→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
Sn=[n*(a1+an)]/2
Sn=d/2*n²+(a1-d/2)*n
注: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等差数列公式包括:求和、通项、项数、公差......等
㈡ excel表格怎么怎么计算等差数列
方法一:在A2单元格输旁吵入公式=sum(A1:A1),按Enter键。方法二:在A2单元格输禅型入公式:=SUM(ROW(A1:A1)),运袭侍按Enter键。
㈢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推导所用的方法
在遇到等差数列的题目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数列之间的规律,利用公蚂余段式解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推导所用的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毁如。
求和公式:
1、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闷誉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2、Sn=na(n+1)/2n为奇数
sn=n/2(An/2+An/2+1)n为偶数
3、等差数列如果有奇数项,那么和就等于中间一项乘以项数,如果有偶数项,和就等于中间两项和乘以项数的一半,这就是中项求和。
4、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当n为奇数是时,等差中项为一项,即等差中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二分之一,也等于总和Sn除以项数n。将求和公式代入即可。当n为偶数时,等差中项为中间两项,这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和,也等于二倍的总和除以项数n。
推导方法:
(1)从通项公式能够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2)从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p(1)+p(n)=p(2)+p(n-1)=p(3)+p(n-2)=。。。=p(k)+p(n-k+1)),k∈{1,2,…,n}。
(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2n-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数列,等等。若m+n=2p,则a(m)+a(n)=2*a(p)。
证明:p(m)+p(n)=b(0)+b(1)*m+b(0)+b(1)*n=2*b(0)+b(1)*(m+n);p(p)+p(q)=b(0)+b(1)*p+b(0)+b(1)*q=2*b(0)+b(1)*(p+q);由于m+n=p+q,因此p(m)+p(n)=p(p)+p。
㈣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什么呢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哪些呢?不知道高考完的同学还会记得不,如果不记得了,请来我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橡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什么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什么呢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首项+末项)×项数/2,数列求和对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进行求和。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等,属于高中代数的内容,在高考及各种数学竞赛中占据重要的部分。
以下介绍常见计算方法所需要的公式:
公式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首项+末项)×项数/2。
错位相减法: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等差等比数列相乘)。
倒序相加法: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具体推理过程
Sn =a1+ a2+ a3+...... +an
Sn =an+ an-1+an-2...... +a1
上下相加得Sn=(a1+an)n/2
分组法: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培竖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裂项相消法:适用于分式形式的通项公式,把一项拆成两个或多个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后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
拓展阅读:什么是“向量的几何表示
1 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物理学中的力,位移,速度等.向量可用字母a,b,c等表示,也可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起点写在前面,终点写在后,上面划箭头).
2 向量的模:向量AB的大小(即是向量AB的长度)叫做向量AB的模.
* 向量的模是一个非负实数,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标量.
3 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
(1)零向量:长度(模)为零的向量叫零向量,记做0.
*零向量的方向可看做任意方向,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2)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3)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行量.
*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所以平行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
(4)相等向量:长梁中扰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㈤ 如何计算excel一组等差函数
其实可发拖出来的:
A栏输入35.6 ;123.4 ;226.8; 369.8; 489.6 ;563.8......
B栏输入C的值
C栏输入100;200;300;400;500;600......
D栏输入公式:D1输入“=A1-B1-C1”,拖动到其它单元格。
一步到不了目的地分几步,试试吧!
㈥ 怎样用公式计算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如下:
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an=am+(n-m)d。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
对任何m、n,在等差数列中有a=a+(n-m)d,特别地,当m=1时,便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当n为奇数是时,等差中项为一项,即等差中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二分之一,也等漏闹芹于总和Sn除以项数n。将求和公式代入即可。当n为偶数时,等差中项为中间两项,这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和,也等于二倍的总和除以项数n。
㈦ 等差公式是什么
等差知液数列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a1为首项,an为第n项的通项公式,d为公差。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n为正整数)。
Sn=n(a1+an)/2 注:n为正整数。
若n、m、p、q均为正整数圆猛斗。
若m+n=p+q时,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时,则:am+an=2ap。
若A、B、C均为正整数,B为中项,B=(A+C)/2。
也可橘磨推导得Sn=na1+nd(n-1)/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易错点
当公差d不等于0时,an是n的一次函数,而当公差d为0时,an为常数,一共跟第几项都没有任何关系的常数。
公差d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是n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如果某数列的前n项和是常数项不为0的二次函数,那么该数列一定不是等差数列。但是这个数列是从第二项开始的成等差数列的数列。
㈧ 等差数列公式怎么求
等差数列an,设公差为d,则an+1-an=d。
对奇数项或偶数项,相邻两项中间间隔一项,则有an+2-an=2d。
S奇=a1+a3+...+a(2k-1) (k=1,2,3...)
=(a1+a(2k-1))*k/2
=(a1+a1+(k-1)*2d)*k/2
=k*a1+k(k-1)d
=k*a1+k²举搜d-kd
S偶=a2+a4+...+a(2k) (k=1,2,3...)
=(a2+a(2k))*k/2
=(a2+a2+(k-1)*2d)*k/2
=k*a2+k(k-1)d
=k*(a1+d)+k²d-kd
=k*a1+k²d
拓展资料
等差数列的推论:
(1)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晌闷一条直线上,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宴答弯2)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p(1)+p(n)=p(2)+p(n-1)=p(3)+p(n-2)=p(k)+p(n-k+1)),k∈{1,2,…,n}。
(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2n-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成等差数列,等等。若m+n=2p,则a(m)+a(n)=2*a(p)。
证明:p(m)+p(n)=b(0)+b(1)*m+b(0)+b(1)*n=2*b(0)+b(1)*(m+n);p(p)+p(q)=b(0)+b(1)*p+b(0)+b(1)*q=2*b(0)+b(1)*(p+q);因为m+n=p+q,所以p(m)+p(n)=p(p)+p。
参考链接网络 等差数列
㈨ 数学中求等差数列的公式有哪些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2)
以上n均属于正整弊历迹数。
推论
租并
1.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2.
从等差数列的定烂租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若m+n=2p,则am+an=2ap
4.其他推论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推论3证明
若m,n,p,q∈N*,且m+n=p+q,则有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如am+an=a1+(m-1)d+a1+(n-1)d
=2a1+(m+n-2)d
同理得,
ap+aq=2a1+(p+q-2)d
又因为
m+n=p+q
;
a1,d均为常数
所以
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注:1.常数列不一定成立
2.m,p,q,n大于等于自然数
等差中项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为数列的平均数。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㈩ 等差和等比所有公式!
一、 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且m+n=p+q,则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等差数列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等差数列如:在给各种产品的尺寸划分级别
时,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长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
若为等差数列,且有ap=q,aq=p.则a(p+q)=-(p+q)。
若为等差数列,且有an=m,am=n.则a(m+n)=0。
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
(2)前n项和公式是:Sn=[A1(1-q^n)]/(1-q)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若m,n,p,q∈N*,则有:ap·aq=am·an,
等比中项:aq·ap=2ar 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
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
即把前一期的利息赫本金价在一起算作本金,
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
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