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悬挂式、双向犁。
1、悬挂式铧式犁是一种用于翻耕防火线的铧式犁。悬挂在牵引架中心线上的组合铧犁将两个犁体的犁壁呈“八”字对分排列固为一体;在组合铧犁前部牵引架中心线上悬挂有圆犁刀;在组合铧犁后面的牵引架上对称的悬挂有侧铧犁,所述的侧铧犁的犁壁面与组合铧犁同侧犁壁面同向。
2、双向犁是铧式犁的一种特殊形式,带有左翻和右翻两组犁体(普通铧式犁都用右翻犁体),或带有翻垡方向可以变换的一组犁体,使犁在耕作的来回行程都向同侧翻土,耕后地表不留沟埂。这种犁常用于斜坡地、灌溉地、小块地和形状不规则地块的耕翻作业。
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蚂薯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
(1)铧式犁调解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铧式犁是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机具。它的主慎慧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铧、犁壁等组成的犁体。犁铧和犁壁的工作面为连续、光滑的犁体曲面,其形状和参数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选取,并与机组的行进速度有关。
不同的犁体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松土、碎土和覆盖杂草残茬等作用。80年代初出现的调幅犁是铧式犁传统结构的一宽物答个较大突破。调幅犁的调幅程度通过改变主梁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夹角大小而变化,以适应在各种土壤条件下耕作时的不同阻力。
B. 悬挂犁如何调整视频【悬挂犁的使用调整技术】
铧式梨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也是目前保存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具。铧式犁是以犁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犁,它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翻耕土地,将土垡翻转且碎土。铧式犁的种类很多,下面重点介绍主要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犁的使用调整技术。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
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败耐现象,影响机组直线行驶,因此挂接前应检查并调整拖拉机的轮距。
2.人土角调整
调整悬挂机构的上拉杆使犁具有合适的人土角。即当后铧开始人土时,人土角接近于O°。
3.耕深调整
悬挂犁的耕深调整有三种方法:即高度调节、位置调节和力调节。
3.1 高度调节。犁的耕深由装在犁架上的限深轮相对犁架位置来决定,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只起犁的升降作用,而不影响犁的耕深,在作业时,双作用式油缸应将操纵手柄放在“浮动”位置上,单作用式油缸应将操纵手柄放在“下降”的极限位置上。采用高度调节机组耕深时,犁靠限深轮随地表起伏,对地表的仿形性好,容易保持耕深一致,耕翻熟地质量良好。这种方法应用较多,限深轮提高即接近犁梁,耕深增加;反之,则耕深变浅。当达到规定耕深时,要求限深轮上有适当的土壤支反力。没有限深轮的犁采用高度调节法是用定位卡箍的位置来限制耕深。
3.2 位置调节。通过移动位调节手柄操纵拖拉机液压系统控制拖拉机与犁的相对位置来调节耕深。位调节手柄位于某一位置时,犁便与拖拉机呈刚性联接,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使犁保持调好的耕深,适于在平坦的地块耕作,机组在不平的地面耕作时,拖拉机的起伏会影响耕深,上坡时变浅,下坡时变深。双作用式油缸,耕深调节通过改变定位卡箍的位置来改变耕深,此状态液压操纵手柄应放在“中立”位置。
3.3 力调节。通过移动拖拉机上力调节手柄的位置来调节耕哗晌深,在土壤阻力不变时,力调节手柄位于某一定位置时,犁保持某一定耕深。耕作过程中力调节手柄位置不变,当因土地不平耕深变大时,土壤阻力变大,引起上拉杆压力增加,液压系统便会提起油缸,使耕深自动变浅;反之,耕深变深。
机组在不平的地面上耕地时,能基本保持耕深一致,耕翻熟地质量良好,当土质不均时,耕深变化较大。
4.犁架水平调整
耕地时,犁必须保持前、后和左、右水平,才能保证前后、左右犁铧耕深一致。
4.1 纵向水平调整。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的长度,保持犁架纵向水平,使前后犁体耕深一致。试耕时,当前犁体耕浅,后犁体耕深时,将上拉杆缩短;反之,当前犁体耕深、后犁体耕浅时,将上拉杆伸长。
4.2 横向水平调整。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右或左提升杆的长度来调整犁架横向水平,从而使左、右犁体耕深一致。缩短右提升杆,使犁架右边抬高;伸长右提升杆,使犁架右边降低。
5.耕宽调整
5.1 转动悬挂轴或伸缩左悬挂点调整耕宽。对于曲拐丝杆式耕宽调节装置,第一犁体耕宽偏大时,转动调节手柄使悬挂轴的的右轴销向前移,左轴销向后移,犁的纵梁与犁侧板均偏转一个角度,铧尖指向已耕地,犁侧板末端偏向未耕地。机组继续前进时,在沟墙反力作用下,犁向已耕地方向摆动,达到预定耕宽,此时犁侧板与机组前进方向平行。若耕地时发现第一犁体耕宽偏窄,则应作相反方向调整。
对于单点耕宽调节察芦春器,当第一犁体耕宽偏大时,缩短左悬挂点的伸出长度,使耕幅变小;当第一犁体偏窄时,增加左悬挂点的伸出长度,使耕宽增大。
5.2 横移悬挂轴或横移左悬挂点。对于曲拐轴式悬挂装置,当犁体耕宽偏大时,将悬挂轴相对于犁架向未耕的方向平移,耕宽减小。反之,当耕宽偏小,出现重耕时,可将悬挂轴相对于犁架向已耕地方向平移。对于销轴式悬挂装置,可以横向调整耕宽调节器在横梁上的位置。耕宽调节器向已耕地方向移动,耕宽增大;向未耕地方向移动,耕宽减小。
调整耕宽时,首先用转动悬挂轴(或伸缩左悬挂点)的方法一般可以达到调整要求。对于不配套的机组,用上述方法若不能消除耕宽偏差,这时需要用横移悬挂轴(或左悬挂点)的方法进行辅助调整。
由此可知,通过调整铧尖的偏摆方向来调整悬挂犁的耕宽要领是,耕宽偏大,使铧尖向右偏摆;耕宽偏小,使铧尖向左偏摆。
C. 如何正确使用圆盘犁
圆盘犁是以凹面圆盘作为工作部件,进行翻土、碎土作业,常用于荒地的耕翻作业,尤其适用于在杂草很多的土块上进行草坪建植作业。
(1)类型
圆盘犁按有无动力驱动分为驱动型和通用型两大类。
通用型的圆盘犁同一般铧式犁的分类方式相类似,常用的是按与拖拉机的挂接方式、结构和用途等划分。
按挂接方式可分为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和直联式(如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圆盘犁)。常见的圆盘犁产品为悬挂圆盘犁。
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单向犁、双向犁。
(2)结构组成
①通用型圆盘犁。一般由圆盘犁体、犁架、悬挂架及尾轮等组成,如图2-65所示。通用圆盘犁由一个或多个圆盘犁体组成工作部件,每个圆盘独立安装在与主斜梁焊接的犁柱上。在犁耕过程中,圆盘平面与前进方向应构成40°~45°的偏角,与垂直面应构成15°~25°的倾角。有的普通圆盘犁还在圆盘犁体前加装刮土板,其作用是将黏附在圆凹面上的泥土刮掉,并促使土垡翻转,增强覆盖性能。尾轮安装在圆盘犁的后部,起平衡侧压使圆盘犁稳定工作的作用。为保证耕作质量,尾轮的上下位置和偏转角度都可以进行调整。
图2-66 驱动圆盘犁
(3)工作原理
拖拉机带着圆盘犁工作时,犁体在自重和液压作用下入土。由于圆盘的盘面与前进方向和垂直面都成一定的角度,在牵引动力和土壤反力的作用下(或动力强制驱动下),圆盘绕自己的轴或圆盘轴回转,圆盘以滑切、撕裂、扭曲和拉伸共同作用于土壤,土壤被切割和移动,沿盘面升起,并在刮土板的辅助作用下翻转。工作时依靠尾轮来平衡土壤的反作用力。
(4)通用型圆盘犁作业前的调整
在需耕作的田中进行试耕,进行如下调整:
①耕深调节。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圆盘犁,拖拉机液压系统处于“浮动”状态,通过调节其尾轮的固定上下位置来调节耕深,还要结合调整机具与拖拉机的挂接孔位。
位调节的悬挂犁由拖拉机液压系统来控制耕深。耕作时,拖拉机上的位调节手柄向下移动的角度越大,耕深也越大。这种方法,犁和拖拉机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当地表不平时,拖拉机的起伏使耕深变化较大,上坡变深,下坡变浅,因此仅适于在平坦地块上耕作。
力调节的悬挂圆盘犁在耕地过程中,其耕深是由液压系统自动控制的,阻力增大时,上拉杆的压力增大,耕深自动变浅。阻力减小时,上拉杆的压力减小,耕深增加。当土壤比阻不变时,拖拉机上的力调节手柄向深的方向移动角度越大,耕深也越大。这种方法,当地表不平时,基本上能保持耕深均匀。
②偏牵引调整。机组工作时,拖拉机产生自动摆头的情况,称为偏牵引现象。调整偏牵引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尾轮偏角和位置,以平衡土壤作用在圆盘上的侧向力,保持机组的直线行驶。
③入土行程调整。圆盘犁工作时,是依靠其质量强制入土的,入土性能比铧式犁差,因此其质量一般要求较大,通常采用重型机架,有时还要加配重,使其获得较好的入土性能。
④左右水平、前后水平调整。通过调整拖拉机左右拉杆和上拉杆长度,调整机具左右水平与前后水平。调整的方法同铧式犁。
(5)驱动型圆盘犁作业前的调整
除了进行通用型圆盘犁的调节项目之外,对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动力驱动的驱动圆盘犁还要做如下调整:
作业前还要检查万向节传动轴连接情况,要求万向节传动两端对应的夹叉平面要平行;与水平面夹角,作业时不超过15°,通过调整拖拉机上、下拉杆挂接位置、上拉杆长度综合调整。
传动部分转动灵活性的检查调整:通过作业前人工转动和空运转试验,检查转动部分(齿轮箱体、圆盘轴)的转动灵活性。要求不得有异响,转动灵活。否则需要通过检查调整锥齿轮齿侧间隙、轴承间隙等方法处理。
(6)圆盘犁的正确使用
①拖拉机必须按使用保养说明书检查合格后方可悬挂机具使用。与拖拉机挂接,因操作空间较小,必须特别注意安全,靠近悬挂点时停稳拖拉机,避免人身体被挤压受伤。
②机具使用前必须经仔细检查,并按说明书进行保养后方可使用。
③检查机具万向节传动轴、犁片及齿轮箱零件时必须切断动力,如需要更换零部件时,应将整机垫妥,然后将发动机熄火,严禁在发动机未熄火时更换零部件。
④万向节的夹角在工作时不得大于10°,地头转弯时不得大于30°。进行长距离运输转移时,应拆除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万向节传动轴,并将机具升到最高位置。如拖拉机具有力调节位调节液压悬挂机构,应关死下降速度调节阀门;如拖拉机具有分置式液压悬挂机构,应将油缸活塞杆上的定位卡箍固定在最低位置。
⑤严禁先入土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或猛降入土。
⑥工作或运输时,禁止在机具上堆放重物和站人。
⑦工作时,机具后方、周围禁止站人,以防飞土伤人。
⑧注意经常检查万向节插销及十字轴挡圈,已损坏或技术状态不良的万向节禁止安装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⑨工作中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⑩由于机具是由拖拉机动力驱动的,因而要求驾驶人员要特别提高警惕,随时注意在必要时切断动力,以免发生危险。
停车时,应将机具降落着地,不得悬挂停放。
安全标志丢失或不清楚时,应及时更换,并按说明书所示粘贴在指定位置。标志可直接同经销商或企业售后服务部门联系获取。
D. 犁地太深拖拉机拉不动怎么调
犁地太芹凳深拖拉机拉不动的调整方法: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
拖拉机的轮距位与犁的耕幅适亩首察应,使耕地过程中前犁的铧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10——25毫米。拖拉机的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此时犁的阻力中心位于拖拉机的对称中心上。
2、耕深的调整。
悬挂犁的耕深调节与配套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形式有关。如为分置式液压系,犁的耕深是通过改变犁上的限深轮高度来调节的。耕地时液压系处于浮动位置。如拖拉机具有力、位调节的整体式和半分置式的液压系,则可通过液压操纵手柄来调节犁的耕深。手柄向下则耕深加大,反之则耕深变浅。
3、水平调整。
作业时犁架必须保持纵向和横向水平,才能保证耕深一致。改变上拉杆的长度可以调整犁架的纵向水平。犁的调整调试最好在相对平整的耕地进行,将大犁放低,看是否所有犁铧接触地面,如果不能全部接触地面需要迅茄调整拖拽臂的长度。当犁开始入土时应有一个入土角,即前犁铧尖着地时,犁体支持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度,待入土达预定耕深时,犁架应保持水平,调节右提升杆(或左提升杆)的长度,可以使犁架达到横向水平。
4、正位调整。
耕地时必须保持第一犁的正常耕宽,使犁架的纵梁平行于机组的前进方向。当超出正常耕宽(或出现漏耕)时,可通过正位调节手柄转动悬挂轴,使悬挂轴右端的曲拐向前,左端曲拐向后,使犁架纵梁相对前进方向向沟墙倾斜,因土壤压缩性较小,在耕地过程中靠沟墙对犁侧板的反力作用下,犁体向右摆动、犁架及两下拉杆摆正,消除漏耕。如比正常耕宽窄(或出现重耕),可进行相反的调整。
5、小型拖拉机。
可用低3或4档耕地,若地块平好的地,可用高1或2档耕地。微坡地的耕翻,应该从下往上犁,车速要慢,以免发生侧翻。
E. 犁铧怎样按才正确 犁铧的正确安装与调整
犁的安装与调整:
1、主犁体安装在犁架上时、各铧尖至犁架底面的垂直高度差、新犁不超过±5㎜。旧犁允许在±10㎜。
2、检查主体犁与犁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用一根细绳,靠着第一铧和最后一铧尖拉紧。各铧的铧尖应与绳子相接触,误差不能大于±5㎜)
3、犁铧与犁壁的连接处应紧密,两者之间的最大缝隙不超过1㎜。
4、犁铧与犁壁联接处应光滑平整、不允许犁铧高出犁壁面最高不能超过2㎜。
5、埋头螺钉不得高出工作面。(无办法时可允许超出,但不能超过1㎜)。
6、犁侧板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分别为1.6-1.9㎝和0.8-1.5㎝。
F. 扣地大犁怎么调节方法
你好,具体型号,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中文名:犁
介绍:一种耕地的农具
分类:翻转犁、旋耕犁、五铧犁、解放犁
历史发展:由一种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来
基本作用:松土、碎土
分享
基本简介
犁
在5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到公元前3000年,犁进行了改进,把尖头制成一个能更有力地辟开泥土的“犁铧”,增加了一个能把泥土推向旁边的倾斜的底板。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早期的犁,形制简陋。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开始用牛拉犁耕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犁头和扶手。而缺少耕牛的地区,则普遍使用“踏犁”。在四川、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均有踏犁的实物。踏犁也称“镵”、“脚犁”。使用时以足踏之,达到翻土的效果。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
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县所踏处也。犁柄之中,于其左边施短柄焉,此左脚所踏处也,踏犁五日,可当牛犁一日,又不若犁之深于土。
至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较大的改进,出现了曲辕犁。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陆龟蒙《耒耜经》记载,共有十一个用木和金属制作的零件组成,可以控制与调节犁耕的深度。长达2.3丈,十分庞大,必须双牛才能牵挽。中国历史博物馆有唐代犁的复制模型。其原理为今天的机引铧式犁采用。唐朝的曲辕犁与西汉的直辕犁相比,增加了犁评,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改进了犁壁,唐朝犁壁呈圆形,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杂草的生长。
在古代欧洲使用的犁从青铜时代起,基本上就没有怎样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
德国农民采用传统的犁耕地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则开始用马耕田。现在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国),仍然使用犁来进行耕作。类似犁的器具也称为“犁”。
希望能帮到你。
G. 普通犁调整方法
普通犁调整方法御运:
1、牵引犁的调整在水平面内要使犁的耕宽稳定,不重耕、不漏耕,应使牵引线通过阻力中心。若出现吃生吃熟现象,可通过改变主拉杆在横拉杆上的左右位置来调整。在垂直面内,要使犁的耕深稳定一致,同样要使牵引线通过阻力中心。
如果前后犁耕深不一致,可稿游通过改变横拉杆在犁架弯梁上的安装位置来调整。
2、悬挂犁的正确调整。
①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拖拉机的轮距位与犁的耕幅适应,使耕地过程中前犁的铧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10-25毫米。拖拉机的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此时犁的阻力中心位于拖拉机的对称中心上。
②耕深调节。悬挂犁的耕深调节与配套拖拉机液压系统的形式有关。如为分置式液压系,犁的耕深是通过改变犁上的限深轮高度来调节的。耕地时液压系处于浮动位置。
如拖拉机具有力、位调节的整体式和半分置式的液压系,则可通过液压操纵手柄来调节犁的耕深。手柄向下则耕深加大,反之则耕深变浅。
③水平调整。作业时犁架必须保持纵向和横向水平,才能保证耕深一致。改变上拉杆的长度可以调整犁架的纵向水平。当犁开始入土时应有一个入土角。
即前犁铧尖着地时,犁体支持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为3-5度,待入土达预定耕深时,犁架应保持水平,调节右提升杆(或左提升杆)的长度,可以使犁架达到横向水平。
④正位调整。耕地时必须保持第一犁的正常耕宽,使犁架的纵梁平行于机组的前进方向。当超出正常耕宽(或出现漏耕)时,可通过正位调节手柄转动悬挂轴,使悬挂轴右端的曲拐向前,左端曲拐向后,使犁架纵梁键拆销相对前进方向向沟墙倾斜。
因土壤压缩性较小,在耕地过程中靠沟墙对犁侧板的反力作用下,犁体向右摆动、犁架及两下拉杆摆正,消除漏耕。如比正常耕宽窄(或出现重耕),可进行相反的调整。
H. 如何正确使用铧式犁
(1)铧式犁的安装要求
①标牌、编号、标记齐全,字迹清晰。
②外观整洁,零部件齐全、完好,无缺损,无严重锈蚀和磨损。
③各部位连接紧固,螺栓露出螺母1~3个螺距,垫片齐全。
④装配好的多铧犁,应检查:
a.总的工作幅宽偏差不大于设计幅宽的2.5%,调幅犁应达到最大、最小幅宽,其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2.5%,各犁体水平基面到犁梁底面高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1%。各相邻犁体铧尖沿前进方向的水平距离与设计值之差不大于1%。
b.各犁体的工作幅宽偏差为设计幅宽的±2.5%。
c.两犁重耕耕幅不大于10mm。
d.各犁体的铧刃直线部分应在同一水平基面上,用拉绳法检查体尖和铧老握尾(翼),其偏差不大于10mm,不允许铧尖高于铧尾,但允许铧尾略高于铧尖:幅宽为200mm的犁体不大干5mm,250~300mm的犁体不大于6mm,350~400mm的犁体不大于8mm,450~500mm的犁体不大于10mm。
⑤铧式犁安全装置牢固,零件磨损不超限;弹性式的弹簧预压缩长度以及摩擦式的螺栓副扭紧力矩要合适;插销式的销子必须采用规定的材料和规格,不允许任意代用;液压自动式的管路密封良好。
⑥铧式犁的运输间隙:牵引式及半悬挂式不小于250mm,悬挂式不小于300mm。
⑦铧式犁的醒目位置,应有关于技术安全方面的警示标志。
⑧有农具手位置的牵引式犁,应设置与拖拉机驾驶员联络的信号装置。
⑨各构件不得有裂纹、变形、起层剥蚀及连接松动现象。目测犁铧、犁壁、犁侧板、犁踵无严重磨损。
⑩犁铧刃口斜面宽度应在5~10mm,刃口厚度不大于2mm。
工作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毛刺和凸起。
犁铧与犁壁接合处的间隙不大于1mm;犁壁表面不得高于犁铧,允许犁踵高出犁壁1.5mm。
组合式犁壁的前后犁壁接合处间隙不大于1.5mm;后犁壁表面不得高于前犁壁,允许前犁壁高出后犁壁1.5mm。
在犁铧体垂直切刃边(犁胫线),犁壁不得凸出于犁铧,允许犁铧凸出于犁壁4mm。
犁体、犁壁与犁托或犁柱应紧密贴合,允许局部间隙:犁体与犁托(柱)不大于2mm,犁壁与犁托(柱)不大于4mm(幅宽200mm者不大于2mm);但螺栓连接处的间隙必须消除。
犁侧板与犁托(柱)应紧密贴合,其局部间隙在水平及垂直接合处均不大于2mm。
沉头螺栓副应拧紧,并有防松措施;螺栓头部不得凸出于犁体工作表面败含神,允许下凹1mm。
犁体垂直间隙为10~12mm,水平间隙为5~10mm。
栅条犁的栅条,目测无严重磨损和变形,且调节灵活,销定可靠。
犁架无明显弯曲、变形,各纵梁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横向距离相等;整体犁架焊接良好,组合犁架连接紧固。
金属轮轮圈不变形,辐条不松动,轴承或轴套磨损不超限,轴向及径向间隙符合规定要求,转动灵活。
充气轮型号符合原装规定,胎压符合要求。
各轮轴不变形,轴上焊合件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要求,焊合牢靠。
平衡及缓冲弹簧齐全,弹簧长度(松紧度)调整适当。
起落机构各零件齐全,磨损不超限,相互位置正确,操作灵便,动作平稳。
尾轮机构零件齐全,磨损正常,无裂纹,不变形,调节螺钉螺纹完好。尾轮拉杆长度调节适当。
耕深及水平调节机构各杆件不变形,动作灵活,螺杆及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润滑良好,转动灵便,手轮光滑无毛刺;各调节手柄、手轮的操纵力不大于100N。
牵引犁的主辅拉杆及横拉杆不变形。牵引器的全部零件无裂纹,调节孔磨损正常,所有插销有螺母或锁销锁定。
悬挂式及半悬挂式犁的悬挂装置各零部件齐全,杆件无裂纹,转动部位转动灵活不松旷,耕幅调整装置操纵轻便,锁定装置有效、可靠。
犁刀安装位置正确,直犁刀刃口厚度不大于1mm;圆犁刀轴向间隙不大于2mm,径向间隙不大于1mm,刃口厚度不大于1.5mm,旋转灵活。
小前犁犁体的检查与主犁体检查方法相同;小前犁安装可靠,工作面光滑,刃口锋利。
深松铲刃口厚度不大于1mm,与犁架及犁体的连接可靠,四连杆机构动作灵活,升降察亏机构灵活有效。
由液压起落犁的油管应配置安全分离接头,管道与机件在犁的起落过程中不摩擦和碰撞,油缸升降动作灵敏、平稳,全系统无渗漏。
(2)铧式犁的安装方法
①所有的零部件必须检验合格。
②必须清理干净、除锈、去油污,按类存放。
③单个犁体安装完成后,需检测水平间隙和垂直间隙;要求犁体垂直间隙为10~12mm,水平间隙为5~10mm。
a.犁体水平间隙。用直尺在犁体侧边(安装犁侧板的一边)与犁尖和犁踵接触,直尺中段与犁体侧边形成的间隙为水平间隙,如图2-62所示。
图2-64 犁体间距
⑥总装检查。按照总装技术要求,逐项检查。
(3)铧式犁的调试要求
①犁架水平调节机构灵活方便。
②耕深调节机构灵活方便。
③起落机构有效,操纵灵便,动作平稳。
④升降机构灵活有效。
⑤尾轮灵活。
(4)铧式犁的调试方法
①机械式调节机构,可以人工调试,检查调节机构的方便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②液压式或气压式调节机构,可以借助自制的液压或气压的调节台,检查调节机构的方便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或在挂接在拖拉机上,连接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检查各相应调节机构的状态。
(5)铧式犁的正确使用
①机器作业时,落犁起步须平稳,不准操作过急。不允许过猛操作,不准用人体加重迫使犁铧入土。作业中转移地块应慢行。悬挂犁运输时,应固定好升降手柄,适当调紧限位链,缩短上拉杆,使第一犁铲离地面25cm以上。
②正常作业时,无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犁,液压操纵手柄应放在浮动位置,不应在“压降”位置;带耕深自动调节装置的犁,根据土壤比阻和地表起伏情况,正确选用位调节和力调节操纵手柄。
③犁未提升前,严禁拖拉机转弯与倒退,严禁绕圈耕地。
④不应用脚蹬或用手扳月牙铁的方法起落牵引犁。
⑤牵引犁耕作业,拖拉机驾驶员与农具手之间要有信号联系。拖拉机驾驶员应经常注意农具的工作情况及农具手的动态。
⑥牵引作业时,农具手应坐在规定的座位上,其座位、踏板应牢固可靠,其他部位不应有人,严禁站在拖拉机或犁的牵引装置上,或从座位上跳下。
⑦牵引犁机组不准较长距离倒退行驶。短距离倒退时,尾轮滚动方向必须与倒退方向一致。
⑧牵引犁拉杆上的安全销,只允许用低碳钢材料加工更换,不准用其他材料代替或随意改变尺寸。
⑨转移地块或运输时,必须将犁的工作机构升到最高位置加以锁定,使农具处于运输位置,调紧限位链。长距离转移时要卸去犁铲和抓地板。运输途中,犁上不准坐人或放置重物。禁止高速行驶和急转弯。
⑩更换犁铲或排除犁的故障时,拖拉机应先熄火或解除挂钩。
停车后应使悬挂机具着地,不允许经常处于悬挂状态停放。
机车和牵引犁之间要有保险绳,驾驶员应经常注意农具工作情况。
靠近地边作业时,犁不准接触石坎。
I. 铧式犁是如何进行耕地作业的
铧式犁的耕地作业包括挂接、调整、作业方法等内容,以悬挂犁机组为例,介绍铧式犁的使用方法。
(1)悬挂犁的挂结
悬挂犁通常与拖拉机以三点悬挂组成机组,悬挂架上的上下悬挂点各有多个挂接孔位,使用时应根据土壤条件、耕作要求、机组类型及其技术状态分析选用。
在纵垂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应使瞬时回转中心π1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1的位置影响犁的入土性、耕深稳定性、牵引性能和运输通过性能,只有正确的挂接,才能使犁有适宜的入土隙角,满足运输通过性的要求,保证耕深的稳定性。
在水平面内,选择悬挂参数时也应注意使瞬时回转中心π2位于机组的前方,因为π2的位置影响犁的耕宽稳定性、机组的直线行使性。如果瞬时回转中心位于作业机组的后方,将加剧耕宽的不稳定性。而且机组的直线行使性要求瞬时回转中心π2与阻力中心Z的连线通过动力中心D,且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在这种理想情况下,拖拉机不承受侧向力和回转力矩,以保证机组处于正牵引状态。如图2-57所示。
图2-61 耕地方法
内翻法又称闭垄法,机组在耕区中线左侧耕第一犁,到地头起犁后,向右转弯,从中线右侧返回耕第二犁,由内向外依次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完时在耕区中间形成一条闭垄,地边形成两条犁沟。
外翻法又称开垄法,机组在耕区右侧右边耕第一犁,到地头后左转至耕区左边返回耕第二犁,由外向内循环耕作。其特点为耕区中间形成犁沟,而地边形成两条闭垄。
套翻法是把耕区分成几个小区,进行套耕。其特点为耕区的沟垄少,空行程少,机组避免了环形小转弯。
J. 铧式犁的耕地方法有哪几种
铧式犁的犁首仔体曲面,通常都向右侧翻土,因此拖拉机耕地时需采用回形方法进行作业。常用的耕地方法有内翻法、外翻法和套翻法三种。 内翻法,又称闭垄耕法。先从耕区中线的左边进入,耕第一犁(开墒),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右(顺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中线右边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里往外耕,直至在地边耕完最后一犁(收墒)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垄埂。 外翻法,又称开垄耕法。先从耕区的右侧地边进入,耕第一犁,耕到地头后,起犁向左(逆时针方向)回转,沿耕区左侧返回耕第二犁,然后按顺序从外向里耕,直至在耕区中线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在中线处将形成犁沟。 套翻法,将大而平坦的耕区划分为纯芹4个小区,机组从第1小区右侧进入耕第一犁,用内翻法先套翻1、3两个小区,再套翻2、4两个小区,最后在第4小区地边耕完最后一犁为止。此耕法机组转弯无环节,避免了小转弯,不但减小了地头宽度,而且空行程少,提高了耕地效率。4个小区只有一条垄埂,二条浅沟,耕地质量较好。 不管何种翻法,机组进入小区耕第一犁均称开墒。墒一定要开得正、开得直,尤其是在长地块上,稍歪一点,耕到最后就会出现间断的宽窄不等的未耕地带,不得不用较多时间来收墒。因者裤汪此,耕地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最好在开墒时先插上标杆,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指示机组直线行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