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检影验光时的工作距离换算是多少呢
检影验光时,常用的工作距离为50mm和66mm。
与患者相距50mm时为患者-200屈光度状态下,验出来的结果要加上-200度;
与患者相距66mm时为患者-150屈光度状态下,验出来的结果要加上-150度。
当我们距离被检者一米检影时,如:
1、影动为逆动,初步判断是
—1.00DS以上近视,加负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2、影动不动,确定是
—1.00DS近视。
3、影动为顺动,初步判断是
—1.00DS以下近视,或正视,或远视,加正球镜中和以确定具体屈光度。
(1)带状检影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检影验光的优点:
1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检影验光
❷ 综合验光仪使用》》》》急急
顾名思义,综合验光仪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 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 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 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 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 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 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 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 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 用于增减 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 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 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 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 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 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 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 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 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 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 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 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 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 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 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 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2.辅助镜片旋动辅片手轮(图2),根据需要使辅片对准视孔。辅片的名称和功能如下。
O、 ō 无镜片或平光镜。
OC 黑片。
R 视网膜检影片,为十 1.5OD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mm的检影检查。
+.12 焦度为十O.12的球面镜片。
PH 1mm小孔镜片,验证被测眼是否屈光不正性观力不良。
P 偏振滤镜,用于验证验光试片的双眼矫正程度是否平衡。
±.50 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老视光度的检测。
RL 红色镜片,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功能。
GL 绿色镜片,同红色镜片。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WMV 白色垂直马氏杆,功能同上。
WMH 白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6 U 6 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水平隐斜视。
1O 1 10 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垂直隐斜视。
a右侧手轮 b左侧手轮
图2 辅片手轮
第二讲基本知识(下)
3.视标
(1)视标投影仪采用光投照的方式将验光视标显示在视标面板上,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和单色光的波长均要求可靠规范。主要结问如图3所示。
图3 视标投影仪
①顶盖②投影仪③遥感器④调焦手轮⑤电源开关③底盘
(2)视标遥控器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不同的功能键,从而选用不同的视标,主要的功能键如图4所示。
图4 视标遥控器
1)发射极采用红外线技术将指令信息传递到视标投影仪。
2)视标键通常在视标键上方均标有该键所显示的视标类别,有关内空将在下文详述。
3)开关键(Light)用于开启遥控器电源,通常在接通后显示O.1的视力表视标。
4)复原键(Reset)若视标遥控器已程序化处理,揿复原键可使检查步骤恢复显示初始视标。
5)进帧键(Program △ )依次向前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6)退帧键(Program ▽ )依次后退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7)选择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显示整帧投影上的部分视标,如选择显示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8)替换键依照键位所在的方向依次替换显示紧邻视标。如替换显示紧邻的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9)红绿键 在整帧投影视标的后方显示左右等大的红绿双色背景。
(3)常用视标
1)对数E视标视力表和对数环形视标视力表视标(图5)
配台镜片 球面透镜和园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常单眼测试,偶采用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裸眼视力,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屈光矫正情况。
图5 视力表视标
2)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图6)
配合镜片 圆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图6 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 图7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
3)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图7)
配合镜片 交叉圆柱透镜。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4)红绿试验视标(图8)
配合镜片 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球面屈光矫正程度。
5)偏振红绿试验视标(图9)
配合镜片 偏振镜片联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量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图8 红绿试验视标 图9 偏振红绿试验视标
6)双眼平衡试验视标(图10)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朕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7) worth四点试验视标(图11)
配合镜片 右眼戴红辅片,左眼戴绿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力。
图10 双眼平衡试验视标 图11 worth四点试验视标
8)立体视试验视标(图12)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融合力、立体视功能,并诊断隐斜视。
图12 立体视试验视标 图13 马氏杆试验视标
9)马氏杆试验视标(图13)
配合镜片 垂直或水平马氏杆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隐斜视。
10)十字环形试验视标(图14)
配合镜片 红绿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11)偏振十字试验视标(图15)
配台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图14 十字环形试验视标 图15 偏振十字试验视标
12)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 16)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诊断隐斜视伴周边融合者。
13)垂直对齐试验视标(圄 17)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垂直隐斜视。
图16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17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14)水平对齐试验视标(图18)
配合镜片 偏振附镜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水平隐斜视。
图18 水平对齐试验视标
第三讲准备工作
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检影镜、座椅制动开关是否接电。
2.视孔试片回“O”: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片的球面透镜和圆柱透镜的读窗,并小心将球面透镜试片和圆柱透镜试片小心回“O”。盖因若使近视被测眼误用过矫的负透镜观察远近视标,则会诱发调节,从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于每次验光结束后应及时将视孔试片回“O”。
3.调整被测眼位置: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上检测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对侧墙面上悬挂的偏振视标板的座标中点相对。
图19 综合验光仪的调整附件图
4.调整顶杆长度:旋松固定螺栓(39),少量调整顶杆(1)长度,调量视被检测座椅所在位置而定,调整完毕后即旋紧固定螺栓,通常只要检测座椅的位
置固定不变,调试完成后则不经常修改(图19)。
5.调整水平轴向手轮:旋松水平轴向手轮(2),则顶杆可沿水平轴向旋转。通常调整后使验光盘与地平面垂直,调整完毕后旋紧水平轴向手轮,若在验光过程中需要被测眼看上方或下方视标时,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6.调整垂直轴向手轮:旋松垂直轴向手轮(3),则验光盘可沿垂直轴旋转,通常用于调整验光盘与被测眼冠状平面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旋紧垂直轴向手轮。
7.调整平衡手轮:旋动平衡手论(4),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垂直向相对位置。通常使平衡标管中的气泡居中。若遇垂直性眼位偏斜并发强迫头位或原发性头位偏斜时,可适当调整验光盘的水平倾斜程度,以被测眼感到舒适为度。
8.调整瞳距手轮:旋动瞳距手轮(7),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水平向相对位置。通常看远视标时使双视孔镜片的光学中心距离等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可于瞳距读窗(6)直读被测眼瞳孔间距读数,单位为mm。
9.调整镜眼距:当被测双眼从视孔中央观察视标的同时,被测者的额部恰与额托(23)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24)观察被测眼角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mm。
观察时可试着变换观察角度,务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突角连线上。若被测眼角膜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示镜眼距为 13.75mm(图2O)。长线刻度的眼侧有三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若角膜前顶点与第一短线相切,则镜眼距为15.75mm,依此类推。
图20镜眼距观察图
镜眼距的大小影响着验光试片对被测眼所产生的焦力。参考框架眼镜后顶点至眼的平均距离,通常以镜眼距为13.75mm为标准镜眼距,国人因鼻梁较低,则定为12mm为标淮镜眼距,一旦镜眼距确定后,验光试片的测定焦度则须按标准镜眼距换算成实际焦度开具处方,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D′=D± (公式1)
1000-LD
式中D为测定焦度,D'为实际焦度,L为验光试片的镜眼距与标准镜眼距的差值。正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僧大而增大,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加修正焦度;负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增大而减小,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减修正焦度。
例1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10.20 D
1000-LD
例2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9.80 D
1000-LD
为了方便换算已制定了正透镜试片测定焦度和负透镜试片测定焦度的镜眼距换算表格
旋动额托手轮(22)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片后顶点的间距(图21)。
图21 用额托手轮调整镜眼距
第四讲雾视法
采用光学镜片使平行光线入射被测眼后,焦点(或焦线)转移到视网膜前方,从而缓解被测眼调节张力的方法称为雾视法。
一.原理
1.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
(1)远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由于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视网膜上的模糊影象作为视-动刺激因素可诱使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调节。远视眼在看近目标时,除须维持看远时所付出的调节外,尚因视近反射导致晶状体的进一步调节。由于远视眼无论在看远还是看近时都须付出一定程度的调节。久之则产生一定量的调节张力,即使在导致调节的因素去除后,该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近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因调节可使物象更为模糊,故近视眼在看远时不能调节。近视眼在看近时,若不戴矫正眼镜,视标在其远点以外时,仍无须调方;若戴矫正充分的负透镜时,则须付出大致与正视眼看近时相应的调节。由于近视眼在不戴矫正眼镜时看远看近都不需要调节,久之则睫状肌菲薄无力,当戴矫正眼镜近读时间过长或阅读目标过近时,睫状肌易发生痉挛性调节张力,即使停止近读作业,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雾视法的实施分析
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因其难以定量且活跃多变,故对眼的屈光定量分析构成重要的干扰因素。通常使近视眼的测定结果偏深,远视的测定结果偏浅。
在不采用睫状肌麻痹剂进行常态屈光测定的可试用雾视法来缓解睫状肌的调节张力。作法是依照“减负加正”的原则调整被测眼前的试镜片,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嘱其辨认5m以外的远视标,此时注视眼理论上不能调节,因为调节可使其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导致视标的清晰度下降。为了看清远视标,注视眼被迫逐步放松原有的调节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调节张力对屈光测定的干扰。
3.雾视法的注意事项
(1)雾视法的原则是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但不是使用任意焦度的正透镜,也不能对所有被测眼采用同样焦度的雾视透镜。已知在雾视过度的情况下,由于被测眼没有注视目标,缺乏将注视目标看清楚的努力,则反而产生刺激性调节。
(2)须根据被测双眼不同的屈光状态选择雾视透镜的焦度,因双眼的调节是同步的,若有一眼的调节得不到充分的松弛,则双眼均不能达到雾视的自的。
(3)采用试镜片箱施行雾视法时,须遵行“先加后换”的原则操作,即在递变雾视透镜的焦度时,先加上新雾视透镜,再撤去原雾视透镜,避免在单独撤去原雾视透镜的间隔时失去雾视效果。如此常因雾视透镜的迭加,使雾视透镜的焦度大增大减,影响雾视效果。采用综合验光仪控制雾视透镜的递变梯度不仅平缓稳定,且操作大为简便。
(4)采用雾视法缓解被测眼的调节,不如睫状肌麻痹剂来得彻底可靠。若遇下列情况,则建议放弃采用雾视法控制被测眼的调节。
1)矫正视力不良或时好时差。
2)主觉屈光测定或他觉屈光测定的结果不稳定。
3)小瞳孔,尤其是由于内斜视或内隐斜视引起者。
图22 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
① 细球镜焦度手轮 ②球镜焦度读窗
图23 球镜焦度手轮
a 负球镜焦度读窗 b 正球镜焦度读窗
二.操作
1.球面透镜焦度的调整
(1)将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
(2)根据屈光测定的需要旋动细球镜焦度手轮①(图22),观察球镜焦度读窗②。负透镜读数为红色,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a);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正透镜读数为黑色,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b);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通常整数值与小数值之间不设小数点。
(3)超过±3.OOD的焦度递变,为避免频繁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可改为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图24)。调整负透镜时,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调整正透镜时,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
图24 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
2.雾视法的操作步骤
(1)将右眼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左眼调整为“OC”。
(2)显示单排O.2视力表视标。
(3)遵循“减负加正”的原则逐步调整右眼视孔球面透镜焦度,直至被测眼不能分辨视标的朝向。
(4)左眼同样作上述雾视处理。
(5)双眼视孔辅片均调整为“O”或“ Ω ”,嘱被测双眼注视并努力分辩雾视视标3-5min。
(6)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测眼能清晰分辨雾视视标,则可对双眼同时酌情递增O.25D-O.5OD雾视透镜,始终维持雾视视标处于模糊状态。
•
第五讲 视网膜检影验光
从客观的角度,根据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的特点来测定其屈光状态,称为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上的工作透镜是专为视网膜检影验光设置的。
一.评价
1.优点:
(1)在采取其它主客观屈光测定的方法不能测定或难以精确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时,可试用视网膜检影的方法获取进一步主观测定的信息。
(2)为不能明确表达视觉感受的幼儿或成人进行客观屈光测定。
(3)通过调整视网膜检影镜的投射光焦点,观察能源、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屈光间质的透明程度。
2.缺点:
(1)常态检影受眼的调节影响较大,检影结果表现为近视偏深,远视偏浅。
(2)常态检影,视网膜反射光欠亮,给判定结果带来困难。
(3)过分依赖检影者的经验和操作技能。
(4)工作距离以及反射光移动所提示的焦度子午方位等均非精确值。
(5)测定结果仍需通过主观屈光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二.原理
1.基本原理 视网膜检影镜的基本结构为一作平行调整的正弦波光源,经 45°斜置的平面镜反射到被测眼瞳孔内,被测眼的眼底视网膜被照亮后,就会发出橙红色的反射光。平面镜上有一圆孔可供检测者窥见被测眼瞳孔内的反射光。采用点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呈斑点状,称为反射光斑。采用带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则呈一条光带,称为反射光带。
反射光通过被测眼的屈光间质,受其折射影响,必然在被测眼的远点聚焦,近视眼发生会聚,远视眼发生散开,正视眼则平行。
移动视网膜检影镜射出的光源,并促使反射光移动。若将被测眼看成未知透镜,观察反射光与被测眼相对移动的特点,可以大致判断被测眼远点所在范围,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生逆向移动,称为逆动;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两者发生同向移动,称为顺动(图25)。同时用已知透镜将其远点调整到视网膜检影镜所在的任置。通过对附加已知透镜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
图25 被测眼远点所在的位置与反射光顺动或逆动的规律
逆动见于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顺动见于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
2.反射光的移动原理反射光移动的基本原理已如上所述,但对实际操作时所发生的反射光移动现象做如下解释则更为可信。
(1)顺动当被测眼为远视眼、正视眼或远点距离大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无实焦点或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的后面。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上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下移的现象(图26-a),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同,故称为顺动。
(2)逆动当被测眼为远点距离小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的下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上移的现象(图26-b),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动。
(3)中和当被测眼(或通过已知透镜的调整)为远点距离等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以尖锐的焦点落在平面镜的圆孔上,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的反射光不受影响,表现为充满被检眼瞳孔,称为中和(图26-C)。
图 26 视网膜检影反射光原理图
三.检测方法
1.确定主子午线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带状投射光必须在与其相垂直的子午方位扫描移动,以测定焦度。当用检影镜扫描一条子午线的,若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相同,二者移动的子午方位也相同,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均称为一致性移动(图27一a),证实所扫描的子午线为主子午线。当确定一条主子午线后,另一条主子午线与其相差90°角(相互垂直)。
带状投射光所扫描的子午线不是被测眼的主子午线时,则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不相一致,若扫描视网膜检影镜时,二者的移动方位也不相一致,称为非一致性移动(图27-b)。故在确定被测眼的散光轴位时,首先要分析带状投射光在静态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是否一致,继而要观察在扫描带状投射光时,扫描向的子午方位与反射光带移动向的子午方位在动态时是否一致(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若呈现非一致性移动,则须耐心地旋转调整带状投射光的方位,使其与反射光带的指向相一致。
图27 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的一致性移动与非一致性移动的比较
2.中和反射光比较顺动和逆动的反射光(图28),可以发现反射光从顺动过渡到中和较易辨认。为了利用顺动反射光来进行操作,通常根据电脑自动验光仪的检测结果,预加过矫-O.50D一O.75D的负球面透镜来改变近视眼最初表现出的逆动。并使每条钟面子午线的反射光均处于顺动状态。不必担心负球面透镜带来的调节可能会干扰测试结果,因为利用综台验光仪进行视网膜检影时,所预置的+0.5OD工作透镜,具有很好的雾视功能。 图28 反射光带顺动、逆动和中和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对反射光带通常有三个评定标准,即亮度、移动速度、宽度。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达到中和时,反射光带最亮,宽度占据整个瞳孔空间。因此,看见暗淡、窄小、移动缓慢的反射光带时,提示需要增减较大焦度的试片。当反射光带变亮,移动变快,宽度变大时,须每次递变较小焦度(O.25D)的试片。因为己事先用负球面透镜将反射光带调整为顺动来进行操作,故通常须采取递减负球面透镜焦度。
3.记录和分析检格结果
(1)中和第一子午线确定了主子午线的方位后,仔细扫描并比较两条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带,找出反射光带移动较快、较亮、较宽大的主子午线,由于该主子午线接近中和状态,故称为第一子午线。用带状投射光在这条主子午线方位扫描,采取逐步减少负球面透镜的方法进行中和(图 29-a、 b)。划线记录第一子午线方位,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29-C)。
图29 中和并记录第一子午线的方位和焦度
a,利用增加负球面透镜的方法使两个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带处于顺动,此时被测眼的两个屈光焦线均位于视网膜后方
b.逐步减少负球面透镜焦度,垂直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发生中和,此时水平屈光焦线位于视网膜上
C.记录第一主子午线的方位和屈光焦度
(2)中和第二子午线用上述方法扫描并中和与第一条主子午线垂直的另一条主子午线(图3O-a)。划线记录导第一子午线垂直的第二子午线方位,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 3O-b)。记录两条主子午线上中和焦度的图形称为光学十字图。
图3O 中和并记录第二子午线的方位和焦度
a.减少负球面透镜焦度,水平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发生中和,此时重直屈光焦线位于视网膜上
b.记录第二主子午线的方位和屈光焦度
(3)处方转换将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图3O—b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可以分解为图31所示的两个光学十字图,分别表示球面透镜焦度和圆柱透镜焦度。处方可写为-3.00-1.00X180。注意表示圆柱透镜焦度的光学十字图中,O焦度所指向的方位为处方的圆柱透镜细方位。
图31 将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
4.工作距离的换算
(1)换算原理通常把综台验光仪置于操作者手臂的长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一手控制视网膜检影镜,一手更换被测眼前的透镜。由被测眼主点至检影镜圆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可以想象,假定工作距离为1m,当达到中和时,被测眼的远点在 1m处,表示其屈光状态为 1.OOD近视,因此不管被测眼前的试片是多少焦度,都必须加上-1.OOD(或减去+1.OOD),称为工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测眼的远点就从1m处移到了无限远。因为工作距离所形成的屈光等值必须从检测结果(即视网膜检影镜所测得的值)中减去,从而换算出被测眼真实的屈光不正的焦度。为了便于计算,通常该距离要选择一个整数(如100cm、67cm或50cm)。工作距离对检影结果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计算如下:
D=D r -1/d w (公式2)
式中D为处方焦度,Dr为检影焦度。d w 为工作距离,以m为单位。
由公式2可知:
1)工作距为 1m,则中和光度减+1.OOD或加-1.OOD。
2)工作距为 2/3m,则中和光度减+1.5OD或加-1.5OD。
3)工作距为1/2m,则中和光度减+2.00D或加-2.OOD。
(2)工作透镜 综合验光仪的视孔有标为R的功能辅片(图 32),即为预加+1.5OD正球面透镜,在67cm处进行检影时,中和焦度即为处方焦度,可省去对工作距离换算的麻烦。
图32 用辅片手轮调整工作透镜
❸ 谁能告诉我检影验光练习的详细方法谢谢!
检影方法
一、散瞳验光
1、散瞳,12岁以下需用阿托品散瞳,散3天后验光,3周后复验;12岁以上年轻人托品酰胺散瞳,年轻的点6次,成年点3到4次,第二天复验;(5分钟点一次,最后一次后20分钟检查,一般取十分钟)
2、电脑验光,确定初步的眼度数情况;
3、测瞳距,查视力,年纪大的需要查近视力;
4、使用带状检眼镜进行他觉眼光,在0.67工作距离基础上进行验光。察看眼瞳孔中的从视网膜所成光带的像在角膜上的映光的运动情况(具体分映光四要素:亮度,形状,大小,方向),一般主要看映光的顺动和逆动的变化(注意有剪动的情况出现),一般让患者盯住你的额头或是对面墙上的小红点,透过检眼镜察看映光情况:
a、首先看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映光是否和光带相平行,如果平行,则患者如果有散光,一定是180度或是90度的散光;不平行,则确定有非180度和92度的散光,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找一中间点,刚好映光和光带平行,则这个位置就是散光的轴位;
b、在电脑验光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50度透镜,再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进行检影,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全是逆动,则证明患者肯定是近视;如果是顺动,则有三种情况,正视,远视,小于150度的近视;
c、在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进行验光,如果是逆动,逐渐增加负镜,找到逆动转为顺动的前一个度数(即找中和点);如果是顺动,逐渐增加正镜,即找顺动转为逆动的前一个度数;如果是剪动,则要找到映光上下或左右对称时的前一个度数;
d、平衡任何一个之后,如果另一个位置还没有平衡,则证明有散光存在。如果水平位先平衡,那证明轴位为180度,在水平位所平衡的度数的基础上,垂直位再平衡的度数即就是散光的度数;如果垂直位先平衡,同理即就是90度的散光;
e、将两个镜框上的镜片放在旁边,各加上工作距离0.67的倒数,即-150度,即就是插片的基础读数。
5、然后开始主觉验光,即插片法
a、先球镜,分别加上25度远视和25度近视,让患者比较哪个更清楚,细调球镜度数
b、再散光,利用十字交叉柱镜进行细调,首先调轴,取大概方位的3个方向1.2.3询问那个方向更清楚,然后,将十字交叉柱镜的柄和原轴位重合,翻面询问那面更清楚,或者两面都差不多,向清楚的一面调轴一次进15,或回退一半(原则上尽量向180度或90度靠拢);再次调度,将交叉柱镜的轴线和原轴重合,翻面询问那面更清楚,清楚则加度数;
6、不需双眼平衡,将验光结果抄写于病历上,嘱咐病人第二天或者改天复验(阿托品验光者则3周后复验);
7、复验内容:
a、首先查视力看能不能达到1.0,然后调透镜度数,原则上由于睫状肌麻痹的失效,则由于调节的存在,晶状体会增加屈光度,因此患者有可能看不到1.0,可是适当的增加-25到-50度,即就是近视增加25度,远视减少25-50度 ,但原则是宁可欠矫,也不要过矫。
b、调散光,利用十字交叉柱镜同第一次验光;
c、最后双眼平衡。
8、开眼镜处方。
二、小瞳验光
1、没有散瞳的步骤,对象主要为调节已经近乎没有的中老年人(45以上)
2、其他步骤同散瞳验光;
3. 一般要求近视力验光,即在远视力验光的基础上,根据老视的年龄规律加上33cm时的度数以及年龄因素;
4、可以直接作双眼平衡,开眼镜处方。
三、在他觉验光时的推荐的方法
1、为了避免在中和度数的时候忘记了先中和了那个轴位,可以应用下面的方法;
2、如果患者电脑验光是-100度,则加上150度,即先插上+50度远视,此时水平位已经变逆,而垂直位刚好中和,此时再到水平位,让它变为顺,即反过来找中和点,找到后此时的前一个就是所要的散光,而此时带状检眼镜的光带就是它的轴位90度;即先中和了大的度数,在最后写度数的时候需要换算成有效镜度,即为180度;
如果先中小的度数,先水平位置,在中和垂直位置,光带的位置仍旧是轴的位置180度;
3、这样可以避免忘记自己所验过的轴位。
总结:即就是不管是哪个方向,首先中和一个,即让顺变逆或者逆变顺,然后再到另一个位置看,如果还是顺则就是已经中和了小的,继续中和大的;如果已经变逆,则就是已经中和了大的,反过来再中和小的。这样不用考虑到底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还能最后确定轴位。
附:配镜处方
配眼镜的处方中有一些简便的符号:
D代表屈光镜度 S或“球”表示球面透镜
+表示凸球镜片 C或“柱”表示柱面透镜
-表示凹球镜片 ○表示联合之意
例如:眼镜处方-2.50 D.S
表示2.50屈光度的近视眼。
眼镜处方+1.25D.C×90°
表示:1.25屈光度远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90°方向。
眼镜处方-2.00D.S○-1.25D.C×135°
表示:2.00 屈光度近视,联合1.25屈光度近视散光,柱镜的轴位在135°方向.
❹ 影动快,光带亮,形状带状的意义
带状光检影法同普通点状(圆光)检影镜相同之处,可做普通平面检影镜使用;不同一般检影镜之处,在于将光带置于不同子午线上,观察相互垂直的光带特征有无区别,从而确定有无散光存在,各悄派腔类散光均可利用顺动光带进行轴位测定。
带状光检影法正常值:
一般高度屈光不正光带特征为暗、慢、宽;低度为亮、快、狭,至消失不出现。光带暗时不易观察和看清对于高度远视和近启衫视羡伍,因瞳孔内光度太暗,边界不清,不易比较各经线上光带特征有无差别,必须将套管徐徐下移,改变射入光束的聚散度,从而使瞳孔内顺动光带显得狭而亮,至于下移程度应直至最狭最亮为止。
带状光检影法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光带暗时不易观察和看清对于高度远视和近视,因瞳孔内光度太暗,边界不清,不易比较各经线上光带特征有无差别,必须将套管徐徐下移,改变射入光束的聚散度,从而使瞳孔内顺动光带显得狭而亮,至于下移程度应直至最狭最亮为止。
需要检查的人群:屈光不正患者。
带状光检影法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眼睛有炎症的患者。
检查前禁忌:屈光矫不正情况。
检查时要求:注意光带的宽窄、明暗和运动的快慢来判断眼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大小。检查时食指缓缓地旋转灯管座,以观察各经线瞳孔光带是否有区别。
❺ 带状光检影镜的详细操作与说明书
1、初步找出二主经线,套管置最高位,进行平面镜检影,旋转灯座管,先比较90度及180度瞳孔光带特征,然后比较45度及135度光带特征,一般能发现有差别,并初步找出二主经线。当皮肤光带位于主经线时,瞳孔内光带显得与皮肤光带重合平行而较狭。2、以球镜片中和一主经线上的顺动或逆动光带,而使另一主经线上出现顺动光带。3、各类散光均可利用顺动光带进行轴位测定。其方法有三种:(1)常规法:用于散光在+0.75DC~1.00DC者。设受检眼属复性远视散光,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耐携上呈顺动光带,套管置最高位,皮肤光带置90度经线上,发现瞳孔内顺动光带最细而亮,与皮肤光带完全重合,当稍旋转灯座管置光带85度或95度时,立刻出现三种情况(A)与皮肤光带不并行,两光带相交成锐角,两光带在瞳孔缘上的两点分开,顺时或逆时针,其一点靠近确切轴位。另一点必远离确切轴位。上述现象须经过多次细微观察或有一定经验时可看清;(B)变宽;(C)边界变模糊,从而确定轴位在90度而非85度或95度。此法作为常规,对每一病例都需用经过此步骤。(2)增效法:适用于散光度在+1.00以上者。设受检眼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其特征为太暗、太毁睁慢、太宽边界模糊,说明属高度散光。须将套管慢慢下移,使瞳孔内光带变细、变亮。下移程度以光带达最细最亮为止。此时固定套管、稍旋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度或95度进行轴位测定,此法称增效法。用增效法后再作常规法。(3)前倾后退法:用于散光在+0.75DC者。设受检眼水平向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特征为宽、亮、快、宽几乎充满瞳孔领域,边界不够清楚,不利于测定昌余伏散光轴位。若将推板下移,并不能使光带变狭。此时检影者身体逐渐前倾,缩短与受检眼距离,能使各经线上光带变狭,容易显示出散光轴位的边界。稍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度及95度进行散光轴位测定,然后检影者身体逐渐后退,见各经线上顺动光带逐渐变宽,水平向光带首先充满瞳孔领域达中和点,再次说明有轻度散光,轴位垂直。上述三种步骤,看来较一般检影复杂,要求操作者细微观察和熟练的技术,但其准确性较可靠,也能提高检影速度,而且也易于掌握,是一种客观的实用检影法。其优点及使用价值,均高于一般检影镜,建议推广使用。
❻ 检影验光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凳耐,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
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
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的像。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袜粗早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
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告雀
1.3检影镜的用法
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❼ 如何根据影动四要素来断患者的屈光不正程度
近视的模拟眼检影。距模拟眼一米检影,近视状态可能有三种影动方式。顺动:-1.00D以下近视;中和:-1.00D近视;逆动:-1.00D以上近视。
检影条件如顺动。
将模拟眼刻度调到-0.5。摇动检影镜,各子午线均顺动,映光亮、影动快。模拟眼前添加+0.5D即中和,+0.75D出现逆动。+0.5D为中和点。加-1.00人工近视后,该模拟眼为-0.50D。检影镜沿各子午线各摇动10次,反复体会影动要素。
将模拟眼镜筒刻度调到-1.00。检影镜沿各子午线摇动,应该各子午线方向均处于中和。此时只有光而无影。加+0.25D为逆动;加-0.25D为顺动。计算该眼屈光不正为0+(-1.00)=-1.00D。该中和点的检影,初学者要反复揣摩,滥记于心。
将模拟眼镜筒刻度分别调至-1.50;-5.00,再在眼前镜片槽上加+5.00D标准镜片,即-10.00D的模拟眼光度。检影镜沿模拟眼90、180、45、135子午线方向,用迅速法摇动检影镜,每子午线摇动10次。比较模拟眼三次不同刻度的影动速度、光的亮度和形态。应该是影动速度:-1.50>-5.00>-10.00;光亮度:-1.50>-5.00>-10.00D
逆动的消解。
1),模拟眼刻度-1.50。摇动检影镜有这样几个特征:逆动、影动速度快、映光亮、园。预示用低度负球镜消解。第一片用-1.00D,出现顺动,退回至-0.5中和,再弯或猛退至-0.25逆动。证明中和点埋桥是-0.50D。计算模拟眼光度为:-0.50+(-1.00)=-1.50D。
2),模拟眼刻度-5.00。摇动检影镜各子午线检影。发现逆动,影动速度较慢,光较暗。预示光度较高。第一片消解镜片用-3.00。再摇动检影镜,影动快、映光亮。继续更换镜片消解,直至-4.00中和。模拟眼光度为:-4.00+(-1.00)=-5.00D。
3),模拟眼镜筒刻度-5.00再加+5.00D。使模拟眼成-10.00状态。摇动检影镜检查各子午线方向的影动状况。发现光非常暗,影动非常慢,甚至几乎辨认不出影动。仔细辨认是逆动。带状光检影镜将套筒降到最低位置,可看出是明显顺动。这是典型的高度近视影动。第一片消解镜片就用-10.00D。在检影镜下,映光突然亮了,影动速度快了,但己是顺动。退回至-9.00D是中和点。该眼光度应是-10.00D。此三种状况的影动,临床很常见。初学者团仔要反复训练,仔细揣摩,才能掌握技巧。
❽ 检影验光所带镜片和应戴镜片怎样算
步骤如下:1.首先看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映光是否和光带相平行,如果平行,则患者如果有散光,一定是180度或是90度的散光;不平行,则确定有非180度和92度的散光,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找一中间点,刚好映光和光带平行,则这个位置就是散光的轴位;2.在电脑验光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50度透镜,再水平和垂直的位置上进行检影,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全是逆动扰悄,则证明患者肯定是近视;如果是顺动,则有三种情况,正视,远视,小于150度的近视;
3.在水平和垂直子午线上进行验光,如果是逆动,逐渐增加负镜,找到逆动转为顺动的前一个度数(即找中和点);如果是顺动,逐渐增加正镜,即找顺动转为逆动的前一个度数;如果是剪动,则要找到映光上下或左右对称时的前一个度和历数;
4.平衡任何一个之后,如果另一个位置还没有平衡,则证明有散光存在。如果水平位先平衡,那证明轴位为180度,在水平位所平衡的度数的基础上,垂直位再平衡的度数即就是散光的度数;如果垂直位先平衡,同理即就是90度的散光;
5.将两个镜框上的镜片放在旁边,各加上工作距离0.67的缓棚渣倒数,即-150度,即就是插片的基础读数。希望可以帮到你。
❾ 检影球柱法和球球法
检影是门考眼力和判断力的技术活。由于过程繁杂,文字方式基本不可能讲解清楚,但可以对照参考一下。使用球柱镜中和法如下:
1,选择带状光检影仪。检影灯光选择弱光,因为强光会让被检者瞳孔急剧缩小,使检影难度增加。
4,以此时光带角度手滚水平扫动光带,观察顺逆动,顺动加正球镜慧高,逆动加负球镜,直至印光不动、饱满则为中和。
5,球镜中和后,将光带打到与破裂轴位相垂直的轴位上,扫动光带观察顺逆动,顺动加前薯尺正柱镜,逆动加负柱镜,直至印光不动、饱满则为中和。
6,记录球镜片的度数,球镜度数需联合-2.00D后才为实际光度。如果你加了-1.00D球镜达到的中和,则记录为-3.00D,这是实际光度。柱镜光度加了多少度就记多少度,散光轴位选第二次的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