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二、退休金计算方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法律依据】: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Ⅱ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退休金概念
退休金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从某一工作退下来。公司或雇主必须给予的一次性较大额酬劳。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职业有不同的指定年龄或年资,超过此年岁的职员,被视作想再继续工作也不合适,所以可以自行选择要不要继续工作,此时雇主必须给予一笔大额金钱作为劳工劳苦一生的奖励,并以此作为不工作后的养老生活费和医疗费来源。
截至2014年4月18日,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已完成了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工作,北京每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3050元排在首位。
二、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综上所述,退休金如何计算还是相对比较简易的。一共分为两部分,即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用人单位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时,会明确承担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义务。
Ⅲ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退休后每月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如下:退休后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
1、每月基础养老金:
金额=(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
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成正比。缴费越长,待遇越高。假如A、B两人,每年缴费水平(缴费指数)相同,A累计缴费20年,B缴费40年,则B的基础养老金是A的2倍。基础养老金与本人综合缴费水平(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成正相关,但是不成正比。
2、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金额=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8%的个人缴费及其利息;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第一年养老金的,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3、每月过渡性养老金:
金额=职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有差异。以上公式是陕西省的算法。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