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计算地基沉降的方法有哪些
1.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s;
2.计算附加应力比值α;
3.假定一系列地基平均固结度`u_0`;
4.计算时间因子`t_v`;
5.计算时间t
;
6.计算时间t的沉降量`s_t`,
`s_t`=`u_0`
s
;
7.绘制`s_t`与t的曲线。
B.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较多,有粘弹性理论计算法、弹性理论计算法和经验方程计算法等。目前,国内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一般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在一维固结条件下,水位下降或恢复时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与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的理论曲线基本相似。因此,结合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的渗流理论,可与基于一维固结理论的分层总和法,构成计算基坑抽水地面沉降计算的耦合模型。
1.粘性土层、粉土层
1)分析建筑基坑地基土的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2)根据上面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稳定流公式,计算基坑抽水影响半径内,任一点的水位降深。也可采用非稳定公式,计算基坑抽水影响半径内,任一点、任意时刻的水位降深。
3)利用(5-19)式,计算某一水位差下的地面最终沉降量。
基坑降水设计
式中:S降∞——某一水位降深范围内的土层引起的地面最终沉降量(mm);
Δpi—第i层土平均附加自重应力增量(kPa);
基坑降水设计
γw——水的重度(kN/m3);
hi—第i层土厚度(m);
n——水位降深范围内划分的土层数(随水位变化);
Esi—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4)计算某水位降深作用下、某时间的沉降量St。
基坑降水设计
式中:St——某时间某水位降深条件下的沉降量(mm);
Ut——某时间t时的固结度,它是时间t的函数,可按公式5-11或图5-4计算。
5)将每一时间段水位差作用下的沉降量按时间叠加,求得该时间段内的总沉降量。
2.碎石土、砂土层
碎石土层、砂土层渗透性良好,孔隙水压力可迅速消散,不必考虑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滞后效应问题。因此,可应用一维固结理论公式计算沉降量。
基坑降水设计
式中:ΔS降——砂层的变形量(mm);
Δh——地下水位变化值(m);
h——砂层的原始厚度(m);
Es——体积压缩模量,水位回升时取回弹模量E′s(kPa)。
基坑降水设计
式中:e0—土层初始孔隙比;
av——土层压缩系数(1/kPa);
as——土层回弹系数(1/kPa)。
C. 地基最终沉降计算方法有哪些 各自特点是什么
(1)分层总和法与应力面积法的分层原则不同。分层总和法采用尽可能小的薄层而应力面积法则一般采用土层的天然分层(地下水位处也有分层)。
(2)使用的变形参数(压缩模量或压缩系数)有区别。分层总和法一般取对应薄层的荷载下的变形参数,而应力面积法采用的则是平均压力下的计算参数(工程中通常使用E1-2)。
(3)地基沉降计算压缩层深度的确定不同。分层总和法采用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比值确定,而应力面积法则采用试算方法确定。
D. 地基沉降计算包括哪些步骤
步骤:
1,、根据有关要求和土体性质进行地基分层
;
2、计算分层出的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进行计算
;
3、计算各分层点的附加应力,并求出各分层界面处附加应力的平均值
;
4、各分层自重应力平均值和附加应力平均值之和作为该分层受压后所受总应力
;
5、确定压缩层厚度
;
6、计算各分层的压缩量;
7、计算基础平均最终沉降量。
E. 对地基土进行沉降计算用什么方法
答:因为土中附加应力随着深度变化成非线性变化,土的e-p曲线也是随着深度变化成非线性变化;而分层总和法算地基沉降量是通过分层取层顶、层底的附加应力均值及压缩模量的均值,求得各层变形后再求总和来计算地基沉降量,其中采用了用分段线性近似非线性的方法,其中是存在误差的,加大分层厚度,误差也会变大;工程建议每层不宜大于0.4b,b为基础宽度。所以对均质土要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