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具体是什么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对农民收入的统计是通过“农村住户调查”来完成的。“农村住户调查”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的调查,全面反映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实现小康和摆脱贫困的进程进行监测,为各级政府制定农村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农村住户调查”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方法。
(一)“纯收入”指标的定义
在开展农村住户调查中,初期的“纯收入”概念与“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中的概念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现行农村住户调查“纯收入”指标的口径有所调整,主要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二)计算方法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全国是完全统一的,计算公式为:
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⑵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怎么计算的
农民纯收入:
农民纯收入即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农民家庭纯收入,既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农民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其中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资料来源: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抽选确定农村居民家庭调查户,每天记载家庭收支流水账,对记账本逐笔编码后,按月录入计算机处理汇总计算而得。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等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居民家庭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资料来源: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抽选确定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户,每天记载家庭收支流水账,由市城调队对记账本逐笔编码后,按月录入计算机处理汇总计算而得。
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两种不同的统计指标,所以有不同的说法。
⑶ 农民人均纯收入如何计算由哪几部分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通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获得的。它要求接受调查的农户在国家统一格式的现金收支帐和实物收支帐上,逐笔记录发生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统计部门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的加工整理,来获得一定时期内农民生产、生活、收入、消费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分,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1)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或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三个部分。(2)家庭经营纯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相应地扣除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3)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金、 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费用等。(4)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或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产形成的资金。
⑷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统计的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根据全国十几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 = 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
其中:
经营净收入 = 经营收入 – 经营费用 – 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 – 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 = 财产性收入 – 财产性支出。
转移净收入 = 转移性收入 – 转移性支出。

(4)农村收入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调查方法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5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
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⑸ 农民纯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构成和计算
(一)定义
目前,我国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定义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包括实物收入)扣除家庭经营费用、缴纳税款、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后的余额。
(二)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工资性收入 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农村住户成员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包括村干部、民办教师工资资金补贴、乡及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补贴等)、在本地(所属乡镇地域范围以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和常住人口外出(所属乡镇地域范围以外)从业得到的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 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经营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包括经营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获得的收入。
财产性收入 指农村住户以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红利、租金、投资收益、出让无形资产净收入、储蓄性保险投资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收入等。
转移性收入 指农村住户及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包括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收入、城市亲友赠送收入、离退休金、赡养费、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扶贫或扶持款等收入。
(三)计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联成一体)
⑹ 知道各村的人均纯收入,全镇的人均纯收入怎么算
1、 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和承包费-调查补贴)/农村家庭常住人口。
2、 其中,农村家庭总收入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
3、 [法律依据]
4、 第十二条
5、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6、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7、 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范围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8、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独或者共同制定。
9、 其中,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批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应当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后实施。
关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公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⑺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什么这种收入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指居民家庭获得并可以自由使用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主要职业的工资和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临时劳动的劳动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缴纳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分红租金收入等)。)和转移收入(如养老金、退休养老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家庭日总收入计算。家庭总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属于国家先交后征的刚性支出,所以这部分名义收入(居民不能自由支配)必须扣除,剩下的就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⑻ 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怎么计算
农业户口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家庭上年收入/家庭人口.
⑼ 怎么计算农村经济收入
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如果土地所有权仍归乡、村集体所有,当地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其全部收入都应统计在内;如果土地已征用,所有权已转移,则只统计农民参加劳动应分得的那分收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指本单位(包括统一经营、承包经营、新经济联合体及农民自营)当年经济收入中可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农民之间进行分配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税金等非生产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等。总收入中,乡村集体企业收入按各行业的全部收入计算,包括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经营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按当年收获到手的主副产品计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储存的主副产品在内。 总收入应按当年价格核算,也就是按当年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现行价格进行核算。具体核算方法是: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食自用和储存的农副产品,按出售全部该产品(包括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由于全国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本地区的综合平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