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正确的叩击方法视频

正确的叩击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11-21 06:05:54

‘壹’ 叩齿的正确做法

具体做法是: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还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

想要牙齿保健可以每日叩齿,早晚各作一次,每次叩齿的数目多少可因人而异。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但只有持之以恒不间断,才能见成效。

(1)正确的叩击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叩齿与咀嚼效果不同。

叩齿的主要目的是健齿、固齿,属于保健性质;咀嚼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齿将食物研碎,属于生理功能。叩齿与咀嚼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一是力量不同,叩齿是轻微的力量,叩齿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等有关。

2、二是作用效果不同,叩齿的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

叩齿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些医生认为,叩齿法对已患牙病者可能不合适,主要是叩齿力大,有可能会损伤牙齿。这种情况下也可改换成咬齿法。咬齿的力度较轻。不论叩齿还是咬齿,都属于牙齿的自我按摩,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状况因人而异。

‘贰’ 架子鼓中怎样打军鼓铁圈怎样击边和叩击

你用鼓槌由头到尾都打一遍,看用哪里击打的时候的音色是你想要的,记住那个点就好了
但手法要基本正确,击边是楼上所说的,叩击是用食指大拇指握住鼓槌,其他三指伸开或不伸开也行,轻放在鼓皮上,随着一起运动,用鼓槌头或尾靠着军鼓鼓皮,以靠着军鼓鼓皮那一点为支点,更具需要的音量大小做半圆周运动

‘叁’ 叩齿的正确做法和作用

一、叩齿的正确做法

叩齿并不是简单的咬咬牙就完事了,正确的叩齿是需要在时间、叩齿数量还有叩齿力度上下功夫,首先叩齿之前就需要将牙齿清洁干净,每天早起刷牙之前可以进行叩齿动作,全身要保持放松,嘴唇微闭,先把下颌骨往前移动,让上下门牙能够咬合住,之后稍微用点力进行叩击,然后把下颌骨收回来,这样就会让上下臼齿咬合住,在进行上下轻轻的叩击,会发出这种咯咯的声音。要注意叩齿的频率不能太快了,要有节奏感,一般每次可以叩齿20-36次最佳。叩齿的力度要注意不能太大了,要防止咬到舌头。

二、叩齿的注意事项

叩齿的好处虽然很多,但是要注意18岁以下的青少年因为牙齿还没有彻底的发育完善,所以是不适合做叩齿动作的,其次就是叩齿的力量也需要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还有如果有的人牙齿有了疾患,那么叩齿的力度也不适宜过大,比如有口腔溃疡或者口舌糜烂的情况下就需要暂停叩齿的动作,等口腔完全痊愈之后再进行叩齿的动作。

如果你也觉得叩齿这种保健方式还不错的话,那么就现在还是着手操作起来,叩齿建议早上起床后进行,叩齿的动作并不是咀嚼那么简单的,叩齿需要注意诸多事项,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操作的话那么坚持一段时间的叩齿就会发现自己的牙齿会变的越来越健康。

‘肆’ 腹背叩击法有几种具体怎么

叩是敲击。叩击法就是通过敲击、拍打等以求健身的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法,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已被推拿术吸收,成为推拿中的拍击类手法。叩击法经过长期实践和积累,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理论和手法,内容很丰富,像健身中的砸腹背、穴位叩击法,以及武术各门派中的排打功等,从大的范围讲,都属于叩击法一类。
仅就健身而言,叩击法健身原理是:人身上有12条正经、8条奇经、12条经别、15条别络,以及无数条浮络和孙络。这些经络纵横交错,联络人体各个器官,它不仅由表及里,贯通上下左右,把人体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还靠它运行气血来供养和护卫人体内外所有的器官。在这些经络上,有360多个经穴,它们是经络上的枢纽,是气血出入和聚结之处,它们也属于一定的经脉和一定的脏腑。叩击法就是对身体一定部位进行反复叩击、拍打、摩擦等,来刺激、震动、激发经络和经穴,使其畅通、气血旺盛。可以促进高级神经系统对其他系统的调节作用,更好地发挥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
一般讲全身上下各经络和经穴都可叩击,有的在筋骨之间的经络或经穴可通过对外部的叩击传导到那里。叩击常用拳、掌、指或用特制的细布袋,里边装上米或豆类、黄沙等,按一定部位和方法进行拍打。
叩击肩、背、胸、腹
1.两脚左右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在腿外侧放松自然下垂,双手为掌。右臂屈肘,从身右侧经身前,从左肩上向左肩后部悠起,用掌心拍打;与此同时,左臂也屈肘,向身体右侧肋下拍打,左右两臂动作要协调一致,手臂要极大放松,这样击打才自然柔软,好像鞭子一样。两臂击打后右手顺势落下甩到身后,然后交换做,即左掌拍打右肩背后,右掌拍打身体左侧肋部。两臂顺势甩到身后,两臂同时屈肘,由后向前平抱,左臂在上拍打右肩,右臂在下拍打左腋下。做时两臂必须放松,用鞭劲。顺势双手甩至身后,再由后向前平抱式拍打,这时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交换。前后两种抽打法共做4次,然后再从头开始,循环做。
2.砸腹背。开步站立,双手轻轻握拳,手臂放松,随腰身左右转动,双拳交替叩击前腹后背,好像前砸肚脐及其附近,后砸命门(即肚脐在背后相对位置)。
3.用双拳的拳背叩击腰背部。即用双拳由尾闾骨沿中线向上双拳交替叩击,直到极点两臂抬不上为止,然后再向回叩击,反复进行;双拳离开中脊各半拳,从臀部开始向上叩击至极点,再向回叩击,如此反复进行。叩击后再用双掌摩擦,至发热为止。
4.双拳用拳心由颈下的天突穴沿正中向下叩打,一直到小腹下的曲骨穴,上下反复叩击,从中线离开两拳相距一拳,由锁骨下开始向下排出,一直叩击至两大腿根部,上下反复叩击。叩击后按原叩击路线,从上至下按摩十数次至发热。注意:前边胸腹,特别是心脏区、胃腹区叩击要轻、缓适度。

‘伍’ 正确的扣背方式

01、叩背前听诊: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间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间或湿啰间的部位与性质,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02、选择体位:儿童拍背最佳姿势

1、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

2、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坐位或卧位,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03、方法: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厘米为宜。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一天应拍3~5次左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拍背力量应均匀。避开肩胛骨、脊柱,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雾化吸入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有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04、对患感冒或肺炎的儿童,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要点:最佳时间,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平时拍背应在孩子吃奶、进食前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影响营养吸收。

‘陆’ 叩击的原理

(1)原理:借助叩击所产生的振动和重力作用,使滞留在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并移行到中心气道,最后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护士站在患者的后方或侧后方,两手手指并拢状,用手腕的力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力量均匀地叩击胸背部。叩击时若发生空而击音表示叩击手法正确。

(3)注意事项:①叩击前确认无禁忌证(咯血。未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等)。向患者说明叩击的意义及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进行肺部听诊。一②叩击应在肺野进行,心脏、乳房。为预防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可用单层薄布保护皮肤,勿用较厚的物质会降低叩击时所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效果。叩击力量要适中,以不使患者感到疼痛为宜应在餐前进行,并至少在餐前半小时完成。如在餐后进行,至少要在餐后2小时;时间一般在3~5分钟。③叩击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叩击后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咳痰情况,复查肺部呼吸音及罗音变化。

‘柒’ 叩齿的正确做法

步骤一:静坐

端坐、头正、颈直、目视前方,合胸拔背,两手四指握大拇指,置于两侧大腿上,舌轻抵住上腭,轻轻闭上眼睛,内视返听,意守下丹田,全身放松,自然呼吸,能使情绪安定,排除杂念。

步骤二:叩齿

待情绪安定,精神集中后,上下牙齿轻轻叩打36次或81次,速度宜缓慢均匀,不可用力相击。

步骤三:搅舌

用舌头在口腔内的上腭、下腭,上齿牙龈的内、外缘及下齿龈的内外缘,共6个部位作左右搅动运转各9次或18次。产生的唾液时不要咽下去,接着漱津。

步骤四:漱津

闭着口,将产生的唾液鼓漱津9次或18次 ,接着咽津。

步骤五:咽津

将漱津后满口的唾液分成三小口,然后逐口咽下,咽下时稍用力,使之汩汩有声,同时用意念诱导唾液沿任脉方向慢慢下落到丹田。

步骤六:收功

意守丹田3~5分钟,搓热手掌,用手掌轻轻按摩脸部,有前额经鼻两侧往下擦,直至下颌,经面颊、耳前绕太阳穴部回到前额,反复9次;食指指腹轻轻梳头,从前额到后枕,反复9次。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双耳轮从上向下抹9次。叩齿的好处有很多,经常叩齿有助于修身养性。

拓展资料:

一、叩齿的注意事项

1、叩齿的作用虽然多,但是18岁以下青少年,由于其牙齿可能发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齿动作。

2、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3、已患牙病者叩齿力度不宜过大,防止牙齿进一步损伤。搅舌、鼓漱时舌尖要紧压牙根部,速度不宜太快,用力要适当均匀,缓慢而周到。如口腔有溃疡或口舌糜烂,影响此法进行时,可暂停数日,待口腔炎症痊愈后再施此法。

4、咽津前,如果口中唾液分泌过多影响其他动作进行,可将唾液部分咽下,不可吐掉。

二、中医叩齿的好处

1、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

牙齿健否是肾健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二是肾“在液为唾”,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叩齿催生唾液,是谓“金津”,又称“玉液”,“津”通于“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故可健肾。

2、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坦《脾胃论·脾胃盛衰论》)。

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

叩齿催生唾液,咽之有助于胃“腐熟水分(饮食物)”和脾的“运化、升清”(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减轻脾胃的负担,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3、强骨益脑: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利及骨骼,持恒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而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失养。叩齿能健肾,使肾中精气得充,故可健脑。

4、聪耳明目:《灵柩·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耳聪;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耳鸣甚或耳聋。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灵柩·大惑论》),精气充盈则目能辨五色。叩齿能充盈肾精,故可聪耳明目。

5、美颜荣发:叩齿可活动面肌,加强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肤的营养,进而美颜。发的生长赖于精血,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精血虚衰,则发白而脱落。肾藏精,“其华在发”,叩齿可使肾精充盈而荣发。

‘捌’ 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

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
背部叩击的方法:
1.体位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选择病人坐位姿势比较理想.如果病人的身体不能耐受或是因某些治疗的限制(如进行机械通气时),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来进行.
2.时间的选择 进食饮水前三十分钟完成或是在进食后2小时,饮水后30分钟之后进行.一般进行一次胸部叩击的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15--20分钟最佳.
3.正确的手势 一般选择用右手(依病人体位而定,站在右侧用左手,反之用右手).拇指紧贴食指的第一个指关节,四指并拢似手中握有鸡蛋样.判断手势是否正确的方法是进行胸部叩击时听到空空的扣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
4.扣击方向与范围 从背部下部向上部叩击,从外部向内部叩击,使得粘贴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容易脱落.叩击的部位与范围要依据病人的病情而定.如果整个肺野都要叩击,应从影响最大的肺叶或肺野开始,通常是从肺下叶开始.
5.叩击的力度 力度适中,以不引起病人疼痛为宜.
6.治疗顺序 建议先进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后再进行叩背治疗,这样痰液更容易被咳出,效果比较好.一般来说,尽量采取雾化吸入--叩背--咳痰--进食,饮水,睡觉这样的顺序以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不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生活.
7.机械通气病人 对于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该先向气道内缓慢滴注5-10毫升生理盐水,而后翻身成侧卧位时针对一侧肺野进行叩击;对于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可按照常规的操作程序来进行并鼓励其多饮水,多咳嗽咳痰.
注意事项:
1.在不导致病人受凉的情况下,尽量让其不要在操作时穿着厚的衣物,一般来说,穿着病号服或是棉质单薄衣物为好.
2.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便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3.多变换体位,定期翻身.目前认为,体位的变换不仅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达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如果病情不加限制,可以多选择侧卧位,半卧位,坐位等体位.
4.对于其他的一些胸部物理治疗措施也要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例如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体位引流等.
5.有咯血,心血管重症疾病,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病史等病人禁止做胸部叩击治疗.
6.叩击时应该避免叩击有创伤,纽扣,拉链处的皮肤.同时还要避开心脏,乳房,骨突如肩胛部,脊柱等处.

‘玖’ 叩诊是怎样的

‍‍

叩诊是指用手叩击身体某表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声音,根据震动和声音的音调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以分为间接叩诊法和直接叩诊两种后者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叩诊是借助于手或叩诊锤,叩击身体某些部位,以引起该部位下面的脏器发出不同的共鸣音,并根据声音的性质及间隔时间来判断该部位是否正常。也可用于判断器官边界的病变情况。叩诊还常用于检查某些关节部位,用以诊断相应部位的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叩诊的原理与声音的音色有关。根据叩诊的目的和叩诊的手法不同又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直接叩诊法(directpercussion)医师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的方法称为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大量胸水或腹水及气胸等。间接叩诊法(indirectpercussion)为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因为该处易与被检查部位紧密接触,而且对于被检查部位的震动较敏感。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下,若未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下。应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因为这不利于叩诊音的分辨。

‍‍

‘拾’ 叩齿的正确做法视频

叩齿是我国古代保健牙齿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食物也日趋精细,结果使得咀嚼器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牙周组织不能得到适当的生理刺激。而叩齿正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增加恰当的生理性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叩齿的方法,是在每日早起和晚间,空口咬合数十次,要叩击得铿锵有声才能奏效,且应长期坚持。

阅读全文

与正确的叩击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红柿盆栽种植方法 浏览:794
绿植墙怎么制作方法 浏览:178
如何培养孩子认识字的方法 浏览:351
小天鹅冰箱门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495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 浏览:917
松手刹的正确方法 浏览:774
芋头怎么煎好吃又简单的方法 浏览:362
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简便方法 浏览:657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示范 浏览: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简便的方法 浏览:527
提鱼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850
记忆拼贴的训练方法 浏览:62
防冻害的最佳方法 浏览:597
练肩颈的最好方法视频 浏览:846
聚会用香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527
最简单的房子封顶方法 浏览:441
咳嗽灸温控贴使用方法 浏览:899
男士如何美白脸部最快方法 浏览:718
学生提分方法怎么写 浏览:306
国标中检测金葡萄球菌的三种方法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