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计算公式
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
(1)实际gdp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是:
1、两者采用的价格水平不同:前者是采用的本期的价格来衡量本期的产出或收入,后者是采用既定基期的价格来衡量本期的产出或收入。
2、两者的经济意义不同:前者采取本期价格衡量本期产出说明名义GDP衡量的是本期经济活动的综合结果,这个综合包括价格水平也包括产量;后者较之而言,相对精确衡量了本期产量成果,更好说明了物质财富的进展情况。
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即投资者可以根据名义gdp和gdp折算指数计算出实际gdp,或者根据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计算出名义gdp。
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人均GDP就是用国内生产总值除以总人数而得出来的数据,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每个居民的平均贡献值。
人均GDP是年收入吗?
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人均GDP就是人均收入,其实GDP和收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简单理解,人均GDP是指每个人平均创造的总财富,而人均收入只是每个人平均获得的财富分配。显然每个人创造的财富值和分配到的财富值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个人创造公司预期收益和个人拿到手上的工资是不相同的。
再例如,同一个劳动者,从事农业劳动每年的GDP产出可能为10万元,但如果进入企业从事工业生产,那么每年的GDP产出可能达到100万元,但收入水平也许并无突出变化。
因此人均GDP与人均收入并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但一般人均GDP要高于人均收入。
此外,人均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存在差异,人均收入中包含社保、个人所得税等费用,而这些收入是不可支配的。
以上关于GDP通俗解释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B. gdp计算三种公式是什么
如下:
1、生产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收入法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
GDP = C + I + G +(X-M)
需知: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数学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名义GDP=实质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关系,则是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100%]-1。
C.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算法
名义GDP
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是不考虑通货膨胀这些因素的。而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通常以某年做基年,然后以那年的价格计算)
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衡量GDP的方法有两种:
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
实际GDP,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进行统计。
实际GDP的各种变动被广泛地用来衡量产出的水平和波动。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通常以某年做基年,然后以那年的价格计算)
D. 实际gdp计算公式是什么
实际GDP=名义GDP/100*某年的GDP平减指数。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
资料来源
在季度GDP核算时,将所有可以在核算时获得的、适用的经济统计调查数据都用于GDP核算。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国家统计调查资料,指由国家统计系统实施的统计调查获得的各种统计资料,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统计调查资料、服务业抽样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价格统计资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主要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数据,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分行业的税收资料等。
E. 名义GDP怎么算 实际GDP怎么算
1、名义GDP是指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相同产品的价格在不同的年份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用名义GDP就无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历史的比较。为了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年份的GDP具有可比性,就需要以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为基准,各年的GDP都按照这一价格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基年,基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谓的不变价格,按基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各年最终产品的价值就是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也称GDP隐含缩减指数(implicit price deflator index for GDP),是指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GDP与该年实际GDP的比率。
2、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应答时间:2021-04-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实际gdp计算方法
关于GDP的核算,按照曼昆的《经济学原理》,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其实GDP还有3种方法进行核算: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我国GDP的统计方法,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当然还要从最终产品和中间投入两方面扣除通胀因素。用生产法计算的GDP,是指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增加值。公式如下: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各个生产要素的收入角度来计算GDP。公式如下: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
支出法:支出法其实就是曼昆的公式,即加总全社会各类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总额:(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再加上净出口。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 怎么算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100*某年的GDP平减指数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
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
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
(7)实际gdp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局限性: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