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清远麻鸡采食量计算方法

清远麻鸡采食量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4 23:18:26

①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一样吗

山鸡与家鸡的养殖方法是不同的。
(一)山鸡养殖的技术
养殖场舍的建造。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干燥、平缓、向阳背风处。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地,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
山鸡运动场地的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地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
山鸡运动场地与鸡舍的总面积以饲养30只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造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钉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木片钉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代替。
雏鸡养殖技术。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4—35摄氏度,4—7日龄32—33摄氏度,2周龄28—31摄氏度,3周龄24—27摄氏度,4周龄为22—23摄氏度,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槽、食槽数量。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 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www.nczfJ.com),初雏1—3天保持24 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二)家鸡的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
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二、棚舍的搭建
1.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2.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3.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4.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
1.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

② 养鸡的食物有哪些

养鸡的食物有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

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

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药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2)清远麻鸡采食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鸡的营养价值:鸡肉味道鲜美且有营养。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但鸡肉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如果长期将鸡肉当做主食食用且不摄入其他瓜果蔬菜及粮食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科学调查认为,鸡肉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响。营养学家指出,由于人们一天中会食用各种食物,平均起来,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

胆固醇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天都吃鸡肉,那么势必会有多余的胆固醇存积在体内,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会增加心脏病、脑血栓诱发的几率。

③ 80平米可养多少只纯土鸡

山地适合养什么鸡?一平大概可以养多少只好?怎么养鸡不易生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人都喜欢食用0添加0污染的绿色食品了,所以很多人回乡养殖山鸡赚钱,那山地适合养什么鸡?一平大概可以养多少只好?怎么养鸡不易生病

山地选鸡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杏花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均适宜山地饲养。这些品种都是经过长期选育逐渐形成适宜山地放牧饲养的优良品种,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一平米大概养多少只鸡?

为保证雏鸡群获得充分的运动和减少疾病的产生,一般1—10日龄一平米养70—80只,11—20日龄一平米养50—70只,21—30日龄一平米养30—40只;31—40日龄一平米养20—30只;41日龄以后一平米养10只左右。

养殖技术:

饲料选择: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场地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

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

3、场地内要有遮荫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另外,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

饲养管理:

一、雏鸡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1、满足雏鸡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育雏室内温度要求是:0—1周龄,33~30℃;1—2周龄,30~37℃;2—3周龄,27~24℃;3—4周龄,24~21℃;5周龄以后保持常温。湿度。主要是注意湿度过高或过低的天气。通风。粪便和垫料,在微生物、温度与水分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氨和硫化氢,所以鸡舍要求通风良好,多开对流窗或装排气扇。光照。一周龄内可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一般要求是随着雏鸡日龄增大而相对减小光照时间和强度。

2、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全价饲料。

3、管理上注意观察鸡群的生活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4、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好疫苗,药物防治这是养鸡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措施。

二、放养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放养包括中鸡阶段(40—90日龄)和大鸡阶段(90—150日龄),中鸡阶段主要是形成骨骼和肌肉,大鸡阶段既长脂肪又长羽毛,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在饲养管理上抓好如下几点:

1、中鸡初期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2、由室内饲养转为放养和由小鸡饲料转为中鸡饲料必须有7—10天的过渡期逐渐过渡,以免应激造成损失。

3、小公鸡要适时阉割(45日龄左右),成功率高,应激少。

4、放牧场地要求宽阔、圈得住、没积水、有遮荫、有青草和砂粒。

5、定期驱虫,60日龄左右一次,90—100日龄一次,进入育肥期前2—3天一次,共三次。

6、大鸡阶段的饲料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使其有适度的脂肪沉积,达到育肥上市的目的。

7、育肥期的管理要求减少鸡的运动、适当遮光、保持安静、舍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疾病控制。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

1、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事实上大多数养殖户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发病率高、死亡大、成本重、效益低。

2、树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观点。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接种成功与否,与鸡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3、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即从建场、进苗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从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防疫规则的总要求,是养鸡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基本要求。

养鸡过程中,呼吸道问题一定要特别注意,推荐你一个:“金方案”!
使用抗病毒药物呼独康,配合呼吸道专用药万呼宁,同时配合抗菌药杆立克,控制继发感染。连用4天,即可看到明显效果,一般用药两天就会发现伤亡减少,采食量明显增加,这是很多养殖户使用后反映效果很好的一个“金方案”

④ 养鸡需要养多少只才有钱赚

看你怎么选择
适合大量养鸡的方法主要有塑料大棚养鸡、笼养鸡和山地养鸡。

塑料大棚养鸡: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
塑料大棚养鸡的优点
取材方便:塑料大棚鸡舍的主要材料为普通农用薄膜,竹子和草帘,这些材料除薄膜外,其它均易获得。可随需随建,不与农争田,且能农牧结合,养鸡肥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便于棚舍彻底消毒,根除病菌。
造价低廉:一般鸡舍建设按每只鸡算约需投资30元,用此法仅需4元,而且搭建简便,省时省工,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原有空闲大棚养鸡,且管理方便,可提高成活率,平均育雏率和育成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1座大棚只需养3批鸡即可收回投资。
光照充足:由于塑料大棚具有半透明特点,受自然光照面积大、时间长,因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
保温性好:这一优点在冬季尤为突出,可提高母鸡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速度。

笼养鸡:
这种养鸡方法,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保证蛋鸡产蛋率稳定、高产和肉鸡增重快,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也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山地养鸡:
就是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荒滩等地方的天然青饲料和昆虫等动物性饲料放养家鸡。它具有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的特点。既降低了饲养成本,又增加了野味,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是致富的好门路。

下面重点介绍这种养鸡的主要技术:

品种选择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杏花鸡、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棚舍搭建
场址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坡。其中最好有树木,以便鸡到树荫下乘凉。
搭棚方法。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层盖顶,以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清棚消毒。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最好是利用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建新棚。

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的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挑出发霉垫草。厚度以3-5厘米为宜。

饲料选择
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雏鸡饲养管理
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 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 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生长鸡饲养管理
生长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是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公母鸡分群饲养。一般公鸡羽毛长得较慢,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生长期采用定时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槽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研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

育肥鸡饲养管理
即10周龄至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12.54 兆焦/千克,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杂草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和肉质更好。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三是搞好防疫,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

疾病控制
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但在养殖户当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树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观点。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接种成功与否,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即从建场、进苗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从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防疫规则的总要求,是养鸡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基本要求。

不知道我这样介绍是否满意,养鸡技术的书很多,你真的想养鸡致富的话,不仅要看有关的书籍,更要通过实践。
最后祝你成功!

⑤ 散养鸡怎么养

饲养土鸡的场地应选择在道路、水电投资省,附近无工业、无污染源,人流量少的荒山或山区,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地表植被丰富,养殖区内60%的地势应较平坦。地势应背风向阳、高燥、取水方便、切忌在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
选择鸡苗:不要随意购买鸡苗,要选择正规的有一定养殖规模的鸡苗场供应的鸡苗,该场应有严格的种鸡免疫程序,手续齐全;从鸡苗的外表判断,要求鸡苗个体大小均匀、生性活泼、叫声有力、头大脚粗、眼凸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洁净、毛色一致。
从饲养品质考虑应选择耗料低、成活率高、耐粗饲、易饲养、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鸡苗。成年后,母鸡体重应在1.5-2公斤左右,公鸡应在2.5-3公斤左右。
场地设备:土鸡的栏舍搭建一般较为简易。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毛竹、杂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简易屋架,顶部及四周(除出入的门外)可用石棉瓦或稻草遮盖,面积按15只/平方米计算即可。
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可用尼龙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积确定按35只/平方米计算,内安装数盏保温灯、煤饼炉或木糠炉(烟排至舍外)即可。待苗鸡脱温后,即可拆除。除了基本的饲养鸡舍(或鸡棚)及配套的饲养设备外,应在场地外围安置2米多高的钢丝护栏,以防土鸡跑丢。

⑥ 清远鸡是如何养殖的

先看看以下资料,就知道鸡养大要多少饲料了,而至于玉米粉,一般占饲料量的55%左右,就按55%就可以计算出玉米粉的用量了。鸡吃料的公式如下:一、蛋鸡(每只鸡用料克数)10日龄前:为日龄+2。如8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是:8+2=10(克)20--50日龄:与日龄相等。如3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量:30(克)。51-150日龄:50+(日龄-50)÷2。如100日龄的青年鸡每只鸡日用量为50+(100-50)÷2=75(克)。150日龄以上的育成鸡,可稳定到100克以上,产蛋高峰期的鸡每天日用料量是120克左右。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投料,1只母鸡到150日龄时累计耗料8.84千克,蛋鸡一年的用料量是36.5千克,可基本满足产蛋的需要,同时也避免了浪费。二、快大型肉鸡(以罗斯308为准)(每只鸡日采食量,克)10日龄以前:日采食量以每天4克的增加。如:7天的小鸡每只每天就吃28克。11-20日龄:为(日龄-2)÷10×50(克)。如:15日龄,(15-2)÷10×50=65(克)。21-30日龄:(日龄-1)÷10×50(克)。如:26日龄,(26-1)÷10×50=125(克)。30-40日龄:日龄÷10×50(克)。如:35日龄,35÷10×50=175(克)。40日龄以后:基本就维持到200克,直到出栏。上述是肉鸡每只鸡每天的采食量。一般情况下,用全价料饲喂,每只鸡到出栏共吃料4.5千克,均重可达到2.5千克。平时养殖时鸡群不要超出当天的采食量,若超出视为鸡群不正常,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就要适当的限制其采食量,否则鸡群就容易发病或发病后难以控制。三、肉杂鸡日只采食量(g)=日龄×2.2

⑦ 养鸡基本知识

一、选择良种

在养鸡生产中,良种化是提高商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专业户应根据当地市场供需情况和自身条件确定饲养肉鸡还是蛋鸡,选择什么品种,同时对所选择饲养品种的饲养技术及生产性能要有足够了解,避免盲目引种。

二、选好苗鸡

苗鸡的质量是能否获得较好养鸡效益的基本因素。养鸡户必须选择信誉好、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较高的种鸡场提供的苗鸡,在第1周龄以0.01%浓度的盐酸恩诺沙星饮水,以消除沙门氏杆菌、霉浆体等病原微生物,同时做好消毒、隔离和防疫工作。

三、自配饲料

专业户可根据饲养标准,因地制宜地配制满足鸡只不同生理阶段需要的 全价配合饲料或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配方自行配制,这样一般会使每百千克饲料成本降低10~20元。

四、添加酵母

适当添加高质量的酵母饲料,减少进口鱼粉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每千克活性酵母粉的营养价值不低于1千克进口鱼粉,且每千克便宜1.6元左右。

五、改进饲养设备,减少饲料消耗

①改进食槽的设计。食槽应用根据鸡龄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有檐料槽,放置高度以槽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为宜。

②改平养为笼养。平养方式占用房舍多,饲料浪费严重。笼养鸡生活在笼内,活动量少,耗料减少。

③鸡舍温度要适中。冬季要保温防寒,夏季要防暑,尤其冬季鸡舍温度不应低于10℃,如环境温度过低,鸡体要多产热,以维持体温,因此耗料多,饲料报酬低。


六、疾病防制

1、有条件的养鸡专业户要进行抗体监测,这样才能保证适时接种,确保免疫质量。

2、严格把握疫苗质量。到质量可靠的疫苗生产、供应单位购买疫苗。严防疫苗生产、供应单位购买疫苗。严防疫苗杂乱,否则会造成抗体不稳,而须反复免疫。

3、严格遵循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严密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主要应做好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甘保罗病、禽霍乱和鸡痘的防制。

4、日粮中加入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预防腹泻性疾病(如白痢)效果良好,但要注意用量及搅拌均匀,且饲喂时间不宜过长。

5、加强对饲料的保存,防止饲料霉变而带来的疾病。

七、饲养管理

1、定期消毒鸡舍和环境,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定期驱虫,散养鸡一般每周驱虫一次,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2、及时淘汰公鸡。在育雏阶段,公雏比母雏多耗料25%左右,若不及时淘汰,不仅耗料多,饲养面积占用多,而且还会影响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最好在刚出雏时淘汰。种鸡群公母比例要适当,蛋用种鸡、肉用种鸡公母比例分别为1:15~20和1:10~14。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使公母比例增为1:30~50,从而减少料耗。

3、注意观察鸡群,及时淘汰病弱或低产鸡。一般情况,这些鸡占总数的5%~8%,多者可达11%,应及时发现,及时淘汰。

4、给予适宜的光照。蛋鸡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6小时。散养蛋鸡,从18周龄起每周增加半小时直至16小时光照。灯泡功率为每平方米2.7~3瓦(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灯高2米,灯距3米左右)。要注意准时开灯和熄灯,光照时数及亮度保持恒定。

5、适时断喙,不仅能防止鸡群喙癖,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饲料浪费。断喙、修喙时间分别为6~9日龄和12~17周龄。

6、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以便于消毒、预防疾病和科学管理。

八、分群饲养

分群饲养是养鸡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宜的群体作为一个饲养管理单位,应与自己的设施、饲料、技术措施相适应。肉仔鸡群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以400只左右为一群,并且要时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按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公母鸡分群饲养不但有利于母鸡生长发育,提高整齐度和商品率,还可更好地适应市场,公鸡群长的快,体重大,可早出栏7-10天,母鸡可晚出栏做为整鸡烹饪食用鸡出售,可明显地提高经济效益。


九、高价出售

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饲养肉鸡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饲养者要时常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当地的鸡苗饲养量,毛鸡需求量决定进鸡时间和数量。一哄而上时,少养或不养,大家停养时自己要多养,这样才能大获效益。但要注意也不能一味盲目等待价格上扬而延长鸡群周龄,这样也不合算,因为8周龄以后肉鸡饲料报酬下降,死亡率高,并且体重过大也不一定好销售。所以,要根据市场行情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适时出栏上市。

十、减少开支

农户养鸡要因陋就简,不需要大兴*木,建造钢筋混凝*房舍,可采用投资较小的塑料暖棚。水、电、药物的使用要合理,各种用具设备要注意维修,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千方百计降低养鸡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⑧ 寻求散养菜鸡的技术!!!

规划设计
选择场地时,应尽量选取离村落、交通干线较远、相对安静、面积以不低于1/3公顷的林地为宜。场地规划根据承包林地的面积、特点制订方案。一般情况,东西长30~50米,南北长50~100米设为一个种养单位,如林地南北向长度较长,中间需设林间小路。一个区域内可设若干个种养单位,每个单位用网隔开,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别设出入口。每个单位内设集中区,集中区设在出口门的一角,为全封闭式,有门进出,区内设饲养棚、饮水器、进食槽。集中区大小以养禽数量定,以能容纳单位内所有家禽不拥挤为度。
前期准备
林间清除杂草,并种植苜蓿、白三叶等多年生优质饲草,为食草禽类提供食物来源。林地靠路边搭建一处临时建筑,供管理人员居住和存放物品器械。
具体措施
根据个人情况,购买蛋鸡场淘汰的小公鸡,或筛选当地生长较快的柴鸡,并购买一定量的鹅苗。一般每个种养单位设鸡苗500~1000只,或鹅苗250~500只,采用鸡鹅混养的模式。
进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锰酸钾溶液对场地消毒。鸡鹅购进后,先在饲养棚内喂养,晚上为保温防鼠蛇侵害,将其放入鸡笼中。中午天气晴好时,可在集中区内,进行户外锻炼。前期喂养时一定要强化声音的条件反射,以便日后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转换场地等工作。20日龄以后,雏鸡抗逆能力增强,可选在中午气温高时,逐渐让禽群走出集中区。这时幼禽个体小、食量小,为便于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一般1个种养单位需要鸡1000只、鹅500只。这个时期禽群损失最大。因此,要注意天气预报。发现天气突变,及时发出信号,将幼禽召至集中区避雨。或用废旧防渗管道,纵向锯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于林间,“c”字口朝向一侧,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
根据情况,每15~20天转换一次场地,通过隔离门在鸡区、鹅区、轮休区之间转换,以减轻鸡群翻刨地表对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坏,使饲草恢复性生长,场地轮休尽量保持林间生态平衡。
随着家禽的生长,要及时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情况每个种养单位存养鸡250~350只、鹅200只。如果准备提前上市,可将禽群分别圈养在集中区内,增加投喂量,减少活动消耗。
配套技术
1.酒糟养虫。用酒糟、有机垃圾、鸡毛和少量土,加水和成半糊状。用泥封好,半月后,能出大量虫子,注意多加鸡毛、酒糟,效果会更好。
2.稻草养虫。在树下开深20厘米、宽50厘米,长度适度的长条沟,把稻草切成小段,用水加热2小时,埋入沟内,用黏土封严,上留浅池,每天浇水一次。半月生虫,这时打开,引鸡吃虫,吃完依旧封好,每天灌水,如此可反复3次以上。
3.牛粪养虫。收集牛粪晒干拍碎,加入麦麸、米糠、生活垃圾,加少量水和匀,堆成堆儿拍实,遮阳15天后,也能长出许多虫子,打开粪堆,就可喂鸡。吃完重新堆好,几天又可出虫。
4.定期饲喂,饮水充分。14日龄前,每天3次,为全价饲料,14天后逐渐变成每天2次,慢慢地增加原粮饲料,注意晚餐要喂饱。
5.定期消毒,及时注射疫苗。
林地养禽的饲养周期一般为90~120天,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获利1500元左右。

这里有养殖光盘卖:
http://www.vcd178.com/goods.php?id=2662

⑨ 养殖(鸡)要注意些什么

1 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特点 1.1 投资少见效快 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鸡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鸡舍的1/5—1/4。一般每个鸡棚饲养2批肉鸡,即可收回全部鸡棚投资。 1.2 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冬天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宣效应”,能提高棚温,节省能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夏天在大棚顶部盖上草苫和秸秆具有较好的隔热效能,通风时将两侧敞开,扯上挡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暑效果。 1.3 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 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目前,国内肉鸡饲养水平已达到6—7周龄即可出栏,出栏后留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这样一年就可出栏5批。按每只鸡获纯利2元计算,每批饲养1000只肉鸡全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 1.4 要求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由于肉鸡生长十分迅速,各方面的营养需要都要及时供给,否则任何一方面的营养缺乏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发生营养代谢病。所以,肉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而且采用颗粒饲料饲喂效果最好。同时,由于饲养密度较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严,如果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鸡群极易发生传染病,如球虫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这就要求在饲养肉鸡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努力为肉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和成活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肉鸡大棚的建筑方式 2.1 棚址的选择 棚址最好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土质无污染、远寓大道无噪音的地方。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如田间地头、村间空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等都可利用。这样可以给肉鸡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2.2 建筑规格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双斜式大棚,棚长2—30m,宽7—8m,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建设面积140—240平方米,可饲养肉鸡1000—1500只。 2.3 建棚用料 塑料薄膜比棚长1m左右,比棚宽多2米左右。按棚长30m养1500只计算,需长4.5m左右的竹竿200根,长8m左右的竹竿20根,砖2500块左右。另外,需准备适量的细绳、铁丝、麦秸或草苫子。 2.4 大棚组装 大棚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以供育雏或加温时使用。 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m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这样纵向立柱共有5排。在每一排纵向立柱顶部用8m长竹竿连接其上就构成大棚纵向支架。然后用长4.5m的竹竿一组。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cm,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这样,一个完整的大棚支架就建成了。 塑料薄膜按长宽的规格事先粘好。盖膜时选择无风雨天气,将膜直接搭在棚架上。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加盖lo—20cm厚的麦秸或其他杂草(为了防止草下滑,可用塑料网罩住)。其上再加一层草苫子或油苫纸,纵横加铁丝埋地锚加以固定。棚顶部每隔3—4m安置一个直径40—50cm可调节的排气孔。棚的四周挖上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 3 大棚肉鸡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器具和尘埃,对泥土地面可除去表层旧土换上新土。检查和维修鸡舍内的取暖光照等设备,消除火灾隐患。备好燃料、电灯炮、灯口等。饮水喂料器具需先用2%的火碱液浸泡消毒12h 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备用。 鸡棚地面干燥后用2.5%的火碱液对棚内地面喷洒消毒。在干燥地面铺上厚度不小于5cm的干净、干燥的垫料,如铡短的稻草、麦秸(6—10cm)、稻糠、花生壳等,后期可用干沙做垫料。均匀排布好所有饮水、喂料器具。 将鸡棚封严后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48h,消毒后开启棚膜、门、通气孔通风换气。熏燕方法:新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水14ml,养过鸡的旧鸡舍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水20ml。先将高锰酸钾溶入盛水的瓷盆中,再将福尔马林倒入。瓷盆周围要将垫料清理干净。应注意不能用塑料盆,否则易引起火灾。 入雏前最少要有24h以上的预热过程,使育雏棚舍内温度保持在32—35℃。 此外,还应备好足够的温开水。 4 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及光照要求 4.1 温度 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有试验表明,5周龄后偏离适宜温度1℃,到8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肉鸡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1—2日龄34—35℃,3—7日龄32—34℃,8—14日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24℃,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应注意,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减少,往往出现拉稀现象,长期偏离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4.2 温度 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5o%~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温度大一些,可达70%,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4.3 光照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速度。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h光照,1h黑暗,采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龄24h光照;3~42日龄16h光照,8h黑暗;43日龄后23h光照,1h黑暗,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1~7日龄应达到3.8w/平方米,8~42日龄为3.2w/平方米,42日龄以后为1.6w/平方。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灯高2m,灯距2~3m为宜。 4.4 饲养密度 肉鸡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养好肉鸡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饲养密度过大时,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病,还导致鸡群拥挤,相互抢食,致使体重发育不均,夏季易使鸡群发生中暑死亡。饲养密度过小,棚舍利用率低。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5~21日龄27只,22~28日龄21只,29~35日龄18只,36~42日龄14只,43~49日龄10~11只,50~56日龄9~10只。 5 肉鸡大棚内环境的控制技术 5.1 春、秋季 春秋季节是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这两个季节的环境平均气温在10~25℃左右,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采取适宜的措施,可以较容易地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3℃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生长提供最佳环境,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即可达到目的。春秋季节一般每天10~15时,外界温度达到20℃以上时,四周薄膜可全部敞开通风,有利于棚内降温和垫料水分蒸发。每天凌晨2~4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可部分关闭棚膜。 5.2 夏季 夏季昼夜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否则易导致肉鸡特别是接近出栏时的肉鸡发生中暑死亡现象。夏季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安装数个电风扇进行降温。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趴伏在上面进行降温,经试验证明,这一办法对防止肉鸡中暑十分有效。另外,还可结合消毒,经常用凉水对鸡群进行喷雾,这样对降低棚温也有作用。酷热时,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要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 5.3 冬季 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常在0~10℃范围内,最低可达零下10℃。而棚内温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可在棚1m线左右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2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二要将全部棚膜关闭,当有阳光时,东西棚前坡约0.9~1.om的草苫于掀起,南北棚早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有利棚内提温。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可将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生1~2个炉子,对棚内进行提温。另外,冬季肉鸡饲养密度可提高到10~12只/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冬季饲养肉鸡另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是棚内有害气体的排除问题,因为通风过大不利于棚内保温。解决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的排气孔,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打开排气孔。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有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5.4 育雏温度的控制 育雏的温度较高,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cm)进行提温育雏。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供温。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要求逐渐下降,饲养面积增加,可按要求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拆除挡膜。 6 大棚肉鸡的饲养技术要点 6.1 饮水 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应一致,以后改饮凉水,这样可刺激雏鸡的食欲。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6.2 喂料 刚进雏时饮水后2h喂料。最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而不影响后期体重。饲喂次数应适宜,一般第一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目前肉鸡的饲料配方一般分三段制:0~3周龄用前期料,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d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6.3 大棚肉鸡的疾病防疫程序 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ml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漓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 用药程序:1日龄口服补液盐、速补-14或赐益多饮水;2~6日龄百病消饮水,每天2次。也可用庆大霉素4万u/i饮水,8~12日龄强力霉素粉0.005%~0.01%饮水;15~17日龄氟哌酸纯粉0.005%饮水,15日龄以后用多种抗球虫药(如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药7d停5d;31~33日龄:环丙杀星或恩诺杀星0.005%饮水。 以上免疫程序和用药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时,养殖户要结合本地鸡病发病特点、种类等灵活应用。

阅读全文

与清远麻鸡采食量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腹肌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03
isdg爽快酵素胶囊的食用方法 浏览:106
如何学好阅读理解方法 浏览:123
奥迪水壶的安装方法 浏览:963
红米四设置自动开关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54
手指扭伤如何消肿快速方法 浏览:201
快速治疗烂嘴的方法 浏览:806
电路阻值的计算方法 浏览:967
测量房屋角尺的使用方法 浏览:801
禽腺病毒检测方法 浏览:473
皮制手机壳清洗方法 浏览:156
学习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8
橘子的使用方法 浏览:978
四年级检测电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浏览:935
安阻法的测量方法 浏览:143
儿童低烧怎么办简单的退烧方法 浏览:398
淘宝上的存钱方法怎么存 浏览:109
猫术后化脓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4
夹核桃的工具安装方法 浏览:19
二年级画小汽车简便方法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