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暂估收入怎么处理
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账户处理:
借:应收账款---暂估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次月冲回:
借:应收账款---暂估收入 (负数或红数)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负数或红数)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负数或红数)
在开票时正常处理
拓展材料:
材料暂估的会计原则: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材料已经入库,而材料的发票账单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同时到达或当月不能及时到达,这些到库材料应该在本月底作会计处理,从而充分反映本月财务状况。
2、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材料暂估的发票账单在到达时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充分反映材料暂估的实际金额。
3、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应在材料到达时和材料发票到达时分别作会计处理,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得到反映,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企业当时未达发票账单金额,以便企业了解当时的负债情况;及根据做材料暂估的入库单据查明未达账单的单位,了解发票账单不能到达的原因,及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
B. 什么是暂估收入
暂估收入即暂估入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40号)规定: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已将货物移送对方并暂估销售收入入账,但既未取得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也未开具销售发票的,
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本公告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2)收入暂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暂估的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三条“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
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第七十八条“本制度所称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
(二)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
(三)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四)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之规定,就会计核算的角度而言,固定资产无论是否办理竣工决算,
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已实际投入使用的,即可以并且应当按照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并提取折旧,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因此对该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提取折旧是符合财务会计制。
C. 收入暂估入账的会计分录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尚未开具发票时,可以先对收入进行暂估,其暂估的分录和正常销售时的分录一样,借:应收账款—暂估,贷:主营业务收入—暂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暂估后,企业需要在下个期间做相反的分录进行冲减,然后按实际金额入账。
拓展资料
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公司等
1.暂估入账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存货暂估的基本概念:暂估,是指按照现行 会计准则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暂估也是指本月存货已经入库,但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
2.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应在材料到达时和材料发票到达时分别作会计处理,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得到反映,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企业当时未达发票账单金额,以便企业了解当时的负债情况;及根据做材料暂估的入库单据查明未达账单的单位,了解发票账单不能到达的原因,及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
3.会计为什么需要暂估,需要如何做账? 相信各位老板们都知道,企业的生存与兴衰,就是会计笔尖的钢钎,在算盘上运筹。 把开源的涓涓细流,汇进收入的水库,坚守着节流的闸门,精打细算着支出的流量。 将极其复杂的数字变成了具有企业发展方向的导向标。 因此,每个企业的会计们都“身怀绝技”,具有严谨的专业性,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随之而来的预估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每一个会计都具备的技能——暂估。 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即暂估行为出现了。
D. 暂估收入转正式收入,成本怎么做
金额使用负数对冲即可。
按之前的暂估数进行计算,少了就添加。多了就用负数冲出来即可。
暂估收入即暂估入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E. 如何暂估收入
暂估的是什么收入,如是主营收入按成本+税金+利润,如其他收入按成本+税金
F. 预估收入如何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可以通过预计销售增长率来预计销售收入:
第一、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率指的是:一家公司某一段时间销售收入的变化程度.销售收入增长率计算公式是:
销售收入增长率=(新的销售收入金额-原销售收入金额)/原销售收入金额100%
那么,对于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来说,就算公式就是:(预计本年销售收入-上年报表中销售收入)/上年报表中销售收入100%。
(1)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2)该指标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3)销售增长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分析。
一般情况下,销售额基本等于营业收入,如果不能取得销售额的数据,可以用营业收入代替销售额,计算需要的指标。
当期收到对方付款
借:银行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XX税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G. 预估的收入与实际确认收入差额怎么做账
预估的收入与实际确认收入差额,可以在未申报收入填实际与预估的差额,并负数表示,预估收入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借:应收账款—暂估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次月冲回:
借:应收账款—暂估收入(负数或红数)。
贷:主营业务收入(负数或红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负数或红数)。
预计销售收入的年增长率计算方法:
1、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本期期末销售收入的金额-去年同期销售收入的金额)÷去年同期销售收的入金额×100%。
2、预计本期销售收入的增长率=(预计本期销售的收入-上期销售的收入)÷上期销售的收入×100%。
H. 预估收入账务处理
税额不用暂估,次月将上月分录直接冲红,然后做正确的分录就可以了,其他的附加税需要计提
3月 借:应收账款-暂估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4月 借:应收账款-暂估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4.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