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象棋如何计分
根据最新2011象棋规则:第13,14条
第13条 成绩计算
13.1 每局棋结果,胜者2分,负者0分,和棋各记1 分。
13.2 团体赛记分,分别记“场分”(团体分)和“局分”(个人分)。每场棋结果,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13.3 可根据比赛需要调整双方胜、负、和的记分标准。如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和棋各计1分或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先手方和棋计1分、后手方和棋计2分等。
第14条 名次确定
14.1 在一局循环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排列名次,积分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按以下顺序区分:小分(所胜对手的全部积分与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之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局数、对局时后走。
14.2 在两局或多局循环制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场分排列名次,场分多者列前。如场分相等,则按以下顺序区分:局分总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胜局。
14.3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有以下两种区分办法供选择:
14.3.1依次比较对手分(所对弈过的全部对手的积分之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前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3.2依次比较累进分(每轮积分相加总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去除第一轮得分进行比较,如仍相等,则再去除第二轮的积分,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4在比赛开始前退出,如系循环制且剩余为双数,应重新抽签。如系积分编排制,可考虑补足双数。一旦出现单数,凡轮空者的成绩按胜局计分,其对手分按有分棋手中的最低得分处理。
14.5 在一局循环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等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直胜、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后走胜局,后走局数,直至区分。
4.6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的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同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团体对手分(所对弈过队的场分总和)、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前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7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也可根据各队的总局分排列名次,多者列前。14.8 在队员总分制(无论循环制或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根据各队棋手个人名次总和多少排列名次,少者列前。如相等,则比较最高个人名次。
㈡ 国际象棋比赛的中间分是怎么计算的。
国际象棋由黑白两棋组成,执白先行,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
比赛规定: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成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局"。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
双方都无法将死对方王时,判和;
一方连续不断将军,对方王却无法避开将军时,成为"长将和";
轮到一方走棋,王没有被将军,但却无路可走,成为"逼和";
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为和局。
布子规则:
棋盘和棋子
国际象棋棋盘是个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黑白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六种: 王(1)、后(1)、车(2)、象(2)、马(2)、兵(8)。
在正式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中可以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走子规则:
· 王: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着限走一步。
· 后: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 车:横、竖均可以走,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 象: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 马: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也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特殊着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
·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
在下面四种情况下,王车易位不允许:
王或车已经移动过;
王和车之间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对方"将军";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 望采纳
㈢ 中国象棋中局技巧
中国象棋中局技巧
导语:下过中国象棋的人都知道中局是什么意思了,那么关于中局的技巧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的中国象棋中局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象棋中局技巧
实战中,双方布成阵势以后,即在中局进行较量:先手方使用各种战术力求伺机扩大优势,后手方则使用各种战术争取达到并先和反先。这是个普通知识,但是较难驾驭。由于中局千变万化,局势错综复杂,资历接触频繁,使对局的高潮部分,战斗激烈。双方在攻杀防守中,很多关节都需通过分析形势,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相机运用不同战术。这些战术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分述如下:
一,运子取势。实际上,棋战一开始,每步棋也就是在运子。由于下棋的目的在于擒王取胜,因此每一步棋也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取势,易于掌握主动,如何取势则要事先制订的战略进行,或侧翼沉底,或中线突破,或稳己而后攻敌,或以实力决胜负等等。无不根据对手和本人情况而定,因此运子取势可说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术体系。如中路突破,既要集结中线,用当头炮盘头马强渡中兵威胁对方中路,随时可以进马四六线破象攻杀,进三七路盘顶胁角,继而再进二八路窥视,又要根据对方上士情况,出车抢占两肋,控制对方将门,先发制人。这种运子战术须要在一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通盘考虑,缜密策划,并根据临阵的具体局面,通过一系列的运子过程,以达到取势争先的目的。如果没有好的形势,很多攻杀战术就无所依托,很难实施。
二,弃子强攻。如弃兵,弃马,弃车,弃炮以达到争先,取势,攻杀,解围,入局的目的,这是在开中局阶段常常运用的战术手段。它对一盘棋的胜负往往起关键作用。这类战术的指导思想,多在通盘考虑之下,舍子攻帅,弃小就大,牺牲局部利益争得全局胜利。至于中局阶段的弃马,弃车,弃炮的战术,则更是不胜枚举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对子争衡。争衡,包括通过兑子谋求优势,争取先手或简化局势,缓和危机,甚至败中求胜。兑子战术,也和运子,弃子两大类战术一样,是中局攻杀战守中最常见最普通最基本的战术之一。常见的有兑子争先兑子取势兑子入局和兑子缓和局势等等。兑子还可分为直接兑子,间接兑子,不等价兑子和计算子力价值。通过这些战术兑子,达到争先,取势入局的战略要求。
谋子。也是战术的一种。它虽不象运子,弃子,兑子那样广泛,也未形成较大体系。但掌握了谋子战术,就会通过子力移位,拴链牵制,胁迫进逼,兑子等手段"得子",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消弱对方的实力,形成多子获胜或攻杀入局的目的。
在上述的几大类战术体系中,还可以组合成某些具体的战役。如:中路突破,侧翼出击,铁臂合围(钳形攻势),抄袭后路(底线进攻),声东击西,攻占要点,诱敌深入,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冷着奇袭等。
掌握战术的重要性
棋战变化万千。小小棋枰上,经过对弈双方的共同劳动,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乐普。象弈艺术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爱,其魅力也许就在这无穷尽的"变""幻"上。当然这种"变"也不是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的。我们学习象棋理论,研究象棋战术,正是试图从散乱的很难有重复的棋局中,找出其运子和子力相互配合的规律。可以说,它是艺术,也是科学。它同军事,心里学,哲学一样既相通也相别。每局棋的结果只有胜,负,和三种。一般说来,下棋的人总想取胜,即使纯粹为了消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常常是事与愿违。
例如:比赛中如果和即可获得优秀名次甚至冠军,那么棋手的'战略往往是先立于不败之地,采取紧守,兑子消减双方战斗力等手段。而对于那种非胜不可以达到竞赛目的(虽然这是竞赛中需要尽力避免的心理状况)的棋手来说,哪怕对手棋艺高超,也只有破釜沉舟强攻硬取这一战略决策了。
战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为达到既定战略目的服务的。但这并非一厢情愿的事。要达到自己的愿望还得靠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基本战术手段运用得是否得当,高明。徒手相搏,力强者胜。
棋战结果常常要到残局才能见分晓。然而形成胜,负,和趋向的残局却是由基本战术技巧所决定的。如果不熟悉中局运子的种种战术那就很难按自己的意图进入残局。正如古谱《橘中秘》中有名的"弃马十三着"。就是只用十三个回合便结束了战斗。
对于能在某一战略指导下,将各种基本战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高手,他们在或长或短的中局过程中就能根据形势,选择不同的战术或战术组合,以造成于己有利的形势进入残局,并由此决定一局棋的结果。
所以,掌握各种各样的战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㈣ 中国象棋如何计分
根据最新2011象棋规则:第13,14条
第13条
成绩计算
13.1
每局棋结果,胜者2分,负者0分,和棋各记1
分。
13.2
团体赛记分,分别记“场分”(团体分)和“局分”(个人分)。每场棋结果,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13.3
可根据比赛需要调整双方胜、负、和的记分标准。如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和棋各计1分或胜方计3分、负方计0分、先手方和棋计1分、后手方和棋计2分等。
第14条
名次确定
14.1
在一局循环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排列名次,积分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按以下顺序区分:小分(所胜对手的全部积分与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之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局数、对局时后走。
14.2
在两局或多局循环制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场分排列名次,场分多者列前。如场分相等,则按以下顺序区分:局分总和、胜局、、直胜、犯规、后走胜局。
14.3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个人比赛中,根据个人积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如积分相等,有以下两种区分办法供选择:
14.3.1依次比较对手分(所对弈过的全部对手的积分之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前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3.2依次比较累进分(每轮积分相加总和)、胜局、犯规、后走局数。如无法区分,则去除第一轮得分进行比较,如仍相等,则再去除第二轮的积分,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4在比赛开始前退出,如系循环制且剩余为双数,应重新抽签。如系积分编排制,可考虑补足双数。一旦出现单数,凡轮空者的成绩按胜局计分,其对手分按有分棋手中的最低得分处理。
14.5
在一局循环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等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直胜、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后走胜局,后走局数,直至区分。
4.6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根据各队所得的场分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场分相同时,则按以下顺序依次区分:团体对手分(所对弈过队的场分总和)、全队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全队犯规。如无法区分,则比较前一轮成绩,以此类推,直至区分。
14.7
在一局积分编排制的团体比赛中,也可根据各队的总局分排列名次,多者列前。14.8
在队员总分制(无论循环制或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根据各队棋手个人名次总和多少排列名次,少者列前。如相等,则比较最高个人名次。
㈤ 中国象棋比赛的中间分是怎么计算的
国际等级分是称号条例和许多重大比赛竞赛规程制订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统计几率理论中的正常几率函数,转换关系用表格列出。其计算原理是:凡可以计算等级分的比赛,按本人等级分和对手等级分的差异从概率函数表上查出预期得分率,然后计算预期得分(瑞士制和循环制算法有所不同),最后把实际得分和预期得分的差乘以换算系数(根据不同情况分为10、16、25三种),正值为升,负值为降。在每个统计期内把升降值予以累计,便确定了每个棋手下次公布的新等级分(半年内有效)。
表1:由得分率P查等级分差
D(P)
〖BHDFG1*2,WK52ZQ2,K52。4ZQ2,K52ZQ2W〗P
DPPDPPDPPDPP
DPPDP
100-832736611749-7
32-13315-296
99677822626511048-1431
-14114-309
9858981251647-2130
-14913-322
9753880240639546-2929
-15812-336
96501792306298745-3628
-16611-351
9547078220618044-4327
-17510-366
9444477211607243-5026
-18409-383
9342276202596542-5725
-19308-401
92409175193585741-6524
-20207-422
9138374184575040-7223
-21106-444
9036673175564339-8022
-22005-470
8935172166553638-8721
-23004-501
8833671158542937-9520
-24003-538
8732270149532136-10219
-25102-589
862966813351734-17717
-27300-
842846712550033-12516
-284
表2:由等级分差D(P)查预期得分率P
H:高分棋手
L:低分棋手
〖BHDFG4*2,WK42,WK2,WK2,K42,WK2。2,K42,WK2。2,K
4,WK2。2W〗P等级分差HDPLP等级分差H
DPLP等级分差HDPLP等级分差HDP
L
0-3505092-986337198-20676
24345-3578911
4-10514999-1066436207-21577
23358-3749010
11-175248107-1136535216-22578
22375-3919109
18-255347114-1216634226-23579
21392-4119208
26-325446122-1296733236-24580
20412-4329307
33-395545130-1376832246-25681
19433-4569406
40-465644138-1456931257-26782
18457-4849505
47-535743146-1537030268-27883
17485-5179604
54-615842154-1627129279-29084
16518-5599703
62-685941163-1707228291-30285
15560-6199802
69-766040171-1797327303-31586
14620-7359901
77-836139180-1887426316-32887
13超过73510000
84-916238189-1977525329-34488
㈥ 中国象棋中局要领及分析
中局的任务主要是做好形势判断、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形势判断是以棋手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对棋局形势进行反馈、得出分析结论,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战略决策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需要精雕细刻的战术手段来完成;战术实施不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的需要,反过来又验证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是否正确,战术知识和技巧还为形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战术是组织子力进行战斗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某些进攻或防守的战术手段,是为了达到争先、夺势、得子、做杀、谋和等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中局战术一般是通过运子、兑子、弃子等方式来完成的,中局战术贯穿于中局的整个过程。初学者在象棋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尚难以对棋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那么,由象棋的战术入手并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锻炼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较为正确的学习途径。
学习战术可先学一些精炼的杀法。战术典型和名手实战范例,从中分析和掌握各种形势和条件下运用子力攻杀与防守的技巧,在培养“第一感觉”——也称“直感”的同时,逐步领会实施这些具体的技巧的作用和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对战略思想与目标、以及形势判断产生一些感性认识。待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将某些局面试行作出自己的分析了,即使这些分析还很不成熟和准确,但只要坚持不懈地研究解拆,不断地修正,就会逐渐接近正确或比较正确。
提高中局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观摩与打谱
观摩与打谱是学习象棋的重要方式。观摩别人,尤其是名手实战时(例如:擂台赛、表演赛及电视快棋赛等),观摩者也全身心地投入,分析每一着棋的作用和目的,再试着替另一方思考:有几种走法,都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哪种,等等。待另一方棋手走棋后,可自行对照一下有什么异同,若有不同还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及优劣,然后再跟着对局实战的进程继续思考。有条件的初学者还可在事后向对局者或其他高手征询请教,然后经过整理分类予以保存,以备随时查阅。另外,通过观摩的过程,初学者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与实战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打谱就是从书、报、杂志上学习棋艺。时代进步了,信息载体又增加了录像与计算机,这些载体上记录了很多象棋知识和理论的总结。就中局而言,那些战术实例、杀局赏析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文章等都是值得学习的素材,读者还可从名手实战对局中截取中局片断,进行专门的中局研究。这些信息大都包涵了丰富的内容,有很多精辟的理论分析、清醒的战略决策、巧妙的战术手段等等,都是初学者学习中局的好教材,我们从中既要借鉴名手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
观摩与打谱的过程中,要做到学得进去:注意力相对集中,尽量记住一些知识,争取多理解掌握那些应用战术的技巧;另外还要跳得出来:从理论上来辨析这些知识,争取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初学者不仅会获得很多的中局基本技巧,对中局理论也会有一些初步的体会,自然为下一步投入实战打下必要的基础。
假如初学者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学习,则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方法上,得到适当的帮助,少走一些弯路并取得较快的进步。
二、实战与总结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了一些书本知识,就要参加实践,象棋的实践,主要指与别人的对局实战。初学者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实战、总结,这样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才能对学习到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变成自己的东西。实战将有助于初学者了解并适应不同风格的棋手,锻炼心理调节能力,丰富比赛经验,培养独立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实战还可以及时找出自己学习上的欠缺,明确中局的学习方向及提出对自己的进一步要求。
比如学习了一些布局变例,对此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就要大胆主动地应用到实战中去印证,不要怕输,经过反复实践,则可以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大多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但在实战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局面及选择,这就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实战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类型的棋手,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就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多找一些不同风格的棋手进行实战演练,从中体会不同风格棋手的特点,摸索总结出较为适用的战略战术。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形成一定的风格,有人善于用炮,有人惯于使马,还有人爱走进兵或飞相;有人棋风凶悍好杀,有人棋风细腻缠绵,有人棋风稳健攻守兼备,有人棋风刁钻善出奇着……,只有通过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的棋手,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学各种风格之长,补己之短。
在实战中肯定会暴露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因此而遭到失败是常有的事,每个人不可能都是常胜将军。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初学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平常训练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利于找出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差距而引起警觉,再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或弥补,那么在正规比赛中就可以少犯类似的错误,多获得一些成功。人就是在不断与谬误做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棋手也一样,克服缺陷不断进步是十分正常的学习规律。
在实战中要严格遵守行棋规定,例如摸子走子、落子无悔、超时判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行棋习惯。象棋的实战中,棋手不允许参考任何书谱,也不许证询他人意见,遇到问题必须独立思考地去解决,在临场限时或限着的制度要求下,大脑需要快速运转,尽量预见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棋手平时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实战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界曾流行一句话:“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对于提高中局实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实战对局是掌握和提高棋艺的必由之路,而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实战对局后的复盘研究总结则是对此的重要补充手段,而且可能会由此而得到某方面的升华。棋手们普遍认为实战后的复盘拆解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技术练习,所以历来都受到棋手、尤其是高级棋手的重视。
复盘不仅是对所下的棋局简单地重复一遍,事实证明,要想取得“实战”的真正良好效果,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把自己的对局过程默记下来,再与对手交流(自己也要进行独立地)探讨对局的得失关键,选择变例的依据和演变结果,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要予以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来总结该局的经验和教训。
复盘探讨时要注意虚心,不论棋局的胜负结果如何,都有值得总结的东西,要具体地由双方的战术手段入手,进而对自己实战过程中的形势判断、决策和思维计算等方面予以总结并找出得失。复盘可以参考书谱资料,尤其是在棋局的关键处,互相对照一下则有利于得到启发,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实战进程要完全凭自己的记忆和思维去比较和判断,无形中就加强了棋手的抽象记忆、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局时的注意力是否相对集中并适当合理分配;不论遇到什么对手,心态情绪是否平稳正常,能否做到不骄不躁不怯阵;遇到挫折或失着后是否能正确对待并及时调整心态;时限较紧时能否正常应对等等,对这些心理体验及时予以认识和总结,也很必要。
“实践出真知”,对自己尽了努力所下的每局棋,必须要认真总结,复盘后还要有所记载,及时记下总结的要点,既可以一局多议,也可以一事一议,只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并说明问题即可。
三、锻炼基本功
我们曾在本教程第一编的“怎样进修棋艺”中提到夯实基础,那里讲的主要是要扎实地掌握象棋的基础知识,现在着重讲的则是怎样提高下棋的基本能力的问题。除了前面介绍的观摩与打谱、实战与总结外,还有一些公认的锻炼基本功的较好方法,例如:杀局心算、审局测验和快棋实战。
杀局心算既可以选择排局(例如古谱《适情雅趣》中的杀局),也可以截取名手实战对局的入杀片断,作为心算练习的素材。既是心算,则须只看棋局形势来默算各种变化和结果,而不直接动手摆动棋子或先看答案,如辅以时间限制并记下所用时间,效果会更好。坚持这种强化训练,不仅可熟练掌握各种杀王技巧,培养杀局感觉,还可以锻炼思维计算能力并提高速度。
审局测验是选取一些典型的名手实战局例的关键形势或布局变例的分路时刻,先进行独立观察分析,试着得出自己的判断,替轮走方作出战略决策并设计具体的战术实施方案,仔细推敲双方可能采取的着法及演变的结果。然后再与名手实战着法或布局变例的演进及结果进行对照,看一看着法与结果有哪些异同,还有没有未发现的变着,等等。不论着法与结果是否异同,都还要通过拆棋来验证结果,从而找出正确或较为正确的答案。象棋的高手在独立进行布局和前中局研究时,也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在某种布局中准备设计新方案或探寻新对策,即可自行摆上新棋图来进行独立研究,方法虽然与上面所说的审局测验相近,目的却不尽一样。
杀局心算和审局测验有助于棋手提高审局计算和独立决策能力,尤其是对那些自修的棋手来说,如果能坚持这两种训练并严格要求,再不断增加难度和提高标准,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由于缺少实战演练的欠缺。
象棋竞赛规则中对正式比赛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遇有争夺激烈、形势紧张的对局,经常会出现一方或对方时限紧迫的情况,况且还有为区分名次的加赛快棋和专门举办的快棋比赛也十分常见。这些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要求棋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敏锐,强调思维计算的速度,还要求棋手合理分配用时,因为超时而判负与输棋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中合理分配用时的问题较为突出,快了很难精确,求精又需耗用一定的时间,处理好这个矛盾,既需要具备熟练的过硬技术,还要有当机立断的能力,以及有关快棋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棋手为了适应正式比赛的紧张情况和提高训练强度,在平时训练中往往适量地安排一些快棋比赛作为调整,对于那些思路稍显缓慢的棋手针对性作用较为明显。快棋比赛除了较高级别的采用限时并限着外,常见的大多采用若干分钟包干制,例如每方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不同用时标准,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棋手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快棋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过多过滥,以免养成草率的习惯,反而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㈦ 下中国象棋怎样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象棋水平的的关键点就是提高象棋计算能力。象棋计算的精准度提高了,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那么如何提高象棋计算能力呢?下面分享几个方法。
一、了解、熟悉棋理
所谓棋理,就是象棋布局的道理,也是前人对象棋布局一般规律的总结,在多数情况下适用的择优方法。棋理的内容很多,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例如,有人说“三步不出车,就是臭棋”,但偏偏有些布局是缓开车;棋谚常说,忌马不活,但偏偏有些布局开局就弃马;胡司令曾说:多子好走,但曹岩磊最擅长的却是弃子攻杀.....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是不是证明棋理就没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棋理来源于计算,是象棋计算中总结出的一种规律,没有计算的支持,棋理往往并不是绝对的正确。例如在象棋软件面前,很多棋理都站不住脚,不按棋理走也不见得会失败,但违反棋理的前提是计算精准,精准可以弥补不足。总结一下,象棋棋理和生活中的一些哲理一样,不能死记硬套,需要区别处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一味的钻牛角尖只是得不偿失。作为人类,在对弈过程中走的招法不可能每一步都是最优解,因此,棋理还是非常重要的,熟悉棋理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计算、完善布局、减少失误。
二、背记、理解棋谱
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棋理,提高象棋计算还需要背记、理解棋谱。如果把象棋的对弈过程比作数学计算。那么开局的棋谱、残局的基础杀法可以看作是解题过程中运用到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虽然不能改变计算的结果,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计算的效率和计算的准确度,尽快地得出计算结果。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残局定式:单车和士象全。这个公式如何运用?作为劣势方,只要将残局引导到这个局面,就达到了目的。而优势方,就要尽量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这就是残局定式最基础的一个运用。
有人说象棋棋谱千千万,光靠背能记住多少?背记棋谱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理解棋谱,着名的求道派阎文清大师曾提出过一个学棋的方法:背好棋谱,理解棋谱,忘记棋谱,忘记的过程就是消化理解的过程。听起来有些抽象,实际上却是非常朴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小时候我们背记的乘法口诀,当你没有背熟时,通常会出现用错公式的时候,有时还不如手算的准确,但是当你把这些公式熟记、分化、理解之后,就可以熟练运用到各种解题过程之中。
背谱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棋友常说,我不背谱的时候还能赢棋,一背棋谱感觉输得更多了;还有的棋友说,我在网上看到别人用套路开局,怎么下怎么赢,好不容易把棋谱背下来,到自己用的时候就不灵了,对手偏偏不按棋谱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棋谱不对,而是棋手们对棋谱的理解程度不够深,一味的死记硬套,对手稍一变招,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归根结底是没有理解棋谱的缘故。如何理解棋谱呢?以开局为例,一般来说,每个象棋开局都有几种最基础的变化,理解棋谱就是要理解每种变化的进攻点在哪?布局的弱点在哪?对手的反击点在哪?常见的陷阱在哪?等等。理解了这些才能开好局,平稳或占优的情况下进入到中局。
三、勤复盘,会拆棋,打造棋感
复盘、拆棋都是提高象棋水平有效的途径。复盘就是把自己的对局再走遍,分析自己在对局中想走未走的招法,找出行棋过程中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拆棋就是将对局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再演练一下,寻找最佳的招法。拆棋的方法多样,可以拆解自己的对局,也可以拆解大师的对局;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借助象棋软件;可以拆解全局,也可以拆解对局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复盘、拆解,得升棋感,就是对局中的感觉。在对局过程中,计算不可能面面俱到,棋感好的棋手,可以很快发现复杂局面中最优的招法,棋感差的,可能想了半天也会出漏招。棋感一方面在于天赋,但同样也需要积累总结,见得多了自然就识得广了。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想好不动子,动子不悔棋。有些象棋爱好者,对局过程中摸摸这个棋子,再摸摸那个棋子,走一步棋要动好几个子,恨不得把对方的棋子也摸一遍,这种习惯对计算的帮助不大,同时会扰乱思路,不可取。还有的棋友,到了陌生局面,对方刚落子,就提子运招,靠感觉下棋。象棋不是赛跑,并不是以速度评定胜负,没有计算的支持,全凭感觉的行棋非常容易出漏招,而一步漏招往往会决定一盘棋的胜负。最后再说悔棋,可以说,喜欢悔棋的人多数是初学者,真正的高手是不屑于悔棋的,因为没必要,输了可以再来,悔棋输的可就是棋品了。看王天一、洪智的直播,只有让别人悔棋,基本没见过他们悔棋,职业棋手的素养可见一斑。
㈧ 中国象棋计算技巧
1、由浅至深,从简单到复杂:先学会计算一两步,然后更多步。
2、不动手:看图或者看棋心算,不要摆棋。
3、观摩对局:观察高手下棋,思考他们双方的走法,再根据他们实战走出来的,进行对比。
4、实战:走棋前,在内心认真推算对方可能会如何应对。
5、背谱:背诵棋谱里面的经典攻杀方法,减少实战时的计算时间。
㈨ 象棋:计算
象棋靠计算,得累死你。你觉得别人计算差,那是因为你看的不是高手的棋。高手的棋你想都想不到,何来计算呢。好的棋手更多的是靠直觉和棋感。从第一步就能看到结果。第一步就能感觉到第10步以后的结果。局面感觉很好。形势判断非常强,至于战术手段那全是基本功,不必提。那些全不用计算。感觉就好了。觉得你下棋下的少。象棋理论知识积累不足。棋理不怎么通。如果有深厚的象棋基础,以不变应万变。脑中会有很多棋,很多技术手段的。临场去想,去计算。计算什么呀。人家都胸有成竹了,你还没点竹子的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