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个税计算方法24条

个税计算方法24条

发布时间:2022-11-01 01:13:09

①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工资个税公式: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②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和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算个税方法: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扣除社保后的月工资-起征点5000元)*工资所在级别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③ 个税怎么计算公式

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应纳税额=(应付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税率-附速算扣除额:调整后的第 7 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每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为0。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快扣105元。
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快扣555元。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1005元。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2755元。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快扣5505元。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13505元。
拓展资料:
1、工资税计算方法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应付工资-三险一金)-5000,工资=应付工资-四款-纳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和物业租赁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果每次收入低于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笔所得额-800)*20%,如果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项所得额*(1-20%)*20%,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总收入-财产原值-合理税额)*20%。
2、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和意外收入的应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项所得额*2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税法修正案的相应规定,现就有关实施的具体问题公告如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法修订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表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先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年度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前8个月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相应税率-速算扣除)×8/12,未来4个月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对应税率-速算扣除)×4/12,年度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纳税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并进行终结支付。只有超出部分需要依法征税。
3、比如一个人月薪10000元,每月缴纳社保公积金1000元,其中一个孩子在上学,每个月可以抵扣1000元,那么他的个人应纳税额为10000- 1000-1000-5000=3000元。对比个人所得税利率表,可以计算出他的个人应纳税额为3000*3%=90元。个人所得税是规范税务机关与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第一个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来征收个人所得税。直到 1874 年,它才成为英国的固定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有足额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有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 个税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3、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⑤ 个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税计算公式如下: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3%,一般纳税人17%。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2、营业税率:不合格5%,合格3%,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3、附加税:(1)城建税:7%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7%;(2)教育费附加:3%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3%;(3)地方教育费附加:2%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2%;4、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0.03%粘贴;帐簿按5元/册计缴;每年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之和的0.05%缴纳;5、企业所得税:(1)审计税:税率20%,25%。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利润*适用税率。(2)核定征收:20%和25%的税率由专门管理人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税率:7%和10%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销售额*核定所得税率*适用税率6。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原起征点3500,现在起征点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⑥ 个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个税的计算公式是:个人所得税=[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也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⑦ 个人所得税两种计算方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两种计算方法:

一: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方式如下: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方式如下:

发放的奖金数与居民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采用累计预扣法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⑧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⑨ 个税怎么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纳税额=个人的应税额*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而应税额是个人当年的工资总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等法定扣除后的余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阅读全文

与个税计算方法24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钢窗安装方法 浏览:124
测排卵什么方法最准确 浏览:850
抒情方法有哪些 浏览:432
青岛梅毒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998
脸上汗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60
好的教育方法的视频 浏览:58
快速上枕头荷叶边方法 浏览:736
手机拍照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4
什么方法治口臭 浏览:173
幼儿美术活动教学方法 浏览:126
瑞典轻症治疗方法 浏览:616
原始股退出计算方法 浏览:409
水泵间隙的测量方法 浏览:520
材料分析方法视频 浏览:332
杜兰特真正的训练方法 浏览:320
网上买床安装方法 浏览:784
奶奶教裁剪方法简单好用 浏览:451
老人机短信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7
化肥中氮的含量检测方法视频 浏览:79
照片如何加水印方法 浏览: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