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藏干是由余气、中气、本气所组成的
比如说丑
余气为子中的癸水
中气为巳酉丑三合金的辛金
本气为己土
依次类推
2. 天干地支如何计算
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一来现今社会已经离不开国际化,沿用老的历法已经不现实;二来天干地支在民间多用于算命测字,带用浓重的迷信色彩,实在与科技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抛弃她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事件、诗词、字画等中,又出现大量天干地支纪年法,对他的了解、熟悉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让我们稍微了解一下:
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
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
总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着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择。甲子,王乃洮颂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意思是说,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
六十花甲子
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 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 甲戍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已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戍 24.丁亥
25.戊子 26.已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已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已酉 47.庚戍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已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戍 60.癸亥
这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从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换算
一、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3. 地支藏干口诀
我的记忆方法比较特殊,适用于对数字敏感的人使用:
1.把十天干转换为1~10的阿拉伯数字,甲(木)——1,乙(木)——2,丙(火)——3,丁(火)——4......以此类推到癸(水)——10.
2.记忆时这样想:10只老鼠;6.8.10头牛;1.3.5只老虎;2只兔子;2.5.10条龙...以此类推到1.9头猪,就全都记住了~
4. 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
计算方法如下: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地支藏干强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
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5. 地支藏干的强度怎么看
寅卯 透出的是甲乙 巳午透出的是丙丁 申酉透出的是庚辛 亥子透出的是壬葵 辰戌丑未透出的是戊己 然后还有藏干 寅里面除了甲木还可以透出丙火和戊土 辰里面除了戊土外还有乙木和葵水。 以此内推 你可以看看 地支藏干表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
6. 喜用神的地支强度表
四柱
地支 支藏生月 寅月 卯月 辰月 巳月 午月 未月 申月 酉月 戌月 亥月 子月 丑月 子 癸 1.0 1.0 1.04 1.06 1.0 1.0 1.2 1.2 1.06 1.14 1.2 1.1 丑 癸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辛 0.2 0.2 0.23 0.212 0.2 0.22 0.228 0.248 0.232 0.2 0.20.228己 0.53 0.5 0.55 0.57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寅 丙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0.3 0.3 0.342 0.318 0.3 0.3 甲 0.798 0.84 0.77 0.7 0.7 0.728 0.742 0.7 0.7 0.84 0.84 0.742卯 乙 1.14 1.2 1.1 1.0 1.0 1.04 1.06 1.0 1.0 1.2 1.2 1.06 辰 乙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癸 0.2 0.2 0.208 0.2 0.2 0.2 0.24 0.24 0.212 0.228 0.24 0.22戊 0.53 0.5 0.55 0.6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巳 庚 0.3 0.3 0.33 0.3 0.3 0.33 0.342 0.36 0.348 0.3 0.3 0.342 丙 0.84 0.84 0.742 0.84 0.84 0.798 0.7 0.7 0.728 0.742 0.7 0.7午 丁 1.2 1.2 1.06 1.14 1.2 1.1 1.0 1.0 1.04 1.06 1.0 1.0 未 丁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乙 0.228 0.24 0.22 0.2 0.2 0.208 0.212 0.2 0.2 0.24 0.24 0.212己 0.53 0.5 0.55 0.57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申 壬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庚 0.7 0.7 0.77 0.742 0.7 0.77 0.798 0.84 0.812 0.7 0.7 0.798酉 辛 1.0 1.0 1.1 1.06 1.0 1.1 1.14 1.2 1.16 1.0 1.0 1.14 戌 辛 0.3 0.3 0.33 0.318 0.3 0.33 0.342 0.36 0.348 0.3 0.3 0.342 丁 0.24 0.24 0.212 0.228 0.24 0.22 0.2 0.2 0.208 0.212 0.2 0.2戊 0.53 0.5 0.55 0.57 0.6 0.58 5 0.5 0.57 0.5 0.5 0.55亥 甲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壬 0.7 0.7 0.728 0.742 0.7 0.7 0.84 0.84 0.724 0.798 0.84 0.77例:农历一九六八年八月初八日辰时
戊申年 辛酉月 壬寅日 甲辰时
查上表得五行数值:
木:0.7(日支藏甲)+1.0(时干)+0.3(时支藏乙)=2.0
火:0.3(日支藏丙)=0.3
土:1.0(年干)+0.5(时支藏戊)=1.5
金:0.84(年支藏庚)+1.2(月干)+1.2(月支藏辛)=3.24
水:0.36(年支藏壬)+1.2(日干)+0.24(时支藏癸)=1.8
日干“同类”数值:5.04
日干“异类”数值:3.8
“同类”比“异类”数值大,日主强,以木、火、土为喜用(此为平衡用神)。
7. 关于八字的地支藏干
藏干要记入,如日主是辛,见丑藏干是辛金的余气,不是通根。
如是身弱,以丑土生身,忌未来冲去辛余气。
如是身旺,此辛余气的作用小。
完全不见比劫根与余气才论缺。
五行全与缺,不一定是好与坏,要看八字格局而定。如弃命从势.二象.三象.专旺..等格局。
※请记得先评个分再关闭,1.推荐,2.最佳答案
8. 地支藏干
转自———文其才3kww922p
正宗地支藏干口诀
子中癸水在其中,
子:癸水(本气100)
丑癸辛金己土同;
丑:己土(本气60),癸水(中气30),辛金(余气10)
寅藏甲木与丙戊,
寅:甲木(本气60),丙火(中气30),戊土(余气10)
卯中乙木独相逢;
卯:乙木(本气100)
辰中乙木兼戊癸,
辰:戊土(本气60),乙木(中气30),癸水(余气10)
巳藏庚金丙戊从;
巳:丙火(本气60),戊土(中气30),庚金(余气10)
午中丁火并己土,
午:丁火(本气70),己土(中气30)
未中乙木加己丁;
未:己土(本气60),丁火(中气30),乙木(余气10)
申藏庚金壬与戊,
申:庚金(本气60),壬水(中气30),戊土(余气10)
酉中辛金独丰隆;
酉:辛金(本气100)
戌含辛金及丁戊,
戌:戊土(本气60),辛金(中气30),丁火(余气10)
亥中壬甲在其中。
亥:壬水(本气70),甲木(中气30)
地支中有一个藏干的,则只有本气;有两个藏干的,则只有本气,中气。本气,中气,余气代表了其在地支中力量的大小,以100分为准,进行打分。
此地支藏干在命理四柱中应用很重要,需熟记。
正宗地支藏干口诀:
“子宫壬癸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甲乙木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丙丁火己土;未宫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庚辛金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戊真踪。”
在命理分析中,天干代表空间的量度,地支代表时间的量度。时间和空间分别按各自的方式通过“五气”对其“场态”下的事物施加作用,由五行构成的万事万物则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反映。十天干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它“出现”与“伏藏”上。出现则当值而管事,伏藏则蛰伏而待时。
十天干在十二月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子月:壬水管事十天,癸水管事二十天;
丑月:癸水管事九天,辛金管事三天,己土管事十八天;
寅月:戊土管事七天,丙火管事七天,甲木管事十六天;
卯月:甲木管事十天,乙木管事二十天;
辰月:乙木管事九天,癸水管事三天,戊土管事十八天;
巳月:戊土管事五天,庚金管事九天,丙火管事十六天;
午月:丙火管事十一天,己土管事九天,丁火管事十天;
未月:丁火管事九天,乙木管事三天,己土管事十八天;
申月:己土管事七天,戊土管事三天,壬水管事三天,庚金管事十七天;
酉月:庚金管事十天,辛金管事二十天;
戌月:辛金管事九天,丁火管事三天,戊土管事十八天;
亥月:戊土管事七天,甲木管事五天,壬水管事十八天。寅(戊丙甲)卯(甲乙)辰(乙癸戊)巳(戊庚丙)午(丙己丁)未(丁乙己)申(己戊壬庚)酉(庚辛) 戌(辛丁戊)亥(戊甲壬)子(壬癸) 丑(癸辛己)地支藏干是有规律的。原则上,分余气、中气、正气。“余气”乃上一支的“正气”五行的延伸。如,“丑”之“余气”癸水,乃上一支“子”的正气的延伸;“中气”乃该支三合合化之五行。如,“丑”的中气为“巳、酉、丑”三合化出的五行——辛(金);“正气”又称“本气”,乃该支相同之五行。如,“丑”的五行属土,所以“正气”为“己”。
地支藏干在命理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八字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徐子平以来,历代命书无有不载,而且把它放在命理“三元”的地位,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在它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流派纷呈,密技自珍,以致枝节渐生,尤其是到了现代,因为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不知是什么原因的错误引导,地支藏干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比如:午火中本来应该藏“丙、己、丁”三干,在命书中和排八字的软件中却被写成了“己、丁”,而“丙”就这样被丢掉了!初学者千万不要盲从!!人身一小宇宙,乃应天道。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络,天人合一,丝丝入扣;天干在十二月中有伏藏和出现的规律,人体有气血子午流注,地支藏干是绝对不能割裂和歪曲的。否则,势必将命理分析引入歧途,最终将祖先的前年文化遗产葬送。
9. 八字强弱怎么看
第一,看日干在所生的月份得令还是不得令。比如日干甲、乙见月支寅、卵,丙、丁见月支巳、午,戊、己见月支已、午或辰、戍、丑、未,庚、辛见月支申、酉,壬、癸见月支亥、子,都属于最佳的得令生旺状态,所以这日干就强。反之,日干在出生的月令中,如果处于一种或休、或囚、或死的状态,那就是弱。
第二,日干在四柱中得到的生助是多还是少。比如日干属甲、乙本,如四柱中得水木之助多的,就是旺而得势。反之,日干甲、乙木得不到四柱中水木之助,甚至反遭金制火泄,那就弱而失势了。
第三,把自身日干对照四柱地支,如果碰上长生、沐浴、冠带、临官(禄)、帝旺或墓库的,就是得地得气,自身自然强旺。反之,就是失地失气,强旺不起来。
(9)地支藏干强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以上得令、得势、得地三者全都集于一身的,日干处于极旺状态,反过来,失令、失势、失地三者全都集于一身的,日干处于极弱状态。又有旺、强、中、衰、弱之分。
旺为日干处于极旺状态,强为日干处于较强状态,中为日干处于中和状态,衰为目干处于较弱状态,弱为日干处于极弱状态。关于日干旺、强、衰、弱的扶抑原则,大致为旺极宜泄,强者宜克,衰者宜扶,弱者宜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