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篆刻边刻方法视频

篆刻边刻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10-23 04:49:26

A. 篆刻,边款怎么

篆刻
边款
是篆刻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如书画作品必须落款一样。刻制边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边款内容。边款内容一般应结合
印章
内容确定,另外可刻
作者
名号、时间、地点等等;2、确定边款若干面。例如方章刻
一面
款,应刻在印章
左面
,刻两面款时,即从正面刻起,总之,最后
款字
总落在左面;3、刻款有阴、阳或阴阳结合款,
字体
最好用
魏碑
行楷
,也可用行、草、篆、隶等字体。4、刻边款一般用
切刀
刀法
,也可用冲刀;5、刻款讲究
章法
,字体大小、分行,款字
上石
后使
石面
典雅、美观。

B. 篆刻印章的边款该怎样刻,内容都有哪些

刻边款,篆、隶、草体多用双刀。行楷多用单刀,即一刀一笔。镌刻边款,可按笔顺刻。明人文彭所刻边款,沿用了刻碑帖的方法,即先将字写在印章上面,然后用双入正刀刻出,字体线条流畅,但缺乏苍古之气,今人运用很少。黄易沿习丁敬用单入切刀法刻边款。据传,黄风气镌刻边款右手握刀不动,左手拿石章就锋而刻。每刻一字。印章必旋转多次,方寸之地刻上百十字,印面光洁如初,别有一番风韵。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篆刻大家刻款,使用的也是丁黄之法。其中,白石老人刻款,先将横画一次刻出,旋印后再刻竖现,最后补齐其他笔画,字体刚劲古拙,自成一格。 初学者镌刻边款,最好使用行楷小字。行楷小字一般都是直接奏刀。但运刀时要注意行气,并用刀角入石,用力钉下。刻“点”时,将刀角插入石内,自下而上用力一按即可。刻“横画”时,先用右刀角着石一按,刻出横画收笔韵味。然后,自右向左横向行刀,至笔画终点,用右刀角向左弯一按即刻出起笔。刻“竖画”时,先将右刀角锲入石内,自上而下向前行刀,至笔画终点便可。“长撇”刻法也是将右刀角入石,先重后轻向左一冲即可。行楷中很少有捺笔,边款中的捺笔多为“反捺”(即长点)代替。总之,镌刻边款,要注意发力适度。否则,会因用力过猛而刻“花”。 另外,镌刻边款还需要注意石质的优劣。行刀时,用力要有轻重之分。石质松脆的宜轻不宜重,过重则笔画崩成一片,无法辨认。但过轻也不好,过轻拓出的边款字迹不清,影响印章的整体效果。

C. 印章篆刻入门

【石头】首推青田,七八块钱的就好,最好买没有钉的,一是崩不说,就算你是力大如牛的汉子也拿钉没有办法,主要是刻不动。用石粉压成的冻石最好不要买,我觉得太绵了,寿山石也是。最后感觉喜欢石头真的很费钱.......大家可以看看蓝星特别美,纯正的真的很贵,还有西安绿啊之类的。
再说【刻刀】入门的话用用永字牌的典范系列刻刀就好,推荐8mm的。以前推荐的5cm的太小了……

此所有篆刻书籍出自图中上的标记,注意看一下

【篆刻书籍】

《大篆百家姓》
《邓石如篆书《小窗幽记节选》》
《凡将斋金石丛稿》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
《古币文编》
《古汉字》
《古文字诂林01》
《古文字类编(高明)》
《汉印制度杂考(汪桂海》
《康默如 大篆千字文》
《隶辨_隶书字典(上下)》
《马衡讲金石学》
《缪篆分韵》
《秦汉及北魏.文字图案瓦当》
《清-邓石如书法集》
《商周古文字类纂》
《石鼓文定本》
《石鼓文拓片》
《书法.篆刻-篆书百家姓》
《王国维考古学文辑》
《王辉古文字通假释例》
《吴让之篆书两种》
《吴让之篆书墨迹》
《正草隶篆四体字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篆刻字典(日)中西庚南》
《篆隶楷行草五体字典》
《篆书导学篆书用笔间架一百法》
《篆书技法指南》
《篆书入门》
《篆体德道经》
《篆刻-美丽印石》
《篆刻边款技法与拓法介绍》
《钱君陶篆书千字文册》


【补刻刀】其实刻刀的大小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只是在我看来8mm的好用一点。但是接触下来,很多老师在刻边款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小一点的。另外,现在用了“颂”系列的篆刻刀,感觉很棒,用起来很舒服,不像经典系列的那么钝。

【印谱】先从汉官印刻起,推荐的印谱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的官印私印,这是说白文印。朱文印可以看看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

【印泥】首推上海西泠印社的镜面朱砂,30g就差不多啦,颜色好看,没有朱砂那样红的刺眼...其实后来才觉得,好印泥真的很重要吧……前几日入手了兰厂的印泥,超好用,但是也超贵
【其他的一些】砂纸500目的,300的都准备一些。还有印床,可有可无吧……自我感觉印床不是很舒服,变换刻印的角度比较麻烦。还有画印稿的毛笔,樱花的勾线笔很好用...连史纸,盖印用的,不用太好....

(学篆刻的第二年)

对于【石头】,我觉得以前推荐的七八块钱的青田石好像有点贵了emmm那时候小还不太懂行情,学了一段时间篆刻后,我发现了一个又便宜又没有太多沙钉的店铺(绝对没有打广告的意思)超级推荐【哲石斋】青田石,卖二点五厘米的就好,因为大多数汉官印是二点五厘米的。其实,也不能说寿山石不好,看刻印的风格吧,要是刻比较精细的印章,像陈巨来的细朱文就比较好。

对于【印谱】的补充入坑一年后,发现浙江古籍的居然是盗版的日本二玄社的,就是印泥的颜色换了换,p的图过于厉害了.....此刻推荐,【十锺山房印举选】我是入了一本89年版的,真的很清晰 ,【上海博物馆藏藏印选】这本就是有些贵了,


对于【边款】我觉得刻边款真的挺难的....其实学了篆刻大家都知道刀法大致有冲刀和切刀两种,刻边款的话主要是用切刀。我书法主要学魏碑一路,刻边款的时候就拿写碑的一套用上。其实也可以打稿子,就是在刻边款的时候先用笔写上,在用刀去切毛笔的书写轨迹,我想这可能就像模拟古代匠人书丹,并且进行刻石的过程吧,就像启功先生说“透过刀锋看笔锋”而且如果想刻好,就一定要多练啊啊啊啊!临一些名家的边款也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方法,像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近代的来楚生的隶书边款也是可以学习的。

D. 初学篆刻要注意哪些篆刻有哪些方法怎么刻

新手玩篆刻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手,别被刻刀刻着喽。除了自己的手需要特别注意外,还需要提防着某宝上的各种新手篆刻套装和石料套装。这些个新手套装和石料套装不是说不好,如果你要是仅仅想体验一下这个篆刻的话,这些套装是个好选择,相对便宜,东西还全。但是想要认真玩下去的话,那这些套装就太鸡肋了。

在回答的最下面我推荐了一百多册篆刻书籍你可以看一下,在最上面这张篆刻图的右下角可获得这些所有篆刻书籍

刚开始学篆刻,你得配一把好刀。刀分钨钢和白钢。钨钢刀硬,不容易磨损,但是它也脆,一些磕碰就可能导致刀刃崩碎掉,刀刃坏了之后还不好磨,因为它太硬了。白钢刀相对较软,容易磨损,但它韧性好,磕碰大多也就是导致卷刃,而且白钢刀因为它软,所以好磨刀。还有就是白钢刀一般比钨钢刀便宜。我接触钨钢刀多一点,白钢刀接触少,不了解,所以我只能推荐钨钢刀。钨钢刀就选最普通的永字刀,不用那么花里胡哨的,一般买个八毫米的或者六毫米的就行,也可以配个三毫米或者两毫米的来清底或刻一些细朱文。一般永字刀两把最多七十块钱,不摔的话用几年没啥问题。

石头的话买青田石或者红石就行,我推荐青田石,因为青田石便宜好刻。店铺去淘宝搜“青田金石坊”(我没拿钱)。我经常在这个店买石头,价格便宜,石头质量也好。

然后就是印泥,印泥的话可以先买个便宜的,“双维”就可以,便宜实惠(我也没拿钱)。后期可以买点好的,比如上海西泠的印泥。

最后就是印谱,这是个重点,刚开始买个汉印印谱就行,淘宝上也就一二十块钱就能买到了。汉印入门要多临,后期深入学习也要临,有名的浙派,海派,皖派,京派都跟汉印脱不了干系。

最后的最后,就是记得多写篆字,毕竟“印从书出”,篆字写多了对于印面布局和篆字使用作用很大。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比如连史纸(盖印花用的),转印纸(把印文转到石头上用的),鬃毛刷(拓边款用的),小楷笔,墨汁啥的。

估计刚开始买工具大概需要一两百块钱,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花费绝对很少,注意,千万别买淘宝上的各种新手套装,把所有工具分开买。(我没有拿钱宣传,也没有拿钱当水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提供帮助。


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西泠四家印谱.pdf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编(四版).pdf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鸟虫印精选(反).jpg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E. 怎样拓篆刻印章边款

拓印印章边款,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工具:一把剪刀、一个拓包、一支干净毛笔或小毛刷、砚台和墨块、一张宣纸和一张毛边纸(其他吸水性强且较有弹性的纸张如高级卫生纸也行)、一支铅笔(平直的小圆木棍也行)以及一小碗清水、小镊子一支;拓印程序如下:
一、将印章边款面清理干净,用干的干净毛笔或毛刷将表面浮尘扫去;如有凹凸的蜡迹,也应小心地磨平;
二、比对边款面,将宣纸裁出两张,宣纸四周每边应比边款面四周各宽出半公分;同时,将毛边纸(或其他吸水性纸张)按边款面略大的幅面折叠好,层数叠加厚度越二至三毫米,或比此略厚亦可,留以备用;
三、将浓墨研好,备用。墨的浓度,以其成胶质,在宣纸上不化、不晕为准;
四、将少许清水用干净的毛笔或毛刷涂于边款面表面,再将裁好的一张宣纸不偏不斜地小心附着上;
五、将叠好的毛边纸压在宣纸上,先用手用力按实,将水分吸干;
六、轻轻撤去毛边纸,用裁好的另一张宣纸附上,先用干净拓包用力按压匀实,再用铅笔杆在纸面上擀,直至底层宣纸附着密实,字迹清晰凹下;
七、可用少许胶水或浆糊将宣纸四周固定后,稍晾少许时间,等宣纸干透;
八、以拓包蘸取研好之浓墨,轻轻在附着边款面的宣纸上反复扑打,直至墨色清晰地将边款字迹或图案显示出来;
九、待墨色干透,用镊子将拓片小心取下即可;

F. 篆刻中如何刻边款

刻边款,篆、隶、草体多用双刀。行楷多用单刀,即一刀一笔。镌刻边款,可按笔顺刻。明人文彭所刻边款,沿用了刻碑帖的方法,即先将字写在印章上面,然后用双入正刀刻出,字体线条流畅,但缺乏苍古之气,今人运用很少。黄易沿习丁敬用单入切刀法刻边款。据传,黄风气镌刻边款右手握刀不动,左手拿石章就锋而刻。每刻一字。印章必旋转多次,方寸之地刻上百十字,印面光洁如初,别有一番风韵。近代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等篆刻大家刻款,使用的也是丁黄之法。其中,白石老人刻款,先将横画一次刻出,旋印后再刻竖现,最后补齐其他笔画,字体刚劲古拙,自成一格。

初学者镌刻边款,最好使用行楷小字。行楷小字一般都是直接奏刀。但运刀时要注意行气,并用刀角入石,用力钉下。刻“点”时,将刀角插入石内,自下而上用力一按即可。刻“横画”时,先用右刀角着石一按,刻出横画收笔韵味。然后,自右向左横向行刀,至笔画终点,用右刀角向左弯一按即刻出起笔。刻“竖画”时,先将右刀角锲入石内,自上而下向前行刀,至笔画终点便可。“长撇”刻法也是将右刀角入石,先重后轻向左一冲即可。行楷中很少有捺笔,边款中的捺笔多为“反捺”(即长点)代替。总之,镌刻边款,要注意发力适度。否则,会因用力过猛而刻“花”。

另外,镌刻边款还需要注意石质的优劣。行刀时,用力要有轻重之分。石质松脆的宜轻不宜重,过重则笔画崩成一片,无法辨认。但过轻也不好,过轻拓出的边款字迹不清,影响印章的整体效果。

G. 篆刻中如何刻边款、拓边款

首先,刻边款,尽量不要用篆体,要让人一目了然,看得懂,一般都是印文正刻,很好刻的。
其次,拓边款,
拓制印款的方法有湿拓与干拓两种,湿拓之流行于清末,而干拓之法则在民初才有,兹分述之。

湿拓

湿拓又为称为水拓或墨拓,它的拓法与拓碑碣上的文字相同,必先用水湿后墨拓,所以有后者两种名称,其实三者是一体的。

拓款用的工具有机老虎、拓包、白芨、墨、砚、水、纸、刷子、丝绒、新笔和小瓷盘等。稯老虎亦称稯刷,是用稯丝扎成圆形稯刷子,这种稯刷高一寸半或三寸左右,直径也是一寸半,是用选好的细稯丝作成的,捆扎其紧,下端露出来的稯丝密而齐,是用来压击纸张使之遇凹下陷用的。此地买质细密的稯老虎不易,可以用用久久了的须刷,将之修,便很好用。有的用头发捆成柱,代替稯刷,更为好用,只是制作起来甚难罢了。拓包是四寸方极薄的纺绸一块,将棉花团一个,搓成约一寸大小,外包一层卡其布,再把纺绸包在外面,扎紧上端而成的,可以视需要作大小各两三个备用。纺绸不易找,可用平面缎氶或细的尼龙布代替,总以细薄为佳。白芨是用以浸水,一日夜之后,便浸出类似胶水的水液出来,如果将白芨切片,以温水浸一小时亦可。用这种液体,刷在印侧上,可以将印谱纸适当性地粘贴着,然后方可墨拓。印谱纸一定要细而薄,不可有渣子,否则,拓制时即不清楚。墨拓时应用新研的墨汁,不可用宿墨,墨汁中更不可有墨渣。笔宜用新笔,用以刷水上石。
工具准备妥善之后,拓时先将石章置薄书本上,以防撞伤,再以白芨水湿石侧,水以适度为上,然后把印谱纸置在石上,使其正直,且控制其高度,预留错印的位置。纸着石后,因有水份,故能贴符其上,此时,再用一小张棉纸或毛边纸,覆在印谱纸上拓款的部位,共同按压,并以刷压击,使印谱纸经压击之后,纸能陷入石上字迹的凹处为度。上覆的纸,很易碴损,可换纸两三次。因为中国手工纸很有弹性,可以稍事伸缩,所以印谱纸不会破裂的。压紧后,将最后的棉纸揭去,下面的印谱纸则已渐干,要看纸面的湿干程度,大约有九成半干时,就可以用拓包着墨拓制了。
拓包上墨,是先将新研好的墨汁,用笔蘸至小瓷盘内,以拓包蘸瓷盘上的墨,再用小拓包蘸取大拓包上的墨,相互拍打,至墨色匀净时,由石上无字处渐渐拓至有字,拓时墨淡,一次拓过,只是薄薄一层,必需拓三、四次乃至五、六次才能全黑。拓时先后后重,至全黑后,可以用拓包横竖擦击,以取其黑亮。拓好后,等纸干透,便可轻轻揭下。如欲墨拓处乌黑而发光,更可以于拓后以丝绒在印款处磨擦,使墨色之处,发出光泽。
拓款有很多要点,如纸张的选择、拓色蘸墨之多少、拓时用力的轻重、压击时用的衬纸与力量的大小、稯刷的好坏等,均需一一体会,才能由工作时获得经验,有了丰富的经验,拓边款便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否则,一个边款要拓一小时左右,试想一部印谱,纸有一二百方印,如果一一拓制,岂不成为浩大的工程了。

H. 篆刻的详细步骤

篆刻,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篆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篆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此我们将以石材为例,通过刻朱文印、白文印、刻边款及拓边款来给大家讲讲篆刻的基本技法。

一.工具:
刻刀、印泥(书画专用印泥)、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砂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

二.选材:
适宜学刻用的常规石印材有: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初学者可以用青田石来练习。

三.画中画:
学习篆刻的基本步骤是:磨章料、写引稿、镌刻、刻边款、拓边款、钤盖(刻边款、拓边款要依据印章的风格来定,不是每方印章都需要的)等等。
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息相关。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于刻,而难于章法。
步骤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倾斜,或上蜡磨光时,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步骤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种方法:一为把印稿用毛笔反写在印面刻制;二为用耐水纸反拓上石。
步骤四
刻制与修整:依据印文选用合适的刀法来刻制,刀法可分切刀与冲刀二种。
步骤五
边栏的处理:印文工整,边栏要工整;如印文斑剥,边栏也要写意自然。作边之法有:刻、作、磨等法 。
步骤六
边款:刻印之后,在印章左边刻上作者字号、刻制年月等,谓之边款或具款。
步骤七
边款的拓制:拓款的方法与古铜器的拓法相似。拓款的方法有湿拓、乾拓、油墨拓等。
步骤八
印泥的使用:钤印时,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将印面轻轻击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印泥上挤压。
步骤九
钤印:将蘸好印泥的印章,对准应钤盖部位轻轻落下,用力镇压。
步骤十
钤毕:印章用过后,应用棉花擦拭干净,收存起来备用,并小心勿使碰撞。

I. 篆刻,边款怎么刻

边款刻制的方法,大约可分三种:切刀刻、冲刀刻、划刻。前两种所用的刻刀是平口双刀,后一种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
用切刀法刻边款,是一般篆刻家最乐于使用的方法,刻制时持刀如持毛笔状,将刀口右侧着石,用力下切,如刻“点”,则纯以右边刀尖下压并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为一小三角形。刻“横划”,则将刀口放平,以右边刀尖下压,并稍向左前方推动,便成为一个弦长钩短的不等边三角形,而弦的部份,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扬的,与书法的横划一样。刻“撇”的时候,与横划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着刀下压,向左下方略推即可。“竖划”的刻法是由笔划开始处入刀下压,如划短则一刀可成,划长则渐向下冲移,至笔划尽处为止。刻长划多兼用冲刀,尤其是长的直划,常常如此。刻“钩”则除刻直划如上述外,并另起一刀,由直划下端着石,向左前方推动,自然便连成一钩。刻“捺”多借长“点”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长点之虚尖,对准应连接的部份。如必需刻成一捺时,则由长点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对准长点尽止处,而向右方压切,则虚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附图一参考)
冲刀的刻法,与切刀着力点大致相背,拿刀的方法也不一定与切刀法相同,大多用“推刀”的刻法来刻。如刻一横,切刀着力在右下角,刀也是从右下角入,但冲刀法则由左边处处入,向右面实处冲刻。切刀法刻出的笔划宜短,而冲刀法刻出的笔划可长些。切刀法是石不动而刀动,何雪渔、丁敬身便都如此。冲刀法比较雄厚疏落,而切刀法则整饬工稳。
切刀与冲刀之外,有直接用尖刀划刻成字的,刻法与写字相同,但用的刀是三面刃(或四面刃)的尖刀,因为用这种尖刀来刻的边款,大多是草书,刻时腕力要强,方能与写字一样,使转向背,均能刻出。清代的邓石如、吴让之便是能手。但也有先以莫书写在右侧上,再用冲刀的方法刻出的。
——摘自《中国美术家论坛》

J. 篆刻中如何刻边款

具体的刻法是:用刀角切刻下去,“点”以刀上锋侧势切刻,“横”以刀锋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时略重,“竖”下刀时略重,“转折”一般单刀刻,转折处分两刀完成,有时看起来像一刀。懂得单刀楷书边款刀法后,多临多练即可掌握。至于行草印款可取法邓石如、吴让之,魏碑可取法赵之谦,篆书可取法吴昌硕诸家。
印款的创作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字可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边款刻制的方法,大约可分三种:切刀刻、冲刀刻、划刻。前两种所用的刻刀是平口双刀,后一种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
用切刀法刻边款,是一般篆刻家最乐于使用的方法,刻制时持刀如持毛笔状,将刀口右侧着石,用力下切,如刻“点”,则纯以右边刀尖下压并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为一小三角形。刻“横划”,则将刀口放平,以右边刀尖下压,并稍向左前方推动,便成为一个弦长钩短的不等边三角形,而弦的部份,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扬的,与书法的横划一样。刻“撇”的时候,与横划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着刀下压,向左下方略推即可。“竖划”的刻法是由笔划开始处入刀下压,如划短则一刀可成,划长则渐向下冲移,至笔划尽处为止。刻长划多兼用冲刀,尤其是长的直划,常常如此。刻“钩”则除刻直划如上述外,并另起一刀,由直划下端着石,向左前方推动,自然便连成一钩。刻“捺”多借长“点”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长点之虚尖,对准应连接的部份。如必需刻成一捺时,则由长点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对准长点尽止处,而向右方压切,则虚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
冲刀的刻法,与切刀着力点大致相背,拿刀的方法也不一定与切刀法相同,大多用“推刀”的刻法来刻。如刻一横,切刀着力在右下角,刀也是从右下角入,但冲刀法则由左边处处入,向右面实处冲刻。切刀法刻出的笔划宜短,而冲刀法刻出的笔划可长些。切刀法是石不动而刀动,何雪渔、丁敬身便都如此。冲刀法比较雄厚疏落,而切刀法则整饬工稳。
切刀与冲刀之外,有直接用尖刀划刻成字的,刻法与写字相同,但用的刀是三面刃(或四面刃)的尖刀,因为用这种尖刀来刻的边款,大多是草书,刻时腕力要强,方能与写字一样,使转向背,均能刻出。清代的邓石如、吴让之便是能手。但也有先以莫书写在右侧上,再用冲刀的方法刻出的。

阅读全文

与篆刻边刻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8天锻炼腹肌最快的方法 浏览:199
简单练翘臀方法视频 浏览:756
心理诊断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41
什么方法能让手机不黑屏 浏览:719
电脑开机慢的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722
后天形成内斜视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359
羊脂白的鉴别方法 浏览:621
家常腌酸菜方法视频 浏览:254
黄安伦的教学方法 浏览:961
做糖最简便的方法 浏览:638
草酸的检测方法国标 浏览:846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浏览:502
最简单的温柔方法 浏览:362
oppor4耗电快解决方法 浏览:607
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方法 浏览:767
打鼓方法与技巧 浏览:876
阴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浏览:877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浏览:83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619
如何除湿疹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