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点滴系数与输液时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输液时间(分)=[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为500毫升,每分钟滴数为60滴,求输液时间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结果是125分钟。
每分钟滴数(滴)=[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输液时间(分)。
点滴系数也都是默认为“15”来计算的。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gtt/ml)。目前常用的点滴系数为10、15、20三种型号。
一次性输液器包装上均标明其滴系数为20滴=1ml±0.1ml。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min/h/滴系数(滴/ml)。
易出现问题
染菌:输液染菌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严重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不严,松动、漏气。热原反应:输液的热原反应,主要是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等造成。
澄明度与微粒检查不合格:与普通的小容量注射剂比,输液的容积更大,澄明度与微粒污染的风险更大。
起源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远古人在与自然的搏斗中,经受了猛兽的伤害和恶劣自然环境的摧残,自我保护成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应用中,逐步认识到烧热的石块、砂土不仅可以给局部供热,还可以消除疼痛。
原始人创造了“砭石”和“石针”,以之作为解除病痛的工具。当人类社会发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时代,氏族内部分工男子狩猎,妇女负责管理氏族内部事务,采集野生植物,照顾老、幼、病、残者,家庭的雏形由此产生。
❷ 输液时间的三种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国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三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
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
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疹、哮喘、发热等异常情况即可停止输液,进行抢救治疗。
输液反应:可能有发热,寒颤等。
局部刺激,个别可出现静脉炎等。
药物的副作用:输液时可以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
❸ 点滴系数与输液时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点滴系数与输液时间的计算公式是输液时间(分)=[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为500毫升,每分钟滴数为60滴,求输液时间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结果是125分钟。
每分钟滴数(滴)=[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输液时间(分)。
输液注意:
老年人和儿童,心肾功能较差或不太完善者,以慢速滴注为宜,一般在2O滴~30滴之间较妥。 否则会在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因肾排出受阻而全身浮肿。对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尽量不要"输液",以免加重上述器官的负担。
❹ 护理输液时间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输液时间=液体总量×每毫升相当的滴数÷每分钟滴数。
注意输液器的规格不同它的滴系数也是不同的,临床上常用的为10滴/ml、15滴/ml、20滴/ml。在计算时应注意如果是儿童患者在补液时,补液量需要根据患儿的公斤体重进行计算,评估补液时间应根据,总的液体量和选择的输液器规格、患儿的病情和实际情况。
(4)输液时间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输液有以下特点:
1、输液用量大,对热原、澄明度、无菌、pH、渗透压等要求比小容量注射液更为严格,pH接近体液pH,避免过酸过碱。
2、输液一般包装于密闭的中性硬质玻璃瓶及轻便的特制塑料瓶或袋。输液的容积一般在100ml以上,大者有1000ml,临床广泛用于重危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3、输液不能采用混悬液及油制溶液,一般制成澄明的溶液,多以静脉滴注给药。
4、输液,特别是某些血容量扩充剂,如右旋糖酐注射液等,要求具有一定的胶体性、比重、黏度和滞留性等血流变性质,以起到增加血浆容量的作用。
5、输液多以水作溶剂,不得加人任何抑菌剂,从配制到灭菌应控制在4小时内完成。
❺ 输液的三种计算公式是什么
输液的三种计算公式: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输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
质量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基本一致,但由于这类产品注射量较大,故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要求更加严格。此外,还应注意以下质量要求:
①pH应在保证疗效和制品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接近人体血液pH,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酸碱中毒。
②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③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
④无毒副作用,不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输人人体后不会引起血象的异常变化,不损害肝、肾功能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输液
❻ 点滴系数与输液时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点滴速度的计算方法:
1、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15滴/ml)÷60分钟。
2、已知每分钟滴数,计算每小时输入量(ml)。
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60分钟)÷15滴/ml。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要计算输液时间,首先要了解点滴系数的概念,点滴系数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每mL溶液的滴数,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10、15、20三种。输液时间(小时)=输液总量(ml)乘以点滴系数,然后除以每分钟滴数,再除以60(分钟)。
虽然输液时间这样计算,但是具体病人输液时间和速度,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比如,心衰的病人输液一定要慢、时间要长,液体量不足的病人输液速度要快。
❼ 输液时间计算公式
输液时间(分)=[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为500毫升,每分钟滴数为60滴,求输液时间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结果是125分钟。
每分钟滴数(滴)=[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输液时间(分)
(7)输液时间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三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
(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
(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
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❽ 点滴系数与输液时间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输液时间(分)=[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为500毫升,每分钟滴数为60滴,求输液时间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结果是125分钟。每分钟滴数(滴)=[ 液体总量(ml)×每毫升相当的滴数(15滴)]÷输液时间(分)。
点滴系数也都是默认为“15”来计算的。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gtt/ml)。目前常用的点滴系数为10、15、20三种型号。
输液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药物更快的进入身体,从而发挥作用。也可以将一些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中,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
输液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药物更快的进入身体,从而发挥作用。也可以将一些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中,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很多人输液喜欢调整输液的速度,但是一些药物就是需要慢慢滴才能起到效果,滴的太快反而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一般情况下,输液所需要的时间,是液体总量乘以每毫升相当的滴数,再除以每分钟滴数。例如挂的一瓶葡萄糖,是四百毫升的量,一分钟会滴20次,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就是输液的时间需要三百分钟。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是每分钟输液次数为40~60滴,保持正常的速度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输液的时候一定不能太着急,一旦速度过快就会出现肺水肿的现象,所以最好不要自己随便的调节滴速。
❾ 输液怎样计算输液时间
输液的三种计算公式:
1、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2、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3、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相关信息:
输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