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的公里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汽车的行驶里程是一辆汽车重要的技术参数,它与汽车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剩余使用寿命、报废制度等息息相关。比如汽车保养周期就是按行驶里程制定的,五千或一万公里换机油,三万公里换火花塞,六万公里换变速箱油,轮胎,等等;汽车上的各零部件使用寿命也与行驶里程有很大关系,比如金属的疲劳、橡胶制品的老化等;还有中国的汽车报废制度也是根据行驶里程制定的,规定汽车在行驶六十万公里之后要引导报废。
因此,每一个车主都特别重视爱车的公里数,特别是购买二手车时,公里数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甚至直接影响汽车价格。那么你知道汽车的公里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吗?它是准确的吗?哪些因素会影响汽车公里数呢?二手车贩子调里程表又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二手车是否被调表了呢?一种是凭借丰富的用车经验,查看汽车各部位的磨损情况,看是否与行驶里程吻合;还有一种方法是查看变速箱控制单元中存储的行驶里程数据,也称为“变速箱行驶里程”,这个参数一般是无法改变的,如果它与仪表盘上显示的里程不一致,就可以肯定这款车被调表了。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自动变速箱。
Ⅱ 1: 车的制动率,不平衡率,车轮阻滞率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1: 车的制动率,不平衡率,车轮阻滞率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2:机动车环保尾气检测和上线登录,应该注意哪些?重点是哪些?日常保养有哪些? 他回答的叫个屁 制动率:1、轴制动率=同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该轴静态轴荷×100%。2、整车制动率=各轮最大制动力之和/各轴静态轴荷之和×100%。3、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各轴静态轴荷之和×100%。不平衡率: 1. 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最大制动力(左或右轮)×100%;2. 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该轴静态轴荷×100%。阻滞率=同轴左右两轮空车转动的力/左右两轮的轮荷×100%,制动率是闸瓦压力与重力之比,即每KN重力上所具有的闸瓦压力。机车、车辆的制动能力不能单以总闸瓦压力来表示,只有制动率才能准确地表示制动能力。它是衡量机车车辆制动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制动率过大易造成车轮滑行;过小则制动力不足。汽车不平衡率是以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或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取值终点,取制动力增长过程中测得的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得到不平衡率。这个指标主要就是看左右两轮的刹车轮差,这个值不能超标,否则会出现左右轮刹车不平衡,汽车跑偏的现象。正常来说比如左边刹车是400,那么右边最好在350-450之间。 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时:1、轴制动率=同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该轴静态轴荷×100%。2、整车制动率=各轮最大制动力之和/各轴静态轴荷之和×100%。3、驻车制动率=驻车制动力/各轴静态轴荷之和×100%。4、不平衡率(2条):a.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最大制动力(左或右轮)×100%;【b.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该轴静态轴荷×100%】。汽车不平衡率是以同轴左、右轮任一车轮产生抱死滑移或左、右轮两个车轮均达到最大制动力时为取值终点,取制动力增长过程中测得的同时刻左右轮制动力差最大值为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用该值除以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或(静态)轴荷,得到不平衡率。这个指标主要就是看左右两轮的刹车轮差,这个值不能超标,否则会出现左右轮刹车不平衡,汽车跑偏的现象。5、阻滞率=同轴左右两轮空车转动的力/左右两轮的轮荷×100%,阻滞率就是指行车和驻车制动装置处于完全释放状态,变速器置空档位置时车轮的阻力,各车轮的阻滞力不得大于该轴轴荷的5%,通俗来说就是看刹车有没有咬死。注:如果是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跟上述使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时的公式一样,轴制动率=同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该轴轴荷×100%,但对于小(微)型载客汽车时,轴荷取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荷之和,对其他机动车轴荷取该轴静态轴荷。 功率:什么是功率?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W/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在汽车上边,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kw)=扭矩(Nm) ×转速(rpm)/9549。然而功率kw要如何转换成大家常见的多少匹马力的呢?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呎(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m/min。经过单位换算,(1lb=0.454kg;1ft=0.3048m)竟然发现1hp=4566kgm/min,与公制的1ps=4500kgm/min有些许差异,而如果以瓦作单位(1w=1Nm/sec=9.8kgm/sec)来换算的话,可得1hp=746w;1ps=735w,两项不一样的结果,相差1.5%左右。到底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英制与公制的分别,就好像为什么有的汽车是右舵,有的却是左舵一样,是人类永远难以协调的差异点。若以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测试标准来看,德国的DIN与欧洲共同体的新标准EEC有日本的JIS是以公制的ps为马力单位,而SAE使用的是英制的hp为单位,但由于世界一体化经济的来临和为了避免复杂换算,越来越多的原厂数据已改提供毫无争议的国际标准单位千瓦kw作为引擎输出的功率数值。 小结:1hp=0.746kw 1ps=0.735kw 1hp=1.014966ps 与hp计算毛马力不同,whp和bhp则是用不同方法测得的以hp为基础的功率单位,就是wheel horse power(车轮马力)和brake horse power(制动马力),whp是dyno(俗称跑步机,测功率用的)测出的车轮输出功率,bhp则是引擎加上发电机,水泵等附件从engine shaft测量出来的功率数值,用bhp作单位,bhp和hp的差别很小。 扭矩: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 正比于 扭矩×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我们知道,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 ; 而 力F×半径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 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个派代表180度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cШ摩μd~⊥ @2019
Ⅲ 摩托车齿轮变速比的计算方法,如何计算得出最高时速各排量及功率扭矩自拟。
齿轮变速比很好计算,主动轮齿数与从动轮齿数之比就是变速比,如果这个比值小于1就是减速比,大于1就是升速比,如果多级变速,把各级的速比相乘就是总变速比。怎样计算最高时速呢?首先求比值最大的哪个档位(发动机曲轴与摩托车轮轴)的变速比,然后根据发动机最高允许转速,算出轮轴的每60分钟(小时)的最高转速,用这个转速乘以摩托车轮胎的外周长(换算成公里),就是最高时速(每小时公里数)。功率和扭矩是可以换算的,扭矩单位是牛顿米(N.m),除以秒就是瓦(N.m/s)。有了功率(或扭矩)数和发动机转速,可参照电动机计算公式:T(牛顿米)=9550 * P(千瓦) / n(每分钟转速) ,计算出扭矩(或功率)。排量换算成功率是很复杂的,根据发动机设计特点和制造工艺以及燃烧效率,还有冷却方式等因素。即使是相同排量的发动机,其功率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多。
Ⅳ 汽车的公里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汽车 的行驶里程是一辆 汽车 重要的技术参数,它与 汽车 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剩余使用寿命、报废制度等息息相关。比如 汽车 保养周期就是按行驶里程制定的,五千或一万公里换机油,三万公里换火花塞,六万公里换变速箱油,轮胎,等等; 汽车 上的各零部件使用寿命也与行驶里程有很大关系,比如金属的疲劳、橡胶制品的老化等;还有中国的 汽车 报废制度也是根据行驶里程制定的,规定 汽车 在行驶六十万公里之后要引导报废。
因此,每一个车主都特别重视爱车的公里数,特别是购买二手车时,公里数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甚至直接影响 汽车 价格。那么你知道 汽车 的公里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吗?它是准确的吗?哪些因素会影响 汽车 公里数呢?二手车贩子调里程表又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问题。
首先来说说 汽车 的公里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轮胎的转数乘以轮胎的周长。由于轮胎的周长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车轮的转数,就可以计算出 汽车 的行驶里程和车速。比如轮胎的周长是1米,每分钟转1000转,那么这辆车就是每分钟行驶1000米,每小时行驶36千米。各种不同型式的里程表,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车轮转速信号的获取方式不同。
早期的 汽车 ,使用的是机械式里程表。它的转速信号是从变速箱输出轴后端获取的。获取方式是让变速箱输出轴带动一个里程表齿轮与输出轴同步旋转,然后这个齿轮再带动一个软轴线,软轴线的另一端连接在里程表上,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比例,带动里程表计数齿轮转动,这样就可以计算 汽车 的里程数据了。同时这个软轴线还同步带动速度表,显示 汽车 的行驶速度。现在仍然有部分摩托车以及农用车使用这样的计数方式。
现在的 汽车 基本都使用电子里程表了。仪表盘基本就是一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的参数是受行车电脑控制的。车速传感器将车轮转速信号传送给行车电脑,根据预先存储在行车电脑中的程序,计算出一个数值,显示在仪表盘上,并且随着 汽车 的行驶而持续变化。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另一种是利用ABS轮速传感器的信号。
不论是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的车速传感器,还是安装在车轮上的ABS轮速传感器,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也比较简单,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在变速箱输出轴上或者车轮上安装有齿圈,在齿圈上方安装一个电磁感应器,每一个齿轮经过电磁感应器,都会引发一次磁场变化。电磁感应器把变化信号和频率传递给车速传感器,就可以计算车轮的转速了。然后车速传感器将车轮转速信号传送给行车电脑,就可以在仪表盘上看到车速和里程显示了。
有些车只要把ABS保险丝拔掉, 汽车 的里程表和车速表就不显示了,就说明它的转速信号是从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采集的。很多4s店的车,为了避免在长距离移车时显示里程,就会采用这种拔ABS保险丝的方法来不让里程表计数,我们也就可以买到“零公里车”了。
那么 汽车 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是准确的吗?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最大的变量来自于轮胎的直径。 汽车 在设计时,里程是按照轮胎的理论直径来计算的。但是 汽车 在实际使用中,轮胎经常被压缩,实际直径是小于理论直径的。也就是说,轮胎每转一圈的周长是要小于理论值的,比如理论上轮胎转一圈,行驶的距离是1米,但是轮胎被压缩了,实际上轮胎转一圈行驶的距离是0.998米。这样就会导致里程表示数大于实际行驶里程。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里程表的误差是正负2%。但在实际使用中,几乎都是大于实际里程的,这一点在 汽车 的导航数据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我曾经有一次远行,最终导航显示的行驶距离是1025公里,但是里程表显示的行驶里程是1048公里,二者差了23公里。
此外,轮胎的磨损、胎压的高低、轮胎型号的改变,都会影响行驶里程的计算。比如原车使用的是205/55R16的轮胎,自己换了一个215/50R17的轮胎,轮胎的直径变大了,每转一圈行驶的距离延长了。行驶同样的距离,215/50R17这个轮胎显示的里程数就小。还有就是后驱车尾牙主减速比的改变,也会影响里程数的计算,比如尾牙主减速比减小了,同样的变速箱输出轴转速,车轮的转速变快了,实际行驶的里程就变多了。但是仪表盘上显示的 里程数并不多。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倒车会计算公里数吗?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不会,甚至有些人会认为里程表会倒着走。其实我告诉你,不论前进还是倒退,里程表都是计数的。因为里程表信号是电磁感应式的,不论车轮怎么转,只要切割磁力线,就会给行车电脑发送信号,做为里程和车速计数依据。所以倒车时不仅仅会积累里程,也会显示车速。这一点我曾经亲自试验过,倒车最高时速显示超过了20公里/小时。
汽车 的行驶里程是 汽车 重要的技术数据,一般情况下是禁止更改的。机械式里程表都有防逆转装置,计数齿轮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不能反向旋转,避免人为将里程缩短。电子里程表都是将数据写入芯片,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这个数据也不会丢失,更不会改变。但是我们知道,二手车贩子买车后,几乎都会调整里程表,让里程减小,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期的机械式里程表,调表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暴力拆解,然后再重新组装,可以任意组装出想要的公里数。后来开始使用电子里程表,早期也是比较简单的,仪表盘就是一个行车电脑,里程表是七段式液晶数码管显示的。我曾经帮助别人干过这样的事:把仪表盘拆开,将里程表最前面的那一个液晶数码管破坏,这样里程表就最多只能显示几万公里,而不能显示几十万公里。比如 汽车 已经行驶153698公里了,我把第一位数字“1”破坏掉,里程表就显示“53698”公里了,这就使 汽车 的行驶里程大大缩短,“美女一手车”就是这样炼成的。
不过现在的 汽车 更加先进了,仪表盘只是一个显示器,显示的内容由行车电脑决定,要想更改里程,只能更改行车电脑内部的数据。不过这也难不住精明的二手车贩子,有人专门研制出了一个 汽车 调表仪,只要把它与 汽车 的OBD接口连接,就可以轻松的更改 汽车 的行驶里程。想要多少就输入多少,简直比吹灰还省力。不过有些高端车,为了避免这种行为,会对行驶里程这个参数做保护,禁止任何更改数据的行为,或者只能向更高的数据更改,比如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等。或者需要拆下行车电脑数据芯片,在专用的设备上修改数据,这就比较麻烦了。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二手车是否被调表了呢?一种是凭借丰富的用车经验,查看 汽车 各部位的磨损情况,看是否与行驶里程吻合;还有一种方法是查看变速箱控制单元中存储的行驶里程数据,也称为“变速箱行驶里程”,这个参数一般是无法改变的,如果它与仪表盘上显示的里程不一致,就可以肯定这款车被调表了。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自动变速箱。
【白金畅游】 汽车 里程表一般有机械或电脑版本。
其工作原理:变速器输出轴后端齿轮与里程表软轴齿轮啮合,输出轴因变速器档位变更而输出不同转速,从而带动里程表软轴转速作相应变化,经软轴传递给里程表,里程表内部经固定齿轮间(电脑版是磁力感应)传递转换,驱动数字相对应变化,实现记录车辆行驶里程数。
因里程计算时的各齿轮间(或磁力感应力)比值相对固定,随转速高低沿固定式变化,只受输出轴转速大小影响,轮胎尺寸变化,输出轴相对增加转速,从而间接影响里程表的计数作相对变化。
大家好,我是汽修一号。 汽车 里程标公里数并不是根据轮胎的来决定的,所以跟轮胎大小没关系的,里程的计数与速度计的指针摆动显示信号都来自于车速传感器,而车速传感器大多都装在变速箱里的或者车子半轴上的,车速传感器转速信号传到给电脑版而电脑版根据设定公式计算得出公里数的。
汽车 里程表记录里程数据,目前有两种方式实现:
1、机械式里程表。它由蜗轮蜗杆结构和数字轮组成。 汽车 行使时,传动轴经3对蜗轮蜗杆驱动数字轮。由此显示里程。由于该记算方式利用了车轮滚动和传动轴的联系,所以里程计算是以出厂轮胎的尺寸作为计算依据的。如果更换了不同尺寸的轮胎,表现里程和实际里程会有一定差异。目前,大多数 汽车 采用此方式。
2、电子式里程表。它由车速传感器、微机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组成。由传感器传来的光电脉冲或磁电脉冲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行驶车速,结合对应运行时间,得到累计行程里程。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使用比例较低。
汽车 的公里数是根据车轮直经,可以算出车轮的周长。根据车轮转动的圏数,就是 汽车 的总公里数了。
1、 汽车 的公里数即总行驶里程是根据车辆实时车速与行驶时间累积计算的,在 汽车 仪表上显示;2、车辆四个轮胎上各装有一个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会将实时监测到的轮胎转过的圈数发给轮速ECU,轮速ECU再换算成实时车速值发送给仪表。
汽车 里程表记录里程数据,目前有两种方式实现:
1、机械式里程表。它由蜗轮蜗杆结构和数字轮组成。 汽车 行使时,传动轴经3对蜗轮蜗杆驱动数字轮。由此显示里程。由于该记算方式利用了车轮滚动和传动轴的联系,所以里程计算是以出厂轮胎的尺寸作为计算依据的。如果更换了不同尺寸的轮胎,表现里程和实际里程会有一定差异。目前,大多数 汽车 采用此方式。
2、电子式里程表。它由车速传感器、微机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组成。由传感器传来的光电脉冲或磁电脉冲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行驶车速,结合对应运行时间,得到累计行程里程。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使用比例较低。
汽车 的里程数一般都是通过仪表上面的读数提现出来,至于怎么计算出来的有两个计算办法:
1、一种简单的就是,通过里程表传感器感应车辆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反馈到电脑版计算出来车辆行驶过来的里程:
2、还有一个就是没有里程表传感器,通过装在车辆四个车轮的车轮速度传感器,根据车轮的转速感应脉冲信号,传到电脑版通过电脑计算最好在仪表上面提现出来
1、机械式里程表
机械式里程表由蜗轮蜗杆机构和数字轮组成。 汽车 行驶时,主动轴经3对蜗轮蜗杆驱动里程表最右边的第一数字轮,使第一数字轮上的数字显示1/10km。从第一数字轮向左,每两个相邻的数字轮之间,又通过本身的内齿和进位数字轮传动齿轮,形成1:10的传动比。
当第一数字轮转动一周,由9转到0时,由内传动齿拨动左侧第二个数字轮转动1/10圈,形成1 km数递增;当第二数字轮转动一周,由9转到0时,其左侧第三个数字轮转动1/10,以10km数递增。其余数字轮由低位到高位的显示,计数方式均依次类推,即可显示 汽车 行驶里程数。
2、电子里程表
电子车速里程表由车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轮上变速器蜗轮组件的蜗杆上,有光电藕合式和磁电式)、微机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组成。由传感器传来的光电脉冲或磁电脉冲信号,经仪表内部的微机处理后,可在显示屏上显示车速。里程表则根据车速以及累计运行时间,由微机处理计算并显示里程。
1、 汽车 发动机的轴把动力传给变速箱,从变速箱的输出轴到车轮的传动比是不变的。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根“软轴”,一直通到驾驶员面前的里程表里去。
2、所谓“软轴”就是像自行车线闸用的拉线那样有钢丝芯的螺旋管,管壁和内芯之间有润滑油,外管固定而内芯可以转动,这个内芯的转速与车轮的转速有着恒定的比例关系。软轴通到车速表,使得指针能把车的行驶速度指示出来。
3、同时,软轴旋转还经过蜗轮蜗杆传到车速表中间的滚轮计数器上,把车轮的转数所代表的里程数累计了下来,因为车速和里程都是靠同一根软轴传来的旋转动作驱动的,所以这两个表在一起,前者用指针指示,后者由滚轮计数器累计。
4、最近电子式车速里程表逐步推广,它不用软轴,而是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安装脉冲发生器,用导线把电脉冲传到仪表里,用脉冲频率指示速度,用脉冲计数器累计里程。看起来电子式车速里程表比先前的机械电磁式的更合理,因为它不用软轴传动。但是因为机械电磁式的价格比较便宜,在目前 汽车 里用得仍然比较多。私自变动轮胎规格的话是会使速度表与里程表都失准的。
5、里程表现在 汽车 上可就不一样了,它克服了"记里鼓车"的不足之处,既能告诉你这次走了多少公里,也能记忆自从出厂以来一共走了多少公里,于是,车辆是否需要大修,发动机比例关系是否应该报废,全都有记录可依。
6、乘出租车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出租车收费的主要依据是所行驶的里程,收费多少是由计价器根据里程表的数据算出来的。知道里程表的原理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7、其实其原理很简单,因为 汽车 车轮的直径已知,车轮的圆周长便是恒定不变的。由此可以计算出每走一里路车轮要转多少圈,这个数也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只要能够自动把车轮的转数积累下来,然后除以每一里路对应的转数就可以得到行驶的里程了。
8、这样简单的原理古人就已经发现,并且开始使用了。"记里鼓车"就是这样的装置,它是利用上述原理,再加上巧妙的机构使得车轮每转一定圈数就自动敲一下鼓,此时只要有专人把它记下了,就可以得到所走里程。此装置十分巧妙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而且盲人也可使用,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不过,如果车上没有人默记鼓声数目的话,单靠记里鼓车本身还不能累计一共走了多少里。而且车停下来之后谁也不知道这车曾经走过多少里路,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Ⅳ 丰田86尾牙是多少
丰田86尾牙是4.556的,安装了这个尾牙之后,由于其齿轮比增大,所以其提速应该会比原厂更快。
Ⅵ 08年GS300尾牙速比是多少
08年GS300尾牙速比是4比11。等于传动轴的旋转角速度与车桥半轴的旋转角速度之比,也等于它们的转速之比。
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档位速比/驱动桥速比*轮胎直径,当卡车进入最高档时,后桥速比就决定了卡车的最高时速,后桥速比小的最高车速大但扭矩小,反之,车速小但扭矩输出大。
主要优势:
适用功率通常为市面上的伺服机种的适用功率,减速机的适用性很高,工作系数都能维持在1.2以上,但在选用上也可以以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选用伺服电机的出力轴径不能大于表格上最大使用轴径。
若经扭力计算工作,转速可以满足平常运转,但在伺服全额输出时,有不足现象时,我们可以在电机侧之驱动器,做限流控制,或在机械轴上做扭力保护,这是很必要的。
Ⅶ 汽车尾牙是什么意思
汽车中的“大尾牙”就是改变变速箱的最终齿轮比。尾牙又叫最终减速比齿轮,但我们一般都叫尾牙,当变尾牙速比时就会让汽车加速性能改变,因为车子扭力值增加或减少,但在马力测试机马力并没有相对增加或减少,因为尾牙只改变扭力值原因。
汽车中的“大尾牙”功能会改变每个文件位速度及转速,所以装尾牙之后可以明显感觉每个档位动力源源绝加速性能绝会另车主们满意。
不一样的车,保养的里程和项目是不一样的,建议根据随车的保养手册以及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保养。整合在变速箱内的尾牙一般只需更换变速箱油,而独立于驱动轴上的尾牙则需更换专用的尾牙油(齿轮油)。
1、定义计算方法:减速比=输入转速÷输出转速,,连接的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的比值,如输入转速为1500r/min,输出转速为25r/min,那么其减速比则为:i=60:1
2、齿轮系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如果是多级齿轮减速,那么将所有相啮合的一对齿轮组的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然后将得到的结果相乘即可。
3、皮带、链条及摩擦轮减速比计算方法:减速比=从动轮直径÷主动轮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