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退休人员基数计算方法

退休人员基数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0 17:49:18

Ⅰ 退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怎么

法律分析: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Ⅱ 退休工资基数是怎么算的

法律分析: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年满60周岁,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符合以下条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1、本政策施行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退休(退职)以及《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规定的各类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2、本政策施行时,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按年缴费养老保险的;

3、本政策施行时,距领取年龄15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Ⅲ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

法律分析: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Ⅳ 退休工资基数是怎么算的

法律分析: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Ⅳ 退休金基数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每个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发展情况不同,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Ⅵ 退休养老金计算基数

退休养老金计算基数:
1、养老金缴费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2、养老金月缴费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2
养老金基数即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相关联,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无关。但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养老金缴费比例如下:
1、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
2、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
需要了解的是,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Ⅶ 退休基数怎么算 退休基数计算方法

1、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4、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5、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Ⅷ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1

比如在2021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公布之后,这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会重新核算。那为什么重新核算呢?这是因为在2021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原本是应该按照,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但是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呢,公布时间一般都是在7月份公布的。

但是今年呢一直到11月份才开始公布,而且还是几个省份陆续的公布,目前全国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还没有全部公布完成。

那在这种情况下,2021年一月到十月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难道就不计算,就不发放了吗?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养老金还是会继续发放的,只不过计算养老金的数据,不是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而是暂时使用上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呢也是属于预发养老金。

等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之后,再重新核算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是个人实际应得的养老金待遇。

现在凡是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的地区,在今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养老金就会参与重新核算。

这里呢咱们举例说明一下,看看咱们的养老金到底是如何重新核算的。咱们以山东为例,比如说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是23.5年,缴费档次都是按照60%缴费的,在2021年五月份办理退休手续。这里咱们根据这个条件,就来计算一下他的养老金重新核算之后的差额是多少吧。

首先咱们先来算一下他的预发养老金,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影响的只是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部分,所以咱们只计算这两部分就可以了。

但是咱们举例的时候,缴费年限都是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咱们就不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只计算基础养老金就可以了。

山东上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6573元,然后再乘以一加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0.6,再除以二,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由此咱们就可以计算出,基础养老金是1235.72元。

咱们计算出来预发养老金之后,再来计算一下他的实际应得到养老金待遇,山东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已经统计出来了,是6893元,再乘以一加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除以二,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就等于1295.88元,每月的差额是60.16元。

这位退休人员是2021年5月份退休的,他需要补发的差额就是五个月,通过这个公式,咱们就可以计算出总共补发的差额是300.8元。

这个就是咱们的'养老金重新核算的全部过程,大家在养老金重新核算时,就可以按照这个方式进行计算。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2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退休金计发基数怎么算出来的3

企业退休养老金是对退休职工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障。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社保局官方公布信息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Ⅸ 退休工资基数是怎么算的

从来就没有退休工资基数这个词。
退休计算养老金需要的基本参数:参保人累计缴费年限、每年(注意,是每一年)的缴费基数,历年(注意,是每一年)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缴费期间每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及活期利率、以及每笔(注意,是每一笔)缴费时间产生的利息、2024年底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还需要知道2014年9月份工资、退休时的职称等等,在参保人退休时由社会保险根据以上参数按国家统一计算公式计算。

阅读全文

与退休人员基数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19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76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4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69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3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798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18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46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0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2
北京电流检测方法 浏览:481
手机u盘保护方法 浏览:113
数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浏览:666
约一场球的正确方法 浏览:187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293
28天锻炼腹肌最快的方法 浏览:203
简单练翘臀方法视频 浏览:760
心理诊断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44
什么方法能让手机不黑屏 浏览:723
电脑开机慢的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