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口销售应交增值税怎么计算急!!!
金通和朋友:zdc3096已经回答的很详尽了,怎么还是没听懂呢?
所谓出口退税,并不是你有出口销售就能退税,必须取得购进货物(原辅材料、燃料电力等都允许抵扣的)的增值税发票,进项留抵税额必须足以抵消销项税,不足部分是退不了的。
大致步骤:
1、按适用退税率算出可退税额
2、按适用税率计算出内销的销项税
3、认证并计算出进项税留抵税额
4、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从进项留抵税额中转出为营业成本。
5、如果进项留抵税额足够大,先抵消内销的销项税
6、抵消内销销项税后,如果留抵税额还有余额,这个余额大于等于可退税额,则可全部退税,结存的进项税余额留着下期还可以继续做免抵退;反之如果小于可退税额,则退税额等于进项留抵税余额了,也就是没有拿到可退税额的全部。
8、如果进项税额连内销部分的销项税也抵消不了,非但拿不到出口退税款,你还得交增值税。
Ⅱ 出口税费怎么计算
一、正面回答
出口货物关税计算公式为出口关税=完税价格×出口税率。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售予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出口关税,即为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实际成交价格是一般贸易项下出口货物的买方为购买该货物向卖方实际支付或应当支付的价格。
二、分析详情
出口税是指出口国海关在本国货物和物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或出境的个人征收的关税。出口税的征税对象不限于作为商品流通而进出境的外贸货物,还可能包括旅客携带、托运或邮寄的物品。征收出口税的国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国内供应、保护本国资源等。
三、出口企业需要缴纳哪些税费
外贸公司所需要涉及交纳的税金有增值税、关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等。若是全出口业务的话基本上不交增值税,出口产品会按退税率退给增值税。若某票出口发生异常情况是不能正常退税的,有可能会按照规定计提销项税或补税,对应发生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每月按销售收入缴纳水利建设基金和印花税,即购销合同,每月代扣个税,每季预缴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自有房产,则涉及到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Ⅲ 出口企业(有内销也有外销) 的增值税税负如何计算
企业(含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算: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
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或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税负率计算:
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增值税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Ⅳ 计算出口关税及增值税
计算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的方式:进口关税等于关税完税价格乘以关税率,进口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增值税率。且一般情况下,进口增值税税率为17%。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三十六条
进出口货物关税,以从价计征、从量计征或者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征收。
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Ⅳ 出口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是否一样
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增值税的计算基本是一致的。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5)出口销售增值税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的依据及计算方法。
(1)对出口货物单独设立库存帐和销售帐记载的,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对库存和销售均采用加权平均价核算的,可按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分别确定:退税依据=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进价。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退税率或征收率(从一般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为退税率,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出口货物为征收率)
(2)对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退税依据为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货物的工缴费等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
原辅材料应退税额=购进原辅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
加工费应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合计应退税额=原辅材料应退税额+加工费应退税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依据及计算方法。
凡属于从价定率计征的货物应依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为依据;凡属于从量定额计征的货物应依据购进和报关出口的数量为依据。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
Ⅵ 出口企业(有内销也有外销) 的增值税税负如何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企业(含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算: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6)出口销售增值税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
理论增值税税负作为一种税负考核指标,在计算时未考虑固定资产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这是因为固定资产进项虽然对投入当期的税负影响较大,但毕竟是一次性的影响,在作为税负考核时剔除其进项税额对税负的影响,可使其与同期没有固定资产进项税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相比具有可比性;
而期间费用进项因其在整个进项税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在计算本指标时,为了简化算式,节约管理成本,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些经营大宗商品的企业,
如钢材、矿石、水泥、煤炭经销企业,由于其运杂费占期间费用的比重较大,故在对这类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考核时,要考虑运费进项对税负的影响。
Ⅶ 出口增值税计算公式
如果出口货物退税率是零,未按时申报出口退税时要计算出口增值税:
出口增值税税额=[出口销售收入(按FOB价计算)/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Ⅷ 出口销售要交的增值税怎么算
大部分的商品出口不用交增值税,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进项税可以申请退税。
除免税外还可以抵扣进项税,如果当期有留抵税额更可以退税。这就是出口“免、抵、退”优惠政策。
Ⅸ 出口销售应交增值税怎么计算急!!!
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增值税的计算基本是一致的
出口企业免抵退税主要计算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上面业务是从出口退税系统里汇总计算得出的!
下面出口退税手工计算为公式:
1.当期不予抵扣税额=离岸价格×外汇价牌×(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2.当期应纳税额(A)=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能免征税额)-上期留抵额
a. A>0 当期缴纳增值税; b. A<0当期有资格申请退税
3.当期免抵退税额(B)=离岸价格×外汇价牌×出口退税率
4.确定应退税额如果(-A)《=B,则应退税额=(-A);如果(-A)》=B,则应退税额=B
5.(-A)-B=期末留抵下期抵扣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