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17肉鸡吃料量怎样计算
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即可;只数×天数×0.01÷2,这个结果就是相应天数所应该吃料的斤数,如1000只鸡,12日龄,直接套入相应的数字就行了,1000×12×0.01÷2=60斤。
⑵ 肉鸡二氧化碳为多少合适
肉鸡二氧化碳小于百分之零点零三合适。二氧化碳平均不超过4500ppm,晚间短时不超过5500ppm,温湿度和负压合理,每立方米含量大致在1500毫克比较合适。
春季一般来说风大湿度低,加上早晚温度变化大,管理起来难度相对偏高,病原微生物活跃,是一年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但就从平日的饲养管理来说,我是不建议无端缩小通风量的。除非一时温度骤降、大风天气做出暂时的应对策略。
都知道风速、湿度对鸡体感温度有影响,具体到自己鸡舍很难用函数表准确的计算出来,所以作为饲养管理操作者,更细心、稳定地控制舍内环境各因素的稳定或平稳过渡,总结规律经验才是更重要的。所有的技术流派,技术再好,都要用到实践操作上,只要操作不正确,养不出鸡,那跟莽撞蛮干的就没区别。
通风的重要性
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风,合理的通风,能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温度,降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病的发生,立体养殖单位鸡舍面积的密度大,所以通风更重要,雏鸡进场后24小时内由于整体育雏空间大,可以不通风,随着鸡龄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风量,调整进风口位置和大小。
⑶ 鸡舍内二氧化碳的允许最大值
摘要 亲,现行的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总体标准是,鸡舍内所允许的二氧化碳最高浓度为 3 000 mg/kg。
⑷ 养肉鸡多少天吃多少料的公试怎么算的
24小时总料消耗/肉鸡只数=每只鸡日耗料
以3天后吃料为基数,以后每天加5克
⑸ 肉鸡用药计算方法
全天采食量乘以2就是饮水量,现在用药一般都是全天饮水量集中一次用药,比如全天饮水量的2000斤水,每袋药兑水量是400斤水,那么就每天用5袋,用药时间是4-5小时,那就把5袋药对在300-400斤水里,差不多4-5小时就喝完了。
⑹ 如何根据肉鸡饲养量制定耗料计划
制定耗料计划看上去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有些人由于不会做或不认真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农户养鸡时,饲料无论外购还是自配,如准备太多,用不完留着下一批鸡再用时,就会由于贮存时间长,维生素等效用降低,再养鸡则发生问题。如计划耗料太少,还要多跑一趟购料,浪费了人力、运力,无形中增加成本。按表8科学地判定耗料计划很有必要。
⑺ 一周的体重3O克的小肉鸡如何管理
正通过第一周的良好管理,确保肉鸡7日龄体重达到180g,可以确保肉鸡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良好的均匀度。肉鸡的7日龄体重与出栏体重的相关性特别大,在7日龄时体重每增加1g,出栏体重可增加5~7g。1现代肉鸡的生物学特性(1)快速生长的肉鸡需氧量是单位体重人畜的2倍,广泛存在着肺心病的临床症状,因此饲养者必须注意通风,以保障舍内充足的氧气。(2)出生雏体温不足39℃,以后逐渐升高,一周龄内雏鸡比成鸡体温低2~3℃,一日龄的雏鸡仍表现为冷血动物的特性,它不能根据环境温度调节自己的体温。
⑻ 肉鸡料肉比的计算公式,正常水平一般是多少
料肉比= 消耗饲料总量(kg)/增重总量(kg)。料肉比指增重1kg所需的饲料量,其中料肉比越高,饲料用量多、增肉少,说明经济效益差,反之料肉比越少,饲料用量少、增肉多,说明效益好。料肉比与肉鸡品种、饲养技术、疾病防控不足等因素有关系,一般肉鸡料肉比是2:1左右。
一、肉鸡料肉比的计算公式
1、计算公式:料肉比= 消耗饲料总量(kg)/增重总量(kg)。
2、料肉比:具体指增重1kg所需的饲料量,它是制定生产和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饲料报酬的重要指标。
3、料肉比越高,饲料用量多、增肉少,说明效益较差;料肉比越少,饲料用量少、增肉多,说明效益越好。
二、肉鸡料肉比正常水平一般是多少
肉鸡料肉正常水平一般是2:1左右,其中肉鸡品种、饲养技术、疾病防控不足等因素都会影响料肉比。
三、减低肉鸡料肉比的方法
1、挑选优质雏鸡:选择体型健壮、无残缺的鸡,不宜选择弱雏、残雏、畸雏。
2、加强鸡舍和设备的消毒:在肉鸡销售后14天左右,把育雏舍内外消毒后,准备供暖和通风设施,最后将新雏鸡放在舍内;将鼠洞堵住,可以有效预防鼠害;准备充足的饲料、用具,制定疫苗接种方案。
3、加强对环境的控制:在环境较差时,肉鸡生长发育较慢,出肉率则低;鸡舍温度、关照强度、空气湿度等不稳定,会造成肉鸡料肉比低。
4、加强饮水管理:补充水分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增加料肉比。
5、有效的疫病防制手段:肉鸡染病会造成鸡生长发育不良、肉料比低等情况,因此需及时预防鸡病,才能长鸡肉,提升经济效益。
⑼ 肉鸡最小通风量计算公式
最小通风量(立方米)=体重(千克)×只数×(0.7-2),需注意,0.7-2是一个系数。一般情况下,为了使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就必须要保持鸡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5000ppm,相对湿度要处于60%左右,氨气的浓度也要低于25ppm。
一、肉鸡最小通风量计算公式
1、肉鸡鸡舍的最小通风量计算公式为:最小通风量(立方米)=体重(千克)x只数x(0.7-2)。0.7-2是个系数。
2、对肉鸡笼养鸡舍饲养管理人员来说,了解冬季需要多少通风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通风量太大,鸡舍内形成贼风,鸡舍保温成本会增加;如果通风量太少,鸡舍空气及垫料质量就会较差,从而影响到鸡群的健康和鸡群的生产性能。冬季鸡舍通风量的控制是影响鸡舍空气质量的好坏和生产性能好坏的主要原因。
3、为了使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肉鸡笼养鸡舍管理人员必须保持鸡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5000ppm、相对湿度在60%左右、氨气浓度低于25ppm,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鸡群昏迷,增重速度下降,二氧化碳是由鸡群及鸡舍内的燃气加热系统产生的。
二、鸡舍的类型
1、按照建筑结构划分
(1)密闭式鸡舍,适合任何地区,鸡舍内部气候由一套微电脑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使鸡舍内部环境完全符合鸡生长的需要,对鸡场的生产性能指标提高有大大地促进作用。
(2)有窗式鸡舍,基本上在中国中部的传统鸡舍都是这样的,大部分自然通风,天气太热时才机械排风加水帘来降温的。
(3)开敞式(开放式)鸡舍,适合气候温暖又不热的地区,从早到晚的气温与鸡的生理习性相一致,冷热应激都没有的。
2、按照养殖方式划分
(1)平养舍,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垫料,然后将鸡放入鸡舍内养殖,从雏鸡开始,一直养到成鸡。
(2)笼养舍,是将鸡放入鸡笼内养殖,有A型与H型层叠式鸡笼,国内蛋鸡舍大多是笼养舍,也有专门用来养殖肉鸡的。
(3)散养舍,是福利养殖的典范,包含室内休息室,雨天下雪天冬天时的室外活动场与整个鸡舍外的运动场,鸡不仅拥有自己的室外活动场,还有自己栖息的场所,更有恶劣天气时也能出去溜达活动的。
3、按照养殖的鸡品种来划分
(1)种鸡舍,用于养殖经过选育出来的公鸡与母鸡,专门用来下蛋孵化鸡苗的。
(2)蛋鸡舍,用于养殖下蛋性能优的母鸡。
(3)肉鸡舍,用于养殖料肉比高的鸡,养成后,送去屠宰场进行屠宰加工成鸡翅、琵琶腿等肌肉产品。
4、按照生长阶段来划分
此种分类一般主要应用于蛋鸡与肉鸡笼养养殖场,鸡的大小不一样,需要的笼也不一样,将蛋鸡场的鸡舍分为育雏舍(2-4周的鸡苗),育成舍(从3-4周鸡龄到成年)与成鸡舍,能够实现最大化效益。
⑽ 养鸡养好呼吸道靠什么
—通风!!!
现在随着高密度的饲养,鸡舍和饲养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例如通风的设备:风机,热风炉,暖风袋,侧窗,天窗,通风管,湿帘包括育雏的挡风带。如果还是像有些养殖朋友说的不敢通风。我只能说你没有物尽其用,设备装在那儿只是一种摆设。
?
那么,为什么要通风呢?
?
大家可能不知道,肉鸡的需氧量是哺乳动物的两倍多,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随着鸡越大,采食量越多,饲料所产生的粉尘也就越多,再加上排泄物产生的氨气,水分,脱换下的绒毛,包括供暖时产生的废气等等,我想问一下,不通风能行吗?
?
另外,鸡有气囊我想大家都知道。气囊与外界相通,分布在机体的内脏器官周围,与心、肝等相近,甚至相贴,这种结构的存在,在野外清洁的环境下,不会给鸡带来什么不便,因为空气质量好。但是对于密集化养鸡生产来说,气囊的存在却是成为容易发生呼吸道疫病的基础,舍内污秽的空气降低了呼吸道纤毛的摆动频率,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使得大量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气囊等处定居,在体质好、抗病力强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在天气变化、免疫、转群、断喙等应激或其他的疫病存在,使鸡的抗病力下降的情况下,侵入机体的大肠杆菌、支原体等条件性致病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由于气囊与内脏的相近、相贴,加上胸、腹腔之间又没有隔膜相隔,所以很快就会引起“肝周炎”、“心包炎”等全身性败血症。如果鸡长时间生活在缺氧,氨气、硫化氢气体、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严重超标的环境下,外界病原微生物不仅很容易侵入机体引起鸡的发病,而且常时间通风不良,组织缺氧,心、肺功能下降,血液载氧不足,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对于免疫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因此养鸡通风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通风的好处又有哪些呢?
?
?首先?
给鸡舍进行通风换气能够提供充足的流通空气,满足鸡舍对于氧气的需要。
?
?其次?
鸡舍养鸡,要保证鸡舍内温度均衡,保证鸡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温度,因此通风换气还能够起到调节鸡舍内温度的作用。给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以提高鸡对饲料的利用率。
?
?第三?
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还能够稳定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等,保证鸡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防止鸡舍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环境的波动。
?
?最后?
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还能够排出鸡舍内的灰尘和湿气,能够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防止鸡舍内有害气体过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
下面在说说养鸡为什么要保护肠道???
?
肠道是饲料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饲料进入鸡体内被消化液分解经过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被鸡体用于生命活动或者生产。如果肠道遭到破坏,肠黏膜首当其冲,我们也就失去了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