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KW电磁炉发热线圈多少平方
20KW电磁炉发热线圈10或16平方。
现在坚持用铜线盘的品牌不多。美的早期的百芯线盘不错,不过由于线芯太细不利散热,长期使用线盘中心区域容易出现热短路而炸机(烧IGBT功率管等重要元件)。
Ⅱ 家用电磁炉工率为3kw(3000w)求工作时的电流和电磁炉电阻
电磁炉功率3kW是指电源消耗功率,3000W/220V=13.63A,考虑电源电压波动等因素,估算15A就可以。电磁炉发热线圈用电阻不合适,因为电磁炉不单是阻性负载,还是感性负载,且为高频率,所以只能用感抗。如果是整个电池炉对于电网,那就更复杂些,因为有整流,所以对于电网来说只能用等效电阻来表示,220V/13.63A=16.14欧姆。实际计算因为谐波问题,更为复杂。
Ⅲ 电磁炉炉盘线圈有无参数,比如:所绕多少圈,电感量是多少µH
线圈盘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为真空磁导率=4π*10(-7)。(10的负七次方)
μs 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心线圈时μs=1
N2 为线圈圈数的平方
S 线圈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l 线圈的长度, 单位为米
k 系数,取决于线圈的半径(R)与长度(l)的比值。
计算出的电感量的单位为亨利。 k值表
2R/l---------- k
0.1---------- 0.96
0.2---------- 0.92
0.3---------- 0.88
0.4---------- 0.85
0.6---------- 0.79
0.8---------- 0.74
1.0---------- 0.69
1.5---------- 0.60
2.0---------- 0.52
3.0---------- 0.43
4.0---------- 0.37
5.0---------- 0.32
10.0 ---------- 0.2
Ⅳ 电磁炉加温线圈都有那些参数
1、线圈所使用漆包线的规格(漆包线规格,是聚酯亚氨漆包线或是聚氨酯漆包线,还是QZY/XY复合漆包线等)和单根直径);
2、线圈所用漆包线的根数;
3、绕制线圈的圈数和匝间矩;
4、线圈的电感和电阻;
5、线圈的高频Q值(品质因素),重要!
Ⅳ 电磁加热线圈的制作方法
方法如下:
1、先选取保温棉,厚约20-30mm厚,割好尺寸包住铁管。
(5)电磁炉发热线圈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如何选择电线
1、看包装,国标的电线包装往往都比较好、整齐,有质感。
2、打开包装看一下里面的电线,国标的电线1.5-----6平方的电线要求是皮厚(绝缘厚度)0.7mm。过厚的一般是非标的,相应的其内芯就不够。
3、用火烧一下,离开后5s内熄灭的为阻燃材料,国标线具有阻燃功能,非标线一般不做阻燃,但也有的非标线做了阻燃。
4、看内芯,内芯的材质(铜质)光亮度越高铜质越好,并且光度匀,有光泽,没有层次感。国标要求内芯一定要用无氧铜。非标的如黑杆铜,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5、内芯的粗细国家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很严格。
6、长度,国家没有强制一定要打米,可是有很多厂家也打了米,打了米的并不一定是国标的,但一般的国标一般没有打米。非标的打米那只是一种手段。
7、国家规定电线上一定要打有一定的标识,最大不会超过500mm都会有下个相同的标识打出来,上面一般有产品的商标,厂家名称,执行标准等。
Ⅵ 请问一定频率输出功率电磁炉的电感发热线圈如何计算
分析这般电路采用矢量方法…我很忙(我的电工证目前要年审,你知道一般地家电维修书都有…
Ⅶ 怎样计算大功率工业电磁炉线盘的电流及线盘绕制参数和线径
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