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螨扑使用方法视频

螨扑使用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10-08 13:28:01

A. 蜜蜂怎样对付螨虫

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对蜂群的影响非常大,在蜂螨的无公害防治中优选杀螨药物是确保蜂产品免遭污染的关键,防治蜂螨的药物主要有触杀剂、熏烟剂、熏蒸剂等。

断子灭杀法

蜂螨主要是以蜜蜂为载体寄生的,所以在蜜蜂的自然断子期是杀灭蜂螨最有利和最关键的时期,在蜂王尚未开始产卵、蜂群内尚无封盖幼子、蜂螨主要集中寄生于成蜂体表的时候,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杀蜂螨药进行杀灭,能将隐匿寄生的蜂螨彻底灭杀。

人工隔离法

先将蜂群内的子脾用隔离板隔离起来,并将巢箱中的子脾全部调到继箱中,补足空脾供蜂王产卵,然后换上隔螨板代替隔王板,隔离子脾约24天后,继箱中的蜂螨随工蜂羽化出房后,因得不到食物和无幼虫作繁殖场所而死亡,采用此法杀螨有效率可在90%以上。

熏烟治螨法

傍晚蜜蜂回巢后标准箱1次用3~4克,熏烟时先在箱底铺一张纸,密闭巢门,熏烟15~20分钟,打开巢门取出残灰,第二天清晨撤出垫纸把落在纸上的蜂螨集中起来烧掉,根据蜂螨寄生程度每群可连续熏3~4次,每隔3天熏一次。

挂药治螨法

用图钉将熏蒸杀螨药片如螨扑等固定于蜂群内第二个蜂路间,呈对角线悬挂,使用剂量为强势蜂群2片,弱势蜂群1片,3周为一疗程,因为熏蒸杀螨药片具有挥发持续时间长,对陆续出房的蜂螨可相继杀灭的功效,故防治效果极佳,最高可达100%。

(1)螨扑使用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螨虫也会在适宜温度时才繁殖,冬天温度低了,螨虫也会停止繁殖的。但卵会保留在蜂巢里,只要温度合适就会孵化繁殖。如果是不太冷的冬天,白天温度也会达到10--15摄氏度,这就能使螨虫有可能孵化生长了。只要孵化出来,螨虫就会寄生在蜜蜂的身体,啃食蜜蜂为生,危害蜂群。

蜂群是聚集成团,内部温度是很容易达到15摄氏度左右,除非是格外冷的地方。所以在越冬前一定要彻底治螨虫,不要有螨虫及卵留在蜂巢。



B. 蜜蜂春繁前治螨非常重要,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紧脾之后在巢脾的中间挂螨扑,5-7天之后再取出来,保存好以便之后再使用。蛹扑不要挂在巢脾的两头位置,为了防止蜜蜂成团,然后影响治螨的效果。若大蜂螨已经对氟胺氰菊酯药物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了,应该使用含氟氯苯氰菊酪的治螨药条治理。春季前期治理大蜂螨可维持6个月左右,螨不会危害蜂群。 螨扑最好一年使用一次,同时要尽量去减短用药时间,这样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让螨扑年年好用一些。

二、小蜂螨

南方地区小蜂螨会在蜜蜂群众过冬,所以在过冬断子之后应该在蜜蜂蜂路上撒升华硫4-5g。春繁紧脾时再撒升华硫3-4g。若过冬断子之后每夜撒升华硫,那么4-5天之后再撒一次升华硫,如果蜂群春繁期不撤升华硫治小蜂螨,搞不好开始繁殖之后3-4月左右就会发生小蜂螨的病害。

C. 蜜蜂的蜂蛹有虫怎么办

①热处理
把蜜蜂抖落在金属制的网笼中,以特殊方法加热,并不断转动网笼,在41℃下维持5分钟,可获得良好的 杀螨效果。此种物理方法较化学药物杀螨的好处多。但在实际应用上较不方便,未能在养蜂生产中推广应用。 ②生物学特性的应用
利用大蜂螨喜欢雄蜂房的特性, 制造特殊的雄蜂巢础,诱使蜂王产雄蜂卵,孵化为雄蜂幼虫,待蜂螨向雄蜂房聚集后抽出烧毁,采用这种方法可使蜂螨减少20~30%。此外,经常割除雄蜂巢房,并清除雄蜂幼虫和蜂螨,以减少寄生率。
③药物治螨
根据蜂螨寄生于蜂体、繁殖于封盖房的特点,为了取得彻底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早春蜂王尚未产卵和晚秋蜂王停止产卵,蜂群内没有封盖于脾的有利时机施药。治螨药物种类很多,现将我国常用的有效防治药物作一介绍,供防治时选用。
(1)速杀螨:是一种新型杀螨剂。对蜜蜂安全。试验测定表明,致死浓度为205ppm,对蜂螨的毒性较高,使用25ppm喷带螨的蜜蜂,4小时内蜂螨全部被击落,杀螨效果达100%,蜂群防治,使用浓度为0.1%,即每个安瓿0.5毫升加水500毫升稀释,在非采蜜期,蜜蜂回巢后,喷洒蜂体,斜喷至蜂体有细雾滴为宜。隔日用药1次,一般两次即可。如不彻底,隔1周后可再用药1次。
(2)敌螨一号:为非脒类杀螨新药。对蜜蜂安全,致死浓度为218.6ppm。对大蜂螨毒性高,使用25ppm喷带螨的蜜蜂,杀螨效果达 100%。在蜂群中使用浓度为0.125%,即每个安瓿0.5毫升药物加水40Q毫升稀释,于傍晚均匀喷洒蜂体,每周用药1次,连续用药两次,杀螨效果可达100%。该药不仅可以杀死蜂体上的螨,而且可以杀死巢房内的蜂螨。
(3) "螨扑"高效杀螨片:该药是蜜蜂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型杀螨剂。对大蜂螨具有高效杀灭效果,使用方法简便易行,杀螨快而且持久,对蜂安全,无残留。使用方法是:用图钉将药片固定于蜂群内第二个蜂路间,强群2片,呈对角线悬挂,弱群l片,3周为一疗程。

D. 蜜蜂生虫怎么办

驱虫啊

E. 我养的蜜蜂怎么蜜蜂背上有很小的虫,是怎么回事要怎样杀灭这些小虫呢

蜂螨病:
现在,在蜜蜂体和蜂巢内已发现的螨类有30多种。其中,在我国对养蜂业危害严重的是属于历螨科(Laelapidae)的大蜂螨和小蜂螨。
(1)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雄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88×0.72mm。雌螨呈横椭圆形,暗红褐色;背面有背板覆盖,具有网状花纹和浓密的刚毛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肛板、腹股板和腹侧板等结构;口器为刺吸式,螯肢角质化,动指长,不动指退化短小;足4对,短粗,末端均有钟形爪垫。卵为卵圆形,呈乳白色。大小为0.6×0.43mm,.卵膜薄而透明,产下时即可见卵内含有4对肢芽的若螨。前期若螨乳白色,体表有稀疏的刚毛,有4对粗壮的足,体形由卵圆形渐变成近圆形,大小由0.63×0.49mm增大为0.74×0.69mm,前期若螨蜕皮为后期若螨,体型由心脏形变为横椭圆形,大小为0.80×1.00增大为1.09×1.38mm。
(2)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 雄螨呈卵圆形,淡黄色,大小为0.95×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与生殖板合并呈舌形,与肛板分离,肛板呈卵圆形。雌螨呈卵圆形,浅棕黄色,该螨前端略大,后端钝圆,大小为1.03×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前缘平直,后缘极度内凹呈弓形,前侧角长,伸达1、2基节间,生殖板窄长条形,几乎达到肛板前缘,肛板钟形,肛门开口于中央。卵呈近圆形,卵膜透明,大小为0.66×0.54mm。前期幼螨为乳白色,呈椭圆形,体背有细小刚毛,大小为0.54×0.38mm,前期若螨蜕皮后为后期若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9×0.61mm。
防治方法:
(1)综合防治法:根据大蜂螨潜入蜜蜂封盖幼虫房内繁殖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人为的断子法,使蜂王停止产卵一段时期,蜂群内无封盖子脾,蜂螨全集中寄生于蜂体上,再用药物驱杀。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速杀螨(20%效果最好,对蜜蜂安全)。使用时避开采蜜期,按0.025%~0.05%兑水喷在蜂体上杀螨。或选用螨扑,按每平箱2片,分别悬挂在蜂群内第1与第2个巢脾及第7与第8个巢脾间的蜂路处3~4周,由于蜜蜂的活动,传递药效杀螨。
(2)提出封盖子脾,分群防治法:根据大蜂螨寄生于蜂体,繁殖于蜜蜂封盖巢房的生物学特性,采取这一方法。在秋季,流蜜期结束,对蜂群进行调整,合并弱群或组成双王群的同时加继箱。然后将蜂群内的封盖子脾全部带蜂提到继箱内,巢箱内留下蜜蜂卵虫脾、粉蜜脾和加适当的空巢脾和蜂王。巢箱与继箱之间用纱盖隔开,分隔成治疗群(继箱群)和羽化群。处理完毕,对治疗群和羽化群立即用杀螨药剂(速杀螨和敌螨I号)喷蜂体治疗2~3次,每隔3~4天治1次。待羽化群内封盖子脾的幼蜂出房后,再按上述方法治螨2~3次,直至不见蜂螨为止,即可将上下两群合并进行繁殖。这种治螨效果比较彻底,适合空地养蜂采用,由于操作繁琐,目前多使用”螨扑”直接挂在蜂群里杀螨,操作简便多了。

F. 蜂螨应怎样杀除

转自www.vete.com 动物医学论坛

蜂螨病
现在,在蜜蜂体和蜂巢内已发现的螨类有30多种。其中,在我国对养蜂业危害严重的是属于历螨科(Laelapidae)的大蜂螨和小蜂螨。
(1)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雄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88×0.72mm。雌螨呈横椭圆形,暗红褐色;背面有背板覆盖,具有网状花纹和浓密的刚毛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肛板、腹股板和腹侧板等结构;口器为刺吸式,螯肢角质化,动指长,不动指退化短小;足4对,短粗,末端均有钟形爪垫。卵为卵圆形,呈乳白色。大小为0.6×0.43mm,.卵膜薄而透明,产下时即可见卵内含有4对肢芽的若螨。前期若螨乳白色,体表有稀疏的刚毛,有4对粗壮的足,体形由卵圆形渐变成近圆形,大小由0.63×0.49mm增大为0.74×0.69mm,前期若螨蜕皮为后期若螨,体型由心脏形变为横椭圆形,大小为0.80×1.00增大为1.09×1.38mm。

(2)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 雄螨呈卵圆形,淡黄色,大小为0.95×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与生殖板合并呈舌形,与肛板分离,肛板呈卵圆形。雌螨呈卵圆形,浅棕黄色,该螨前端略大,后端钝圆,大小为1.03×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前缘平直,后缘极度内凹呈弓形,前侧角长,伸达1、2基节间,生殖板窄长条形,几乎达到肛板前缘,肛板钟形,肛门开口于中央。卵呈近圆形,卵膜透明,大小为0.66×0.54mm。前期幼螨为乳白色,呈椭圆形,体背有细小刚毛,大小为0.54×0.38mm,前期若螨蜕皮后为后期若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9×0.61mm。
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大蜂螨的雌虫在蜜蜂幼虫即将封盖之前潜入蜂房内,当蜜蜂幼虫封盖以后,大蜂螨雌虫就依靠吸取蜜蜂幼虫的体液进行产卵繁殖。卵先孵化为若螨,大蜂螨的卵期1天,若螨期7天,之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螨,(一只雌螨每次可产卵1~3粒,产卵可持续1~2天),成螨随幼蜂出房时一起爬出巢房外;新成长的雌螨寄生在蜜蜂的胸部和腹部环节处,刺吸蜜蜂的体液,而雄螨不从蜂体上取食营养物,它在封盖的幼虫房中与雌螨交配后立即死亡。成螨寿命在繁殖期平均为43.5天,最长53天,越冬期可长达3个月以上。
,U1M"L5`3A兽医教学参考,兽医临床交流,犬病辅助诊断系统小蜂螨的整个生活过程,部寄生于蜂房子脾上,靠吸取蜜蜂幼虫的体液为生。雌螨潜入即将封盖的幼虫房内产卵繁殖。一个幼虫被寄生致死后,小蜂螨可从封盖房穿孔爬出来,重新潜入其它即将封盖的幼虫房内产卵繁殖。在封盖房内新成长的小蜂螨随着新蜂出房时一同爬出来,再潜入其它幼虫房内寄生和繁殖。小蜂螨整个发育过程仅需4~4.5天。
蜂群间的盗蜂和迷巢蜂是传播蜂螨的主要媒介。此外,养蜂人员随意调换子脾或调整蜂群时,也可引起蜂螨的传播。

症状 当蜜蜂被害以后,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蜂箱巢门附近和在子脾上,可以见到衰弱、没有健全翅膀的畸形蜜蜂。蜜蜂幼虫受蜂螨危害死亡之后有臭味,挑取不拉丝。容易消除。蜂蛹受害死亡则保持原状,没有特殊气味,但其头部、胸部颜色变深、腹部颜色较浅,有时略显绿色、口器及足变黄。挑出死蛹,还可在巢房里观察到发育不同时期的蜂螨。成年蜜蜂被蜂螨寄生以后,会经常扭动身体,企图摆脱蜂螨,致使蜜蜂精疲力竭,加快老化。在许多情况下,工蜂、雄蜂和蜂王从巢房里出来,表面上是正常的,但由于蜂螨的寄生,已经给它们带来了损害,蜜蜂寿命缩短,雄蜂不能交尾,蜂王不能授精,只产雄蜂卵。

诊断 检验方法:(1)直接检验:从蜂群中提出带蜂子脾,随机取样,抓取工蜂50~100只,逐个仔细检查其腹部和胸部有无蜂螨寄生。同时用眼科镊子揭开蜜蜂封盖巢房30~50个,用扩大镜观察蜜蜂蛹体上及巢房内有无蜂螨寄生。再根据检查的结果计算其寄生的百分率。小蜂螨的检验大致同大蜂螨的检验方法,由于小蜂螨都寄生于蜜蜂的幼虫房内,应着重检密封盖子脾。

(2)药剂熏蒸检验:取一铁丝制蜂笼(10cm×10cm×10cm),从蜂群中提出一张带蜜蜂子脾,随意抓取50~100只工蜂装入蜂笼内,带回室内扣入大烧杯或玻璃钟罩内。同时放入一浸渍0.5~1毫升乙醚的棉球,密闭熏蒸5~10min,待蜜蜂全部昏迷以后,蜂螨也随之被击落。再将蜜蜂还回原群的巢门外,蜜蜂苏醒后即回巢中。也可用二氧化碳气体,按上述方法处理蜜蜂获得蜂螨的寄生率。

防治
(1)综合防治法:根据大蜂螨潜入蜜蜂封盖幼虫房内繁殖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人为的断子法,使蜂王停止产卵一段时期,蜂群内无封盖子脾,蜂螨全集中寄生于蜂体上,再用药物驱杀。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速杀螨(20%效果最好,对蜜蜂安全。使用时避开采蜜期,按0.025%~0.05%兑水喷在峰体上杀螨。或选用螨扑,按每平箱2片,分别悬挂在蜂群内第1与第2个巢脾及第7与第8个巢脾间的蜂路处3~4周,由于蜜蜂的活动,传递药效杀螨。
(2)提出封盖子牌,分群防治法:根据大蜂螨寄生于蜂体,繁殖于蜜蜂封盖巢房的生物学特性,采取这一方法。在秋季,流蜜期结束,对蜂群进行调整,合并弱群或组成双王群的同时加继箱。然后将蜂群内的封盖子脾全部带蜂提到继箱内,巢箱内留下蜜蜂卵虫脾、粉蜜脾和加适当的空巢脾和蜂王。巢箱与继箱之间用纱盖隔开,分隔成治疗群(继箱群)和羽化群。处理完毕,对治疗群和羽化群立即用杀螨药剂(速杀螨和敌螨I号)喷蜂体治疗2~3次,每隔3~4天治1次。待羽化群内封盖子脾的幼蜂出房后,再按上述方法治螨2~3次,直至不见蜂螨为止,即可将上下两群合并进行繁殖。这种治螨效果比较彻底,适合空地养蜂采用,由于操作繁琐,目前多使用”螨扑”直接挂在蜂群里杀螨,操作简便多了。

(3)“一次性”治螨法:这是我国80年代研究成果。防治前先将蜂群里的封盖子脾全部提出,放入空继箱内。每个继箱放7~8张封盖子脾,不带蜜蜂。然后在继箱底上垫一层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放两层吸水纸,将10毫升“强力”巢房杀螨剂(有效成分为甲酸)溶在吸水纸上,其余二箱或三箱可依次重叠放置。在22℃以上气温条件下,密闭熏治5h,杀螨效果达到98%以上。治螨完毕,将子脾还回原群。在上述治螨的同时,结合使用“速杀螨”喷蜂体,驱杀蜂体上的螨,防治效果更为彻底。新型的低毒、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杀蜂螨药剂:溴螨酯,用其制成烟剂纸片,于傍晚蜜蜂回巢后,将烟剂纸片悬挂在蜂箱内的空巢框上,点燃发烟,密闭巢门15min,杀螨效果达到90%以上,对蜜蜂相对安全。国内有类似产品如杀螨剂3号。速杀螨为畜用杀螨剂,对杀蜂螨也有特效,仅用0.0025%喷蜂群,可百分之百的杀死蜂体上的大蜂螨。敌螨1号的用法、用量以及杀蜂螨的效果与速杀螨相同,后者每周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以后,不仅杀除蜂体上的螨,还可杀死巢房内的蜂螨(内吸杀螨作用)。马扑立克为菊酯类杀螨药剂。每群蜂放2条,分别放在第1与第2及第7与第8张巢脾之间的蜂路上(悬挂固定),可连续放5~6周,杀螨效果达到98%以上。不论使用哪种杀螨药剂,尤其是水剂或乳化剂,一定要避开采蜜期使用为宜。在早春和晚秋,蜂群断仔期或蜂群长途转运之后进行治螨,效果较好。根据外界气温和蜂群势等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如在早春、晚秋气温较低时宜用熏烟剂,而在夏季气温高蜂群繁殖盛期,则以熏蒸剂为宜。敌螨熏烟剂:是治疗大、小蜂螨的成药。剂量要准确,以防伤害幼蜂(详按说明书)。灭螨灵合成熏烟剂:灭螨新药,防治大、小螨效果尤佳,不伤幼蜂。烟碱(尼古丁):每次每群用0.5~0.6ml,滴在滤纸上,在傍晚放在箱底熏蒸,防治大、小蜂螨,效果均佳,且安全。鱼藤精:用市售的含鱼藤酮2.5%或7.5%的鱼藤精乳剂,加水稀释成1500~2000倍后喷脾。每张脾喷3~4次,见蜂翅上略呈雾状即可。对大蜂螨较好,每隔2天左右喷1次,连治4次左右。蜂螨清(Bayvaro1 Strips)为德国拜耳药厂最新人工合成的杀螨剂,该药使用方便,每箱内悬挂两片蜂螨清,即可有效地控制蜂螨危害,对大、小蜂螨均有效,能在24h内迅速杀死大蜂螨,药效长达6周,安全性好,对人、畜均无害。

G. 最新的防止小蜂螨方法

蜂螨的防治方法

1、断子灭杀法:因为蜂螨主要是以蜜蜂为载体寄生的,所以在蜜蜂的自然断子期是杀灭蜂螨最有利和最关键的时期,在蜂王尚未开始产卵、蜂群内尚无封盖幼子、蜂螨主要集中寄生于成蜂体表的时候,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杀蜂螨药进行杀灭,能将隐匿寄生的蜂螨彻底灭杀。

2、人工隔离法:根据小蜂螨在成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地造成蜂群断子2-3天,使蜂螨由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先将蜂群内的子脾用隔离板隔离起来,并将巢箱中的子脾全部调到继箱中(为使蜜蜂能自由出入,可在隔螨板前端开一小巢门),补足空脾供蜂王产卵,然后换上隔螨板代替隔王板,隔离子脾约24天后,继箱中的蜂螨随工蜂羽化出房后,因得不到食物和无幼虫作繁殖场所而死亡。采用此法杀螨,有效率可在90%以上。

3、挂药熏蒸法:用图钉将熏蒸杀螨药片如螨扑等,固定于蜂群内第二个蜂路间,呈对角线悬挂,使用剂量为强势蜂群2片,弱势蜂群1片,3周为一疗程。因为熏蒸杀螨药片具有挥发持续时间长,对陆续出房的蜂螨可相继杀灭的功效,故防治效果极佳,最高可达100%。采用此法,只要在随同检查蜂群时将药片挂在巢脾上即可,不需另行开箱,与喷雾、熏烟治螨法相比,可提高工效5-10倍。

4、带蜂喷药法:先将触杀型的杀蜂螨药如杀螨1号等按每毫升药剂(使用剂量每巢脾5毫升左右)加300-600毫升水的比例配制成药液,充分搅拌后装入喷雾器中,均匀喷洒在带蜂巢脾的蜂体上(喷至蜜蜂体表呈现出一层细薄的雾液为宜),然后盖好蜂箱盖,约30分钟后蜂螨即因急性中毒而从蜂体脱落,24小时内即可全部死亡。

注意:在蜂螨的无公害防治中,优选杀螨药物是确保蜂产品免遭污染的关键,防治蜂螨的药物主要有触杀剂(如杀螨1号、速杀螨、敌螨1号等)和熏烟剂(纸片2号烟剂、敌螨熏烟剂等)、熏蒸剂(螨扑、升华硫磺、甲酸等)。在防治蜂螨时,应选择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杀蜂螨药,如杀螨1号、螨扑,不仅杀螨效果好,对人、畜、蜜蜂都安全,不污染蜂产品,而且使用方便,省工省时,特别是螨扑已成为我国蜂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首选杀蜂螨药。另外,速杀螨、敌螨1号、杀螨2号等也是无污染的杀螨药剂,蜂农可择优选用。

H. 中蜂螨扑挂片使用方法.求行家指点,以及发送图..

实际上只有意蜂才会生螨,中蜂是不生的,或者说如果生了螨也会之间互相清理掉的

阅读全文

与螨扑使用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3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6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7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7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5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4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8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2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3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5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2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0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3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4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2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