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楼板双层双向配筋 配筋面积如何计算
算配筋面积通长是算一米宽板带的配筋面积,所以计算过程为:(1000/150)*3.14*5*5=523,此为单层,双层再乘以2,结果为1046平方毫米。
楼板一种分隔承重构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
② 钢筋的计算方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
设任意钢筋直径为D,每米重量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径10毫米的钢筋每米重量为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项 G1=G2*D*D/0.0001=G2*D*D*10000
因 G2=0.617
故G1=6170*D*D (D的单位为米)
如果D的单位用毫米 则有 G1=0.00617*D*D
(2)楼板双向钢筋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
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按轧制外形分
①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②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④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③ 现浇板钢筋双层双向布置 面筋和底筋的计算方法 及搭接怎么计算
根据图纸要求的间距,计算面筋,底筋,马镫。
1.
钢筋长度=钢筋平直长度+钢筋弯钩
长度+搭接长度(底筋和面筋)。
2.
马镫根据施工方案要求,每个马镫的长度乘以所用个数。
3.
根据长度乘以钢筋每米重量,计算出结果。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④ 现浇板单层双向钢筋如何算量
两个方向分别计算,一个方向的钢筋长度按这个方向板的净宽+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按深入支座中心且不小于5D)然后算这个方向钢筋的根数。用另一个方向板的净宽两边各减50.除以要计算的钢筋的间距就得出根数。用钢筋长度*根数*钢筋比重*(1+损耗率),就算出这个方向钢筋的用量。另一个方向的钢筋也是这样计算的。
算完之后看看板有没有配架立筋,如果配了也要计算,而且架立筋上要配分布筋的
⑤ Φ12@200单层双向钢筋每平方重量的计算公式
“Φ12@200单层双向钢筋每平方重量”的计算公式是: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
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
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
Φ18=2.0kgΦ20=2.47kgΦ22=2.986kgΦ25=3.856kgΦ28=4.837kg
Φ4=0.099Kg
Φ6=0.222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1.999Kg
Φ20=2.47Kg
Φ22=2.986Kg
Φ25=3.856Kg
⑥ 楼板双层双向配筋 配筋面积如何计算
很简单的,算配筋面积通长是算一米宽板带的配筋面积,所以计算过程为:(1000/150)*3.14*5*5=523,此为单层,双层再乘以2,结果为1046平方毫米。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楼板配筋:
(1)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2)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3)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
⑦ 楼板钢筋怎么算 手算
楼板钢筋怎么算如下:
一、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底筋、中间层筋、面筋、温度筋),见04G101-4第25页
1、两端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 (1)底筋长度L= 净长 + 伸入左支座长度max {b/2、5d} + 伸入右支座长度max {b/2、5d} + 两端弯折(04G101-4第25页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还要设置弯钩,冷轧带肋筋和螺纹钢筋不设弯钩);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2)面筋长度L= 净长 + 2 la 。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b——支座宽,d——钢筋直径。
(3)温度筋长度L=净长 + 左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右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两端弯折 (软件默认值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设置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净长=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 板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2、两端端支座为砌体墙时:板端伸入支座的长度须满足> =120mm且> =板厚;软件默认板长=两端砌体墙中轴线之间的长度
(1)底筋长度L= 板长 –2×板保护层 + 两端弯折(04G101-4第25页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
(2)面筋长度L= 板长 – 2×板保护层 + 2×设定弯折(04G101-4第25页设置了弯折。软件计算式中“弯折”和“设定弯折”的区别在于:“弯折”是手工设置,“设定弯折”是软件按图集自动设置)。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
(3)温度筋长度L=净长 + 左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右端与负筋或跨板受力筋搭接150mm + 两端弯折 (软件默认值无弯折。如果设计了弯折,则要设置弯折)+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当未设计弯折时,软件默认设置弯钩,当设计了弯折时,软件默认无弯钩);软件默认净长=板在两端砌体墙中心轴间的距离 – 板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3、一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一端支座为砌体墙时:结合上述第1、2种情况,两个支座分别计算。
4、底筋、面筋、温度筋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 净长计算同上述。
(1)底筋和面筋,扣减值有三种情况: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一个保护层;1/2板筋间距。具体应用为: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2) 温度筋,扣减值为两侧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
⑧ 楼板钢筋的计算方法
1,楼板钢筋分为负筋,受力筋(也有跨板受力筋),屋面层还有温度筋。
2,首先你要清楚各种钢筋的布置方式。
3,负筋,根数=布置的范围(轴线)长度/负筋布置间距+1根,再每根长度*根数*理论重量(kg/m,具体看钢筋型号)=总重;受力筋(双向或者双层双向),板的横纵跨度/钢筋间距+1根,再每根长度*根数*理论重量(kg/m,具体看钢筋型号)=总重;温度筋;一般位于板中间,为负筋没有布置到的地方,算法类似,总长*理论重量
4,总得来说比较麻烦,有可能算三次有三个不一样的答案。建议使用你地区普及的算量软件,只需要绘图,简单快捷,软件自动计算分类。例如,鲁班,广联达,斯维尔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⑨ 请问:楼板的双向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分两种,分离式,连续式。
将板在X,Y方向上分为3个板带,两边短板宽度为X,Y方向上的短边的1/4,然后在中间板带均匀配置按最大正弯矩求出板底筋,边板带内减少1半即可,每米最少要有3根,不能再少。
支座边界板面负钢筋按最大支座负弯矩算出,钢筋全支座长度均匀布设,边板带不减少。
简支座双向板中每个方向正钢筋都要弯起,弯起是1/3或1/2。
固定支座双向或者连续双向板中,板底钢筋要弯起1/3~1/2。作为支座负钢筋,受力筋直径和间距还有起弯点和切断点的位置和单向板一样。还有沿墙边,墙角处的构造钢筋也是和单项一直。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参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