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棕竹的养殖方法
导语:棕竹为,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棕竹原产于中国,日本也有 种植 。棕竹喜欢温暖潮湿、半阴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畏惧烈日当空,较耐寒,花期4至5月。浆果及种子为球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棕竹的养殖 方法 吧。
1、棕竹的养殖方法:形态特征
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
2、棕竹的养殖方法:生长习性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观赏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作用功效:镇痛,止血主治:用于各种外伤疼痛。用鼻衄、咯血、产后出血过多等性味归经:淡、平。入肝、肾二经。
3、棕竹的养殖方法:物种分类
棕竹分类
多裂棕竹:产广西西部及云南东南部。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矮棕竹:产中国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常见栽培。树形优美,可作庭园绿化观赏。
细棕竹:产广东西部,海南及广西南部。树形矮小优美,可作庭园绿化材料。
粗棕竹:产广西西南部。可作庭园观赏。须根可接骨。
丝状棕竹:产广西南部十万大山。
4、棕竹的养殖方法:类型
棕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家庭种植多以分株繁殖为主。
1)播种
以疏松透水土壤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等混合。种子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30-35℃温水浸两天)处理,种子开始萌动时再行播种。因其发芽一般不整齐,故播种后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后1-2个月即可发芽,其发芽率可达80%左右。当幼苗子叶长达8-1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时须3-5株种植一丛,以利成活和生长。
2)分株繁殖
一般常在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原来萌蘖多的植丛用利刀分切数丛,分切时尽量少伤根,不伤芽,使每株丛含8-10株以上,否则生长缓慢,观赏效果差。分株上盆后置于半阴处,保持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以免叶片枯黄。待萌发新枝后再移至向阳处养护,然后进行正常管理。
5、棕竹的养殖方法:栽培技术
1)介绍
棕竹株形紧密秀丽、株丛挺拔、叶形清秀、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既有热带凤韵,又有竹的潇洒,为重要的室内观叶植物。它甚耐阴,既适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内陈设观赏,又可大盆栽种用于大型建筑物室内布置,是室内大型观叶植物之一。在明亮的室内可供长期欣赏,在较阴暗的室内连续观赏3-4周。
2)盆栽棕竹养护
棕竹原产我国南方,是热带植物,姿态潇洒,四季常绿。常见的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的略粗,叶片大且厚,又名筋头棕竹;小叶的秆细,叶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 清明 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6、棕竹的养殖方法:水培方法
【棕竹的水培方法】
棕榈科棕竹属,又名观音竹。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特征】常绿丛生灌木。革质,浓绿而具有光泽,掌状深裂,裂片4~10枝。雌雄异株。
【习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冬季应该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温。
【繁殖】一般分株结合翻盆进行,选择丛大株密的植株,先将植株从盆中托出,接着用利刀将株丛分成若干丛,分切时要尽量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浇透水后置于半阴湿润的场所,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转入正常的养护。
种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温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7、棕竹的养殖方法:养护要点
【水培养护要点】
1:耐阴但光照过弱时易产生黄叶,通风不良时孳生寄生虫。
2:生长期应经常向叶面喷洒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质地比较坚硬,水培后不易烂根,但萌生新根较慢,越需要一个半月。
8、棕竹的养殖方法:园艺
1、适合于放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美化任何地方。棕竹,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圆柱形的树干耸直而上,旁无分枝,四周包以棕皮,伞形树冠,因为树干不分枝,所以不占地方,所以到处都可以放。
2、在农村里,棕竹是比较受欢迎的植物,除了体现它的农家性格之外,还有用作干农活的作用。因为平时它可以美化家居,到了一定的时候,那包着树干的棕皮割下后晒干,可以搓棕绳、编棕垫、串蓑衣,以及作其他用处,所以农家都喜欢种。
3、适合性格比较的粗犷的人,营造一种粗犷的家居风格。通常农民家的后院就比较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植物了,农民本来很忙,如果喜欢家里有点摆设,那这种植物摆设肯定要有很强的自我生存的能力的,因而,种棕树能让家居有点绿色之外,生活也不乏惬意。
9、棕竹的养殖方法:病害防治
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 雨水 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平时应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烧毁。如果在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连续3次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常见有叶斑病、叶枯病和霜霉病危害,可选用7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一800倍液或用1%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剂1000-
1500倍液或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10、棕竹的养殖方法:药用价值
棕竹叶
【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拼音名】ZōnɡZhú
【英文名】palm
【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Chamaeropsexcdlsa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通风良好的环境,耐荫蔽,不耐寒。宜选择湿润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育苗栽法:春季播种,播前种子经浸种催芽,于苗床上均匀撒播。上细土2-3cm,淋水保湿。培育1年,按行株距1m0.5挖穴定植。分株繁殖法:春季,挖起母株,切分成数丛带根的植株,按上法定植。
田间管理,新植苗稍遮荫,定期淋水,保持土壤潮湿。每年松土除草3-4次,追施稀薄腐熟人畜粪水2-3次。夏季定期向植株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化学成份】叶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异牡荆素(isovitex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o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proto-pb),甲基原棕竹皂甙(methylprotorhapissapo-nin)。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煅炭研末冲,3-6克。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粗棕竹的须根用于接骨。
【摘录】《中华本草》
B. 棕竹的养殖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棕竹是棕榈科植物,也叫矮棕竹、棕榈竹,是一种非常耐阴的观叶植物,摆放在客厅或者书房,既能够净化室内空气,让室内空气清新,也能增加室内湿度,是一款“室内之宝”植物。
家庭栽培棕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养护措施,棕竹终年翠绿,颜值高,更有观赏价值。
棕竹养护方法小结:
①植株稍耐寒,能短期忍受0℃的低温;②有较强的耐阴性,怕强光暴晒;③怕干旱,平时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根据栽培温度,减少浇水;④施肥时主要以稀薄的氮肥为主;⑤耐修剪,及时剪去枯枝枯叶,节省养分,促进萌发新枝;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发生病虫害的侵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C. 棕竹的养植方法有哪些怎么才能养的旺盛适合家里盆栽养植吗
棕竹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四季常青观叶植物,其本身就适合在家里当作盆栽,这种盆栽的特点在于个头精巧,且每一根竹叶竹枝都挺拔,颜色上面也是四季翠绿,形态非常的清雅美观。在家里养殖棕竹,需要保证适当的温度,注意土壤、光照、浇水和施肥,定期修剪、翻盆即可。总而言之,棕竹居家养殖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竹子的养护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想要将棕竹养的旺盛,只需要定期的浇水施肥,勤修剪和翻盆处理即可。
D. 棕竹怎么养殖棕竹的繁殖方式
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家养棕竹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棕竹的养殖 方法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棕竹的养殖方法
水培方法
棕榈科棕竹属,又名观音竹。原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特征
常绿丛生灌木。茎圆柱形,不分枝,有节如竹,上具褐色粗纤维质叶鞘,如棕状。叶集生茎顶,革质,浓绿而具有光泽,掌状深裂,裂片4~10枝。雌雄异株。
习性
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 冬季应该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温。
繁殖
一般分株结合翻盆进行,选择丛大株密的植株,先将植株从盆中托出,接着用利刀将株丛分成若干丛,分切时要尽量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浇透水后置于半阴湿润的场所,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转入正常的养护。
种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温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水培养护要点
1:耐阴但光照过弱时易产生黄叶,通风不良时孳生寄生虫。
2:生长期应经常向叶面喷洒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质地比较坚硬,水培后不易烂根,但萌生新根较慢,越需要一个半月。
棕竹的形态特征
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
棕竹浆果球形,种子球形。棕竹原产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属植物约有2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它常繁生山坡、沟旁阴蔽潮湿的灌木丛中,栽培的有大叶、中叶和细叶棕竹之分,另外还有花叶棕竹。棕竹喜温暖潮湿、半阴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
棕竹花期4-5月。
棕竹的生态习性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
棕竹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观赏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作用功效:镇痛,止血主治:用于各种外伤疼痛。用鼻衄、咯血、产后出血过多等性味归经:淡、平。入肝、肾二经。
棕竹的病害防治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 雨水 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平时应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烧毁。如果在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连续3次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常见有叶斑病、叶枯病和霜霉病危害,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一800倍液或用1%波尔多液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或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棕竹的繁殖方式
棕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家庭 种植 多以分株繁殖为主。
播种
以疏松透水土壤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等混合。种子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30-35℃温水浸两天)处理,种子开始萌动时再行播种。因其发芽一般不整齐,故播种后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后1-2个月即可发芽,其发芽率可达80%左右。当幼苗子叶长达8-1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时须3-5株种植一丛,以利成活和生长。
分株繁殖
E. 棕竹养殖的方法
棕竹是重要的室内观叶植物,株形紧密秀丽、株丛挺拔、叶形清秀、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既有热带风韵,又有竹的潇洒,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棕竹养殖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棕竹喜温暖潮湿、半阴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
棕竹原产我国广东、云南等地,常繁生山坡、沟旁阴蔽潮湿的灌木丛中,栽培的有大叶、中叶和细叶棕竹之分,另外还有花叶棕竹。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
棕竹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盆栽时,用一般园土加少量基肥即可。
旺盛生长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盆土以湿润为宜,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生长季要遮阴,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晒,否则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而低矮,一般遮阴度掌握50%左右。
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浇水的麻烦。棕竹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全日照或半阴处都可良好生长,但夏季放半阴处对其生长更有利,可保持叶片嫩绿不老。
5-6月开花后,不可淋雨,雨天要将盆株及时搬入室内,9-10月结果。一般地栽较盆栽容易结果,所以常把地栽结果的移种至盆中,放置室内供观赏。10月上旬寒露节前移入室内后,可放在早晚能见直射光的地方。
1、繁殖
棕竹可用播种和分株养殖,家庭种植多以分株养殖为主。播种以疏松透水土壤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等混合。种子播种前可用温汤浸种(30-35℃温水浸两天)处理,种子开始萌动时再行播种。棕竹分株养殖一般常在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原来萌发多的枝丛用利刀分切数丛,分切时尽量少伤根,不伤芽,使每株丛含8-10株以上。分株上盆后置于半阴处,保持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以免叶片枯黄。待萌发新枝后再移至向阳处养护,然后进行正常管理。
2、土壤
棕竹盆景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等量混合配制作为基质,种植时可加适量基肥。盆栽用土以含大量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最适合,培养土可用园土6份、腐叶土4份混合使用,用烧泥盆栽种。
3、光照
棕竹为南方植物,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和较庇荫的场所。平时养护关键是不可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茎叶枯黄,应将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树下、有遮阴阳台及走廊里。生长季要遮阴,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晒,否则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而低矮,一般遮阴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
4、温度
棕竹性喜半阴、稍湿润和通风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北方的严寒霜冻,该地区只能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保持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长缓慢。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冻害,可移至室内过冬,既可以免受冻害,又可以作为厅堂、客室摆设。露地栽种过冬可以雍土防寒,来春剪去老叶,仍可以萌发出新叶。
5、浇水
夏季气温高、土易干,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春秋季节浇水不宜太勤,只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稍带干)即可,冬季要控制浇水。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棕竹容易烂根,最怕积水。夏季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
6、施肥
春秋季节每隔3-4星期,施以20%-30%腐熟人粪尿或饼肥水,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青绿。在春夏生长期间,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饼肥水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使其叶色翠绿。旺盛生长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
7、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剪去其枯黄叶及病叶,如层次太密,也可进行疏剪。
8、翻盆
每隔2年翻盆一次,对新生的植株,可进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时间宜在春季3~4月进行。要换去1b2以上旧土,培以疏松的腐殖土。
9、病虫害
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若少量发生,应及时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乐果液防治,同时注意通风透气,及时修剪枯枝败叶。棕竹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经常施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止叶片黄化。
棕竹别名观音竹、筋头竹。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不耐寒,最低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忌强烈阳光直射,不耐干旱。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棕竹繁殖方法用分株法为好,在每年春季换盆时进行。
棕竹栽培诀窍:用结合换盆分株后的幼苗带根进行盆栽。盆土用腐叶土与河沙等量混均配制,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左右珍珠岩混均配制。栽植后,浇透水,置蔽荫、温暖和稍潮湿、通风处。生长期间浇水要掌握“干则浇,浇则透”、“宁湿不干”的原则。春秋季节每天应浇水1次,浇水要透。夏季炎热天气,除增加浇水次数外,同时每天向叶面进行1~2次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入秋后逐渐减少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冬天也要隔一定时间向叶面喷水。如果盆土长期积水,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直至整株死亡。
如果盆土干燥持续3~4天,叶片顶端就会变茶色而枯萎。每月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液肥中宜加入硫酸亚铁,或施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氮肥不可施得太多,否则叶片上的花纹容易退色。棕竹喜半阴,夏季宜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若放在室外养护,必须遮荫,避免强阳光直晒,否则叶片会发黄,叶尖会灼伤。1O月下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最低室温保持在5℃以上。入室后要逐步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但每隔5-7天要用温水喷洗1次枝叶,以保持叶色青翠光亮。
F. 棕竹的养殖方法,都有哪些
棕竹的种植方式
1.土壤层配备:棕竹盆栽可以用腐殖土.培养土.河砂相等混和配置做为栽培基质,栽种时能加适当底肥。盆栽植物培养土以含很多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最合适,塑造土可以用培养土6份.腐殖土4份混合应用,用烧泥盆栽植物种。
6.剪修翻盆:棕竹的剪修非常简单,关键剪去其发黄叶及病叶,如层级过密,也可开展疏剪。每过2年翻盆一次,对新生儿的主茎,可开展纤插种植或再次合理布局。翻盆时间宜在春天3~4月开展。得换去1B2之上旧土,培以松散的腐殖土。
7.害虫预防:棕竹生长规定通风优良的自然环境,如通风欠佳易产生芽虫。若小量产生,应立即人力剃除,并且用800倍氧化乐果液预防,与此同时留意通风透气性,立即剪修枯枝败叶。棕竹病害较少,关键有蚜虫,常常施加小量硫酸铝水溶液,可避免叶片失绿。
G. 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种植棕竹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河沙,均匀混合。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采用烧泥盆即可。
棕竹是南方植物,应该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叶片发黄,应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就是将枯黄的叶片剪掉,使得各枝条间有层次感。
每两年换盆一次,对于新生的植株可以适当的分株。翻盆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4月,换掉一部分的旧土,消毒后栽种。
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浇水时记得从棕竹的生长点往下淋,让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