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静脉输液的进针方法
在你见到回血后就把角度调低或平行进针。
⑵ 静脉注射的具体步骤
(1)用途
药液直接注入于静脉内,随血液而分布全身,可迅速发生药效;由于其排泄也快,因而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短;能容纳大量的药液,并可耐受(被血液稀释)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等)。主要用于大量的补液、输血;注入急需奏效的药物(如急救强心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
(2)用具
少量注射时可用较大的(50~100毫升)注射器,大量输液时则应用输液瓶(500毫升)和一次性输液胶管。
(3)静脉注射的部位及方法
依动物种类而不同。
①牛、羊的静脉注射
多在颈静脉实施,个别情况也可利用耳静脉注射;羊多用颈静脉。
由于牛的皮肤较厚,所以刺入时,应用力并突然刺入。其方法是: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压迫颈静脉的下方,使颈静脉怒张;明确刺入部位,右手持针头对准该部后,以腕力使针头近似垂直地迅速刺入皮肤及血管,见有血液流出后,将针头顺入血管1~2厘米,接连注射器或输液胶管,即可注入药液。
②猪的静脉注射
常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图1-6)。
图1-6猪的耳静脉注射
A.耳静脉注射法
将猪站立或横卧保定,耳静脉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
一人用手指捏压耳根部静脉处或用胶带于耳根部结扎,使静脉充盈、怒张(或用酒精棉反复于局部涂擦以引起其充血);术者用左手把持猪耳,将其托平并使注射部位稍高;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沿耳静脉管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轻轻抽活塞手柄如见回血即为已刺入血管,再将注射器放平并沿血管稍向前伸入;解除结扎胶带或撤去压迫静脉的手指,术者用左手拇指压住注射针头。另手徐徐推进药液,注完为止。
B.前腔静腔注射法
可应用于大量的补液或采血(图1-7、图1-8)。
图1-7猪站立保定时前腔静脉注射
图1-8猪仰卧保定时前腔静脉注射
注射部位在第1肋骨与胸骨柄结合处的直前。由于左侧靠近膈神经而易损伤,故多于右侧进行注射。针头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并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猪体大小而定,一般在2~6厘米,依此而选用适宜的16~20号针头。注射时,猪可取仰卧保定或站立保定。
站立保定时,针头刺入部位在右侧由耳根至胸骨柄的连线上,距胸骨端1~3厘米;稍斜向中央并刺向第一肋骨间胸腔入口处,边刺入边回血,见有回血即标志已刺入并可注入药液。
猪取仰卧保定时,可见其胸骨柄向前突出并于两侧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处的直前、侧方各见一个明显的凹陷窝。用手指沿胸骨柄两侧触诊时更感明显,多在右侧凹陷处进行穿刺注射。仰卧保定并固定其前肢及头部,局部消毒后,术者持接有针头的注射器,由右侧沿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部前侧方的凹陷处刺入,并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边刺边回血,见回血后即可徐徐注入药液;注完后拔出针头,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
③马的静脉注射
多在颈静脉实施,特殊情况下可在胸外静脉进行。
颈静脉注射多在颈上及颈中1/3部的交界处进行。柱栏保定,使马颈部稍前伸并稍偏向对侧,局部进行剪毛、消毒。术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与中指)在注射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压迫静脉管,使之充盈、怒张。右手持注射针头,沿颈静脉使与皮肤呈45°角,迅速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见有血液流出后,即证明已刺入;使针头后端靠近皮肤,以减小其间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将针头再伸入血管内1~2厘米,撒开压迫静脉的左手,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连接注射器或输液胶管,并用夹子将胶管近端固定于颈部毛、皮上,徐徐注入药液。注完后,以酒精棉球压迫局部并拔出针头,再以5%碘酊进行局部消毒。
④犬、猫的静脉注射
犬多在后肢外侧面小隐静脉或前肢正中静脉实施。猫多用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
A.后肢外侧面小隐静脉注射法(图1-9)
图1-9犬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在后肢胫部下1/3的外侧浅表皮下。由助手将犬侧卧保定,局部剪毛、消毒。用胶皮带绑犬股部,或由助手用手紧握股部,即可明显见到此静脉。右手持连有胶管的针头,将针头向血管旁的皮下先刺入。而后与血管平行刺入静脉,接上注射器回抽。如见回血,将针尖顺血管腔再刺进少许,撤去静脉近心端的压迫,然后注射者一手固定针头,一手徐徐将药液注入静脉。B.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法(图1-10)
图1-10犬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比后肢小隐静脉还粗一些,而且比较容易固定,因此一般静脉注射或取血时常用此静脉。注射方法同前述的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法。
C.猫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在后肢膝部内侧浅表的皮下。助手将猫背卧后固定,伸展后肢向外拉直,暴露腹股沟,在腹股沟三角区附近,先用左手中指、食指探摸股动脉跳动部位,在其下方剪毛消毒;然后右手取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针头由跳动的股动脉下方直接刺入大隐静脉管内。注射方法同狗的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法。
(4)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
①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应严格消毒。
②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脉管,明确注射部位,防止乱扎,以免局部血肿。
③要注意检查针头是否通顺,当反复穿刺时,针头常被血凝块堵塞,应随时更换。
④针头刺入静脉后,要再顺入1~2厘米,并使之固定。
⑤注入药液前应排净注射器或输液胶管中的气泡。
⑥要注意检查药品的质量,防止有杂质、沉淀;混合注入多种药液时注意配伍禁忌;油剂不能做静脉注射。
⑦静脉注射量大时,速度不宜过快;药液温度,要接近于体温;药液的浓度以接近等渗为宜;注意心脏功能,尤其是在注射含钾、钙等药液时,更要缓慢注射,同时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
⑧静脉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动物表现,如有骚动不安、出汗、气喘、肌肉战栗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止;当发现注射局部明显肿胀时,应检查回血,如针头已滑出血管外,则应整顺或重新刺入。
⑨若静脉注射时药液外漏,可根据不同的药液,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A.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外漏的药液。
B.如为等渗溶液,不需处理。如为高渗盐溶液,则应向肿胀局部及周围注入适量的灭菌蒸馏水,以稀释之。
C.如为刺激性强或有腐蚀性的药液,则应向其周围组织内,注入生理盐水;如为氯化钙溶液可注入10摩尔/升硫酸钠溶液或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20毫升,使氯化钙变为无刺激性的硫酸钙和氯化钠。
⑩局部可用5%~10%硫酸镁溶液进行温敷,以缓解疼痛;如为大量药液外漏,应作早期切开,并用高渗硫酸镁溶液引流。
⑶ 静脉输液的方法和进针方式。
进针后有回血说明你扎进血管了,可不一会就会肿说明你又把血管挑破了。
说明你进针是正确的,但进针后何时停止,固定时如何不让针头滑动是有问题的,你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强练习
⑷ 静脉穿刺怎么进针
1-临床上,对于静脉进针的要求是这样子的(不说消毒等):先直进(入真皮)后斜进(入静脉),因为斜进入静脉可使静脉的创口有一个"斜型创口",不容易出现鼓包,在拨针后由有斜面,静脉创口之间的连接会长一些,容易恢复;
2-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是这样进针的:
(1)找准静脉位置,从旁边直入穿过真皮层,减少在真皮的时间(因为真皮层的神经最多,痛感也大),穿过真皮后放斜(即总体操作上直入的时间是很短的,大都数时间仍保持斜角操作),到达静脉位置后斜插入,这样不但可以在针刺时一直看到静脉的位置,也容易感觉到刺进后的"空感",
(2)如果第一次穿入血管后,发现未进入,应该退一下针(到真皮下),再刺一次(因为在真皮下,来回刺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但如果是在真皮中来回刺是很痛的,这一点很重要),
(3)很多的操作都需要有很好的手感,有些人在手感方面很有天赋,但有些人需要在长期训练后才会有的,建议你可以在不上班时找一个针头进行感觉训练,我以前在大学中看到老师会有这样的训练,其中包括医学生的训练,但现在好象不多了,但你可以加强一下,方法为:找一个包装盒的纸皮(有空的那种),用水略为泡一下,然后用针头进行训练,包装盒纸有空处,可以感觉到进入静脉的操作感
⑸ 打针的技巧 静脉输液 月详细越好
左手绷紧穿刺部位下端皮肤,右手持头皮针针翼,针头斜面朝上,进针(与皮肤呈20°)。这里告诉你选择血管的技巧:
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逐渐进针,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静脉输液中应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部位难以穿刺成功者,可选择手足背下1/2至指处的血管进行逆行穿刺。
2、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逆行静脉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
⑹ 静脉输液进针技巧
1、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
2、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
3、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45°角正面或旁侧先进针头斜面再20°进血管;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要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正面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即可。这样的输液方式使进针速度增加,疼痛感减少
⑺ 静脉输液进针技巧
不要急 多打就好了 不过我们兽医打针就没你们考虑那么多了 呵呵 输液的时候 帮过我打针 那些狗都基本上不动
⑻ 如何静脉注射
[用物]注射盘、无菌干燥lo一50ml注射器及针头,注射药液。 [方法]大致与静脉采血术相同。进针后见回血即松开止血带,缓慢注入药液。在注射过程中,要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 [注意点] 1、注射前应检查注射器、针头及核对患者姓名及药液。 2、注射前应先排尽空气,如有多数小气泡附着针筒壁时,可抽入空气0.5m1,转动注射器,使小气泡并成大气泡,然后推动活塞,将其全部驱出。 3、穿刺时务必沉着掌握进针角度与方向、以免穿破静脉而致血肿,如果不慎穿破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局部,另选其他静脉穿刺。 4、注意掌握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法,如肥胖患者,静脉较深且固定,摸准后再行穿刺;消瘦患者静脉较滑,穿刺时须固定静脉的上下端;水肿患者可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穿刺;脱水患者可局部热敷、按摩,使血管扩张显露后再穿刺。 5、避免将药液注射于血管外。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可先行引导注射(即另备一副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针筒,调换另一抽有药液的针筒进行推药)。如有外溢,应即停止注射,并行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药液,外敷金黄散,防止组织坏死;同时报告医师。 6、注射药液速度应按药性分别处理。 7、需长期反复作静脉注射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端到近端的次序选定注射部位。如有静脉炎现象,不可再在该部位注射,应予热敷、理疗或外敷消炎药等治疗措施。 8、注射完毕,随拉开注射器活塞,浸泡于消毒液中。
⑼ 静脉注射的操作步骤
静脉注射的操作步骤
铺无菌盘,核对注射单与医嘱,按医嘱准备药液,并严格查对;
将安瓿尖端的药液弹至体部,用75%乙醇棉签消毒颈部及砂轮后,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重新消毒,取无菌纱布拭去细屑,折断安瓿;
检查一次性注射器后打开,接针头、试通畅,抽吸药液,套上针头套放于无菌盘内,空安瓿置于空针旁
推车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说明,解释以取得合作;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在穿刺部位下垫治疗巾,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
用0.5%碘伏消毒2 次(或2%碘酊消毒1 次, 75%乙醇棉签脱碘2 次),消毒直径>125px;
在穿刺点上方5-175px 处扎止血带,嘱其握拳;
再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滑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进针少许;
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固定针栓(如为头皮针,应用胶布固定针柄);
4
缓慢注入药液(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
注射毕,将无菌棉签置于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按压片刻或嘱患者屈肘至不出血为止;
再次核对,观察用药后反应;
5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感谢患者的配合;
分类清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洗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