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服判息诉率如何计算
服判息诉率是指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当事人不上诉、不申诉的案件数与结案总数之比。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一、行政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低的成因
1、纠纷的特殊性。一方面行政案件解决的是“官”与“民”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想当然地认为法院和行政机关“官官相护”,本能地对法院疏远、抵触、不信任,从而增加案件服判息诉的难度。另一方面占行政案件大多数的涉及拆迁类案件也因其复杂、特殊,存在时间跨度大、证据少、群体性等问题,判决后往往难以使当事人信服,进而易引发继续上诉。
2、行政相对人方面。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清、无理缠讼,是导致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低的重要原因。一部分行政相对人由于“不懂法”、“不会告”、“告不准”,法院大多判决其败诉或裁定驳回其起诉,在未能达到其期望目的的情况下,这类案件的行政相对人几乎必上诉。还有一部分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真实目的是通过给法院施压解决案外问题,只要不能解决案外问题,就肆意缠诉上访,导致服判息诉率难以提升。
3、法院审判方面。一是审判模式单一,目前行政诉讼的结案方式只有判决、裁定或原告主动撤诉,无调解模式,无疑影响了行政案件的服判息诉率。二是行政审判人员专业能力欠缺。行政诉讼涉及行政纠纷,对行政庭审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要求较高,但是针对行政诉讼的专业化的培训相对较少,加之个别法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在裁决前后未充分履行辩法析理的释明义务,制作的裁判文书说理性也不强,让当事人产生“审判不公”的误解,进而不能服判息诉。三是行政诉讼案件上诉费用成本太低,部分当事人明知上诉无理,也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起上诉,这也是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低的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行政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的对策建议
1、加大行政诉讼的法制宣传力度。普及行政诉讼法律知识,提高公民行政诉讼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针对行政相对人要引导其克服“官官相护”成见的影响;针对行政机关要促使其依法行政,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审判的外部司法环境。
2、能动司法适当延伸审判职能。强化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诉讼引导和释明工作,在释明过程中不回避矛盾,引导当事人选择有利于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方式进行诉讼。做好判前释明、判后答疑工作;充分发挥裁判文书的说理功能,以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和误解,并适当修正当事人的心理预期,从而使其服判息诉。
3、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行政首长亲自出庭应诉有利于人民法院全面查清案情,有利于被告借助庭审向原告进一步做好解释工作,更有利于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提高服判息诉率。
三、 服判息诉的几种有效方法
1、一是采取与申诉人谈心方式,和其探讨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以案说法,以法释疑,以理劝息,引导申诉人正确认识裁定、判决结果,使其心悦诚服地服判息诉。
2、二是同申诉人共同听取被申诉人的申诉反驳意见,使申诉人从不同角度认识法院判决、裁定,明白其中诉理由不成立的依据所在。
3、三是与申诉人的代理人相结合,共同做好申诉人的思想工作。
4、四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好和解,使申诉人心悦诚服地服判息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⑵ 民事调撤率如何计算 计算公式
法院系统的内部统计数据吧。。。
1、打个电话给报送单位的联络人
2、找以前分管的同事
3、本年度(调解+撤诉)案件数/本年接案数
⑶ 撤诉诉讼费怎么算
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民事案件的原告申请撤诉,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退费时间,法律没有严格规定。在法院裁定后,会依法给当事人退还剩余诉讼费。对于撤诉案件诉讼费的收取,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其他诉讼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申请撤诉条件如下: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撤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不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⑷ 开庭前撤诉诉讼费怎么算
法律分析:法院起诉,撤诉费用的收费标准是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一般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⑸ 撤诉诉讼费怎么算
撤诉一样要缴纳案件受理费,只是减半收取,以下是相关规定:《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是诉讼费用包括哪些?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费;(二)申请费;(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二是诉讼费用由谁承担?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三是诉讼费用有多少?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就规定了,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法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⑹ 撤诉费用是怎么算的
撤诉费用是当事人当时提起诉讼或者提起上诉的案件受理费的一半。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如果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
申请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每件交纳4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
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十四条
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⑺ 法院结案率怎样计算的
法院结案率指的是一个法院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一个时间跨度)结案数占收案数的比重。它的计算公式为:结案率=报结期内的结案总数/同期收案总数×100%。它所体现的实质内涵是司法效率的高低。
结案率是一定期间结案数与受理案件数的比率。期间可以根据需求确定,一般以月计,通常比较关注季度、半年、全年结案率数据。
在法院,年度结案率被作为法院、法官全年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每年的人大代表报告结案率数据虽然只有一、二句话,但其受关注程度可能影响对当年法院整体工作的评价,法院报告,代表关注,是每年人代会法院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
结案率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法院司法为民、息诉息访的一个指标;而且调解率越高意味着“改判率”越低!所以一些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往往会先进行调解,叫“庭前调解”,还把“庭前调解”的时间不算在审限内;
有的法官能力有限,对一些证据的把握不准,就不断地进行调解,美其名曰法官很有耐心地做当事人的工作,最后圆满地调解了双方的分歧。
(7)法院撤诉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法院的办案流程
一、一审起诉
(一)立案
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立案庭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将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不服,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受理
如果当时提交起诉状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开庭要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三)开庭
开庭时,首先宣布开庭,接着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接着是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中,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再接着进行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举证质证完毕之后,开始法庭辩论,在法庭辩论中,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四)宣判
首先是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如果最后没有达成调节协议,则由合议庭合议做出裁判(宣判),双方同意判决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如果双方不同意裁判的,可以提出上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均衡结案的意见
⑻ 撤诉诉讼费怎么算
撤诉诉讼费收取的方式:撤诉一样要缴纳案件受理费,只是减半收取,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对于撤诉案件诉讼费的收取,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其他诉讼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但是对于按照撤诉处理的案件是否应该退还诉讼费,应该按照什么比例退还诉讼费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诉讼费不仅是法院收取的诉讼成本,还应该成为法院调控诉讼的一种手段,所以对于按撤诉处理案件诉讼费的收取问题,有必要按照司法实践的情况,区分对待。
法律依据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三条 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其他诉讼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但是对于按照撤诉处理的案件是否应该退还诉讼费,应该按照什么比例退还诉讼费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⑼ 按撤诉处理算不算撤诉率
按撤诉处理算撤诉率。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