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净高度-5.2]/1.2(m)。
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或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或采用竹制脚手架的,均应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其中檐口高度是建筑物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的高度,有女儿墙算至女儿墙顶面,带挑檐者算至挑檐下皮。前后檐高度不同时,以较高者为准。同一建筑物檐口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脚手架工程量。
(1)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程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凡厚度在两砖(490mm)以上的砖墙,均按双面搭设脚手架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高度在3.6m以内的外墙,一面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另一面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的外墙,外面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内面按里脚手架计算,内墙按双面计算相应高度的里脚手架。
在旧有的建筑物上加层:加二层以内时,其外墙脚手架按1.4条规定乘以0.5系数计算,加层在二层以上时,按上述办法计算,不乘以系数。
⑵ 脚手架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分为综合脚手架计算和单项脚手架计算:
一、综合脚手架:区分不同的檐口高度以建筑面积计算,高层建筑还需计算高层建筑超高费。
综合内容:一般综合了砌筑、浇注、吊装抹灰等所需的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钢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不包括浇注满堂基础等脚手架项目,一般各省均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二、单项脚手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按照不同搭设方式搭设的脚手架。
1、砌筑脚手架:
(1)外墙:单排外脚手架:室外地坪到檐口的高度H≦15米
双排外脚手架:
1)H>15米
2)H≤15米但门窗洞口的面积和装饰面积超过60%外墙面积
3)竹制脚手架
工程量计算: SW= LW×H+Sb,突出墙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内墙:里脚手架:h<3.6米,单排脚手架: h > 3.6米
工程量计算: SN=L净×内墙砌筑高度H净,无论内外墙,均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所占的面积。
(3)独立柱脚手架 M2:
1)外脚手架: SZ=(LZ+3.6)×H
2)LZ: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
(4)围墙脚手架: M2 SW=L中×H,其中:L中:围墙中心线的长。
里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H在3.6m以下;
单排脚手架: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
2、基础脚手架:
(1)砌筑高度超过1.2米的管沟墙和基础的脚手架:
1)计算:S=L*H
2)执行:里脚手架定额
(2)满堂基础脚手架: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以上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计算:
(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
1)定额:套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2)规则: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m,乘以柱高以M2计算,SZ=(LZ+3.6)×H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
1)定额: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2)规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粱、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
4、装饰脚手架:
(1)满堂脚手架:
A、定额:室内顶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
B、规则:按室内净面积计算,SM=L净×W净。
C、计算:高度在3.6—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算式表示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净高度-5.2)/1.2.
5、其他脚手架:
(1)贮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在1.2m以上的,执行双排脚手架定额。
(2)大型设备基础脚手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地坪至外形顶面边线之间高度,以m2计算;贮水(油)池脚手架,按外壁周长乘以室外地坪至池壁顶面之间高度,以m2计算.
(3)烟囱、水塔脚手架,区别不同搭设高度、直径,以座计算。
(4)电梯井脚手架,按单孔以座计算。
(5)斜道,区别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6)砌筑贮仓脚手架,不分单筒或贮仓组,均按单筒外边周长乘以设计室外地坪至贮仓上口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2)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程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脚手架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一、扣件式
1、优点
1)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设计脚手架几何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2、缺点
1)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2)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能力;
3)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着。
二、门式钢管
1、优点
1)门式钢管脚手架几何尺寸标准化。
2)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钢材强度,承载能力高。
3)施工中装拆容易、架设效率高,省工省时、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2、缺点
1)构架尺寸无任何灵活性,构架尺寸的任何改变都要换用另一种型号的门架及其配件
2)交叉支撑易在中铰点处折断;
3)定型脚手板较重,
4)价格较贵。
三、碗扣式
1、优点
1)多功能:能根据具体施工要求,组成不同组架尺寸、形状和承载能力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支撑柱,物料提升架,爬升脚手架,悬挑架等多种功能的施工装备。也可用于搭设施工棚、料棚、灯塔等构筑物。特别适合于搭设曲面脚手架和重载支撑架。
2)高功效:常用杆件中最长为3130mm,重17.07kg。整架拼拆速度比常规快3~5倍,拼拆快速省力,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避免了螺栓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
3)通用性强:主构件均采用普通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之钢管,可用扣件同普通钢管连接,通用性强。
4)承载力大: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横杆同立杆靠碗扣接头连接,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扭力学性能。而且各杆件轴心线交于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因此,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整架承载力提高,约比同等清况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提高15%以上,)
5)安全可靠:接头设计时,考虑到上碗扣螺旋摩擦力和自重力作用,使接头具有可靠的自锁能力。作用于横杆上的荷载通过下碗扣传递给立杆,下碗扣具有很强的抗剪能力(最大为199kN)。上碗扣即使没被压紧,横杆接头也不致脱出而造成事故。同时配备有安全网支架,间横杆,脚手板,挡脚板,架梯。挑粱.连墙撑等杆配件,使用安全可靠。6)易于加工:主构件用Φ48×3.5、Q235B焊接钢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适中,可直接对现有扣件式脚手架进行加工改造.不需要复杂的加工设备。
7)不易丢失:该脚手架无零散易丢失扣件,把构件丢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8)维修少:该脚手架构件消除了螺栓连接.构件经碰耐磕.一般锈蚀不影响拼拆作业,不需特殊养护、维修。
9)便于管理:构件系列标准化,构件外表涂以橘黄色。美观大方,构件堆放整齐,便于现场材料管理,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10)易于运输:该脚手架最长构件3130mtm,最重构件40.53kg,便于搬运和运输。
2、缺点
1)横杆为几种尺寸的定型杆,立杆上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使构架尺寸受到限制;
2)U形连接销易丢;
3)价格较贵。
⑶ 脚手架怎么计算
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积。
3、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
(3)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程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⑷ 脚手架计算规则
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的,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筒、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1、储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的,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筒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四、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表达式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净高度-5.2]/1.2(m)
2、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和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3、悬空脚手架,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4、高度超过3.6m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以计算装饰脚手架。装饰脚手架按双排外脚手架乘以0.3计算。
五、其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水平防护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3、架空运输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4、烟筒、水塔脚手架,区别不同搭设高度,以座计算。
5、电梯井脚手架,按单孔以座计算。
6、斜道,区别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7、砌筑储仓脚手架,不分单筒或储仓组均按单筒外边线周长,乘以设计室外地坪至储仓上口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8、贮水(油)池脚手架,按外壁周长乘以室外地坪至池壁顶面边线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9、大型设备基础脚手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地坪至外形顶面边线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10、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封闭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六、安全网工程量计算:
1、立挂式安全网按架网部分的实挂长度乘以实挂高度计算。
2、挑出式安全网按挑出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七、装饰工程脚手架
1、抹灰中零星项目:普通腰线、如阳栏板板抹灰、压顶抹灰、楼梯侧面抹灰;复杂腰线,外墙3道棱及以上的抹灰;黑板抹灰;沟壁抹灰;装饰线条抹灰。
2、楼地面中定额规定“二十、楼地面零星项目适用于楼梯侧面、台阶侧面、小便池、蹲台、池槽以及每个平面面积在1m2以内定额未列项目的块料工程。
3、混凝土中定额规定:”(10)零星构件,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扶手、柱式栏杆及其他未列项目且单件体积在0.05m3以内的小型构件,其工程量按实体积计算,如压顶抹灰、挑檐、腰线抹灰、面积在1平方内的抹灰等。
(4)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程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外脚手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外脚手架使用广泛,各种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筑物外围搭设。外脚手架多用于外墙砌筑、外立面装修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地基与基础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fg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N=
A----基础底面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kc.fgk=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砼应取1.0。
由此可得A=
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
搭设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4.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5.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