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有几种采用补强圈结构补强应遵循什么规定
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从设计方法区分大致下述几种:
1.
等面积补强法。
2.
极限补强法。
3.
分析法。
4.
其它方法,如试验应力分析法、采用增量塑性理论方法研究容器开孔及补强等等。
从补强结构区分,其基本结构大致分为两大类:
1.
补强圈搭焊结构。
2.
整体补强结构。
当采用补强圈结构补强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1.
所采用钢材的标准常温抗拉强度:Rm<540Mpa.
2.
壳体名义厚度δn≤38mm。
3.
补强圈厚度应小于或等于1.5δn。
4.
容器设计压力小于6.4MPa。
5.
容器设计温度不大于350℃。
压力容器,英文:pressure
vessel,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和安全监检,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并对每个类别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和方式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压力容器已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商品不准进口。应该按照最新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划分,先按介质划分为第一组介质和第二组介质,然后再按照压力和容积划分类别Ⅰ类,Ⅱ类,Ⅲ类,老容规的所谓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已经不适用了。
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都属于压力容器。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学工业中用最多,仅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压力容器就占全部压力容器总数的50
%左右。
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城,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在其他工业与民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各类专用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的辅机(冷却器、缓冲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蒸发器、液体冷陈剂贮雄等)均属压力容器。
2. 管道的开孔需不需要补强怎么来确定的
管道开孔补强有两种方法: (1)补强圈补强一以全熔透焊缝将内部或外部补强圈与支管、主管相焊。 (2)整体补强一增加主管厚度,或以全熔透焊缝将厚壁支管或整体补强锻件与主管相焊。
3. 管道开孔补强有哪些方法
管道开孔补强有两种方法:
(1)补强圈补强一以全熔透焊缝将内部或外部补强圈与支管、主管相焊。
(2)整体补强一增加主管厚度,或以全熔透焊缝将厚壁支管或整体补强锻件与主管相焊。
4. 容器上切向开孔的补强怎么算
这个问题可以用PVELITE来算,我做过的可以计算,也没有长短轴比超过2的说法了。而且这种时候为了焊接的方便,最好是取接管和筒体等厚,要不然你会发现破口很难开,我在一开始甚至开成了阴阳破口,闹了笑话!
当然这也得图纸审查单位认可才行,我们以前做项目时寰球认可这么做!
5.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有几种采用补强圈结构补强应遵循什么规定
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从设计方法区分大致下述几种:
1.等面积补强法。
2.极限补强法。
3.安定性分析。
4.其它方法,如试验应力分析法、采用增量塑性理论方法研究容器开孔及补强等等。
从补强结构区分,其基本结构大致分为两大类:
1.补强圈搭焊结构。
2.整体补强结构。
当采用补强圈结构补强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1.所采用钢材的标准常温抗拉强度:σb≤540Mpa.
2.壳体名义厚度δn≤38mm。
3.补强圈厚度应小于或等于1.5δn。
6.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
你看GB150.3-2011 压力容器 第3部分:设计
6 开孔与开孔补强
采用何种方式补强是否跟承装的物料的毒性程度、容器类别、设计方式都有关。
还要考虑壳体材质和厚度:
1、有些高强钢和铬钼钢材质不允许用补强圈,
2、壳体厚度超过38mm时;
3、高温(大于350)低温(小于等于-20)
4、疲劳压力容器;
5、设计压力大于等于4MPa的第三类压力容器;
等等
7. 开孔补强设计规则有哪些
补强圈是在压力容器开孔部位补强由于开孔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简单理解就是开孔部位材料减少了,开孔附近部位材料受力就大了。一般补强圈面积等于开孔面积。 增加加强圈和加大容器壁厚是增加容器刚度和提高外压容器的临界压力的两种方法,尤其在外压容器筒体上适当的增设加强圈更为经济 设计加强圈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加强圈的实际惯性矩大于最小惯性矩。可采用角钢、工字钢、矩形钢等加工制作,可以焊接在容器的外面,也可以焊接在容器的里面。当加强圈焊在筒体外面时,加强圈每侧间断焊缝的总长度,不小于容器外周长度的1/2;当设置在容器内部时,应不少于容器内圆周长度的1/3。
8. 在储罐制作安装过程中,需开人孔或预留管,如何计算其补强
手算有点复杂,如果您是按国内标准,你可以参考国标GB150《钢制压力容器》,里面有关于开孔不强的计算的一节,有些小的预留管是可以不用补强的,GB150上都有说明。
另可以用SW6计算软件计算。
9. .开孔补强的结构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
1、补强圈补强
补强圈补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有一定的补强效果。但补强区较为分散,补强效果不佳,补强后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较大,抗疲劳性能差。
2、整锻件补强
所有补强区域集中在应力集中区,能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系数,故补强效果好,抗疲劳性能好。缺点是锻件供应困难,制造繁琐,成本较高,只在重要的设备中使用。
3、整体加厚壳体补强
开孔后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明显的局部性。当简体上开设排孔或封头上开孔较多时,一般采用整体加厚壳体补强。
开孔补强的适应范围
1、当其内径Di≤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1/2Di,且d≤520mm;当其内径D≥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l/3Di,且d≤1000mm;
2、凸形封头或球壳的开孔最大直径d≤1/2Di;
3、锥壳(或锥形封头)的开孔最大直径d≤1/3Di,Di为开孔中心处的锥壳内直径;
4、在椭圆形或碟形封头过渡部分开孔时,其孔的中心线宜垂直于封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