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电图怎么算心率
看走纸速度,算格子,在默认的10mm的速度下,每小格是0.04秒,60/(0.04*间隔格数),还有个简便的算法,用300除去大格数就是心率(如间隔5大格,就是300/5=60)
⑵ 怎样由心电图计算心率
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或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甲低、颅内高压、老年人和部分药物反应。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异常,临床意义不大。
异位心动过速:分为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类,又分为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除频率快、节律不齐外,前者心电图形态多正常,后者QRS波宽大畸形,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出现。
(2)心率的计算方法在心电图上扩展阅读
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⑶ 看心电图怎样计算心率
计算心率前先要判断是否有心律不齐。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
需要先测量五个波形的PP或RR间期,除以5得到一个PP或RR间期,然后再用公式:心率=60/(PP或RR间期)
⑷ 如何根据心电图计算心率
计算心率前先要判断是否有心律不齐。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估算:
数3秒内的心跳次数,乘以20的值就是心率。
也可数4秒的,乘以15;5秒的乘以12;6秒的乘以10,依此类推。
玩笑说:最好做个长达一分钟的连续心电图,直接数出上面的心跳次数,那才叫个准呢。
⑸ 心率计算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心率不用进行计算,可以通过数脉搏或者进行心脏听诊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进行明确人体的心率是多少的数值。一般正常成人在静息的状态下,其心率多为60到100次每分钟为正常。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测心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测脉搏来代替测心率,测脉搏的时候,首先身体要放松,上身要直立坐好,左手前臂自然的放到桌子上,掌面朝上,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触手腕外侧的桡动脉上,感觉脉搏的搏动,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跳的次数,也就是心率;二、可以用心率表,现在市场上都有一些测量心率的手表,通过监测心率,可以了解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三、最准确的测心率的方法,是通过听诊器测心率和心电图进行测量心率。
心律失常的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要随着季节或者是气候的变化,来对生活起居以及衣食住行做调整,要及时的增减衣物,以免出现病情加重。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要配合医生积极的服用药物来做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最好不要喝浓茶以及咖啡,同时还要戒烟以及戒酒,有效的预防心律失常频繁的发作,另外还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太过激动或者是愤怒。
⑹ 如何学习心电图之如何计算心率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心房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房率,心室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室率。 通过心电图计算的心率实际上是指每分钟心脏电激动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上的每一次QRS波都代表有一次心跳。 把一定时间内心跳的次数换算成每分钟心跳次数就是心率。 快速目测法: 首先选定两个QRS波① 计算两个QRS波之间包含几个大格 ②用300除两个QRS波之间包含的大格数 ③ 除后所得数值即心率的近似值。 以上用QRS波进行测算心率其实是计算的心室率,即心室每分钟电激动的次数,如果要用两个P波之间大格数计算的就是心房率。 正常情况下心室率和心房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司令部的命令次数与连部、士兵接收到的命令次数是相等的。
⑺ 心电图的心率怎么计算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
需要先测量五个波形的PP或RR间期,除以5得到一个PP或RR间期,然后再用公式:心率=60/(PP或RR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