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方法视频

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9-23 16:31:44

Ⅰ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以及操作方法

足三里是一个 养生 穴位 ,平常 按摩 或是 艾灸 ,能够起到养生 保健 的作用,很多人喜欢用艾灸来灸这个穴位,那么灸这个穴位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
1.男性 壮阳 第一穴:足三里是男性养生的第一大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补肾 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对男性来说,若想提升性 健康 ,足三里的养生手法就必须要掌握。

2.调养气虚血虚: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是因为 针灸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缘由,而经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强壮身体的作用,更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

3.人体长寿第一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得以滋养,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4.脏腑疾患必取穴位:在 中医 经络上,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擅治脏腑疾患,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肚腹三里留”, 胃痛 、胃胀等 消化 道 疾病 都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治疗。

5.按压治疗高 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以及生活失调等有很大关系。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抑制 神经 兴奋,降低血压的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显着。

6.拍打祛失眠:中医说“胃不和则睡不眠”,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有理脾胃、主消化之功效,拍打或按揉至酸、麻、胀感后,可有效缓解 失眠症 状。

7. 减肥 与增肥:妙用针刺足三里的位置,能够有效的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而这种调节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又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所以体质虚弱的美眉就可以用她来强 健身 体,而略显肥胖的美眉就可以用其来减肥。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方法
1、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还有一种方法是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2、在灸足三里的同时,可以有选择的配伍一些穴位,以便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一般强壮灸可以配伍关元,肾俞;消化系统加灸脾俞、胃俞、中脘;神经系统配伍大椎、身柱、肾俞; 呼吸 系统可配伍肺俞、身柱、风门。 心血管 系统:高血压可加风门、曲池、阳陵泉; 冠心病 配伍身柱、郄门、三阴交、膻中。 泌尿 生殖系统加肾俞、关元、三阴交。
足三里什么时候艾灸好
1、艾灸足三里治疗时间选择在一天阳气最甚的时间会比较好,这个时间在每天午后的1到3点,也就是13点到15点,切记不要刚吃午饭就去艾灸。

2、艾灸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好,在夏季大 自然 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如果经常出现怕冷和 感冒 ,也可以经常艾灸。

3、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艾灸后出现8种反应代表什么
1.有麻感、穴位冒寒气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2.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 色斑 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3.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4.出现皮疹,发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

5.穴位深处出现响动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

6.出现水泡

这点在刚开始艾灸,或者,开始试着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经常出现,原因主要有两种:

(1)施灸过量:表明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2)排病反应: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艾灸

7.皮肤灼痛

(1)初灸时不适应:当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时很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局部皮肤适应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

(2)艾灸火力太大:当施灸时局部穴位皮肤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较大,此时可减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皮肤之间的距离。

(3)选择的艾灸器具可能有问题。

(4)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在初灸时疼痛明显,当灸一定时间之后疼痛即减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表现。

8.艾灸的返病现象

部分顾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数之后,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会有病气加重,或者其它异常反应比如在艾灸的时候出汗,或者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排病反应。还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

艾灸后突然出现 腹泻 ,是因为寒湿被集中到了胃肠,最后排出体外;典型的排病反应。腹泻后除了肠胃稍感不适外,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猜你感 兴趣 :

1. 艾灸足三里的最佳时间

2. 艾灸十大养生部位

3. 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禁忌有哪些

4.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5.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最佳时间

6.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Ⅱ 艾灸足三里的基本介绍、功效和作用

俗话说,“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下面主要给我们 说说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以及取穴 方法 。

艾灸足三里的基本介绍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所以,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

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具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艾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艾灸足三里,还具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功效。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1、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

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及 其它 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2、有补益肾气的作用

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

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脚气、末稍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防治肠胃病

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5、一些疑难杂症

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其它各种慢性病

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艾灸足三里穴。

Ⅲ 什么时间艾灸足三里好

每天早上灸比较好,5-15分钟,灸到皮肤红润为宜,可每周灸2-3次,如年纪大或身体不好也可天天灸,

Ⅳ 艾灸灸足三里治什么病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足三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保健养生,治疗疾病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足三里的神奇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
在足三里处施灸是最重要的也是广为人知的事情。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灸足三里穴有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的卓越效果,是全身治疗和预防保健的最好灸位。
有些人认为,灸使艾草的成分进到体内而发生了治疗作用,因此为了让更多的艾草成分进到体内,艾炷做得很大,这是不清楚灸疗的原理所致。施灸是为了给予皮肤小的烧伤,而艾草燃烧的温度正好适合人体,此时灸米粒大小的艾炷能给人体带来最适度的烧伤,并且对经穴产生刺激而具有治疗效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灸疗也是一样,是一个细致而持久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见效。笔者的心愿是天下所有的人一起做灸疗,预防疾病,度过愉快的人生。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髌骨(膝盖的圆形骨)直下两侧的凹陷处叫膝眼,内侧为内膝眼,外侧为外膝眼。足三里位于外膝眼沿胫骨直下3寸处。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能使人长寿。这是因为灸足三里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并且能延缓衰老。在日本,最为长寿的万平一家,祖孙三代中活到100岁以上的有六人,他们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灸足三里。
以下列举一些常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的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结核、肋膜炎。
2.循环系统疾病
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心内膜炎、心脏神经症、心悸、心绞痛、心源性哮喘。
3.消化系统疾病
食道狭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无力症、胃痉挛、食欲不振、胃酸缺乏症、胃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腹痛、泄泻、便秘、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胰腺炎、腹膜炎、腹水、鼓胀。
4.泌尿系统疾病
肾炎、浮肿、肾硬化、肾结核。
5.代谢性疾病
贫血、甲状腺肥大、糖尿病、脚气病。
6.运动系统疾病
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病、腱鞘炎。
7.神经系统疾病
脑出血、痴呆、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脑缺血、癫痫、脊椎炎、震颤麻痹、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头痛、头重、肩痛、眩晕、失眠、口眼歪斜、坐骨神经痛、打嗝、三叉神经痛。
8.外科系统疾病
日射病、热射病、冻伤、结核性淋巴结炎、骨结核、痔疮、湿疹、红斑性肢痛。
9.妇科疾病
带下病、子宫后屈、不孕症、性冷淡、寒冷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恶阻、胎位不正、乳汁不足。
10.眼科疾病
结膜炎、沙眼(传染性慢性结膜炎)、结膜干燥症、角膜实质炎、鼻泪管闭塞、泪瘘、虹膜炎、白内障、慢性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弱视、老花眼。
11.耳鼻喉科疾病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衄血(鼻出血)、无嗅觉、咽喉炎、急性喉炎、牙痛、牙龈炎、牙槽脓溢。
足三里是一个很好的保健穴位,艾灸足三里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同时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当然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艾灸的,艾灸的时候我们要咨询医生或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

如何灸足三里 两面都灸吗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1横指,该处即是。
找到足三里穴后施灸即可,看是什么病了。足三里穴多用补的作用,即提升胃气,治疗胃下垂,胃寒等症,一般灸单侧即可,严重者灸双侧。

Ⅵ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足三里穴,是艾灸效果比较好的穴位之一,很多人想知道艾灸足三里穴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自古作为保健要穴。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但古代多用瘢痕灸,现在多用温灸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举足取之。也就是: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艾灸足三里能治疗什么疾病呢?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在《针灸神书》里这样写道:“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 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作用。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男人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艾灸足三里的 方法

艾炷灸: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灸足三里的相关资料

唐代王焘在其所编着的《外台秘要》中如是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日本古人有“莫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说。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着“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艾灸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艾灸足三里之法获得健康长寿,关键的关键是要亲身实践,持之以恒,方能凑效。

阅读全文

与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