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怎么算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
应答时间:2021-04-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户政人口饱和率公式
户政人口饱和率公式,人口饱和度=人口数量÷面积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户籍总人口的比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和重要依据。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科学计算公式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户籍人口数÷户籍总人口数
我也注意到了有关城镇化及其城镇化测量方面的讨论,我想专家所谈到目前35%左右的城镇化率很可能就是依据公安部门的户籍资料计算的城镇化水平。
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的非农户口的人口与全国人口的比例恰恰也就在35%左右。国家统计局去年通报发布的城镇化率是52.57%,口径是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
所谓常住人口就是城里面居住6个月以上的这部分人群,包括一次性居住6个月,或者是一年之内居住过6个月以上,这都被统计为常住人口,这个概念和口径是和国际上其他国家一致的。这两个数据之所以有差距主要是指标的定义口径和数据来源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
造成这两种数据口径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以前农村人口是农业人口,在城里居住的人口就是城镇人口。
但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劳动力流动转移加快,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在城里面打工置业,虽然生产生活在城市,但是户口并没有变过来,所以才有这样一种数据的差异。目前在城里面打工的农民工有1.66亿人,他们中间大多数还是农业户口,没有获得城镇的户口。
我想这两个数据也说明,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尤其要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政府提出来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不仅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户口的城镇化,也不仅仅是城镇面积的扩张,关键还是有产业和就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数量和质量统一的城镇化。
我们会继续加大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更全面地反映城镇化的进程。
❸ 什么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户籍总人口的比例。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户籍总人口的比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和重要依据。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科学计算公式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户籍人口数÷户籍总人口数。
公安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
城镇化率的注意事项:
中心城区、县(市、区)及建制镇,凡列入城镇建设规划且城区建设已延伸到乡镇、居委会及村委会并已实现水、电、路“三通”的,都纳入市镇人口计算,这样能客观反映城市化进程。
2017年美国城市化率是82.06%;2017年英国城市化率是83.14%;2017年法国城市化率为80.18%;2017年德国城市化率是77.26%;2017年日本城市化率是91.54%;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是57.96%。
❹ 城镇化百分率是怎么计算的城镇人口是不是指户口本里是非农那些
是的,户口本上面户别那里是非农业户口的都是城镇户口!城镇化百率=城镇户口/总人口!这是一般的计算方法,但有的地方已取消息了城镇与农村户口,统称为居发户口。所以有的地方统计是按工业与农业产出进行比较!
❺ 急求解!若某城市城区人口25.35万、总人口71.68万,该城市城镇化率是多少怎么计算
国家统计局规定,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计算,不是户籍人口)。此公式可以看出,城镇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计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了新的计算办法,该办法采用了常住人口计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后,就不把其统计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之比。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化率为基础,以每年的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国际上一般将城镇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级阶段,30%-70%为中级阶段,70%以上为高级阶段。也有人把城镇化的进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城镇化率在10%以下为史前阶段;10%-20%为起步阶段;20%-50%为加速阶段;50%-60%为基本实现阶段; 60%-80%为高度发达阶段;80%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❻ 城镇化率怎么计算
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
总人口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只要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后,就不把其统计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之比。
城镇化率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❼ 城镇化率怎么算出来的
法律分析:城镇化率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规定,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计算,不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计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了新的计算办法,该办法采用了常住人口计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后,就不把其统计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之比。
法律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❽ 城镇化率计算
法律分析:中国正规媒体、书面用词、统计资料中所用的城镇化率是根据户籍人口统计计算的。即城镇户籍人口/总户籍人口 = 城镇化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