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是以面积计量的。通用的单位是平方英尺(SF),因为牛皮皮型的不规则性,其面积的计量是用一种红外线机器扫描量出来的。事实上,皮料市场上的牛皮是达不到实际尺寸的。可能只是实际数量的60%到97%,很难说的。商家之间倒是有个平方市尺单位,是实际数量,但少为人知
‘贰’ 鞋厂真皮是怎么算法.公式是什么
皮料公式为:皮料格式纸把需要的纸板找出来划到计算纸上,一个纸板有几PC(片),面皮的几个部位,再算出计算纸的面积,拿总面积减多余的面积除以929=皮料净用量 (为估价用量) 量产:净用量乘以皮料loss
‘叁’ 怎样计算一双真皮鞋需要多少用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去试试:
1.面积估算法
将某型体所有皮料纸板放在一起(必须是同一种皮料才行哦),排出一个规则四方形(要一双的),算出的面积除以1SF皮的面积,就OK了! (此算法只能作为参考报价时用)
2.实算法
可以准备一些皮料(平均大的),羊皮: 5-6sf 猪皮: 10sf 左右 牛皮: 14sf 左右 用库存PU COPY下来, 作为模版,用纸版去配双画,得出来的结果比较实际一点!此种算法虽然比较麻烦,但准确度比较高!用此种方法算料时,要考虚皮料的物性,一般密鞋的鞋头部位要选皮料好的部位(鞋头部位一般朝中间方向),.有时间可以到裁断多实习一下,参考裁皮料时的一些具体要求!
‘肆’ 怎么算皮料的用量啊
物料用量核算方法
仅供参考
一、非真皮类裁断料核算
1.(英制)单位换算
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 1英寸=2.54cm
1码=3×12"=36"=91.44cm
54"=54×2.54=137.16=137cm
44"=44×2.54=111.76=112cm
36"=36×2.54=91.44cm
6Y=6×3×12"=548.64cm=549cm
1坪=1平方尺=1尺×1尺=12"×12"=30.5cm×30.5cm=930.25 C㎡
2.裁断作业安全间隙
安全间隙指裁断斩刀作业时保持裁片完整状况下,刀与刀之间最小间距.
材 料 种 类 材 料 举 例 安全间隙 取值
真皮类 常规真皮材料 0-1mm 1mm
PU、PVC类硬质材料 PU、PVC、港宝、中底板等 0-2mm 2mm
二层贴合料(发泡在5mm内) 泡棉+T/C.毛巾布+T/C.布+EVA等 2-3mm 3mm
三层贴合料(发泡+15mm以内) T/C+泡棉+T/C.布类+泡棉+T/C等 3-4mm 4mm
泡棉类(发泡在15mm以上) 20mm泡棉、15mmEVA等 5mm
特殊四面伸缩布 5mm
3.裁断作业常规裁向判定
a.一般材料在料长方向上有较小延伸性,一般认为没有延伸性,在料宽上有延伸性较大。特殊材料在料宽料长上均有一定的延伸性。
b.用在鞋部位上的裁片常规判定在鞋头到鞋跟方向不能有延伸性,在掌宽方向上允许一定量的伸缩性。
c.在常规部件受力较大的方向上不能有延伸性,如鞋舌等,需根据具体受力情况具体分析。
d.依样品室设定裁断方向作业。
4.模拟裁断作业示意图画法(如图)
a.计算纸50cm×75cm 分X、Y轴,以坐标取值。
b.纸版取AB两点。
c.以AB两点连线切齐Y轴,以O起点划下第一刀。
d.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沿X轴平行右移至与第一刀最接近位置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下第一刀。
e.将纸版转动180°,保持AB连线平行Y轴,以最省料的方式插入第一刀与第二刀之间,与第一刀第二刀最近的位置保持安全间隙,划出第三刀。
f.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将第三刀向右平行移动至与第三刀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出第四刀。注意第四刀与第三刀,AB两点的纵坐标须相等。
g.将第二刀保持AB两点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上移动至与第三刀最佳安全间隙,划下第五刀。
h.将第五刀平行向右移动至第三、四、五刀均可保持安全间隙,且AB两点纵坐标与第五刀一至,且可确定此纸版画法为正确模式。
5.用量计算
A.取值
一个循环:一正刀一反刀,两刀合称一个循环。
同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一致的方向认定为同方向。
一正一反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为一正一反的方向认定为一正一反方向。
a. 同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 y:同方向上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y=5.6
同方向排刀版值y:同方向上第二刀最小点取值。例:y=3.9
同方向重叠值b:同方向上第二刀与第一刀重叠公用部份取值。例:b=1.7
b. 一正一反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x:一正一反方向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x=12.7
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一正一反方向第二个循环最小利用点取值,即第五刀最小点取值,例x=21.8
一正一反方向重叠值a:一正一反方向上第二个循环与第一个循环公用部份取值,例:a=1.9
起刀值 C:在第一个循环第二刀起点相对坐标轴y的距离。例: C=2.5
B计算
公式:(材料的长或宽一排版方向重叠值)÷排版值=结果值----取整数值。(2片/双)
判断:一正一反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0.5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
判断:同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1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
单元用量=C*D(需核算成单元值)
例:材料宽为35cm,长为50cm,同方向在料宽,计算此刀模排版用量值.
dx=12.7 x=21.8 a=1.9
dy=5.6 y=3.9 b=1.7 c=2.5
① C值:
(50-1.9)÷21.8=2.2 -----2
判断(2.2-2)×21.8+1.9=6.2<12.7
故C=2
② D值:
(35-1.7)÷3.9=8.53------ 8
判断(8.53-8)×3.9=2.0<5.6.
故D1=8
因第二排存在起刀值故再计算第二排D2值
(35-1.7-2.5)÷3.9=7.89 -------7
判断(7.89-7)×3.9=3.5<5.6
故D2=7
③ 排版用量=C×(D1+ D2)/2=15双/张
注:买码材料,宽幅是固定的,如58"、54"、44"等,料长通常取6Y做为标准来计算,得到的结果再算成平均每码的用量值。
二、真皮类材料用量计算
1.真皮材料常规不良及允许范围
烙 印——由于牧场主人为辨认自己的动物而做的标记,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可接受。
描刀伤——在削皮的过程中伤及皮的网状层甚至乳头层而留下的刀痕,于鞋面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开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未愈合的伤痕。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裂面(浆)——由于原皮受损,在制革过程中受细菌侵蚀而使毛孔变粗变大。于鞋面任何位均不能接受。
闭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已愈合的伤痕。于鞋面内外腰轻微闭口伤可接受。
颈腹伤——革表面的天然粗条纹。牛越老纹越粗。于鞋后包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松 面——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离造成的结果。于鞋后包、包边条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虫 斑——虱子、飞虫叮咬而留下的伤痕。于鞋盖不可接受外,内外腰可接受。
血管纹——生皮处理时血液未排尽而留下的纹路。有鞋盖部位不可接受较明显的血管纹。
色 差——由于革厚度、批次不同等原因造成染色不均匀或批差从而产生的颜色差异。一般要求配双作业。
污 染——皮革加工过程中防污工作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缺陷。
2.真皮级别和使用率的规定(B级别的判定)
使用率 瑕疵率 级别
90% 10% A
85% 15% B
80% 20% C
75% 25% D
3.真皮材料延伸性限定
预备好将纸版放在牛皮上裁断之前,必须紧记在心的是所有纸版的排列必须保持后踵到鞋尖的方向是延伸性较小的方向。当然,任何的准则都会有些例外的情况,而县城新的鞋型往往也要有新的结构技术,例如:柔软的皮革所制成革鞋面,在结帮时钳帮机拉力一定要降低来配合皮料可能过度延伸。另外有些鞋口线较低的鞋型,就不只是注意后踵到鞋头的方向性而已,另外也要防止鞋口线滑落的情况发生。
4.真皮材料的计算
A.排版净值的计算,
如上图,可看出,裁断做业时每两片裁片所占用皮料的面积刚好等于以同方向排版值y为长,以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为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s=x�6�1y
则:皮料的记算公式为:
皮料排版净值=930.25÷x÷y(1坪=930.25c㎡)(2片/双)
例: x=9.2 y=14.6
排版净值=930.25÷9.2÷14.6=6.925
B.皮料损耗(LOSS)的计算
因真皮的不规则性及真皮表面的不良瑕疵,裁断实际作业材料必然存在一定损耗。同水平
的机手,同种材料(不良率在一定允收范围),同一刀模裁断作业的损耗值也相应是稳定的。
故需实际测量出皮料的损耗值,用于修正皮料的正确用量。
测算方法:随机抽取三至五件皮料,经品管确认为不良率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皮,记下总尺
数。选一中等水平的机手实际裁断。以实际裁出的部件数量按排版净值换算出材料需求量的理论值,则实际用料超出理论值的百分比即为皮料损耗值,即:
LOSS=实际用料/理论用料-1=实际用料/(裁片数*排版净值)-1
例:取一张皮24.5SF,鞋面外腰排版值2.381,鞋面内腰排版值6.012,实际裁断作业裁出裁片。鞋面外腰36双,鞋面内腰35.5双,求LOSS。
计算如下:①实际用料 24.5SF
②理论用料 鞋面外腰36÷2.381=15.1196SF
鞋面内腰 35.5÷6.012=5.9048SF
理论用料总量=15.1196+5.9048=21.0244SF
③ LOSS=24.5÷21.0244-1=16.5%
C.皮料准确用量
皮料准确用量=1/排版净值×(1+LOSS)
三、针车副料类计算
1.买码类材料计算
根据纸版量出每段L的长度,增加1-2mm材料损耗。
单元用量=91.5÷(L+LOSS)÷段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例:鞋领口处需贴3mm尼龙加强绳,测得每段长度为80cm,2段/双。
计算单元用量
单元用量=91.5÷(80+0.2)÷2=0.57双/码
2.直裁类材料计算
直裁作业时因整卷材料需固定,宽幅两端约各损耗2.5cm,计算式为:
假设:材料宽幅为Acm,直裁宽度为acm,每段长度为c/双,则
C=(A-5)÷a (直裁条数)(结果值取整数)
D=549÷c (每条可减速成需要长度段数) (结果取整数)
单元用量=C×D÷6÷c (结果取两位小数)
例:54"T/R布上胶+PE直裁15mm,经测每段长度20cm,2段/双,计算单元用量.
计算: C=(137-5)÷1.5=88
D=549÷20=27.45--------27
单元用量=C×D÷6÷2=88×27÷6÷2=198双/码
3.直抽类材料计算
直抽就等于将直裁的裁条对折,所以直抽的用量计算可用直裁的方工处理。
4.斜裁类材料计算.
(公式推导.略)
假设材料宽幅为Acm,斜裁宽度为acm,测量每段长度为bcm,c段/双,则单元用量计算为:
C=(A÷√2-8)÷a 结果值取整数(裁条条数)
D=(√2 A-5)÷b 结果值取整数(每条可剪可用长度段数)
单元用量=C×D÷系数÷C
系数=材料宽幅英寸数/36"
例:44"尼龙布上不脱纱上自粘斜裁16mm,测得可用长度每段18cm,2段/双,计算单元用量。
计算:C=(112÷2-8)÷1.6=44.5-------44
D=(112×2-5)÷18=8.5 --------8
单元用量=44×8÷44"/36"÷2
=144.26双/码
5.车线类计算
计算式:单元长度=(测长*系数+LOSS)*段数
测长:测得车某种车线在鞋子上的表面长度。
系数:车线穿透材料上下起伏车线的使用率。
系数=车线实长/测长
LOSS:每段线起针收针时预留的车线的长度。
a.常规系数、LOSS取值
车线种类 底面线系数 LOSS数
单针(8-9针/英寸) 面线3.0 12
底线1.5 12
双针(8-9针/英寸) 面线6.0 24
底线3.0 24
万能拼缝(振幅5-6MM) 面线4.3 18
(8-9针/英寸) 底线4.0 18
(略)
车线用量仅是相对准确值,不同车线,不同操作方法均可造成用量的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来测算.
b.车线的码长
和发线厂规格车线一览表
透明线 0.15MM 粒 1400Y 珠光线 0# 粒 400Y
0.20MM 粒 1200Y 5# 粒 600Y
0.25MM 粒 1000Y 10# 粒 850Y
0.40MM 粒 650Y 20# 粒 1250Y
杜邦线 0# 粒 350Y 30Y 粒 1450Y
5# 粒 580Y 40# 粒 1950Y
10# 粒 720Y 60# 粒 1900Y
20# 粒 1000Y 80# 粒 2100Y
30# 粒 1100Y 马克线 2*3 磅 850Y
40# 粒 1400Y 3*3 磅 700Y
棉纱线 (40/2) 磅 8000Y 3*4 磅 600Y
3*5 磅 450Y
四.成本报价及注意要点
A.成本报价需包括以下成本分析
a.物料成本: 原物料成本/各单位生产时附属成本及增加新机器设备成本.
b.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
c.模具分摊
d.管销费用
e.预提利润率
f.成本预报价
B.成本报价要点
a.成本分析一般采用男8#女6#鞋或纸板来分析的,而实际订单常规分布是以男10#女8#为平均值的,故物料成本用量需适当放大.一般每整号间用量相差比例约5%,每个肥度级差用量比例相差约2%.
b.物料价格需加上相应运输费及关税.注意时价物品价格。
c.物料总成本需加入3%-5%的制造损耗值.
d.模具分摊需注意模具数量及业务洽谈由哪方付款.
e.管销费用、预提利润率,不同的公司设定也不相同.
‘伍’ 牛皮的面积是怎么算的
总计这皮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长度为100cm÷30.48=3.28英尺
宽度为4÷30.48=0.1312英尺
常规的计算就是3.28×0.1312≈0.43平方英尺
牛皮面积单位“英尺”是一般说法,其实是平方英尺 。1 平方英尺等于0。0929平方米,所以用牛皮面积的平方米数除以0。0929就是平方英尺数,即英尺数。你的例子:100厘米*5厘米=1米*0。05米=0。05平方米,0。05/0。0929=0。538平方英尺,即0。538英尺。相关链接知识如下:
(一)生牛皮的分类
1.根据原皮的形态,可分为:盐湿生牛皮、风干生牛皮、盐干生牛皮和盐水浸渍生牛皮(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与美国部分地区的生牛皮)。
2.根据皮面情况,可分为:(1)有印或无印。(2)刺划伤,开口或愈合。(3)虱叮。(4)虻眼。(5)刀伤及洞。(6)有无脱毛。(7)腌盐质量。(8)皮形是否完整。
3.根据剥皮方式,可分为:手剥、机剥和半机剥。
4.从牛种上,还可分为:未育母牛皮、母牛皮、公牛皮、奶牛皮、小牛皮、水牛皮和野牛皮。不同牛种的牛皮,其柔韧性、完整性、加工难度等不同,皮面价值均不相同。如同一种地的1公斤小牛皮与1公斤的水牛皮,价格可相差5、6倍。
(二)生牛皮的部位划分
国际皮革行业公布的《标准牛皮体形部位图》(详见下图)如下:
头部:A
颈肩部:B+C(颈肩部B+C是全张中品质第二的部位)
半背部:D或E
腹部: F或G
半张皮:A+B+D+F或A+C+E+G
半张前肩背皮:A+B+D或A+C+E
半张肩背皮:B+D或C+E
全背皮(皮心):D+E
全肩背皮:B+C+D+E或A+B+C+D+E
(全背部皮D+E或全肩背皮B+C+D+E是全张皮中品质最好的部位)
标准整张牛皮:A+B+C+D+E+F+G
整张牛皮中各部位大致面积(或重量)比例为:按整张牛皮的总重量或总面积计,牛皮的皮心部位约占45%-55%;颈肩部(包括头部)约占20%-25%;腹部约占20%-25%。
(三)生牛皮的分级
1.美国原皮大屠房的分级标准
(1)一级皮
皮形完整,腌制充分,没有破洞、没有剥皮刀切穿之洞、没有深度超过皮厚度一半之刀伤或机械造成之伤、没有超过1英寸之目视可见粒面伤残或破面。
(2)二级皮
原皮皮形不完整,或是在皮之主要部位范围内可有破洞、剥皮刀切穿之洞、或由机械或剥皮刀造成深度过半之伤口,但其长度不得超过6英寸、可有目视可见集中于一处之粒面伤残或瘤肿,但其所占面积需小于1平方英尺。
(3)三级皮
原皮有脱毛现象,有5个及以上之洞,或由机械或剥皮刀造成深度过半之伤口,或切穿之洞其中任何一个长度超过6英寸以上。腌制不良。集中虻眼、瘤肿或其他伤残,其面积超过1平方英尺以上。
2. 中、南美洲及欧洲部分地区统级皮的质检标准
对于生牛皮这种特殊产品,除了美国皮的分级标准较为规范外,其他产地生牛皮实际上没有非常规范的分级标准,一般都采取T/R级(即统级)、等外品除外的方式来分级,一些大的供应商也采取自发定级来分级。另外,就品种而言,高档皮都会区分母牛皮、奶牛皮、公牛皮等品种分别报价,但中低档皮除报价显示为统级、等外品除外,对品种不会加以区分,因为大多数中低档皮的采购与来源都是混杂的,如公牛、母牛、奶牛从大类上讲是黄牛类牛种,供应商只要将黄牛皮和水牛皮分开即可。至于等外品,一般在报价时注明。以下分级仅供参考。
(1)A类皮
皮型完整,没有超过3个的刀洞,没有腐烂掉毛,没有明显的虻底虻眼,允许带有虱叮,开口刺划伤,可相应视为A类皮。
(2)B类皮
皮型基本完整,带有3-6个的刀洞,有轻微的掉毛现象,有轻微的虻底虻眼,允许带有虱叮和开口刺划伤,可相应视为B类皮。
(3)C类皮
皮型不完整,带有超过6个以上的刀洞,有腐烂掉毛现象,但不是整张皮都腐烂,有较大面积的虻底、虻眼,允许带有虱叮、开口刺划伤,可相应视为C类皮。
(4)等外品
皮型很不完整或严重腐烂(至少超过60%),虻底、虻眼大面积覆盖,或带有严重的虱叮与开口刺划伤。
(四)生牛皮不同计量单位间的转换方法
在国际贸易中,如北美销售的生牛皮,普遍采用以“美元/张”作为贸易计价单位。可以通过将进口生牛皮的总重量除以每张的平均重量,计算出进口的大致张数及平均价格水平,由此判断申报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少报数量等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进口张数=生牛皮实际总重量/每张的平均重量
每张平均单价=生牛皮总价/张数
种 类 重 量
超轻量的阉牛皮 14-21KG
轻量阉牛皮 21-26KG
重量阉牛皮 26KG以上
臀部有烙印阉牛皮 26KG以上
轻量无烙印母牛皮 14--24KG
重量无烙印母牛皮 24 KG以上
打烙印的母牛皮 14KG以上
‘陆’ 皮料之间的用量单位码和尺怎么换算
将所有的皮的面积!然后除以皮的平方尺144!就等于实际尺数!!即前幅皮是6*5=30后幅是7*6=42那么30+42=72\144=0.5尺!
银包一般以纸格尺寸来计算总用料,然后再除于损耗,损耗一般在10%----25%左右(看皮料质量而定).无论是横身包或是西装包损耗计算都一样的牛皮一般分为半皮或全皮半皮就是以牛的背与肚皮为分界线,也就是牛身的左右两面各为一块.
这样的皮料面积也要看牛的大小一般是10-20英尺吧!
全皮就是一头牛的整张皮了,常规在25-30英尺吧!我用过大张皮在40英尺左右
‘柒’ 皮料是怎样计算一件料的用量的
物料用量核算方法
仅供参考
一、非真皮类裁断料核算
1.(英制)单位换算
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 1英寸=2.54cm
1码=3×12"=36"=91.44cm
54"=54×2.54=137.16=137cm
44"=44×2.54=111.76=112cm
36"=36×2.54=91.44cm
6Y=6×3×12"=548.64cm=549cm
1坪=1平方尺=1尺×1尺=12"×12"=30.5cm×30.5cm=930.25 C㎡
2.裁断作业安全间隙
安全间隙指裁断斩刀作业时保持裁片完整状况下,刀与刀之间最小间距.
材 料 种 类 材 料 举 例 安全间隙 取值
真皮类 常规真皮材料 0-1mm 1mm
PU、PVC类硬质材料 PU、PVC、港宝、中底板等 0-2mm 2mm
二层贴合料(发泡在5mm内) 泡棉+T/C.毛巾布+T/C.布+EVA等 2-3mm 3mm
三层贴合料(发泡+15mm以内) T/C+泡棉+T/C.布类+泡棉+T/C等 3-4mm 4mm
泡棉类(发泡在15mm以上) 20mm泡棉、15mmEVA等 5mm
特殊四面伸缩布 5mm
3.裁断作业常规裁向判定
a.一般材料在料长方向上有较小延伸性,一般认为没有延伸性,在料宽上有延伸性较大。特殊材料在料宽料长上均有一定的延伸性。
b.用在鞋部位上的裁片常规判定在鞋头到鞋跟方向不能有延伸性,在掌宽方向上允许一定量的伸缩性。
c.在常规部件受力较大的方向上不能有延伸性,如鞋舌等,需根据具体受力情况具体分析。
d.依样品室设定裁断方向作业。
4.模拟裁断作业示意图画法(如图)
a.计算纸50cm×75cm 分X、Y轴,以坐标取值。
b.纸版取AB两点。
c.以AB两点连线切齐Y轴,以O起点划下第一刀。
d.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沿X轴平行右移至与第一刀最接近位置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下第一刀。
e.将纸版转动180°,保持AB连线平行Y轴,以最省料的方式插入第一刀与第二刀之间,与第一刀第二刀最近的位置保持安全间隙,划出第三刀。
f.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将第三刀向右平行移动至与第三刀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出第四刀。注意第四刀与第三刀,AB两点的纵坐标须相等。
g.将第二刀保持AB两点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上移动至与第三刀最佳安全间隙,划下第五刀。
h.将第五刀平行向右移动至第三、四、五刀均可保持安全间隙,且AB两点纵坐标与第五刀一至,且可确定此纸版画法为正确模式。
5.用量计算
A.取值
一个循环:一正刀一反刀,两刀合称一个循环。
同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一致的方向认定为同方向。
一正一反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为一正一反的方向认定为一正一反方向。
a. 同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 y:同方向上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y=5.6
同方向排刀版值y:同方向上第二刀最小点取值。例:y=3.9
同方向重叠值b:同方向上第二刀与第一刀重叠公用部份取值。例:b=1.7
b. 一正一反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x:一正一反方向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x=12.7
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一正一反方向第二个循环最小利用点取值,即第五刀最小点取值,例x=21.8
一正一反方向重叠值a:一正一反方向上第二个循环与第一个循环公用部份取值,例:a=1.9
起刀值 C:在第一个循环第二刀起点相对坐标轴y的距离。例: C=2.5
B计算
公式:(材料的长或宽一排版方向重叠值)÷排版值=结果值----取整数值。(2片/双)
判断:一正一反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0.5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
判断:同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1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
单元用量=C*D(需核算成单元值)
例:材料宽为35cm,长为50cm,同方向在料宽,计算此刀模排版用量值.
dx=12.7 x=21.8 a=1.9
dy=5.6 y=3.9 b=1.7 c=2.5
① C值:
(50-1.9)÷21.8=2.2 -----2
判断(2.2-2)×21.8+1.9=6.2<12.7
故C=2
② D值:
(35-1.7)÷3.9=8.53------ 8
判断(8.53-8)×3.9=2.0<5.6.
故D1=8
因第二排存在起刀值故再计算第二排D2值
(35-1.7-2.5)÷3.9=7.89 -------7
判断(7.89-7)×3.9=3.5<5.6
故D2=7
③ 排版用量=C×(D1+ D2)/2=15双/张
注:买码材料,宽幅是固定的,如58"、54"、44"等,料长通常取6Y做为标准来计算,得到的结果再算成平均每码的用量值。
二、真皮类材料用量计算
1.真皮材料常规不良及允许范围
烙 印——由于牧场主人为辨认自己的动物而做的标记,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可接受。
描刀伤——在削皮的过程中伤及皮的网状层甚至乳头层而留下的刀痕,于鞋面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开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未愈合的伤痕。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裂面(浆)——由于原皮受损,在制革过程中受细菌侵蚀而使毛孔变粗变大。于鞋面任何位均不能接受。
闭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已愈合的伤痕。于鞋面内外腰轻微闭口伤可接受。
颈腹伤——革表面的天然粗条纹。牛越老纹越粗。于鞋后包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松 面——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离造成的结果。于鞋后包、包边条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虫 斑——虱子、飞虫叮咬而留下的伤痕。于鞋盖不可接受外,内外腰可接受。
血管纹——生皮处理时血液未排尽而留下的纹路。有鞋盖部位不可接受较明显的血管纹。
色 差——由于革厚度、批次不同等原因造成染色不均匀或批差从而产生的颜色差异。一般要求配双作业。
污 染——皮革加工过程中防污工作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缺陷。
2.真皮级别和使用率的规定(B级别的判定)
使用率 瑕疵率 级别
90% 10% A
85% 15% B
80% 20% C
75% 25% D
3.真皮材料延伸性限定
预备好将纸版放在牛皮上裁断之前,必须紧记在心的是所有纸版的排列必须保持后踵到鞋尖的方向是延伸性较小的方向。当然,任何的准则都会有些例外的情况,而县城新的鞋型往往也要有新的结构技术,例如:柔软的皮革所制成革鞋面,在结帮时钳帮机拉力一定要降低来配合皮料可能过度延伸。另外有些鞋口线较低的鞋型,就不只是注意后踵到鞋头的方向性而已,另外也要防止鞋口线滑落的情况发生。
4.真皮材料的计算
A.排版净值的计算,
如上图,可看出,裁断做业时每两片裁片所占用皮料的面积刚好等于以同方向排版值y为长,以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为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s=x•y
则:皮料的记算公式为:
皮料排版净值=930.25÷x÷y(1坪=930.25c㎡)(2片/双)
例: x=9.2 y=14.6
排版净值=930.25÷9.2÷14.6=6.925
B.皮料损耗(LOSS)的计算
因真皮的不规则性及真皮表面的不良瑕疵,裁断实际作业材料必然存在一定损耗。同水平
的机手,同种材料(不良率在一定允收范围),同一刀模裁断作业的损耗值也相应是稳定的。
故需实际测量出皮料的损耗值,用于修正皮料的正确用量。
测算方法:随机抽取三至五件皮料,经品管确认为不良率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皮,记下总尺
数。选一中等水平的机手实际裁断。以实际裁出的部件数量按排版净值换算出材料需求量的理论值,则实际用料超出理论值的百分比即为皮料损耗值,即:
LOSS=实际用料/理论用料-1=实际用料/(裁片数*排版净值)-1
例:取一张皮24.5SF,鞋面外腰排版值2.381,鞋面内腰排版值6.012,实际裁断作业裁出裁片。鞋面外腰36双,鞋面内腰35.5双,求LOSS。
计算如下:①实际用料 24.5SF
②理论用料 鞋面外腰36÷2.381=15.1196SF
鞋面内腰 35.5÷6.012=5.9048SF
理论用料总量=15.1196+5.9048=21.0244SF
③ LOSS=24.5÷21.0244-1=16.5%
C.皮料准确用量
皮料准确用量=1/排版净值×(1+LOSS)
三、针车副料类计算
1.买码类材料计算
根据纸版量出每段L的长度,增加1-2mm材料损耗。
单元用量=91.5÷(L+LOSS)÷段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例:鞋领口处需贴3mm尼龙加强绳,测得每段长度为80cm,2段/双。
计算单元用量
单元用量=91.5÷(80+0.2)÷2=0.57双/码
2.直裁类材料计算
直裁作业时因整卷材料需固定,宽幅两端约各损耗2.5cm,计算式为:
假设:材料宽幅为Acm,直裁宽度为acm,每段长度为c/双,则
C=(A-5)÷a (直裁条数)(结果值取整数)
D=549÷c (每条可减速成需要长度段数) (结果取整数)
单元用量=C×D÷6÷c (结果取两位小数)
例:54"T/R布上胶+PE直裁15mm,经测每段长度20cm,2段/双,计算单元用量.
计算: C=(137-5)÷1.5=88
D=549÷20=27.45--------27
单元用量=C×D÷6÷2=88×27÷6÷2=198双/码
3.直抽类材料计算
直抽就等于将直裁的裁条对折,所以直抽的用量计算可用直裁的方工处理。
4.斜裁类材料计算.
(公式推导.略)
假设材料宽幅为Acm,斜裁宽度为acm,测量每段长度为bcm,c段/双,则单元用量计算为:
C=(A÷√2-8)÷a 结果值取整数(裁条条数)
D=(√2 A-5)÷b 结果值取整数(每条可剪可用长度段数)
单元用量=C×D÷系数÷C
系数=材料宽幅英寸数/36"
例:44"尼龙布上不脱纱上自粘斜裁16mm,测得可用长度每段18cm,2段/双,计算单元用量。
计算:C=(112÷2-8)÷1.6=44.5-------44
D=(112×2-5)÷18=8.5 --------8
单元用量=44×8÷44"/36"÷2
=144.26双/码
5.车线类计算
计算式:单元长度=(测长*系数+LOSS)*段数
测长:测得车某种车线在鞋子上的表面长度。
系数:车线穿透材料上下起伏车线的使用率。
系数=车线实长/测长
LOSS:每段线起针收针时预留的车线的长度。
a.常规系数、LOSS取值
车线种类 底面线系数 LOSS数
单针(8-9针/英寸) 面线3.0 12
底线1.5 12
双针(8-9针/英寸) 面线6.0 24
底线3.0 24
万能拼缝(振幅5-6MM) 面线4.3 18
(8-9针/英寸) 底线4.0 18
(略)
车线用量仅是相对准确值,不同车线,不同操作方法均可造成用量的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来测算.
b.车线的码长
和发线厂规格车线一览表
透明线 0.15MM 粒 1400Y 珠光线 0# 粒 400Y
0.20MM 粒 1200Y 5# 粒 600Y
0.25MM 粒 1000Y 10# 粒 850Y
0.40MM 粒 650Y 20# 粒 1250Y
杜邦线 0# 粒 350Y 30Y 粒 1450Y
5# 粒 580Y 40# 粒 1950Y
10# 粒 720Y 60# 粒 1900Y
20# 粒 1000Y 80# 粒 2100Y
30# 粒 1100Y 马克线 2*3 磅 850Y
40# 粒 1400Y 3*3 磅 700Y
棉纱线 (40/2) 磅 8000Y 3*4 磅 600Y
3*5 磅 450Y
四.成本报价及注意要点
A.成本报价需包括以下成本分析
a.物料成本: 原物料成本/各单位生产时附属成本及增加新机器设备成本.
b.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
c.模具分摊
d.管销费用
e.预提利润率
f.成本预报价
B.成本报价要点
a.成本分析一般采用男8#女6#鞋或纸板来分析的,而实际订单常规分布是以男10#女8#为平均值的,故物料成本用量需适当放大.一般每整号间用量相差比例约5%,每个肥度级差用量比例相差约2%.
b.物料价格需加上相应运输费及关税.注意时价物品价格。
c.物料总成本需加入3%-5%的制造损耗值.
d.模具分摊需注意模具数量及业务洽谈由哪方付款.
e.管销费用、预提利润率,不同的公司设定也不相同.
‘捌’ 一双牛皮鞋要用多少尺牛皮怎样算
分单鞋和靴子了 一般的单鞋有2尺多就够了 靴子的话(有矮的和高靴)一般3尺到3尺半 皮子30公分见方算是一平方尺
‘玖’ 真皮怎么算出多少尺
1、皮革的计量单位通常有面积和重量两种方式:
国内经常使用的是平方英尺,港台经常使用的是平方港尺。其中:1平方英尺=30厘米*30厘米,1平方港
尺=25厘米*25厘米
日本等国家通常是按DM为皮革单位,1DM=10厘米*10厘米;
欧美等国家通常是按重量(盎司)作为皮革单位,具体按不同厚度和皮质来确定每盎司的价格;国内有些边角碎皮常按重量(KG)来销售。
2、皮料的面积是由工厂用量皮机测量出来的,测量的时候将所有的边边角角都计算进去,量皮机一般由电脑控制,通过设定的程序来计算皮革面积。并不是将皮革最长边*最宽边就能计算出面积,又因为皮子都是不规则形状。
所以一平方英尺的皮子不会正好是30厘米*30厘米那么大的一块,而我们平时肉眼观测或者用尺来测量时很难将边角的地方计算进去,所以通常我们看到的皮子会比计算出来的理论面积值要小。
3、整张的成年牛皮大约长250厘米,最宽处约200厘米,面积为50-54平方英尺左右;整张猪皮的平均长约为110厘米,最宽处约90厘米,面积为10-13平方英尺左右;
整张羊皮的长度约为80厘米,最宽处约60厘米,面积为4-6平方英尺左右;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实际每张皮革的尺寸都会有大有小,差异较大。
4、实际销售中的皮革不全是整张的,有的是半张,有的是四分之一张,有的是极不规则的形状,比如边皮,通常是20-40厘米宽,弧形很长的一长条。
5、所以计算的皮具产品用皮量是按平方尺计算,并且会有整皮的损耗及实际损耗,这也是很多客户计算出来的结果跟有所差距的原因。
物料的单位决定节其计算用量的方法
主要分为4类
1、真皮物料(主要是动物的皮、特点就是形状属于无规则的),单位为:平方英尺(FS)。
2、百码物料(主要有尼龙、不织布、PVC、网布等等),单位为:码(YDS)。
3、条形百码物料(主要有管条、拉链、织带等等),单位为:码(YDS)。
4、纸板类(主要有纸板、泡棉等、特点是方形的),单位为:张(PCS)。
‘拾’ 皮鞋用量计算方法
你是指皮鞋原材料用量的表示方法吗?
如果是真皮(牛皮猪皮等真皮)用平方英尺表示
一般要看对皮质的讲究程度
如果要求A级一等品皮
那一张皮(一张皮差不多是一米平方,不一定要看动物本身成色如何)基本就只能做一双
计算方法就是该鞋子所用的皮占了多大面积
它是按面积来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