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机械总功率300KW,电压380V,需要多大的铝芯电缆,怎么计算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计算的具体方法如下:
‘贰’ 怎么计算铝芯电缆线的平方数
摘要 我们选配导线和电缆时,有几个步骤:
‘叁’ 铜线,铝线线径的计算公式
铜线: S= IL / 54.4*U
铝线: S= IL / 34*U
式中:
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压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²)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范围内,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3)铝芯电缆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铜线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315
伸长率:≥30
注 :除制锁、钟用线材外的其他线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2.0~4.0。
铜包铝线的特点:
1、大部分铜包铝线都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包覆焊接工艺生产的。铜层采用密实性高、导电性好的高纯度精铜,与铝芯线间实现冶金结合,有较好的密合性;铜层沿圆周方向及纵向分布均匀,同心度好。
2、在质量和直径相同的条件下,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的长度比为2.45:1~ 2.68:1,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缆生产的成本。
3、铜包铝线比纯铜线更具可塑性,又不像铝那样会生成绝缘的氧化物,因此更易加工处理。
4、铜包铝线质量轻,便于运输、安装施工。必须指出,由于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的力学性能不完全一样,在工程施工时应加以注意,并不断积累使用经验.
‘肆’ 请问3*150+1铝芯电缆的载流量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
3*150+1铝芯电缆的载流量是300安培。
计算方法:
根据铝芯电缆载流量口诀,150平方毫米的电缆每平方毫米载流量是2A。
所以150平方毫米的载流量是150×2=300(A)
(4)铝芯电缆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铝芯电缆载流量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²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积数的9倍。如2.5mm²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²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积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²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²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积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²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倍;95、120mm²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伍’ 铝芯电缆的载流量对照表
铝芯电缆载流量计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
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
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
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
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
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
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
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
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
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
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陆’ 40千瓦用几平方铝线怎么计算
40千瓦要用20mm²的铝电缆。
计算方法:
由三相电机公式得:P=1.732UIcosΦ
所以功率40kw的额定电流I=P/1.732UcosΦ=40/1.732/0.38/0.8=40/0.53=75A,cosΦ为0.8。电压为380V。
根据电流75A,查电缆手册YJV知,需要用20mm²的铝电缆。
(6)铝芯电缆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缆是用来输送电能的,而三相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1.732UIcosφ
式中:P——电功率,单位kW。U——电压,单位kV。I——电流,单位A。cosφ——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电缆老化原因:
1、外力损伤。由近几年的运行分析来看,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上海浦东,相当多的电缆故障都是由于机械损伤引起的。
2、绝缘受潮。这种情况也很常见,一般发生在直埋或排管里的电缆接头处。比如:电缆接头制作不合格和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做接头,会使接头进水或混入水蒸气,时间久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水树枝,逐渐损害电缆的绝缘强度而造成故障。
3、化学腐蚀。电缆直接埋在有酸碱作用的地区,往往会造成电缆的铠装、铅皮或外护层被腐蚀,保护层因长期遭受化学腐蚀或电解腐蚀,致使保护层失效,绝缘降低,也会导致电缆故障。
‘柒’ 铝芯电缆和铜芯电缆的载流量怎么计算
铜芯电缆与铝芯电缆的载流量有区别的,铝芯电缆50平方及以下跟铜电缆相比要大一个规格载流量才相当;铝芯电缆70平方及以上跟铜电缆相比要大1.5个规格载流量才相当。
‘捌’ 电线电缆载流量怎么计算。口诀是什么。
1、计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计算说明
(1)“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2)“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3)“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4)"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诀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8)铝芯电缆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流选择电缆口诀
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玖’ 怎样计算铝芯电线的塑料与铝重量。
公式计算: 铝线 W=2.12d2≈2d2=2.12*2.76*2.76=16.149312 kg/km=1.615 kg/hm 。塑料重量=(D+d)*d*3.14*p*l。D=导体直径,d=绝缘厚度,p=塑料密度(取1.4-1.5),l=长度。
按圆柱体计算重量,也就是圆柱体的截面积乘以圆柱体的高得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乘以材料的密度得圆柱体的重量。 铝的密度(比重)=2.7克/厘米,铝线的截面积=(3.1415926/4)*2.76*2.76=5.9828 平方毫米 。
100米铝线的体积=5.9828(平方毫米)*100(米)=0.059828(平方厘米)*10000(厘米)=598.28(立方厘米)100米铝线的重量=598.28(立方厘米)*2.7(克/立方厘米)=1615 克=1.615kg 。
(9)铝芯电缆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
1、铜线 W=9S W=重量(kg)
2、铝线 W=3S d=线径(mm)
3、铁丝 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 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铜线 W=6.98d2≈7d2
2、铝线 W=2.12d2≈2d2
3、铁丝 W=6.12d2≈6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