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年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部分怎么计算
2019年医保目录范围内自费部分计算:一般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医保控费考核的要求。如果医院的医保报销超了额度限制,那超出的费用就要由医院自己承担。虽然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毕竟不是公益组织,也要考虑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控制成本,医院会限制进入医保目录的高价药,毕竟医保总额就那么多,如果少部分高价药占额高了,就没办法体现就医公平了。其次,医院有药占比考核。为了防止过度医疗,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国家设定了药占比考核。药占比指的是病人在看病时,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如果病人的药占比高了,医院就有可能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所以有的医院为了防止药占比超标,会限制供给高价医保药,让病人去药店自费购买。毕竟,有些高价药一瓶就要上万块,提供的多了,药占比分分钟就超标了。
自费部分(医保范围外):非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由参保人员本人发生并由个人现金支付的医疗费用。比如丙类药(国外进口特效药),需要100%自己出钱购买。还有比如你之前微信支付的6元(医院的挂号费),都属于自费部分,需要你直接付钱。医保范围内:1.分类自负: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项目中,先由参保人员个人按规定比例或差额进行现金支付的费用。这部分有时也称为“自付二”科目,具体比如乙类药的10%部分。
2.医保基金支付:在医保结算范围内,按照政策由医保基金支付的部分,发票上显示为“统筹支付”或“附加支付”。
3.个人自负:在医保结算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扣除“分类自负”费用后,再按医保规定由个人自负的费用。这部分也可以称为“自付一”科目或者“自负”科目,比如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共负段的个人承担部分、封顶线以上的个人承担部分等等。自付一和自付二合计可以称为自付。
‘贰’ 医保报销到底应该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医保报销比例计算公式为:(总费用— 起付线以下费用— 自费/自付项目)*报销比例。医保报销有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社会医疗保险不予报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叁’ 医保金额怎么计算方法
每位医保病人出院时都会收到一份住院医保结算单,上面记录了病人本次住院治疗的总费用、自付费用和医保记账报销的费用。然而由于不少市民对于一些医保概念不清晰,在看结算单的时候常常被上面的一大堆数字搞得一头雾水。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保办负责人介绍,其实市民要看懂住院医保结算单并不难。尽管各地的医保住院结算单不尽相同,报销比例也不一样,但大同小异,关键是要弄清楚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总金额:住院总费用,即病人在住院期间花费的所有费用。
自费费用:医保目录范围以外的费用。
部分项目自付费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乙类项目,按比例参保人要先自付一部分的费用。如乙类药品A,100元,按5%的先自付比例,就产生部分项目自付费用5元=100×5%。
起付线:即起付标准以下费用,医保局根据不同的参保人员类别及医院等级类别设定了相应起付标准。
统筹共付段费用:基本医疗费用由医保和参保人共同支付的费用,计算方法=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其中共付段医保支付费用=(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86%;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14%。
对于部分购买了“企业补充”的职工参保人,还可以享受企业补充的记账,计算方法=(起付线+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70%。
此时,医保记账合计=(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86%+(起付线+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70%。
重大疾病补助:是指参保人在社保年度内基本医保统筹累计支付超过当年的限额时,系统自动转入重大疾病补助记账。
广州市医保局规定,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和床位费结算标准不同;不同类型的参保人,起付标准不同。因此,为了读者方便计算,医院一般会在医保宣传栏或者宣传小册上印制关于医保支付比例与起付标准的有关政策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记账金额并不是简单的“住院总费用×报销比例”,而是在剔除自费费用、起付标准、部分项目自付费用后,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共付段费用的情况,按比例进行医保报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医保划入个人账户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法律分析:
1.个人帐户的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扣缴的,比例为月工资基数的2%,全部进入个人帐户,2.另外一部分是企业缴纳的,年龄不同进入个人帐户的比例也不太一样。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的具体比例为:不满3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帐户;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个人帐户;45周岁以上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个人帐户;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划入个人帐户,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划入个人帐户。医保卡使用范围:1.医保卡分两个帐户,个人帐户,体现在医保卡内的钱,可以用来在定点药店买药,门诊费用的支付和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统筹帐户,由医保中心管理,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当地医保报销的费用由统筹帐户支付。2.在就医的时候,向定点医院出示医保卡证明参保身份和挂号,该医保报销的部分由医保和医院结算,个人不需要先支付再报销,在结帐的时候,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保卡余额和现金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衍生问题:
医保划入个人账户金额下降了吗?
首先是在职参保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会减少,其中职工医保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个人承担缴费,个人缴费的比例占2%,另一部分是由单位承担缴费,单位缴费比例占7%。此前未进行医保改革时,个人账户内的金额是由个人缴费的全部金额加上单位缴费金额的30%一起组成的。新规定执行后,为建立门诊共济机制只有个人缴费的那部分会纳入个人账户内,单位缴费的那部分则不会被算入个人账户中,而是会汇总到医保统筹基金中,这样算下来个人账户内的金额必然会减少。其次是退休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金额也会减少。在职职工在到达退休年龄之后就可以退休了,但其医保个人账户也就少了单位为其缴费的那一部分,则个人缴费医保的累计年限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按照所在地规定满足医保年限缴费的退休职工可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男性一般是要累计缴费满足25或30年,而女性是20或25年,待遇包括可用医保卡返钱和住院可报销。
‘伍’ 医保自付比例怎么算
自付一:指医疗保险范围内按比例计算个人应负担的金额(如:基金支付应支付70岁以上退休人员门诊与退休补充保险共90%,自付一就是1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陆’ 麻烦请详细解释一下医保结算个人自付怎么算的谢谢
个人自费:此部分的药品或项目、材料是不在医保范围的,需要参保人员全额支付。
个人自付:部分的药品、项目、材料虽然纳入了医保范围,但需要参保人员先支付一定的比例:如药品的10%,材料的30%-40%。这部分参保人员支付的钱叫自负自理:
个人自负:纳入医保的费用,是有一定的报销比例的,如退休职工住院报销90%左右,剩余的10%、还有起付段等费用是病人自理的,也是自己要支付的,一般就是起付线。
个人承担:与个人自费意思相同。
(6)医保自付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结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
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每月预拨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统筹费用。
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二)急诊结算程序
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柒’ 麻烦请详细解释一下医保结算个人自付怎么算的谢谢
摘要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您的耐心等待。自付比例是指在医疗保险机构和病人共同承担费用的医疗费用分担形式下,被保险人承担费用所占共付医疗费用的百分比。所谓个人自付比例是指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准予支付的医疗费用中由参保者个人承担的比例。
‘捌’ 医保结算单 自付费用
每位医保病人出院时都会收到一份住院医保结算单,上面记录了病人本次住院治疗的总费用、自付费用和医保记账报销的费用。然而由于不少市民对于一些医保概念不清晰,在看结算单的时候常常被上面的一大堆数字搞得一头雾水。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保办负责人介绍,其实市民要看懂住院医保结算单并不难。尽管各地的医保住院结算单不尽相同,报销比例也不一样,但大同小异,关键是要弄清楚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总金额:住院总费用,即病人在住院期间花费的所有费用。
自费费用:医保目录范围以外的费用。
部分项目自付费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乙类项目,按比例参保人要先自付一部分的费用。如乙类药品A,100元,按5%的先自付比例,就产生部分项目自付费用5元=100×5%。
起付线:即起付标准以下费用,医保局根据不同的参保人员类别及医院等级类别设定了相应起付标准。
统筹共付段费用:基本医疗费用由医保和参保人共同支付的费用,计算方法=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其中共付段医保支付费用=(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86%;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14%。
对于部分购买了“企业补充”的职工参保人,还可以享受企业补充的记账,计算方法=(起付线+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70%。
此时,医保记账合计=(总金额-自费费用-部分项目自付费用-起付线)×86%+(起付线+共付段参保人支付费用)×70%。
重大疾病补助:是指参保人在社保年度内基本医保统筹累计支付超过当年的限额时,系统自动转入重大疾病补助记账。
广州市医保局规定,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和床位费结算标准不同;不同类型的参保人,起付标准不同。因此,为了读者方便计算,医院一般会在医保宣传栏或者宣传小册上印制关于医保支付比例与起付标准的有关政策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记账金额并不是简单的“住院总费用×报销比例”,而是在剔除自费费用、起付标准、部分项目自付费用后,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共付段费用的情况,按比例进行医保报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