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计算平面土方量
计算土方量就是计算土形成的体积.一般情况土堆可近似看成圆锥所以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1/3π
*
r
^2h
r
为底面的半径
h土堆的高
但是现实生活中土堆不一定是标准的圆锥
所以体积只能是估计值
2.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有几种
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如方格 网法、断面法、散点法、等高线法等。无论哪种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均为面积与距离、高差或长度的乘积。
网格法是计算土地平整工程量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地形较平缓或者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其特点是田块平面形状比较方正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对于没有纵坡的田块,田块平均高程即为设计高 程;对于需要纵坡的田块, 则以田块的平均高程作为田块中间断面的设计高程,按设计的地块纵坡设计沿地长各点的设计高程。
3. 土方平衡计算规则
土方平衡即为以计算每段渠道土方余缺量为目的的平衡计算;运距平衡是将土方运输距离控制在中短距离内,减少长距离运输次数,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征地平衡为结合运距平衡及征地价格、场地可用深度对各取土场、弃土场征地量从新分配总余缺量,从而减少征地面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土方无论构成如何复杂,均可分为四类:优质土、一般土以及弃土、复垦土。分为优质土、一般土、弃土、复垦土考虑的原因是考虑到施工性质不同,这样可以灵活调整,而不受土质构成制约。
优质土即为可用于一切部位回填、筑堤的黄土等;
一般土即为只能用于少数部位的弱膨胀土;弃土为不可用土如强膨胀土;
复垦土为表层种植用土,用于复垦弃土场表层。部分工程弱膨胀土可用于少数部位施工,若设计要求不能用弱膨胀土,则归入弃土考虑;此外,为了降低三项平衡难度,复垦土先计入弃土考虑。
(3)平土方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确定田面设计高程H:(考虑挖填土方尽可能平衡,可参考田面平均高程Ha)
Ha=(H1+H2+...+Hn)/n
式中:Ha为田面平均高程 (m);
H1、H2...Hn为各测点高程 (m);
n为高程点个数。
2、计算挖填平均深度:
填方区平均填高:ht=H-∑Ht/L
挖方区平均挖深:hw=∑Hw/m-H
式中:L为测点高程小于H的测点数;
m为测点高程大于H的测点数;
Ht为高程小于H的各测点高程(m);
Hw为高程大于H的各测点高程(m)。
3、挖填方面积计算:
填方面积:At=Aa×ht/(ht+hw)
挖方面积:Aw=Aa×hw/(ht+hw)
式中:Aa为田块总面积。
4. 试述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步骤与方法
1)计算角点地面标高
根据地形图上所标的等高线,假定两等高线间的地面坡度按直线变化,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24中等高线
44.0~44.5
间角点4的地面标高H4,
计算方法如图1—24:
h
X
——计算的角点与等高线上A点的高差(米);
HA
——
等高线A的标高(米);
HB
——
等高线B的标高(米);
x
——
所求角点沿方格边线到
等高线A的距离(米);
L
——
沿该角点所在的方格边线,等高线A、B之间的距离(米)。
用比例尺在图1—24上量出角点4的x、L值代入上述公式,
x
=15.5m
L
=
22.9m
图1—24
用这种方法计算很繁琐,通常采用图解法求出各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1—25,用一透明纸,上面画出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线要尽量画细,否则影响读数),把该透明纸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六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A点与B点,这时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AB之间0.5米的高差,分成五等分,于是便可直接读出角点4的地面标高H4
=
44.34米,其余各角点标高,均用此法求出。
5.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体积法: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土方估算.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与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6. 土方工程怎么算平方
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的土木工程平方计算。
土方工程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种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 石) 方的挖梆、填筑、运输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土方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受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 ,应先算好土木工程平方。
土木工程特性
土壤的容重 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kg/m3,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在土方施工中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类,所以施工中施工技术和定额应根据具体的土壤类别来制定 。
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土壤的自然倾斜角,以厩表示。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使工程稳定,其边坡坡度数值应参考相应土壤的自然倾斜角的数值,土壤自然倾斜角还受到其含水量的影响。
7.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步骤与方法
1、在地形图上场平的范围内,按比例画出方格网,方格越小越精确,通常不复杂的地形为每个方格为10m×10m。
2、找出每个方格的四个角点在地形图上的高程。
3、用四个角点的高程的平均值减规定的场平高程,再乘以该方格面积,得该方格的工程量,正值为挖方,负值为填方。
4、把所有方格的正值相加为总挖方量,负值相加为总填方量。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石)方的挖梆、填筑、运输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场地平整、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
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
8. 施工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有几种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A、 散点法
根据各项目片现状地形,确定平整田块。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土方计算方法。这里各项目片内地形虽有起伏,但变化较均匀,不太复杂。所以采用散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过程是:确定田面设计高程→计算挖填平均深度→计算挖填方面积→计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
1、确定田面设计高程H:(考虑挖填土方尽可能平衡,可参考田面平均高程Ha)
Ha=(H1+H2+...+Hn)/n
式中:Ha为田面平均高程 (m); H1、H2...Hn为各测点高程 (m); n为高程点个数。
2、计算挖填平均深度:
填方区平均填高:ht=H-∑Ht/L 挖方区平均挖深:hw=∑Hw/m-H
式中:L为测点高程小于H的测点数; m为测点高程大于H的测点数; Ht为高程小于H的各测点高程(m); Hw为高程大于H的各测点高程(m)。
3、挖填方面积计算:
填方面积:At=Aa×ht/(ht+hw) 挖方面积:Aw=Aa×hw/(ht+hw) 式中:Aa为田块总面积。
4、挖填土方量计算
填方量:Vt=At×ht 挖方量:Vw=Aw×hw 5、(表土剥离)种植土土方量计算
需要确定剥离层厚度、挖方区剥离、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区剥离、回填起止高度
例如:本项目表土厚度以15cm计,挖方区,挖方深度小于1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填方区,填方深度小于4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根据相应的挖填面积之和乘以种植土层30cm(剥离15cm层加上回填层15cm)。
第四步:土地平整土方量合计
各工区的挖填土方量加上各工区的种植土土方量之和,即为土地平整土方量。
B、 散点法(面积加权)
首先根据各个格田现状高程点,初步拟定各格田设计高程,再按各现状高程点控制面积的权重,计算各格田的挖方、填方,然后根据挖方量最小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格田设计高程,对设计高程进行修正,修正后重新计算各格田土方量,汇总得田块的总土方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各田块的面积。
根据沟渠路布局划分田块,以两条相邻的农沟、田埂、田间道(斗沟、或斗渠)所围成的一个区域为一个田块。从1:2000地形图上直接量出各田块面积。
2)确定田块设计高程。
根据各个田块现状高程点,按照与灌排工程设计相结合、使平整土方量最小,同时考虑到耕地本身的排涝要求,挖高填低,适当垫高地势较低处耕地,据此初步拟定各田块设计高程。然后进行土方试算,直至设计的田面高程满足项目区土方平衡要求,也满足田块土方回填量要求。
3)计算各田块土方。
根据测得的地形图上的现状高程点,通过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土方量。 计算公式如下:
① 田块挖方: ② 田块填方:
式中:Hj——j田块的设计高程(m);
hi——田块现状高程点i的高程(m);
mj——j田块中,整理区面积所占的比例;
ni——田块中需要进行挖填方区域高程点i在田块面积中所占的比重;
Aj——j田块的总面积;
k ——田块中需要进行挖填方区域现状高程点的个数;
i ——田块现状高程点
j ——田块名。
4)种植土土方量计算(表土剥离)
需要确定剥离层厚度、挖方区剥离、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区剥离、回填起止高度
例如:本项目表土厚度以15cm计,挖方区,挖方深度小于1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填方区,填方深度小于4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根据相应的挖填面积之和乘以种植土层30cm(剥离15cm层加上回填层15cm)。
5)土地平整土方量合计
各工区的挖填土方量加上各工区的种植土土方量之和,即为土地平整土方量。
9.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 l )体积法: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土方估算。 ( 2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 3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与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方格网法的具体工作程序为: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依据设计意图,如地面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施工标高,划分填挖方区,计算土方量,绘制出土方调配图及场地设计等高线图。土方施工按挖、运、填、夯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未进行,以达到建设场地的要求而结束:
10. 请问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步骤与方法
1、在地形图上场平的范围内,按比例画出方格网,方格越小越精确,通常不复杂的地形为每个方格为10m×10m。
2、找出每个方格的四个角点在地形图上的高程。
3、用四个角点的高程的平均值减规定的场平高程,再乘以该方格面积,得该方格的工程量,正值为挖方,负值为填方。
4、把所有方格的正值相加为总挖方量,负值相加为总填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