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沉迷手机矫正方法

沉迷手机矫正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1 16:48:57

❶ 青少年戒手机瘾的有效方法

青少年戒手机瘾的有效方法有引导孩子正确用手机、不要教训,控制,打骂孩子、转移兴趣和注意力。

1、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用手机

现代的社会生活,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无处不在,不可避免出现在孩子身边。越不让孩子玩,往往孩子会有逆反心理,反而对手机产生好奇心。与其粗暴的禁止,不如引导孩子认识手机的正确用途和工具性,不要夸大手机的游戏性,逐渐引导孩子知道手机对于生活是有用的。

2、不要教训,控制,打骂孩子

家长控制好情绪,以关爱身体为前提来劝说孩子。身体健康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天天沉迷手机,眼睛近视,颈椎出问题,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等等。如果家长情绪暴躁,则会适得其反。

3、转移兴趣和注意力

一旦青少年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可以慢慢帮青少年戒掉。爸妈可以转移青少年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手机上瘾危害:

1、眼睛的危害。

眼球在18岁的时候才发育完全。孩子的眼球发育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如果过多的玩手机,由于手机屏幕的照射,极易导致孩子近视或者干眼症。

2、皮肤的危害。

由于手机的辐射,如果长时间玩手机,会刺激面部肌肤分泌过多油脂,进而诱发痘痘。

3、生长发育的危害。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对孩子的颈椎和脊柱带来很大伤害。还会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同时,网络上充斥着过多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孩子的思想健康。

4、思考方式危害。

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思考方式变得单薄,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并且,孩子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其内心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

5、注意力危害。

用手机看过多的游戏和视频,孩子大脑长期处理不活跃状态,长期以往,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意志力也会变得薄弱。

❷ 对沉迷手机的小学生,都有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沉迷于手机一定要尽快建立网络界限,建立网络界限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约定,但是这个界限的建立不单单是约定那么简单,家长需要先系统学习导致孩子网瘾的从心向到结果的底层逻辑链条的拆解,之后演练建立界限,做好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预防措施,接下来就开始着手帮孩子建立界限,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在引导下坚持执行。


第四步:开始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每天1--2个小时看书学习时间,慢慢增加。培养广泛的兴趣,天文地理琴棋诗画课外户外都可以。

❸ 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是很重要的,在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1

如果你是初高中生,请你放下手中的手机,去学习。如果你是初高中生的家长,而你的孩子沉迷手机,那么你就要采取一些策略,不能放任不管。

1太过沉迷手机怎么

如果你是家长,现在手机基本上有学生模式,设置一下控制其上网时间(不影响通话,发短信)。如果你是学生本人,只能靠自律。当然自控能力不强,但有欲望戒网。可以乱写一串数字6个,然后作为学生模式的密码,设置好后,销毁密码纸

2高中生沉迷手机感悟

慢慢来,要一点一点地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让他自己意识到不能玩手机,而不要去逼他,否则就像上面那个例子一样,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不是寄宿的,常年生活在你的眼皮底下,那我觉得还是不要给孩子手机了。

查资料可以用电脑,家长最好监视。因为很多同学,包括以前的我,都用过这种方式玩电脑玩手机;

和朋友联系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暂时使用父母的手机;

适当的放松不建议采取和手机有关的娱乐活动,因为一旦玩起手机,时间就不受控制,你以为只花了十分钟,其实已经花了几个小时了。

所以我认为,初高中生真的没有必要碰手机,不要相信所谓的自制力。

很多家长会用手机来激励孩子,比如做完作业就允许玩半个小时手机。

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手机会带来一种念想。这种念想会让你即使是在学习,也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然后孩子为了玩手机,又会敷衍地完成作业,作业的正确率也很低。

因此,最好不要用玩手机来激励孩子,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出去玩,看看风景,成绩进步了可以去远的地方旅游,这才是非常正能量的奖励。

高三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2

家长得让孩子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让孩子的心思回到学习中,这样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想要让孩子的心思从手机游戏中脱离出来,也需要家长的一个正确的引导。

1如何让高三孩子学习

1.给你的孩子安排一个前排座位,或者你可以安排他和尖子生坐在一起。这样,他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学习受到鼓励,考试成绩也会提高。

2.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学习上有没有遇到压力,生活上有没有困难。从探究中,感受学生的.处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并在精神上得到鼓励。

3.当孩子进步了,表扬他,让他更有动力学习

4.当他考试成绩下降,或上课心不在焉或学习状态不佳时,应给予他语言鼓励,要求他提高考试成绩,提醒他注意这段时间内的低谷状态,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使自己焕发青春。

2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首先,家长和老师帮忙劝说。当然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来进行具体的劝说方式,是直接劝说还是委婉一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动和学生沟通一下,看看孩子对目前状况的感受,觉得手机是什么样的,觉得学习应该是什么状态等等。了解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应对沉迷手机这件事情。

让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成为好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是可以感染的,当然,需要找那种意志坚定的孩子,不然很容易被沉迷手机的学生所影响。

给孩子制定计划和方案,并且设计好奖惩制度。高一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沉迷手机的时候,不要着急批评,也不要彻底把手机没收,先给他设计一些计划和方案,得到他的认可后再给孩子表明奖惩制度,然后督促孩子改变。

和孩子讲道理,说明沉迷手机的危害。并且以身作则,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在遇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需要和他们讲一下道理,并且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正确引导孩子,不管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还是用赞美鼓励的方法,总之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并且要及时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不要打骂孩子。不管是沉迷手机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作为家长都需要平和一些对待,可以严肃批评,但不能打骂。

❹ 解决沉迷手机问题的方法

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1.适当理解和接纳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总是难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如何奇妙。家长不妨多些深入了解孩子,探寻孩子喜欢的事情的趣味与魅力。一来可以听听孩子的倾诉,二来也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作为家长,也要告诉孩子电子产品是工具,不能让它们“绑架”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要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只要不囿于沉迷,孩子就能够把控好玩手机的时间。

2.约定共同的规则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玩手机的正常需求,但是不能过于沉溺其中。为了对过度玩手机有更好的限制,家长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个规则不应是单方面限制孩子,而是要全家人去共同遵守的。好的规矩离不开严格的执行,家长和孩子定下了的规矩,坚持下来就能变成好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这将使之受益一生。

3.丰富孩子的生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一些乐器、书法等方面的兴趣,或是和孩子一起游戏、阅读、运动。

另外,我们也可以多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将他的注意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孩子沉迷于手机,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这个尺度的把握,需要父母运用好自己的智慧。作为家长,在给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接纳
早日使用爱学生进行管控,在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就告知孩子,你现在还小,自控能力还不够,手机对于你来说只是附属品不是必需品。我可以给你买,但是必须合理使用手机,等你长大我就不会在对你进行管控。

❺ 青少年手机瘾怎么戒

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实现了互联网化,但手机带了便捷的同时也带了手机成瘾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这类人群自制力差,沉迷程度深,难以自拔,这也是很多家长束手无策的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孩子沉迷手机,为了深度解析,我们先来看看大部分家长常见的做法。

❻ 青少年沉迷手机怎么办

随着手机快速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和手机关联起来,似乎一部手机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各种需求,出门只要带上手机走多远都不怕。但也就是在手机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形成了负面影响,手机成瘾,特别是青少年,这类人群自制力差,一旦沉迷,无法自拨。很多家长出为孩子手机瘾造成的不良影响担心发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让解决孩子手机成疗问题。

1.对于孩子沉迷手机要采取柔性政策。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有较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有些固执和叛逆。如果采取强制手段,会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跟父母对着干,长此以往,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会对手机更加依赖。

2.家长要以身作则。试想家长天天抱着手机玩,孩子当然会学着家长玩手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所以会刻意模仿大人们的行为。

3.帮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逐步让孩子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

4.适当运用奖励方法。不仅限于金钱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通过满足孩子小愿望,或陪孩子一起去做感兴趣的事,转移他们注意力,同时让孩子有满足感。

❼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家长应当与孩子统一战线攻克难关,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能力越出众越好,共同努力让孩子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吧。为大家分享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1

1、多陪陪伴孩子

现今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孩子觉得无聊就会去玩手机,所以家长应该毫不吝啬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

2、鼓励孩子参加其他活动

增强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附近有幼儿园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平时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利于亲子思想的融合,拉近亲子间的距离感,,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朋友,他会想和你沟通,告诉你他的想法,而此时父母的建议孩子也会听得进去并且接受。这时你告知他玩手机的不良后果,他是能接受的。

4、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初中生玩手机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初中生,然后把监督执行留给自己。比如,有的小孩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有的小孩说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2

先说下策。在跟孩子讲清道理的基础上,没收孩子手机,强行阻断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开始时,孩子会很不适应,但时间长了,不少孩子也会渐渐地习惯没有手机的生活。之所以说这是下策,因为多数家长就是这么做的,但效果不是很好。很多孩子的“手机瘾”,在家长放松监督的情况下,又会复发。

其实多数孩子是明白沉迷手机的危害的,但是依然沉迷其中,即使因手机闹得家庭鸡犬不宁,仍然有不少孩子没法摆脱玩手机的欲望。因此,下策的“讲清道理”一般是无效的,强行没收手机就好比大洪水来了,怎么堵也是堵不住滔滔洪水的。

个人认为,上策是提高孩子的个人素养,即培养孩子的理想情怀、奋斗目标、读书习惯,让为理想而生活,为目标而奋斗,以读书来打发闲暇的生活方式取代从前的生活方式。若能取代成功,即使智能手机就在孩子面前,孩子也不会沉迷。如果说下策是攻城,而上策就是攻心,我们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如果说下策如同治水的“堵”,上策就是治水的“疏”,疏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堵只能堵一时。

沉迷于玩手机的孩子一般都是学业成绩不佳者,因为他们在学业成绩上没有追求,于是就把寄托放在了手机上。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心理,先接受孩子沉迷手机的现实,这样我们就有了平和的心态。我们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把孩子的'远大理想和近期奋斗目标激发出来,让孩子对学业渐渐地有信心,有目标,对人生有理想。这样他们才会把精神寄托从玩手机转移到近期目标的奋斗上和远大理想的实现上。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帮助、配合,甚至需要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孩子有人生理想,有近期奋斗目标,这是对沉迷手机的釜底抽薪。同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读书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以读书来打发闲暇的生活方式。不少人沉迷手机就是从用手机来打发闲暇开始的。真正爱读书的人,鲜有沉迷手机者。读书可以说治疗“手机瘾”的良药。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各位,在这个人人玩手机,个个低头族的社会大环境下,不让初中生玩手机是很困难的。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家庭小环境。当一个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尤其是父母没有沉迷手机,不是低头族的话,那么不让孩子沉迷手机就不是很难做到。如果家庭成员个个都是低头族,个个沉迷手机,无论采用怎样的策略,都很难让孩子不沉迷于智能手机。

一言蔽之,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多数是不想学习,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要想让他们摆脱手机依赖症,最根本的办法是把他们培养成想学习,有生活目标的人。只要他(她)想学习了,他(她)就不想手机了。

沉迷于手机的问题,其本质就是不想学习的问题。多年前,不想学的初中生沉迷于网吧和电子游戏,如今不想学的初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沉迷的载体变了,但不想学的本质始终没变。因此,初中生沉迷于手机只是表象,厌学、不想学才是根本。找到了根本,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初中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3

妈妈没收了孩子的手机之后

小武妈妈因为孩子沉迷手机,上星期把他手机收缴了。前天陪孩子出门,他见到一个小吃店,说要去买点吃的东西。但妈妈在车上等了六、七分钟还没见他回,就自己下车去小吃店看看。

孩子正在店里一个角落,玩一部智能手机。他一看见妈妈进来,就赶紧收起手机。

问他手机是谁的,他很不高兴地说是借同学的,之前因为母子之间为手机多次发生冲突,所以,妈妈也没有逼他交出来,就跟他说——尽快还给同学吧,今后不许找同学借。

从这件事我们发现一个事实:我们不给孩子买手机,或者孩子没有手机玩,迟早有一天,孩子一定会从别的地方,用他的方式获得手机来玩的。

借他人的玩——耗费自己的时间、情感等,以讨好建立社交关系而换取;

偷他人的玩——趁他人不知情、不注意时,私自取走他人财物;

抢他人的玩——以损害德性和良知的方式,“霸凌”他人获取财物;

接受馈赠玩——接受他人馈赠,而导致“被爱”认知的重新定义。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强制禁止可行吗?

近日,家在广州的梁先生就尝到了后果:儿子一怒之下,砸碎了家中价值180万的古青花瓷碗!

他上五年级的儿子小浩,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最近更是迷上了,不论是在路上,餐桌上,还是在床上,总是低头玩游戏。

家长不论怎么劝,小浩就是不听。梁太太经常对着梁先生唠叨,希望做爸爸的能解决这个问题。

梁先生趁着小浩睡觉,把儿子手机里所有游戏都禁用掉。

第二天,小浩发现游戏点击了却玩不了,以为是手机坏了,立刻变得狂躁,把手机猛砸到地上,还跺上2脚。

妈妈上去阻拦,小浩又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往外一甩,砸到了那个青花碗。碗,顿时碎了。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就像上面这位梁先生一样,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

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

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摸了游戏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快玩。

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

第二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

这些孩子常常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宠坏的孩子”。

孩子对手机的渴望有错吗?

在家长的禁令面前,孩子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在快速地长大,能力在快速地增加。

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认知,否则,我们将犯的错误不是“掩耳盗铃”,就是“自欺欺人”。

很多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拥有的渴望。孩子对智能手机的渴望,不是因为通讯交流的需要,而是对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

这份好奇心,实在是太强大了,也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

我们孩子已经完全可以真实地发现,在同龄人中有智能手机者,与没有智能手机者区别极大,不仅仅在玩游戏方面,还在人际交往的优势方面。

在获取大千世界的新知识方面,在与当下社会热点信息,尤其是孩子们兴趣最浓的时代偶像信息的接收和传播等方面,区别更是突出。

这些区别的存在,意味着孩子的自信心和骄傲感的差异。

由此可见,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完全影响不到孩子有没有手机可玩了。在这件事情上,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

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管控的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

限制孩子玩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

实践证明,事先的约定比时候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给大家提供一位妈妈针对孩子沉迷手机,想到的好办法,就是跟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

跟孩子“约法三章”的好处是什么呢?

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任何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的有价值,都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对我们的孩子成长构成真正的意义。

❽ 孩子爱玩手机,有什么办法能够纠正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很多行为在模仿中形成的,家长如果爱玩手机,小孩子不可避免会受影响。因为家长首先要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频率,增强亲子陪伴的质量。有时小孩子是因为家长没有办法和她有很多的互动,觉得无趣才想玩手机,家长这时要思考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家长要想纠正孩子爱玩手机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爱玩手机,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分析,手机背后是无穷无尽的网络,网络上有无穷无尽的诱惑,不单是孩子,连大人都无法抵挡这个诱惑,更何况是还没有形成完整是非观的孩子。

❾ 一岁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怎么纠正

首先,我想说,一岁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机,那么他能拿手机干啥?我觉得也就是看视频,或者说,就是 看动画片 !
看动画片
孩子要看动画片,还是需要大人来打开动画片。所以,这事还是要取决于大人的行为。
以下有几种纠正方法,各位朋友做个参考:
1.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看动画片,可以选择用电视机看。但是,还是要减少小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小孩身体正在发育期, 对眼睛很不好。
1.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对眼睛很不好。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你可以带他玩玩具,看看书,出去走走,或者干点别的事情。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多陪陪他, 别让他感到无聊,重要一点,以身作则,少玩手机,至少别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3.多陪陪他,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阅读全文

与沉迷手机矫正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破壁孢子粉的鉴别方法 浏览:254
腘伸肌锻炼方法 浏览:391
婴儿拉肚子的鉴别方法 浏览:260
如何培养正气的方法 浏览:564
oppo的ip地址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2
思维方法特点是什么 浏览:9
简单万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视频教程 浏览:863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7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399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6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798
搜派风水机使用方法 浏览:695
猪肉价格下跌的解决方法 浏览:937
泉州学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浏览:965
神经源性膀胱工伤治疗方法 浏览:969
如何选择设计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16
电缆线接线方法视频 浏览:779
湖南烟熏肉食用方法 浏览:315
钓具的连接方法 浏览:135
细胞增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