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等额本金还款是将贷款本金平均分到每个还款月中,每月的还款本金是相同的,还款利息是逐月减少的。
拓展资料: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
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如中国银行)。
举例来说,同样是从银行贷款20万元,还款年限15年,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每月需要偿还银行本金1111元左右,首月利息为918元,总计首月偿还银行2200元,随后,每个月的还款本金不变,利息逐渐随本金归还减少。
等额本金
使用等额本金还款,开始时每月负担比等额本息要重。尤其是在贷款总额比较大的情况下,相差可能达千元。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逐渐减轻。
这种方式很适合收入较高,但是已经预计到将来收入会减少的人群。实际上,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群,经过一断时间事业打拼,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考虑到年纪渐长,收入可能随着退休等其他因素减少,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还款。
由于每月所还本金固定,而每月贷款利息随着本金余额的减少而逐月递减,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法在贷款初期月还款额大,此后逐月递减(月递减额=月还本金×月利率)。
例如同样是借10万元、15年期的公积金贷款,等额还款法的月还款额为760.40元,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首月还款额为923.06元(以后每月递减2.04元),比前者高出163.34元。
由于后者提前归还了部分贷款本金,较前者实际上是减少占用和缩短占用了银行的钱,当然贷款利息总的计算下来就少一些(10年下来共计为3613.55元),而并不是借款人得到了什么额外实惠!
此种还款方式,适合生活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看病、孩子读书等)或预计收入会逐步减少的人使用。
可见,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不是节省利息的选择。如果真正有什么节省利息的良方,那就是应当学会理智消费,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尽量少贷款、贷短款,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贰’ 等额本金的算法,有没有举例子算下给我的谢谢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积额)×每月利率
例:贷款本金5万,年利率12%,贷款期数36期。
等额本金是每期还款本金是固定的。
‘叁’ 请问等额本金还款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
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等额本金还款法公式的推导过程:
总利息=总贷款数×月利率×(还款次数+1)÷2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比较简单,这种方式下,每次还款的本金还款数是一样的。因此:
当月本金还款=总贷款数÷还款次数
当月利息=上月剩余本金×月利率
=总贷款数×(1-(还款月数-1)÷还款次数)×月利率当月月还款额=当月本金还款+当月利息
=总贷款数×(1÷还款次数+(1-(还款月数-1)÷还款次数)×月利率)
总利息=所有利息之和
=总贷款数×月利率×(还款次数-(1+2+3+。。。+还款次数-1)÷还款次数)
其中1+2+3+…+还款次数-1是一个等差数列,其和为(1+还款次数-1)×(还款次数-1)/2=还款次数×(还款次数-1)/2
所以,经整理后可以得出:
总利息=总贷款数×月利率×(还款次数+1)÷2
从测算的结果来看,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肯定要比等额本息方式支付的利息少,两种还贷方式在提前还款时都是根据占用多少本金归还相应比例的利息来计算的,二者的差别不是很大。
(3)金融学等额本金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对比
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息还款法特点:等额本息还款法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随本金逐渐返还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但该方法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等额本金还款法特点:等额本金还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二者相比,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但在后期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小于等额本息。即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总体来讲,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且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每月归还相同的款项,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
两种还款方法比较,最终到期算,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要多付出可观利息。
提前还款的区别:
若提前还款,等额本息法由于前期基本还的都是利息,而本金并没有还多少,所以提前还款会十分吃亏。
等额本金法若提前还款,由于前期还的本金比例较大,所以提前还款的话就可以避免后期的利息。
‘肆’ 等额本金利息怎么算的 这些公式要记牢
很多朋友经常贷款,知道贷款的还款方式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也知道相同情况下等额本金的总利息会比等额本息的低,但却不知道等额本金利息怎么算的。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等额本金利息的计算方法。‘伍’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怎样进行具体的计算法,具体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等额本金计算方法和公式很简单:
每月还款额=每月还款本金+每月还款利息。
每月还款本金=贷款总额/贷款月数 。
每月还款利息=贷款本金余额*贷款月利率( 贷款月利率=年利率/12)。
贷款本金余额=贷款总额-已还款月数*每月还款本金。
举个例子:
比如贷款50万;贷款20年;当前利率5.9%计算:
每月还款本金=500000/240=2083.33元。
第一个月还利息=500000*5.9%/12=2458.33元。
第一个月还款总额=2083.33+2458.33=4541.67元。
第二个月还利息减少:2083.33*5.9%/12=10 .24元。
第二个月还款总额=4541.67-10 .24=4531.43元。
以后每月递减10.24元。
总还款额为796229.17元。
等额本息计算方法稍复杂,里面有个开方。具体公式:
每月应还款额=借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总还款额=每期还款额*还款月数。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它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该方式经常被银行使用。
还款法
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等额本息贷款采用的是复合利率计算。在每期还款的结算时刻,剩余本金所产生的利息要和剩余的本金(贷款余额)一起被计息,也就是说未付的利息也要计息,这好像比“利滚利”还要厉害。在国外,它是公认的适合放贷人利益的贷款方式。
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
等额本金贷款采用的是简单利率方式计算利息。在每期还款的结算时刻,它只对剩余的本金(贷款余额)计息,也就是说未支付的贷款利息不与未支付的贷款余额一起作利息计算,而只有本金才作利息计算。
每月的还款额减少,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 ,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
二者相比,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等额本息的优点是每月还款额相同,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缺点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不过前期所还的金额大部分为利息,还款年限过半后本金的比例才增加,不合适提前还款。
‘陆’ 等额本金怎么算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等额本金还款法: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应还利息=剩余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月供递减额=每月应还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月利率
总利息=〔(总贷款额÷还款月数+总贷款额×月利率)+总贷款额÷还款月数×(1+月利率)〕÷2×还款月数-总贷款额
使用等额本金还款,开始时每月负担比等额本息要重。尤其是在贷款总额比较大的情况下,相差可能达千元。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逐渐减轻。这种方式很适合目前收入较高,但是已经预计到将来收入会减少的人群。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柒’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等额本金还款法: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应还利息=剩余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月供递减额=每月应还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月利率
总利息=〔(总贷款额÷还款月数+总贷款额×月利率)+总贷款额÷还款月数×(1+月利率)〕÷2×还款月数-总贷款额
说明:月利率=年利率÷12 15^4=15×15×15×15(15的4次方,即4个15相乘的意思)
(7)金融学等额本金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
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也便于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此种还款模式支出的总和相对于等额本息利息可能有所减少,但刚开始时还款压力较大。
如果用于房贷,此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作正处于高峰阶段的人,或者是即将退休的人。
等额本金贷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小额贷款且利率较低时:
举例说明:贷款12万元,年利率4.86%,还款年限10年;
等额本息:10年后还款151750.84元,总利息31750.84元;
等额本金:10年后还款149403.00元,总利息29403.00元;
两者差额:2347.84元/10年,一年才差235元。
‘捌’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方法 等额本金还款公式(例子)
还款的两类形式分别为等额本金: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等额本息: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前面提到了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等额本金还款计算方法。